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太監來批閱奏折?
大秦:先生別擔心,朕不是皇帝! 作者:毛神大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
趙龍說道,“然後李豫找到機會,就派人裝成刺客,潛伏到李輔國的家裏,把他頭割了扔進茅坑裏。”
“咳……”
聽到趙龍的話之後,嬴政不禁一笑,“這李豫,倒是也是個人才。”
“這李豫手段是有的,但,罪過也是有的。”
趙龍聽了說道,“這家夥是連續出對了好幾個宦官,但是同時也在一步步的重用宦官,可以說唐朝的宦官之禍是在他老子唐肅宗手裏形成的,但是卻是在他手裏穩固下來的,如果他能及時阻止,那唐朝複興還是很有希望的。
可是他沒有!這家夥,其實骨子裏和他老子李亨一樣,不信任那些武將,非常信任自己的太監!反而,自己這些太監奉命出征,坐鎮三軍,監管甚至命令武將統帥,如果太監受的賄賂少了,他還會生氣,覺得外麵那些將領看不起他這個皇帝!”
我特麽?
聽到趙龍的話之後,嬴政瞬間臉都綠了,“他腦子有問題吧?”
沒錯,他傻逼吧?
這讓太監掛帥坐鎮三軍?
還控製命令武將行動?
還鼓動太監受賄?
“嗬,所以說他是功過參半呀。”
趙龍笑著說道,“本來他手下的武將們還是都挺不錯的,但這時候他就相信太監,不相信武將,結果那些太監和武將們有一些利益衝突就汙蔑那些武將們造反,還不讓他們伸冤,結果有不少的武將,申冤無門,一怒之下就真造反了,這其中包括不少之前的功臣。
就因為這樣的事情,導致唐朝一個平叛,又拖延了很久。結果,關外那些原本一起幫著平定叛亂的節度使們,最後因為帶兵時間太長,結果真的養成了一方諸侯割據勢力,從此不再聽命中央朝廷的了,唐朝中後期的節度使藩鎮割據的局麵也就真的形成了。
可以說,製度原本是沒多大問題的,但奈何碰到有問題的人,那沒多少問題的製度,最後也肯定會成為大問題了!”
“這,這倒的確是呀……”
趙龍的話,讓嬴政不禁深深一歎。
本來沒多大問題的製度,如果遇到有問題的人,那肯定會形成大問題。
他唐朝是這樣,我大秦不更是這樣嗎?
“所以這貨功過參半。”
趙龍說道,“主要是把子孫的後路也給堵死了呀,後麵幾個子孫想要力挽狂瀾,結果奈何祖宗們留下的攤子太爛了,迴天乏術了。”
沒錯,說起來,至少唐憲宗那真的是個猛人。
如果他是唐肅宗或者唐代宗,那,唐朝真正實現中興,也是完全可能的。
但可惜不是,可惜,唐朝,在唐憲宗的時候,真的有點積重難返了。
“最後就是明朝的宦官之禍了。”
趙龍說道,“其實明朝的皇帝重用宦官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和漢朝初年的時候格局有點像漢朝是豐沛功臣集團權勢比較大,權傾朝野。明朝是淮西勳貴,和西漢的時候非常像。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就各種學習劉邦也搞了一個子弟分封,想要來和勳貴們分庭抗禮。但這隻是朝廷外部的,朝廷內部,想要對抗淮西勳貴們,那也得有勢力。
可是,朱元璋非常清楚,西漢的時候在朝廷裏麵打壓貴族的手段是通過外戚,但是從漢朝到明朝,這1500年的時間,外戚專權早就不是什麽稀罕事了,甚至,都有外戚奪權成為皇帝的,那都不是少數。
所以,整個明朝一朝,明確規定了,皇後和後宮不能選自於貴族之家,後宮國戚,也絕對不能有任何的實權,為的,就是怕外戚專權。
外戚不能專權,那就隻能選別的路。朱元璋搞了個錦衣衛的製度,這是個非常厲害的特務製度,很多時候百官的一言一行都被他派人記錄的清清楚楚的。
等到了他兒子朱棣的時候,因為是奪了建文帝的權,總害怕別人再把權力奪走,又害怕民間有什麽人對他不滿,所以就增設了東廠,東廠,就是太監組織,不但監控百官皇族,同時還監控錦衣衛,這基本上相當於中統和軍統打起來了,而且一打就打了200年,這也就開啟了太監開始上台掌權的局麵了。”
說著,趙龍繼續說道,“不過,這一開始的時候太監還沒有那麽大權勢,隻是一個徹底的皇帝附屬品,用來搞平衡搞監控的。
不過,明朝的太監之禍,之所以在後世的影視劇裏麵最為廣泛,那不是因為他一開始就多囂張多厲害,而是因為他是貫其明朝一朝的,從朱棣開始就這樣搞了。
前中期的時候,太監的權利是有,但遠沒有唐朝那麽誇張,太監們得到朝政大權,是從明英宗開始的,那個叫司禮監。
司禮監這東西,是朱元璋設立的,一開始沒有任何的實權,就是一個用來打雜的,但是到了明英宗的時候,就開始讓司裏監代為批紅了。
說是什麽魏忠賢權勢最大,其實,魏忠賢不過是名氣最大,司禮監代為批紅,這才是宦官幹政的根本!”
