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高句麗?
大秦:先生別擔心,朕不是皇帝! 作者:毛神大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良,是可以留著,但不管是張良還是項伯,那都得要受到大秦朝廷的管控才是。”
馮去疾言道。
“嗯。”
嬴政聽了點頭,“是得如此,朝廷就算不對他動手,但也不能不知曉他的動向。”
沒錯,你得在朝廷的視線裏,這才可以。
“不過……”
嬴政說著,又想到了什麽,對趙龍說道,“先生,以你觀之,如果對外用兵,開始的時候,是不是要挑選容易拿得下的地方下手?”
“那當然了,起步如果太難了,肯定會讓很多後來者望而卻步。如果起步容易了,那麽就會讓後來者趨之若鶩,畢竟誰都不是傻子,都能看到甜頭。”
趙龍笑著說道。
“嗯,先生所說的與我所想的是一樣的。”
嬴政聽了一笑,繼而繼續說道,“不過,先生認為,最為簡單能拿下的,是哪裏?”
是匈奴?
匈奴,應該沒那麽好拿下!
是百越?
百越雖然大部分被征服了,但還有不少地方沒有真正的臣服,比如閩越甌越那一片地域。
這些地方別說秦朝了,就算是到了漢武帝的時候,那還存在著呢,也沒被南越國給拿下。
而除了這些,難道,是要先從西域下手嗎?
“這個嘛……他既然很簡單,就能拿得下,而你在他拿下之後還要給他,這個位置,首先不能很重要。”
趙龍聽了,笑了一聲,意味深長的說道,“你說是吧?”
嗯?
這倒是!
這畢竟是用來做實驗的,而實驗的內容就是把這些地方誰拿下就給誰,所以這個地方絕對不能夠特別重要,否則的話,你著急收迴來,那不是會引起人心攢動嗎?
他會影響後果的,因此,得慎重!
“嗯,是這麽個道理。”
嬴政點頭,繼續問道,“那該是什麽地方?”
“這裏。”
趙龍說著,順手一指,指向了中原之外的東北一部。
“這裏是……”
“這個,叫做朝鮮半島。”
趙龍笑著說道,“這裏有一個國家,是商朝之後,就遷徙過去的。”
“哦?箕子朝鮮?”
聽到趙龍的話,李斯想到了什麽,馬上說道。
“哎,對,就是箕子國。”
趙龍笑著說道,“這個國家其實存在的時間也挺長的,畢竟,周朝創立的時候,就有了。但,他是直到漢朝建立之後,他才被衛滿給取代了。”
沒錯,衛滿,就是盧綰手下的一個將領。
在劉邦征討盧綰的時候,衛滿帶領幾百士兵往東逃命去了。
結果就逃到了箕子國,箕子國是商朝的臣屬箕子創建的國家,一開始其實是在遼東地區,但 o後來和燕國搶奪地盤,被揍了一頓,這才繼續往東,發現還有一片沒人要的荒山野嶺,也就是朝鮮半島,然後就在那裏紮根了。
因為地方偏遠,鮮有來者,結果能順利的存在八百多年。
秦朝也因為這地方太遠,更在燕國之外,不算是傳統的中原文明,所以也不怎麽鳥他們。
所以,直到秦朝滅亡的時候,這個國家還存在著。
結果,到了衛滿逃過去的時候,本來是被收留了。
衛滿這個人也不地道,發現這個箕子國,弱的出奇。
於是乎就糾了上百號人直接發動了政變,把原本箕子國的王室給拿下了,自己稱王,史稱衛滿朝鮮。
不過衛滿朝鮮沒有箕子國那麽幸運,因為那個時候,漢朝在漢武帝的統治之下,開始朝四方開疆擴土了。
本來衛滿朝鮮也不在漢武帝的視線裏,漢武帝自己都認為,這幫人頂多算是個逃將創立的國家,半人半野的,沒啥油水和價值。
所以,一開始,頂多是通商。
結果,衛滿的後代右渠有點狂,竟然把通商的人給殺了。
漢武帝一怒,命令衛滿朝鮮的君主右渠親自過來謝罪,右渠表示南有夜郎,北有朝鮮,你不跟我碰一碰,怎麽知道我有多弱呢?
不去!
