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俏曾經答應過祖父阮正源,除非衛缺直接挑戰到她“阮家菜”頭上,絕不會應戰。
然而阿俏卻食言了。
此刻麵對祖父,阿俏忍不住有些慚愧。她應該事先向祖父打個招唿的,或者該早些向祖父坦誠此事的,可是她卻拖到這時,是她不對。
可能是因為阿俏始終都覺得,她麵對阮正源是總有些無形的壓力,才遲遲不願向祖父開口坦誠的。
豈料阮正源沒有責怪她:“祖父看過報道,能想象當時的情形,並不覺得你做的有什麽不妥。”
“若是你不應,整個省城就輸了。”
阿俏一想,確實如此,整個省城的酒樓飯鋪、飲饌名家,栽在一個外來的年輕人手裏,是挺丟人的。
“你這時應戰,若是贏了,我阮家的名譽自然更上一層樓。”阮正源說,“縱是退一萬步說,你輸了,前麵有賀大師的先例,旁人也不會為此苛責阮家。”
阿俏抬起頭,望著阮正源,覺得祖父固然是為阮家考慮,可是卻好算計。不過既然祖父不怪,她便多少鬆一口氣。
“所以祖父不會怪你,反而會全力支持。”
他說著轉身,將高升榮和其餘二廚等人叫來眼前,平靜地告訴他們:“三小姐將要代表整個省城,對陣‘江湖菜’。我阮正源,務請各位全力以赴,襄助三小姐,力求不失一陣。”
阿俏在一旁聽著微驚。
她剛托付了賀師傅去敲定比試的方法,除了狄九,省城裏恐怕還沒有旁人知道至少會比試兩場的事兒,甚至衛缺答應沒答應還不知道,報上也沒寫,她的祖父已經知道了?
高升榮等人聽說有這等重要的大事,一起將雙手鼓得“啪啪”響,紛紛開口:“三小姐,有什麽我們可以做的,請大家盡管吩咐!”
阿俏強笑:“各位,這次的比試,總共有兩場,頭一場都是咱們家平時所做的菜式,大家平時怎麽做,到時就怎麽做;第二場麽……第二場也很簡單,迴頭我請大家幫我切配準備,迴頭聽我號令就行。”
阮正源在一旁點頭示意,末了交代眾人:“若是能贏了這次比試,各位不僅僅是給我阮家臉上貼金,更是給省城爭光,迴頭各位走出去的時候,臉麵也都是你們自己的。”
阮老爺子一句話,輕而易舉地調動了幫廚們的情緒。阿俏在祖父身邊,趕緊低聲說:“多謝祖父!”
阮老爺子立在阿俏身邊,背著手並不看她,卻開口低聲說:“要知道,有些事值得嚐試,而有些事嚐試了,卻容易得不償失。”
阿俏聽了,更覺得心裏悶悶的,好似總有什麽在那裏,堵得慌。
自此,阿俏開始將自家生意交給手下打理,自己則全力以赴,去準備十天以後的比試。
她答應了狄九,在比試那天之前,再也不見狄九,也不去嚐試衛缺的人在路邊攤上做出來的那些“江湖菜”菜式和點心。她隻管沉浸在自己想要做的食材和味道裏,一點點琢磨,一點點調試。
在忙碌間隙,阿俏突然想到一件事兒盛器。
她將要參加兩場比試,每場要做的菜式風格迥異,南轅北轍,那麽所用的盛器是不是也該有所不同?