批紅?
聽到趙龍的話,嬴政不禁問道,“先生說的批紅,乃是什麽?”
“批紅就是朱批啊,就是皇帝批閱奏折。”
趙龍笑著說道。
什麽?
聽到趙龍的話,嬴政瞬間臉色一變,“這豈不就是相當於替皇帝行使大權?”
“對啊……”
趙龍說道,“實際上,就是這個意思。”
嘶?
聽到趙龍的話,嬴政不禁皺眉道,“明朝皇帝能夠愚蠢到這樣的地步?唯有皇帝能幹的大事都讓太監幹了,那自己不就成傀儡了?”
“其實傀儡也說不上,不過主要是朱元璋一開始把三省都給廢了,六部一百多司直接和他對接,他忙活不過來啊……”
趙龍笑著說道,“所以,才有了內閣製度和司禮監掌印太監製度,這兩撥人,其實都是幫皇帝批紅的。”
什麽?
聽到趙龍的話之後,嬴政這才大致明白了他的意思。
“先生的意思是這內閣和這些太監都是幫皇帝來做最後決定的?”
嬴政問道。
趙龍說道,“然後李豫找到機會,就派人裝成刺客,潛伏到李輔國的家裏,把他頭割了扔進茅坑裏。”
“咳……”
聽到趙龍的話之後,嬴政不禁一笑,“這李豫,倒是也是個人才。”
“這李豫手段是有的,但,罪過也是有的。”
趙龍聽了說道,“這家夥是連續出對了好幾個宦官,但是同時也在一步步的重用宦官,可以說唐朝的宦官之禍是在他老子唐肅宗手裏形成的,但是卻是在他手裏穩固下來的,如果他能及時阻止,那唐朝複興還是很有希望的。
可是他沒有!這家夥,其實骨子裏和他老子李亨一樣,不信任那些武將,非常信任自己的太監!反而,自己這些太監奉命出征,坐鎮三軍,監管甚至命令武將統帥,如果太監受的賄賂少了,他還會生氣,覺得外麵那些將領看不起他這個皇帝!”
我特麽?
聽到趙龍的話之後,嬴政瞬間臉都綠了,“他腦子有問題吧?”
沒錯,他傻逼吧?
這讓太監掛帥坐鎮三軍?
還控製命令武將行動?
還鼓動太監受賄?
“嗬,所以說他是功過參半呀。”
趙龍笑著說道,“本來他手下的武將們還是都挺不錯的,但這時候他就相信太監,不相信武將,結果那些太監和武將們有一些利益衝突就汙蔑那些武將們造反,還不讓他們伸冤,結果有不少的武將,申冤無門,一怒之下就真造反了,這其中包括不少之前的功臣。
就因為這樣的事情,導致唐朝一個平叛,又拖延了很久。結果,關外那些原本一起幫著平定叛亂的節度使們,最後因為帶兵時間太長,結果真的養成了一方諸侯割據勢力,從此不再聽命中央朝廷的了,唐朝中後期的節度使藩鎮割據的局麵也就真的形成了。
可以說,製度原本是沒多大問題的,但奈何碰到有問題的人,那沒多少問題的製度,最後也肯定會成為大問題了!”
