沒錯,嬴政對於軍權這種東西,尤其是抓的穩的。


    雖然,他有很大膽的操作,比如曾經給過王翦六十萬大軍,讓他出兵伐楚。


    整個國家所有能調動的軍隊幾乎都被王翦給帶走了,甚至,王翦還在外麵屯田了一年。


    有帶兵虎符,屯田,同時還要糧草。


    這就具備了能夠調動命令這幾十萬大軍,去行使一切行動的條件。


    雖然王翦是忠心的,但這樣的行為,同時也是非常具有危險的。


    後來的時候,因為如此的情況,而造反的軍官,比比皆是。


    所以後麵直接催生了新的結構,軍隊是軍隊,規劃是規劃,命令是命令,供給是供給。


    軍隊的將領,想要同時享有軍權和供給,那幾乎是不可能了。


    因為,前麵的人把你的路,全都給走死了。


    嬴政之於軍權,除了在滅六國的時候,放了許多的軍權,在剩下的時候,軍權全都是牢牢的控製在手裏的。


    當然,他啟用的人,大多也都是完全值得信任的人。


    除了南海的任囂和趙佗這倆,因為他們倆本身帶的軍隊,性質就和傳統的秦軍大不相同,人家帶的是六國的人。


    “那這個地方,選擇在何處呢?”


    嬴政看向趙龍問道。


    “這個,老趙你心裏就沒有選擇嗎?”


    趙龍笑著說道,“這個地方,得具有什麽特點,你想想?”


    嗯?


    具有什麽特點?


    聽到趙龍的話之後,嬴政稍稍一愣,繼而一笑,“易攻難守,且,最好是六國的人,在其中勢力都不長久的。”


    “對了,正是這樣!”


    趙龍說道,“他交通得好,軍隊容易進得去,同時,最好還不是六國故土。當然,要是原本就有點規模,那就更好了。”


    “如先生所言,除卻六國之外……”


    嬴政聽了,當即言道,“唯有魯國,宋國,衛國,這三國的地方,當算是合適的。且,這三個國家的地方,都是易攻難守的。”


    沒錯,宋國,魯國,還有衛國,這三個地方,是戰國時期,還曾經僅存過的國度。


    而且,這三個國家,祖上都曾經闊過。


    宋國,人家那是周初唯一的公國,而且是真正的公國。


    畢竟,他們是商朝之後,甚至,在西周初年的時候,都是可以用天子的禮儀,來進行祭祀的。


    這個特殊性,是絕無僅有的。


    所以當時宋襄公在諸侯會盟的時候嗷嗷叫,不是因為蠢,而也算是出於對本身家世地位的炫耀。


    而至於衛國,在周初的時候,衛國是繼承了殷商故地。


    沒錯,如果說宋國是繼承了殷商的衣缽,那衛國是繼承了殷商的體魄,他占據的地方,是當時最為繁華富庶的殷商故都。


    在剛剛分縫的時候,衛國那是東方最強的諸侯,沒有之一!


    更是勝過了齊國,晉國這些。


    當然,好的出身,耐不住作死,衛國這個諸侯國,在春秋的時候就已經是三流小國,在戰國的時候,更是苟延殘喘的當起了附庸的附庸。


    在最該發力的時候,衛國瘋狂的內亂,導致最優越的國力,都浪費在內耗上了。


    當然,秦朝的時候,衛國,還是存在著的。


    沒錯,哪怕秦朝是大一統,但是衛國卻仍然存在,這個特殊性,放在整個戰國七雄上,都幾乎絕無僅有!


    當然,促成這個結果的,有人說是因為商鞅。


    商鞅是衛國人,原名衛鞅,因為商鞅對秦國貢獻太大,所以,秦國為了感念商鞅,而留下了衛國。


    其實,這個說法是沒多少能站得住腳的。


    還有人說,秦國的為了給其他諸侯當樣板,來樹立衛國這個典型,當招牌的。


    但這個也沒多少可信度,因為六國都滅完了,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跟衛國命運類似。


    甚至嬴政在的時候,衛國都一直存在著呢,而那時候,六國都被滅十年了。


    而最有可能的結果,是因為另外一個人。


    他就是呂不韋!


    呂不韋,也是衛國人。


    衛國這個地方,別看衰弱的早,但卻一直能出現猛人。


    尤其是商鞅和呂不韋,這兩個對秦國意義非凡的人,竟然都是小小的衛國的人。


    當然,國家小了,身份背景就沒那麽複雜,秦國用起來,也更容易。


    否則,哪怕是李斯,對大秦如此的重要,在他死的時候,被冠上的罪名,還是串通楚賊呢。


    沒辦法,誰讓你是楚國人出身呢?


    衛國就簡單了,你國家那麽小,早就不成樣子了,你還能掀起多大的風浪?


    而促成這一結果的,自然是呂不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先生別擔心,朕不是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毛神大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毛神大大並收藏大秦:先生別擔心,朕不是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