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嬴政:我比法家都法家!
大秦:先生別擔心,朕不是皇帝! 作者:毛神大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實話嗎?”
趙龍說道,“個人認為,漢武帝的功績和貢獻肯定是很大的,但是,比起秦始皇,那可就有點比不過了。”
“哦?是麽?”
聽到趙龍的話,嬴政當即一樂,很是滿意的點頭,“先生果然如此認為?”
“那肯定的,不過一個人一個看法,我隻代表我個人的看法。”
趙龍笑道,“我覺得嘛,秦始皇的作用更大,更重要。”
“嗯……”
嬴政滿意點頭,得意說道,“那先生你說說看?”
“始皇帝嘛,一般都說他什麽一統六國,這個在我看來,那並不能算是他的功績,或者,這個功績,並不突出。”
趙龍說道。
嗯……嗯?
你說啥?
聽到趙龍的話,眾人全都一陣色變。
臥槽?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一統六國,還不算功績?
這功績,還不能算是突出?
你怕是在說笑的吧?
“先生,你這話,可是沒道理了!”
蒙毅馬上說道,“一統六國,囊括寰宇,如此的功績,放在古代……不,放在大秦之前,何人做得?如此,還能不算豐功偉績嗎?”
“你聽我說啊……”
趙龍聽了笑著說道,“一統六國的的確是秦始皇,但是在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前,秦國已經是什麽樣的情況了?六國,又是什麽樣的情況了?”
這……
聽到趙龍的話,眾人稍稍一怔。
這話,倒是沒幾人敢說的。
沒錯,大秦,是一個巨人,一個鯨吞六國的巨人。
但是,秦始皇不是一手創建這個巨人的人。
“秦,從孝公時候立下商鞅變法之後,他就已經開始趨於外向型強軍擴張了。”
趙龍說道,“秦孝公的時候,重用商鞅對外擴張,主要是對魏國作戰,拿下了河西之地。往後的秦惠文王,秦昭襄王,主要是靠得這倆王霸之君的擴充,一個是南征北討,一個是東征西進,給秦國積攢下了非常重要的土地資本還有軍糧資本。
當然更重要的是,把山東六國給打廢了。商鞅變法的時候魏國稱霸,秦孝公加秦惠文王兩代君王,把魏國打廢了。
秦昭襄王的時候,魏國不行了趙國胡服騎射起來了,昭襄王讓白起和一幫武將把趙國打廢了,外加楚國,也被狠狠的收拾了幾頓,漢中都被奪走了,韓國嘛,那都是幾次對外打仗捎帶的,從頭到尾都是不堪一擊。”
說著,趙龍繼續說道,“而等到秦始皇接手的時候。後麵是沃野千裏,前方是險關屏障,關內是三百萬老秦,幾十萬軍隊,關外是曾經最強而被打廢了的趙魏韓,偏遠的燕國,半殘的楚國,還有進一步能退三步的齊國。
試問,他老子莊襄王都不怎麽問政,都能攻滅東周,蠶食三晉,那秦始皇嬴政,想要對外擴張,難度比祖先們大嗎?”
“這,當是。”
嬴政歎笑一聲,“不過,如此也不能說始皇帝無能吧?”
“那當然了。”
趙龍笑道,“能一口氣滅掉六國,自然是有能力的,否則,這個過程說不定還得延後個不少年,雖然有戰神王翦,秦也有了統一的資本,但是一統六國考驗的也是綜合能力。
一句話,所謂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誰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不算巨人了?”
“好,好!”
嬴政聽了,當即一陣大喜。
好一個奮六世之餘烈,好一個誰說站在巨人肩膀上不算巨人了?
朕雖然借助先祖之力,然,這並不能說明,朕就沒發揮才能和作用吧?
沒錯,雖然很多人都會說秦始皇一統六國紀錄的都是前人之力,但是,他自己的作用還是很不小的。
這世上有資本的人多了,但是,能做成頂尖大事的,卻隻有那麽一些。
有做事情的資本,不代表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這是兩迴事。
比如春秋五霸,比如戰國的魏國和趙國,還有楚國,乃至於吳越兩國,那基本上都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不過,我說一統六國不算特別大的功勞,並不是說否定它的意義。”
趙龍繼續說道,“這曆史上完成大一統的人,不止一個也不止一次,難道說每個完成大一統的人都是千古一帝嗎?那這個千古一帝的標準就沒那麽高了。而且後世還有不少人疆域比秦始皇打下的更大呢,但是,論作用,其實還是秦這一次最大。”
嗯?