漢武帝大怒,你不過來是吧?
你不過來,我就過去!
於是乎,發兵五萬攻打衛滿朝鮮,而等一番交戰之後,右渠表示願意議和。
結果,等到漢朝的軍隊快要兵臨城下的時候,衛滿朝鮮的國都內發生了一件事。
沒等漢軍真正打過來,主張議和的大臣,把右渠給殺了,主動投降。
這事情,放在哪個國家的曆史上,都相當的炸裂。
他們也是重新定義了議和,原來議和派議和不成,比特麽投降派都誇張。
然後漢軍拿下了衛滿朝鮮的都城,衛滿朝鮮就這麽滅亡了。
而漢朝,也在這裏設置了漢四郡。
也就是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個。
而等到衛滿滅亡,漢四郡的創立之後,後續在東北,又興起了一個國家,叫高句麗。
高句麗,句念溝,這個國家,和後麵的高麗,其實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
別說指認親爹了,野爹都算不上。
因為這個高句麗,是漢朝統治遼東的時候,在漢四郡的玄菟郡的扶餘人,在玄菟郡的高句麗縣,建立的政權。
換句話說,是漢朝的臣屬,也是東北野生的扶餘人,在漢元帝時期,也就是那個被儒家忽悠瘸了的成功版的扶蘇在位的時候,創建的政權。
高句麗,按照漢書記載,是遼山、遼水所出,西南至遼隊人大遼水。又有南蘇水,西北經塞外。
在漢朝的時候,妥妥的漢民。
高句麗雖然是漢屬野生扶餘人創建的,但實力並不弱,從開國到滅國,一共也存在了七百多年。
而去,國都發生了三次遷徙,每一次其實都有特定的時期和原因。
第一次起兵定都在遼寧附近,結果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剛想要進一步,被當時王莽的部將打到了吉林。
然後,在公元四世紀的時候,才遷徙到了朝鮮半島的平壤。
換句話說,在前四五百年的時間,高句麗妥妥的東北人。
當然,高句麗最強盛的時候,也是趁著五胡亂華的時候,占據了整個遼東,和東北大部,並且輻射燕薊,所以,隋唐的時候,才會一次次的攻打高句麗。
畢竟,臥榻之處豈容他人酣睡?
馮去疾言道。
“嗯。”
嬴政聽了點頭,“是得如此,朝廷就算不對他動手,但也不能不知曉他的動向。”
沒錯,你得在朝廷的視線裏,這才可以。
“不過……”
嬴政說著,又想到了什麽,對趙龍說道,“先生,以你觀之,如果對外用兵,開始的時候,是不是要挑選容易拿得下的地方下手?”
“那當然了,起步如果太難了,肯定會讓很多後來者望而卻步。如果起步容易了,那麽就會讓後來者趨之若鶩,畢竟誰都不是傻子,都能看到甜頭。”
趙龍笑著說道。
“嗯,先生所說的與我所想的是一樣的。”
嬴政聽了一笑,繼而繼續說道,“不過,先生認為,最為簡單能拿下的,是哪裏?”
是匈奴?
匈奴,應該沒那麽好拿下!
是百越?
百越雖然大部分被征服了,但還有不少地方沒有真正的臣服,比如閩越甌越那一片地域。
這些地方別說秦朝了,就算是到了漢武帝的時候,那還存在著呢,也沒被南越國給拿下。
而除了這些,難道,是要先從西域下手嗎?
“這個嘛……他既然很簡單,就能拿得下,而你在他拿下之後還要給他,這個位置,首先不能很重要。”
趙龍聽了,笑了一聲,意味深長的說道,“你說是吧?”
嗯?
這倒是!
這畢竟是用來做實驗的,而實驗的內容就是把這些地方誰拿下就給誰,所以這個地方絕對不能夠特別重要,否則的話,你著急收迴來,那不是會引起人心攢動嗎?
他會影響後果的,因此,得慎重!
“嗯,是這麽個道理。”
嬴政點頭,繼續問道,“那該是什麽地方?”
“這裏。”
趙龍說著,順手一指,指向了中原之外的東北一部。
“這裏是……”
“這個,叫做朝鮮半島。”
趙龍笑著說道,“這裏有一個國家,是商朝之後,就遷徙過去的。”
“哦?箕子朝鮮?”
