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的意圖很簡單,就是要勸降倭奴最後一名高手和其麾下抗明大軍,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其目的在於借此挽迴一些惡感,好保全少林同門。
而傷心勸降的倚仗,主要還是源自於對倭奴這個國家和民族的了解。
在傷心看來,足利義滿臨死前明悟何為忠義,固然令人激賞。
可若當時不是非死不可,且長慶甘願犧牲的精神感動到足利義滿,他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踏出那一步。
若是沒有那道難以突破的困陣,縱然屬下都死光,足利義滿怕也不會以死開路。
若湯和等人願意給條活路,恐怕足利義滿甚至可能納頭就拜,以苟且換取將來的起事。
說到底,這個國家的格調就是這樣,貪生怕死、不講道義、犯上等等卑劣習慣是刻在骨子裏的。
若否,忠誠如二條良基,怎會行刺後龜山?
傷心可不認為土岐賴康的人格會比二條良基還高。
事實證明,傷心看人很準。
土岐賴康本就想過投降,隻不過一來不敢輕易和明軍接洽,二來也怕談不到一個好條件。
如今有傷心願意牽線搭橋,其它選項在土岐賴康這裏可就黯然失色了。
若能成為大明臣子,甚至封個爵位,圈地自萌,榮華富貴享受著,就是給個小國當國王也不換啦!
憨厚一笑,土岐賴康也不藏著掖著:“大師,我也不想亂遭殺戮。
關鍵是天皇都沒了,我就是想賣命,也找不到主公。
你若能幫我牽線搭橋,我願意帶著這些兵投降大明,結束這場混戰。”
傷心麵上微微一笑,心中卻有些不齒。
“好,那我就在這裏手書一封,你派人送去給太孫殿下。
最多三五日,便有消息過來,咱們一起在這裏等著吧。”
土岐賴康:o(* ̄︶ ̄*)o
……
將傷心的信轉交給得知方丈信息便火急火燎趕來的哀福和哀匱,朱雄英判斷道:“傷心這是自知罪孽深重,所以想將功折罪?”
哀福哀匱看完信,‘噗通’給朱雄英跪下了。
“殿下容秉,我寺方丈化名崖底無憂期間雖然多有過錯,可當時他並無記憶,是被奸人所騙,所謂不知者不罪。
雲錦莊園一戰,我少林損失慘重,就連方丈也跌落懸崖,失蹤數年,若非如此,他斷不可能與倭奴公主結親,還生了個……天皇。”
“是啊殿下,方丈既然把三神器都交了,想來是不願讓其子做這勞什子的天皇。
所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方丈雖然是出家人,可既然陰差陽錯有了孩子,想要保全妻兒也是人之常情。
大明之戰略目標,旨在去除倭奴部分野心之人,保境安民,順便開疆拓土。
就算那孩子被傳了天皇之位,可他尚在繈褓之中,隻要不讓其知道真相,其不過也就是一孺子,對大明並無妨礙。
貧僧以為,方丈左右為難後,選擇了忠義雙全之法,即獻上三神器,勸降土岐賴康,力保大明拿下倭奴,無有後患,另一方麵保全妻兒,使其隱居,獨擔罪責,還望殿下……法外開恩。”
朱雄英挑了挑眉:“聽聞哀乾方丈被行刺後,你們四大長老意欲奪權,可見你們並非對權勢富貴毫不動心。
如今你們卻為了傷心在孤麵前慷慨陳詞,真叫孤看不懂,他死了,不正方便了你們?
