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當年強搶青花蓮台,被六大方丈聯手轟殺,江湖人許久不曾提起心米和尚。


    此時萬三石忽然指出黑衣人首領就是心米和尚,驚的黑衣人們齊齊變了臉色。


    “你怎知我的身份?”黑衣人首領被道破身份,也不掩飾,露出本貌。


    萬三石在旁邊石頭上端坐:“我說過,我和你師父一樣,也是朝廷留下的暗手。


    這麽多年我從未暴露過,對潛藏之事自然精通。


    你跟你師父藏得很好,可又怎逃得過我的眼睛?”


    “你一直提起我師父,想必知道他是誰?”心米和尚有心試探,不動聲色的問。


    “你師父不就是六大佛門之一的蓮花寺順心方丈嘛,水陸法會時他曾代表你們蓮花寺、給朱雄英送了一百元石以及十尊開過光的吊墜。


    他在你幼年時收留你,又傳你滅妖杖法,卻不叫你走到明麵上,隻讓你自行在江湖曆練,因此江湖人都隻當你是個無門無派的遊方僧。


    實際上你利用遊方僧身份,反倒更好替他辦事。水陸法會上,順心方丈先找人假扮於你,強搶青花蓮台,一則能把青花蓮台搶走最好。


    二則事若不成,也可讓你轉為暗中,方便辦事。畢竟你的滅妖杖法太惹眼,若‘你’不死,之後你們做的很多事情都不可能隱藏得住。


    隻是苦了少林,因為‘心米和尚’的死,莫名其妙背了許多黑鍋,好不容易到手的青花蓮台也丟了,就連哀乾方丈都被你偷襲斬殺。”


    心米和尚苦笑:“你果然知道!”


    “我既然露麵,斷沒有誆騙你們的道理,這下你可以相信我了吧?


    無論你還是蓮花寺,對大明來說都是莫大威脅。


    若我存心害你,直接去官府告密就是,費這麽大心思作甚?”


    心米和尚點點頭,徹底被萬三石說服。


    心米和尚隨即油然生出一股敬佩之情。


    “前輩的身份足夠隱秘,本可袖手旁觀,享受太平,卻甘願為國家冒險,真叫人敬佩。


    此番前輩救了我等,我等感激不盡,日後若有機會,我等願肝腦塗地以報。”


    萬三石擺了擺手:“報答就不必了,我不圖這個。


    好了,事情說開,我也該走了,有緣再見。”


    “前輩去哪裏?”


    “自然是迴中原給你們做策應。


    此番你們因為來不及向雲南提供消息,隻能派自己的人去劫朱雄英,導致人手折損殆盡,許多事情做起來已不方便。


    放心,若有重要情報,我會給你們送來。”


    “有勞前輩。”


    “告辭。”


    ……


    兩日後。


    朱雄英他們在士兵保護下來到烏撒城。


    進入軍營帥帳,憋著一股氣的馮勝展開了一幅畫的密密麻麻的作戰地圖,開始分配任務。


    郭興、耿炳文、郭英等戰將領了令,各自領兵出征,劍鋒直指烏撒西南方諸州府、城池。


    朱雄英全程靜默,並不幹擾。


    直到帳內隻剩自己和馮勝,朱雄英這才誇讚道:“觀宋國公調兵遣將,真叫人酣暢淋漓。”


    馮勝有心賣弄一下,以免太孫因為沒抓住黑衣人首領而輕視自己:“開國六公中,李善長是文官,且暫將他放到一邊,殿下可知末將因何能與其他四位大將並列?”


    “為何?”


    “鄭國公常遇春,將十萬軍可縱橫天下,不管敵人何其強大,他都敢打敢拚,此勇武之風,末將不如也。


    魏國公徐達勇猛不下鄭國公,然其人有謀略,善於計算敵我優劣,以長擊短,此謀算之能,末將不如也。


    曹國公李文忠善於決斷,能打硬仗,更能打急仗,因此常被用於增援,此臨戰決策之急智,末將不如也。


    衛國公鄧愈一向嚴於治軍,善撫降者,軍中許多士卒皆由他操練而出,此外鬆內緊之把控,末將不如也。


    然而,末將也非一無是處。和他們比起來,末將有一處和他們截然不同的優勢。


    末將想這也是皇上讓太孫來二路軍而不是去一路軍的原因。”


    朱雄英好奇的追問:“不知宋國公有何優勢?”


    “要講末將的優勢,需先講末將出身。”


    “出身?”


    “當年末將與家兄馮國用在父親和親戚族人的教導下讀書習武、鑽研兵法戰陣之時,四大國公還都在老家務農,吃了上頓沒下頓。


    末將並非因此覺得高人一等,也並非看不起他們,隻是實事求是,闡述彼此長短。


    殿下今日聽聽也就罷了,可別傳出去,免得他們到時候找末將麻煩。”


    “孤自然不做長舌婦,宋國公但說無妨。”


    馮勝抱拳道:“多謝殿下,那末將就繼續說了。


    軍陣之事,乃至武學之事,修佛修道,都與個人心性智慧息息相關,若一路通,則路路通。


    而人之心性智慧除天生的那部分,其餘的都由經曆而形成,其中尤以小時候的經曆最關鍵。


    以鄭國公為例,他幼時貧困,吃飯穿衣都是問題,想讀書習武卻無錢財,常給人做工掙錢。


    而彼時天下大亂,銀錢難掙,為多掙錢,為不被人欺負,他不得不讓自己兇狠起來,才能震住歹人。


    長此以往下來,他習慣成自然,用到軍陣上,便成了如今的風格。


    說迴末將,末將因從小無需擔心衣食住行,又有長輩耳提麵命,因此養成更加大氣從容的心性和喜歡思考、周全所有的習慣。


    於兵法而言,末將遍讀兵書,從軍後兩相印證,心得體會不僅更多,而且更紮實,逐漸形成的路子嘛……殿下可知兵法四派?”


    一邊說,馮勝一邊將作戰地圖攤開在朱雄英眼前。


    朱雄英定睛仔細去瞧。


    隻見雖是近百萬大軍的調動,地圖之上標記的密密麻麻,各種顏色的行軍線路一條挨著一條,甚至彼此交叉,可卻並不雜亂,反而十分美觀,就像是一件百般雕琢的藝術品。


    由此可見,馮勝對軍陣的安排已到爐火純青之境,方方麵麵盡在心中。


    朱雄英隱隱有種感覺,雖然馮勝說的謙虛,可實際上在馮勝內心,他自己應該是比其他四位國公厲害一些的。


    仔細迴憶之前看過的一些其他將領的戰報,朱雄英卻也不得不承認,論對整個戰局的把控安排,馮勝確實是大明軍中當之無愧的第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漫漫仙途從爭霸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封侯書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封侯書生並收藏漫漫仙途從爭霸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