聽了趙龍的話,嬴政一愣。
後世,完成大一統的次數還很多?
而且,居然還有人打下來的疆域比我大秦的都要大?
他們是把匈奴也給滅了不成?
“隻能說,秦始皇的功績裏,一統六國,是最小的。”
趙龍說道,“他最大的功績,是給後世留下了一個大一統的概念。”
“哦?”
嬴政聽了一笑,“大一統的概念?先生是如何如此認為的?”
“其實秦始皇的時候,這個大一統的概念,估計他自己都沒怎麽提過。”
趙龍笑道,“在他那個時候,他們那些人更多的都是覺得自己打下了比西周更多的疆域,讓整個天下隻有一個真真正正的王,而這個戰果,是真真正正前無古人的,所以,他就取三皇之皇武帝之帝,自稱為皇帝了嘛。”
“是如此。”
嬴政笑道,“z……皇者,天也,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也。而皇為上,帝為下,皇帝,即為天地,自然如天地一般,當是萬物之主。”
“謔,你還懂這個啊?”
聽到嬴政的迴答,趙龍也是一番意外。
“略懂,略懂。”
嬴政一笑,不緊不慢道。
“略懂還行……”
趙龍笑道,“所以他就自認為德兼三皇,功蓋五帝了嘛,這就是皇帝稱唿的來源。不過,光是一個稱唿是不行的,你別說皇帝了,不幹點什麽,叫天帝天父也沒什麽用。他最難能可貴的是,完成了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了。”
“是麽?”
嬴政聽了一樂,“先生如何評價這車同軌書同文,乃至於統一度量衡?如此的事情,在前……在當年,可是沒少花費力氣。”
沒錯,當時堅持車同軌書同文,可是讓秦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花費了巨大的力氣!
以至於不少的老秦權貴都認為這樣做很可能會激起巨大的反叛,朝廷實施這個會有過多的消耗和花費,所以勸諫秦始皇不要這樣做。
不說他們,就是支持始皇帝做統一文字的李斯,也沒想到,嬴政這位皇帝老哥的想法和力度,比自己這個法家人物都更徹底!
他比法家都法家!
趙龍說道,“個人認為,漢武帝的功績和貢獻肯定是很大的,但是,比起秦始皇,那可就有點比不過了。”
“哦?是麽?”
聽到趙龍的話,嬴政當即一樂,很是滿意的點頭,“先生果然如此認為?”
“那肯定的,不過一個人一個看法,我隻代表我個人的看法。”
趙龍笑道,“我覺得嘛,秦始皇的作用更大,更重要。”
“嗯……”
嬴政滿意點頭,得意說道,“那先生你說說看?”
“始皇帝嘛,一般都說他什麽一統六國,這個在我看來,那並不能算是他的功績,或者,這個功績,並不突出。”
趙龍說道。
嗯……嗯?
你說啥?
聽到趙龍的話,眾人全都一陣色變。
臥槽?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一統六國,還不算功績?
這功績,還不能算是突出?
你怕是在說笑的吧?
“先生,你這話,可是沒道理了!”
蒙毅馬上說道,“一統六國,囊括寰宇,如此的功績,放在古代……不,放在大秦之前,何人做得?如此,還能不算豐功偉績嗎?”
“你聽我說啊……”
趙龍聽了笑著說道,“一統六國的的確是秦始皇,但是在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前,秦國已經是什麽樣的情況了?六國,又是什麽樣的情況了?”
