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陛下,他在吹牛!
大秦:先生別擔心,朕不是皇帝! 作者:毛神大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諾。”
一旁一個宮人聽了,將一卷竹簡,抱到了馮去疾的麵前。
“打開看看。”
嬴政說道。
馮去疾見狀,趕緊點頭,“諾。”
他將竹簡打開,觀看之後,為之一愣。
“這是朕讓人準備的,新的儒道要囊括法家,以法治作為基本國策,同時要宣揚朝廷統治的天命所歸,人神感應,天下易統,本為王業!唯有順從帝王,順從朝廷的人才可以得到帝王和朝廷的關愛仁愛。”
嬴政說道,“這隻是最基礎的,接下來朕會讓李斯蒙毅他們再仔細的考究定製一番。”
“這……”
馮去疾見狀確實一陣意外,很是意外。
他也確實該意外,心說這還能叫儒道嗎?
這什麽天命所歸,人神感應,還有因果報應,還有法治為本體,忠君愛國為根本,然後才講仁愛愛人。
還有這其中的大一統大順從思想,也比較不儒道。
所以也難怪馮去疾一開始會很反對了,因為之前壓根就沒這個!
他又怎麽可能想得到呢?
“你覺得如何?”
嬴政看著馮去疾問道。
“陛下,陛下的想法微臣笨拙的很,不能一時全部領會。”
馮去疾聽了,倒也不著急完全表態,而是躬身說道,“所謂人多智廣,若是百官們都能夠參悟一番,或許更好的多。”
嗬?
這個老狐狸!
聽到馮去疾的話之後,嬴政心中一陣冷笑。
他倒是圓滑老成的很,知道這種特殊的事情,如果自己著急拍板點頭,那未必對自己有利。
但是如果直接否定,那也是不妥。
所以就把其他人都拉下水,讓眾人一起來評判判定。
如果大家都說好,那麽我跟著說好,能有什麽問題嗎?
如果大家都說不好,那麽到時候我說的話還重要嗎?
至少反對的不是我自己吧?
所謂罰不責眾嘛!
嬴政是知道或者猜到馮去疾會有這個反應的,但是他想要的可不隻是這一個反應。
“集思廣益那是應該的。”
嬴政緩緩說道,“隻不過,權貴們也應該想一想,大秦已經一統天下將近十年,如今仍然有不少的內患,六國餘孽蠢蠢欲動,而光靠軍事鎮壓,軍事威懾是遠遠不夠的,所謂攻心為上,若是通過如此的儒道將天下的底層士族們收服,讓他們願意與大秦共同進退,這豈不是天大的好事?”
嗯?
聽到嬴政的話,之後馮去疾的心裏可是一陣小嘀咕。
沒錯,他心裏真想忍不住的抱怨!
陛下也知道大秦一口氣統一了六國,到現在六國並未歸心呢?
這怨誰呀?
當初他和這幫老秦的權貴們,可是都曾經不止一次的勸諫過,說陛下您別著急,這打仗要慢慢來,滅國也要慢慢來,滅國之後要有大把的新的領土,新的子民要歸化,如果操之過急那是不好的,是危險的!
陛下不如放緩腳步,所謂一個蘿卜一個坑,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這樣才是最穩妥的。
換句話說,一句話,你就別想著一口氣一統六國了,你慢慢的滅一兩個國完全消化了再說吧。
但是嬴政不聽啊!
嬴政表示,我既然有千古難尋的一統六國的機會,我怎麽可能不搞出這麽一番前無古人的豐功偉業呢?
朕就要青史留名,就要創造無極!
他賭贏了,當然他也賭輸了。
他的確做到了一統六國,前無古人,這個可是周天子所完全不能比的,您周天子當時隻是統治了中原腹地的一部分,對於許多地方的邊陲之地還有封國那隻能以名義上的君主進行遙控分封,但是嬴政卻是讓大秦的軍隊把所有的地方武力統一,是真真正正的納入了王朝的直接統治,這性質是不一樣的,所以,古代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是秦朝,而不是周朝,就是這個緣故。
誰跟你名義上統治啊?
我直接打!
打到你真正的歸順!
但是老秦權貴們所擔憂的事情也確確實實發生了!
你一口氣青春六國,你是快活了,你是得意了,但是隱患卻是大大的留下了。
而就在你秦始皇本人死了區區三年,大秦就直接崩塌了。
能說你一點責任沒有嗎?
不,你要是能給子孫留一個安定穩定的繼承環境,那胡亥這麽一番作死,他不至於亡到連根兒都不剩!
說難聽一點,是你給子孫留下的禍患!
你撒手走了,子孫要是沒那個能力,還要麵對這麽大的危機,那肯定要出事的。
如果再出現像胡亥這樣的極品爆款,他大秦不爆都難!