你們今日之說辭,也不像是你們能說出的話,倒更像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儒或順其自然的高道的言談。”
哀福苦笑道:“不瞞殿下說,方丈初掌管少林時,我等確實心有不服。
可他天賦異稟,心性淡然,人品端方,能力出眾,將偌大一個少林管理的井井有條,還配合皇上布計,在雲南立下些微末功勞。
我等對他的觀感便也潛移默化的變成了尊崇,希望他繼續領導少林。”
哀匱道:“在殿下麵前,我等不敢打誑語,想到什麽便說什麽。
若是非要迴溯我二人是因為什麽才轉變想法和思維方式。
我想大概是因為不再爭權奪利後,空閑時間多了,心事少了,有時間鑽研武學和佛法,故略有進益吧。”
朱雄英點了點頭:“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啊。
也罷,傷心之事日後再說,土岐賴康所部,卻得盡快招降。
花煒,派人傳令信國公湯和,命其率人收降土岐賴康及所部,收降結束後,帶傷心和土岐賴康來見我。”
“是。”
……
十日後。
飛舟之上,百勝戰營列隊歡迎信國公及土岐賴康覲見太孫。
二人身後跟著看似平靜、實則惴惴不安的傷心。
臨進待客大堂,三人碰到了在門外負責迎接招待的二條良基。
二條良基與土岐賴康這對難兄難弟見麵後,皆感覺有些尷尬。
假笑幾聲,尬聊幾句,二條良基將湯和和土岐賴康請了進去。
“信國公一路辛勞了,我已命人準備晚宴,稍後為你們接風洗塵。”端坐主座的朱雄英等二人行過禮,笑著說道。
湯和抱拳:“謝殿下。”
“你且安坐吧,之後也不必迴轉軍中了。
倭奴隻剩少許疆域還在負隅頑抗,你且留在我身邊,協助我收尾。”
“是。”
目光一轉,朱雄英看向土岐賴康。
土岐賴康連忙將頭低得更低。
朱雄英問:“老將軍今年多大了?”
“迴殿下的話,罪臣已經六十多歲了。”
“哦?那你豈不是經曆過足利尊氏統治的老臣?”
“是,倭奴尚未南北分裂時,罪臣便已經在為足利尊氏出謀劃策了。
後來足利尊氏離世,我也出家當了一段時間和尚,但幕府這邊的事務,我皆有幫忙參詳。
直到細川賴之被殺,大將軍足利義滿才正式將我請上台。”
朱雄英點點頭:“大明對倭奴的這場戰爭,可以定義為侵略,但也是實打實的複仇。
更能定義為解放倭奴廣大勞苦百姓的正義之戰,你可明白?”
“罪臣明白。”
“好,是個聰明人。”
其目的在於借此挽迴一些惡感,好保全少林同門。
而傷心勸降的倚仗,主要還是源自於對倭奴這個國家和民族的了解。
在傷心看來,足利義滿臨死前明悟何為忠義,固然令人激賞。
可若當時不是非死不可,且長慶甘願犧牲的精神感動到足利義滿,他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踏出那一步。
若是沒有那道難以突破的困陣,縱然屬下都死光,足利義滿怕也不會以死開路。
若湯和等人願意給條活路,恐怕足利義滿甚至可能納頭就拜,以苟且換取將來的起事。
說到底,這個國家的格調就是這樣,貪生怕死、不講道義、犯上等等卑劣習慣是刻在骨子裏的。
若否,忠誠如二條良基,怎會行刺後龜山?
傷心可不認為土岐賴康的人格會比二條良基還高。
事實證明,傷心看人很準。
土岐賴康本就想過投降,隻不過一來不敢輕易和明軍接洽,二來也怕談不到一個好條件。
如今有傷心願意牽線搭橋,其它選項在土岐賴康這裏可就黯然失色了。
若能成為大明臣子,甚至封個爵位,圈地自萌,榮華富貴享受著,就是給個小國當國王也不換啦!
憨厚一笑,土岐賴康也不藏著掖著:“大師,我也不想亂遭殺戮。
關鍵是天皇都沒了,我就是想賣命,也找不到主公。
你若能幫我牽線搭橋,我願意帶著這些兵投降大明,結束這場混戰。”
傷心麵上微微一笑,心中卻有些不齒。
“好,那我就在這裏手書一封,你派人送去給太孫殿下。
最多三五日,便有消息過來,咱們一起在這裏等著吧。”
土岐賴康:o(* ̄︶ ̄*)o
……
將傷心的信轉交給得知方丈信息便火急火燎趕來的哀福和哀匱,朱雄英判斷道:“傷心這是自知罪孽深重,所以想將功折罪?”