這……
聽到趙龍的話,眾人稍稍一怔。
這話,倒是沒幾人敢說的。
沒錯,大秦,是一個巨人,一個鯨吞六國的巨人。
但是,秦始皇不是一手創建這個巨人的人。
“秦,從孝公時候立下商鞅變法之後,他就已經開始趨於外向型強軍擴張了。”
趙龍說道,“秦孝公的時候,重用商鞅對外擴張,主要是對魏國作戰,拿下了河西之地。往後的秦惠文王,秦昭襄王,主要是靠得這倆王霸之君的擴充,一個是南征北討,一個是東征西進,給秦國積攢下了非常重要的土地資本還有軍糧資本。
當然更重要的是,把山東六國給打廢了。商鞅變法的時候魏國稱霸,秦孝公加秦惠文王兩代君王,把魏國打廢了。
秦昭襄王的時候,魏國不行了趙國胡服騎射起來了,昭襄王讓白起和一幫武將把趙國打廢了,外加楚國,也被狠狠的收拾了幾頓,漢中都被奪走了,韓國嘛,那都是幾次對外打仗捎帶的,從頭到尾都是不堪一擊。”
說著,趙龍繼續說道,“而等到秦始皇接手的時候。後麵是沃野千裏,前方是險關屏障,關內是三百萬老秦,幾十萬軍隊,關外是曾經最強而被打廢了的趙魏韓,偏遠的燕國,半殘的楚國,還有進一步能退三步的齊國。
試問,他老子莊襄王都不怎麽問政,都能攻滅東周,蠶食三晉,那秦始皇嬴政,想要對外擴張,難度比祖先們大嗎?”
“這,當是。”
嬴政歎笑一聲,“不過,如此也不能說始皇帝無能吧?”
“那當然了。”
趙龍笑道,“能一口氣滅掉六國,自然是有能力的,否則,這個過程說不定還得延後個不少年,雖然有戰神王翦,秦也有了統一的資本,但是一統六國考驗的也是綜合能力。
一句話,所謂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誰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不算巨人了?”
“好,好!”
嬴政聽了,當即一陣大喜。
好一個奮六世之餘烈,好一個誰說站在巨人肩膀上不算巨人了?
朕雖然借助先祖之力,然,這並不能說明,朕就沒發揮才能和作用吧?
沒錯,雖然很多人都會說秦始皇一統六國紀錄的都是前人之力,但是,他自己的作用還是很不小的。
這世上有資本的人多了,但是,能做成頂尖大事的,卻隻有那麽一些。
有做事情的資本,不代表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這是兩迴事。
比如春秋五霸,比如戰國的魏國和趙國,還有楚國,乃至於吳越兩國,那基本上都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不過,我說一統六國不算特別大的功勞,並不是說否定它的意義。”
趙龍繼續說道,“這曆史上完成大一統的人,不止一個也不止一次,難道說每個完成大一統的人都是千古一帝嗎?那這個千古一帝的標準就沒那麽高了。而且後世還有不少人疆域比秦始皇打下的更大呢,但是,論作用,其實還是秦這一次最大。”
嗯?
聽了趙龍的話,嬴政一愣。
後世,完成大一統的次數還很多?
而且,居然還有人打下來的疆域比我大秦的都要大?
他們是把匈奴也給滅了不成?
“隻能說,秦始皇的功績裏,一統六國,是最小的。”
趙龍說道,“他最大的功績,是給後世留下了一個大一統的概念。”
“哦?”
嬴政聽了一笑,“大一統的概念?先生是如何如此認為的?”
“其實秦始皇的時候,這個大一統的概念,估計他自己都沒怎麽提過。”
趙龍笑道,“在他那個時候,他們那些人更多的都是覺得自己打下了比西周更多的疆域,讓整個天下隻有一個真真正正的王,而這個戰果,是真真正正前無古人的,所以,他就取三皇之皇武帝之帝,自稱為皇帝了嘛。”
“是如此。”
嬴政笑道,“z……皇者,天也,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也。而皇為上,帝為下,皇帝,即為天地,自然如天地一般,當是萬物之主。”
“謔,你還懂這個啊?”
聽到嬴政的迴答,趙龍也是一番意外。
“略懂,略懂。”
嬴政一笑,不緊不慢道。
“略懂還行……”
趙龍笑道,“所以他就自認為德兼三皇,功蓋五帝了嘛,這就是皇帝稱唿的來源。不過,光是一個稱唿是不行的,你別說皇帝了,不幹點什麽,叫天帝天父也沒什麽用。他最難能可貴的是,完成了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了。”
“是麽?”
嬴政聽了一樂,“先生如何評價這車同軌書同文,乃至於統一度量衡?如此的事情,在前……在當年,可是沒少花費力氣。”
沒錯,當時堅持車同軌書同文,可是讓秦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花費了巨大的力氣!
以至於不少的老秦權貴都認為這樣做很可能會激起巨大的反叛,朝廷實施這個會有過多的消耗和花費,所以勸諫秦始皇不要這樣做。
不說他們,就是支持始皇帝做統一文字的李斯,也沒想到,嬴政這位皇帝老哥的想法和力度,比自己這個法家人物都更徹底!
他比法家都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