就是這麽迴事……
不過就算心裏在埋怨,那馮去疾,也不可能當著嬴政的麵再把心理的那些怨言說出來了。
事情都已經做了,你再埋怨有什麽用?
而且還是皇帝做的……
“陛下。”
馮去疾想了想,隻好說道,“陛下說的是,想要讓天下士族們歸心,這自然是萬分重要的大事。微臣竊以為,大秦的根基仍是老秦,臣也並不知道,若是老秦關中的人,知曉朝廷要實行儒道,心理是否能完全接受。
倘若施行之後,關外的人對此欣喜有加,而關中子弟,卻是困頓疑惑的很,那豈不就是本末倒置了?微臣心中甚為擔憂,還望陛下切勿操之過急,請陛下三思啊。”
嗯?
好你個老東西!
嬴政聽了之後,眼神又是一陣閃動。
你這是擔憂?
你這是對抗吧!
不過馮去疾能有這個反應,其實也並不完全出乎嬴政的意料。
因為說到底,他是嬴政自己立起來右丞相,而這個右丞相的作用就是為了團結老秦權貴的。
所以這個右丞相如果不這麽說話,那就很有可能代表著這個官,已經和那幫權貴脫鉤了,他就不能代表那幫權貴的意思!
那這個官職上的這個人還有什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嗎?
發揮不了承上啟下的橋接作用啊!
但是你是承上啟下而不是以下犯上,所以既要你替他們說話,又不能讓你隻替他們說話,隻替他們辦事。
而且如果嬴政就這麽輕易的被懟迴去被說服,那他就不是嬴政了。
“你說的也是。”
嬴政聽了,歎了口氣,繼而不慌不忙的說道,“其實,這些主意,又不是朕想出來的,朕對此,也十分的懷疑,不安。這個替朕想出主意的人,更有其他一堆的主意看法想要實施, ok,他還說商鞅變法早已經不適合大秦了,他還更是自詡,說有辦法讓大秦的糧產增加十倍,朕也不知是真是假。”
什麽玩意兒?
還糧食生產十倍?他開玩笑的吧?
這是什麽樣腦抽的憨批敢說出這麽大言不慚的話?
“陛下,這人分明就是胡說八道,大放厥詞啊!”
馮取去疾聽了,馬上說道,“像這樣的人,要麽是包藏禍心,要麽是招搖撞騙,真是其心可誅!”
“你的意思是,這樣的人說的話絕對不能相信?”
嬴政聽了看著他說道。
一旁一個宮人聽了,將一卷竹簡,抱到了馮去疾的麵前。
“打開看看。”
嬴政說道。
馮去疾見狀,趕緊點頭,“諾。”
他將竹簡打開,觀看之後,為之一愣。
“這是朕讓人準備的,新的儒道要囊括法家,以法治作為基本國策,同時要宣揚朝廷統治的天命所歸,人神感應,天下易統,本為王業!唯有順從帝王,順從朝廷的人才可以得到帝王和朝廷的關愛仁愛。”
嬴政說道,“這隻是最基礎的,接下來朕會讓李斯蒙毅他們再仔細的考究定製一番。”
“這……”
馮去疾見狀確實一陣意外,很是意外。
他也確實該意外,心說這還能叫儒道嗎?
這什麽天命所歸,人神感應,還有因果報應,還有法治為本體,忠君愛國為根本,然後才講仁愛愛人。
還有這其中的大一統大順從思想,也比較不儒道。
所以也難怪馮去疾一開始會很反對了,因為之前壓根就沒這個!
他又怎麽可能想得到呢?
“你覺得如何?”
嬴政看著馮去疾問道。
“陛下,陛下的想法微臣笨拙的很,不能一時全部領會。”
馮去疾聽了,倒也不著急完全表態,而是躬身說道,“所謂人多智廣,若是百官們都能夠參悟一番,或許更好的多。”
嗬?
這個老狐狸!
聽到馮去疾的話之後,嬴政心中一陣冷笑。
他倒是圓滑老成的很,知道這種特殊的事情,如果自己著急拍板點頭,那未必對自己有利。
但是如果直接否定,那也是不妥。
所以就把其他人都拉下水,讓眾人一起來評判判定。
如果大家都說好,那麽我跟著說好,能有什麽問題嗎?
如果大家都說不好,那麽到時候我說的話還重要嗎?
至少反對的不是我自己吧?
所謂罰不責眾嘛!
嬴政是知道或者猜到馮去疾會有這個反應的,但是他想要的可不隻是這一個反應。
“集思廣益那是應該的。”
嬴政緩緩說道,“隻不過,權貴們也應該想一想,大秦已經一統天下將近十年,如今仍然有不少的內患,六國餘孽蠢蠢欲動,而光靠軍事鎮壓,軍事威懾是遠遠不夠的,所謂攻心為上,若是通過如此的儒道將天下的底層士族們收服,讓他們願意與大秦共同進退,這豈不是天大的好事?”