聽到趙龍的話,李斯想到了什麽,馬上說道。
“哎,對,就是箕子國。”
趙龍笑著說道,“這個國家其實存在的時間也挺長的,畢竟,周朝創立的時候,就有了。但,他是直到漢朝建立之後,他才被衛滿給取代了。”
沒錯,衛滿,就是盧綰手下的一個將領。
在劉邦征討盧綰的時候,衛滿帶領幾百士兵往東逃命去了。
結果就逃到了箕子國,箕子國是商朝的臣屬箕子創建的國家,一開始其實是在遼東地區,但 o後來和燕國搶奪地盤,被揍了一頓,這才繼續往東,發現還有一片沒人要的荒山野嶺,也就是朝鮮半島,然後就在那裏紮根了。
因為地方偏遠,鮮有來者,結果能順利的存在八百多年。
秦朝也因為這地方太遠,更在燕國之外,不算是傳統的中原文明,所以也不怎麽鳥他們。
所以,直到秦朝滅亡的時候,這個國家還存在著。
結果,到了衛滿逃過去的時候,本來是被收留了。
衛滿這個人也不地道,發現這個箕子國,弱的出奇。
於是乎就糾了上百號人直接發動了政變,把原本箕子國的王室給拿下了,自己稱王,史稱衛滿朝鮮。
不過衛滿朝鮮沒有箕子國那麽幸運,因為那個時候,漢朝在漢武帝的統治之下,開始朝四方開疆擴土了。
本來衛滿朝鮮也不在漢武帝的視線裏,漢武帝自己都認為,這幫人頂多算是個逃將創立的國家,半人半野的,沒啥油水和價值。
所以,一開始,頂多是通商。
結果,衛滿的後代右渠有點狂,竟然把通商的人給殺了。
漢武帝一怒,命令衛滿朝鮮的君主右渠親自過來謝罪,右渠表示南有夜郎,北有朝鮮,你不跟我碰一碰,怎麽知道我有多弱呢?
不去!
漢武帝大怒,你不過來是吧?
你不過來,我就過去!
於是乎,發兵五萬攻打衛滿朝鮮,而等一番交戰之後,右渠表示願意議和。
結果,等到漢朝的軍隊快要兵臨城下的時候,衛滿朝鮮的國都內發生了一件事。
沒等漢軍真正打過來,主張議和的大臣,把右渠給殺了,主動投降。
這事情,放在哪個國家的曆史上,都相當的炸裂。
他們也是重新定義了議和,原來議和派議和不成,比特麽投降派都誇張。
然後漢軍拿下了衛滿朝鮮的都城,衛滿朝鮮就這麽滅亡了。
而漢朝,也在這裏設置了漢四郡。
也就是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個。
而等到衛滿滅亡,漢四郡的創立之後,後續在東北,又興起了一個國家,叫高句麗。
高句麗,句念溝,這個國家,和後麵的高麗,其實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
別說指認親爹了,野爹都算不上。
因為這個高句麗,是漢朝統治遼東的時候,在漢四郡的玄菟郡的扶餘人,在玄菟郡的高句麗縣,建立的政權。
換句話說,是漢朝的臣屬,也是東北野生的扶餘人,在漢元帝時期,也就是那個被儒家忽悠瘸了的成功版的扶蘇在位的時候,創建的政權。
高句麗,按照漢書記載,是遼山、遼水所出,西南至遼隊人大遼水。又有南蘇水,西北經塞外。
在漢朝的時候,妥妥的漢民。
高句麗雖然是漢屬野生扶餘人創建的,但實力並不弱,從開國到滅國,一共也存在了七百多年。
而去,國都發生了三次遷徙,每一次其實都有特定的時期和原因。
第一次起兵定都在遼寧附近,結果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剛想要進一步,被當時王莽的部將打到了吉林。
然後,在公元四世紀的時候,才遷徙到了朝鮮半島的平壤。
換句話說,在前四五百年的時間,高句麗妥妥的東北人。
當然,高句麗最強盛的時候,也是趁著五胡亂華的時候,占據了整個遼東,和東北大部,並且輻射燕薊,所以,隋唐的時候,才會一次次的攻打高句麗。
畢竟,臥榻之處豈容他人酣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