“這,這倒的確是呀……”
趙龍的話,讓嬴政不禁深深一歎。
本來沒多大問題的製度,如果遇到有問題的人,那肯定會形成大問題。
他唐朝是這樣,我大秦不更是這樣嗎?
“所以這貨功過參半。”
趙龍說道,“主要是把子孫的後路也給堵死了呀,後麵幾個子孫想要力挽狂瀾,結果奈何祖宗們留下的攤子太爛了,迴天乏術了。”
沒錯,說起來,至少唐憲宗那真的是個猛人。
如果他是唐肅宗或者唐代宗,那,唐朝真正實現中興,也是完全可能的。
但可惜不是,可惜,唐朝,在唐憲宗的時候,真的有點積重難返了。
“最後就是明朝的宦官之禍了。”
趙龍說道,“其實明朝的皇帝重用宦官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和漢朝初年的時候格局有點像漢朝是豐沛功臣集團權勢比較大,權傾朝野。明朝是淮西勳貴,和西漢的時候非常像。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就各種學習劉邦也搞了一個子弟分封,想要來和勳貴們分庭抗禮。但這隻是朝廷外部的,朝廷內部,想要對抗淮西勳貴們,那也得有勢力。
可是,朱元璋非常清楚,西漢的時候在朝廷裏麵打壓貴族的手段是通過外戚,但是從漢朝到明朝,這1500年的時間,外戚專權早就不是什麽稀罕事了,甚至,都有外戚奪權成為皇帝的,那都不是少數。
所以,整個明朝一朝,明確規定了,皇後和後宮不能選自於貴族之家,後宮國戚,也絕對不能有任何的實權,為的,就是怕外戚專權。
外戚不能專權,那就隻能選別的路。朱元璋搞了個錦衣衛的製度,這是個非常厲害的特務製度,很多時候百官的一言一行都被他派人記錄的清清楚楚的。
等到了他兒子朱棣的時候,因為是奪了建文帝的權,總害怕別人再把權力奪走,又害怕民間有什麽人對他不滿,所以就增設了東廠,東廠,就是太監組織,不但監控百官皇族,同時還監控錦衣衛,這基本上相當於中統和軍統打起來了,而且一打就打了200年,這也就開啟了太監開始上台掌權的局麵了。”
說著,趙龍繼續說道,“不過,這一開始的時候太監還沒有那麽大權勢,隻是一個徹底的皇帝附屬品,用來搞平衡搞監控的。
不過,明朝的太監之禍,之所以在後世的影視劇裏麵最為廣泛,那不是因為他一開始就多囂張多厲害,而是因為他是貫其明朝一朝的,從朱棣開始就這樣搞了。
前中期的時候,太監的權利是有,但遠沒有唐朝那麽誇張,太監們得到朝政大權,是從明英宗開始的,那個叫司禮監。
司禮監這東西,是朱元璋設立的,一開始沒有任何的實權,就是一個用來打雜的,但是到了明英宗的時候,就開始讓司裏監代為批紅了。
說是什麽魏忠賢權勢最大,其實,魏忠賢不過是名氣最大,司禮監代為批紅,這才是宦官幹政的根本!”
批紅?
聽到趙龍的話,嬴政不禁問道,“先生說的批紅,乃是什麽?”
“批紅就是朱批啊,就是皇帝批閱奏折。”
趙龍笑著說道。
什麽?
聽到趙龍的話,嬴政瞬間臉色一變,“這豈不就是相當於替皇帝行使大權?”
“對啊……”
趙龍說道,“實際上,就是這個意思。”
嘶?
聽到趙龍的話,嬴政不禁皺眉道,“明朝皇帝能夠愚蠢到這樣的地步?唯有皇帝能幹的大事都讓太監幹了,那自己不就成傀儡了?”
“其實傀儡也說不上,不過主要是朱元璋一開始把三省都給廢了,六部一百多司直接和他對接,他忙活不過來啊……”
趙龍笑著說道,“所以,才有了內閣製度和司禮監掌印太監製度,這兩撥人,其實都是幫皇帝批紅的。”
什麽?
聽到趙龍的話之後,嬴政這才大致明白了他的意思。
“先生的意思是這內閣和這些太監都是幫皇帝來做最後決定的?”
嬴政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