嗯?
聽到嬴政的話,之後馮去疾的心裏可是一陣小嘀咕。
沒錯,他心裏真想忍不住的抱怨!
陛下也知道大秦一口氣統一了六國,到現在六國並未歸心呢?
這怨誰呀?
當初他和這幫老秦的權貴們,可是都曾經不止一次的勸諫過,說陛下您別著急,這打仗要慢慢來,滅國也要慢慢來,滅國之後要有大把的新的領土,新的子民要歸化,如果操之過急那是不好的,是危險的!
陛下不如放緩腳步,所謂一個蘿卜一個坑,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這樣才是最穩妥的。
換句話說,一句話,你就別想著一口氣一統六國了,你慢慢的滅一兩個國完全消化了再說吧。
但是嬴政不聽啊!
嬴政表示,我既然有千古難尋的一統六國的機會,我怎麽可能不搞出這麽一番前無古人的豐功偉業呢?
朕就要青史留名,就要創造無極!
他賭贏了,當然他也賭輸了。
他的確做到了一統六國,前無古人,這個可是周天子所完全不能比的,您周天子當時隻是統治了中原腹地的一部分,對於許多地方的邊陲之地還有封國那隻能以名義上的君主進行遙控分封,但是嬴政卻是讓大秦的軍隊把所有的地方武力統一,是真真正正的納入了王朝的直接統治,這性質是不一樣的,所以,古代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是秦朝,而不是周朝,就是這個緣故。
誰跟你名義上統治啊?
我直接打!
打到你真正的歸順!
但是老秦權貴們所擔憂的事情也確確實實發生了!
你一口氣青春六國,你是快活了,你是得意了,但是隱患卻是大大的留下了。
而就在你秦始皇本人死了區區三年,大秦就直接崩塌了。
能說你一點責任沒有嗎?
不,你要是能給子孫留一個安定穩定的繼承環境,那胡亥這麽一番作死,他不至於亡到連根兒都不剩!
說難聽一點,是你給子孫留下的禍患!
你撒手走了,子孫要是沒那個能力,還要麵對這麽大的危機,那肯定要出事的。
如果再出現像胡亥這樣的極品爆款,他大秦不爆都難!
就是這麽迴事……
不過就算心裏在埋怨,那馮去疾,也不可能當著嬴政的麵再把心理的那些怨言說出來了。
事情都已經做了,你再埋怨有什麽用?
而且還是皇帝做的……
“陛下。”
馮去疾想了想,隻好說道,“陛下說的是,想要讓天下士族們歸心,這自然是萬分重要的大事。微臣竊以為,大秦的根基仍是老秦,臣也並不知道,若是老秦關中的人,知曉朝廷要實行儒道,心理是否能完全接受。
倘若施行之後,關外的人對此欣喜有加,而關中子弟,卻是困頓疑惑的很,那豈不就是本末倒置了?微臣心中甚為擔憂,還望陛下切勿操之過急,請陛下三思啊。”
嗯?
好你個老東西!
嬴政聽了之後,眼神又是一陣閃動。
你這是擔憂?
你這是對抗吧!
不過馮去疾能有這個反應,其實也並不完全出乎嬴政的意料。
因為說到底,他是嬴政自己立起來右丞相,而這個右丞相的作用就是為了團結老秦權貴的。
所以這個右丞相如果不這麽說話,那就很有可能代表著這個官,已經和那幫權貴脫鉤了,他就不能代表那幫權貴的意思!
那這個官職上的這個人還有什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嗎?
發揮不了承上啟下的橋接作用啊!
但是你是承上啟下而不是以下犯上,所以既要你替他們說話,又不能讓你隻替他們說話,隻替他們辦事。
而且如果嬴政就這麽輕易的被懟迴去被說服,那他就不是嬴政了。
“你說的也是。”
嬴政聽了,歎了口氣,繼而不慌不忙的說道,“其實,這些主意,又不是朕想出來的,朕對此,也十分的懷疑,不安。這個替朕想出主意的人,更有其他一堆的主意看法想要實施, ok,他還說商鞅變法早已經不適合大秦了,他還更是自詡,說有辦法讓大秦的糧產增加十倍,朕也不知是真是假。”
什麽玩意兒?
還糧食生產十倍?他開玩笑的吧?
這是什麽樣腦抽的憨批敢說出這麽大言不慚的話?
“陛下,這人分明就是胡說八道,大放厥詞啊!”
馮取去疾聽了,馬上說道,“像這樣的人,要麽是包藏禍心,要麽是招搖撞騙,真是其心可誅!”
“你的意思是,這樣的人說的話絕對不能相信?”
嬴政聽了看著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