哀福哀匱看完信,‘噗通’給朱雄英跪下了。
“殿下容秉,我寺方丈化名崖底無憂期間雖然多有過錯,可當時他並無記憶,是被奸人所騙,所謂不知者不罪。
雲錦莊園一戰,我少林損失慘重,就連方丈也跌落懸崖,失蹤數年,若非如此,他斷不可能與倭奴公主結親,還生了個……天皇。”
“是啊殿下,方丈既然把三神器都交了,想來是不願讓其子做這勞什子的天皇。
所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方丈雖然是出家人,可既然陰差陽錯有了孩子,想要保全妻兒也是人之常情。
大明之戰略目標,旨在去除倭奴部分野心之人,保境安民,順便開疆拓土。
就算那孩子被傳了天皇之位,可他尚在繈褓之中,隻要不讓其知道真相,其不過也就是一孺子,對大明並無妨礙。
貧僧以為,方丈左右為難後,選擇了忠義雙全之法,即獻上三神器,勸降土岐賴康,力保大明拿下倭奴,無有後患,另一方麵保全妻兒,使其隱居,獨擔罪責,還望殿下……法外開恩。”
朱雄英挑了挑眉:“聽聞哀乾方丈被行刺後,你們四大長老意欲奪權,可見你們並非對權勢富貴毫不動心。
如今你們卻為了傷心在孤麵前慷慨陳詞,真叫孤看不懂,他死了,不正方便了你們?
你們今日之說辭,也不像是你們能說出的話,倒更像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儒或順其自然的高道的言談。”
哀福苦笑道:“不瞞殿下說,方丈初掌管少林時,我等確實心有不服。
可他天賦異稟,心性淡然,人品端方,能力出眾,將偌大一個少林管理的井井有條,還配合皇上布計,在雲南立下些微末功勞。
我等對他的觀感便也潛移默化的變成了尊崇,希望他繼續領導少林。”
哀匱道:“在殿下麵前,我等不敢打誑語,想到什麽便說什麽。
若是非要迴溯我二人是因為什麽才轉變想法和思維方式。
我想大概是因為不再爭權奪利後,空閑時間多了,心事少了,有時間鑽研武學和佛法,故略有進益吧。”
朱雄英點了點頭:“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啊。
也罷,傷心之事日後再說,土岐賴康所部,卻得盡快招降。
花煒,派人傳令信國公湯和,命其率人收降土岐賴康及所部,收降結束後,帶傷心和土岐賴康來見我。”
“是。”
……
十日後。
飛舟之上,百勝戰營列隊歡迎信國公及土岐賴康覲見太孫。
二人身後跟著看似平靜、實則惴惴不安的傷心。
臨進待客大堂,三人碰到了在門外負責迎接招待的二條良基。
二條良基與土岐賴康這對難兄難弟見麵後,皆感覺有些尷尬。
假笑幾聲,尬聊幾句,二條良基將湯和和土岐賴康請了進去。
“信國公一路辛勞了,我已命人準備晚宴,稍後為你們接風洗塵。”端坐主座的朱雄英等二人行過禮,笑著說道。
湯和抱拳:“謝殿下。”
“你且安坐吧,之後也不必迴轉軍中了。
倭奴隻剩少許疆域還在負隅頑抗,你且留在我身邊,協助我收尾。”
“是。”
目光一轉,朱雄英看向土岐賴康。
土岐賴康連忙將頭低得更低。
朱雄英問:“老將軍今年多大了?”
“迴殿下的話,罪臣已經六十多歲了。”
“哦?那你豈不是經曆過足利尊氏統治的老臣?”
“是,倭奴尚未南北分裂時,罪臣便已經在為足利尊氏出謀劃策了。
後來足利尊氏離世,我也出家當了一段時間和尚,但幕府這邊的事務,我皆有幫忙參詳。
直到細川賴之被殺,大將軍足利義滿才正式將我請上台。”
朱雄英點點頭:“大明對倭奴的這場戰爭,可以定義為侵略,但也是實打實的複仇。
更能定義為解放倭奴廣大勞苦百姓的正義之戰,你可明白?”
“罪臣明白。”
“好,是個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