阮家自己所用的盛器,大多是上等古瓷,用以搭配阮家所做的精致菜品。頭一陣比試官府菜的時候,固然可以用,但若用來盛“江湖菜”,那樣潑辣鮮豔而有活力的菜式,古瓷這樣穩重自持的盛器,恐怕並不太搭。
阿俏想了想,覺得還是得去弄一整套盛器來盛她的江湖菜。
主意拿定,她頭一個就想到的是“知古齋”。當初她與寇珍聯手做“燒尾席”的時候,曾經需要二十隻方形的大型瓷盤,就是沈謙的“知古齋”替她尋了來的。那次宴席的效果極好,
阿俏想到就做,看看天光尚早,當即出門,往省城鬧市過去。沒過多久,“知古齋”的店麵,已在眼前。
這時“知古齋”的玻璃櫥窗已經修複。阿俏立在當初她親手打碎的那一麵櫥窗跟前,望著裏麵的整套日用青花瓷器,忍不住有點兒好笑。
她一低頭,想要進店,可不知為何的,忽然猶豫起來。
這算不算是……又出麵請他幫忙了呢?上迴“臥足碗”的事情還曆曆在目,他隻消一出手,就能解她的重大危機。若是這迴又請求他幫忙訂製器皿,他會不會誤以為是自己在向他求援?
阿俏自尊心強,與衛缺這樣的人對陣,是個難得的機會。她寧願輸,也不願旁人出手相助,幫她贏得這場比試。
阿俏本想進店的,這樣一猶豫,登時又轉身。
是她想得不夠周到,她該換個人上門來預訂器皿的,那樣或許不至令沈謙誤解?又或者結果也一樣?或許她該在省城別家多看一看,也許在別家也能選到合適的器皿呢?
阿俏這麽想著,剛要邁步,隻聽背後有人招唿:“這位小姐,有什麽需要,本店樂意為你效勞。”
是店裏夥計的聲音。
“或者您隻想隨便進店看一看也行,不礙的。”
阿俏迴過頭,看見夥計畢恭畢敬地站在店門口,衝她直點頭。
人家將話說到這個份兒上,阿俏便不得不進店了,邁進“知古齋”的店鋪,望著架上陳列著琳琅滿目的字畫文玩,古董瓷器。她登時有點兒覺得自己到知古齋來,未免令對方大材小用,殺雞用起了牛刀她隻是要一套適合盛那些粗豪的“江湖菜”的盛器而已。
也不知這店的老板在不在?阿俏一想到那人可能就在樓上的辦公室裏坐著,隨時可能下來,心裏就有點兒發虛。
“這位小姐,您有什麽吩咐,有什麽需要,請盡管與我說。”夥計非常殷勤地招唿阿俏,“我們老板說他不在……”
阿俏眉心一跳:這是什麽話?
“……他不在的時候,”那夥計臉上的神色在表明,是他斷句斷得不大對,“務必要我們將主顧的需求一一記下來。若是我們一時半會兒滿足不了的,等他迴來,務必會尋個妥帖的解決之道。”
阿俏這才明白,點了點頭,小聲說:“費心了!”
而那夥計的後心幾乎也教汗浸濕了,心想,險些一句話說錯,得罪了未來的老板娘。要命的是他轉臉往店鋪內一角的一個小裝置撇了一眼,店鋪內所有說話的聲音,都能傳到樓上辦公室去。老板一言一句都聽得仔細著呢!
樓上沈謙的確是舉著個聽筒聽著。
他人在店裏,卻決定不出麵。
早先他在樓上看到阿俏在店麵外猶猶豫豫地,不好意思進店,就大概猜出了他的心思。
“傻姑娘,不是一早就答應了你,隻站在你身邊,你想做什麽都不幹涉的麽?”沈謙這麽想著,趕緊吩咐樓下的夥計出去招唿,順便還囑咐了一二三。
待在聽筒裏聽見那夥計大喘氣,說什麽他說他不在的話,沈謙險些笑出聲。心想,這個夥計,總算有些急智,要是真的一句話把阿俏給氣跑了,迴頭十個月的工資都不夠他扣的。
沈謙之所以不出麵,而是命夥計去招唿,是覺得沒有自己在場,阿俏或許會輕鬆些,願意把需求說出來。
果然,他通過聽筒,聽見阿俏那樓下店鋪裏說:“我想要一整套宴會用的瓷器,是用來盛一些特殊的菜式用的。”
那夥計連忙問:“是什麽瓷?青花、白瓷、繪彩、彩釉、雨過天青釉……隻要您說得出來,小店就總有辦法幫您找到。”
阿俏搖了搖下唇,猶豫著說:“我自己也還沒想好,到底要用什麽樣的瓷。”
夥計當即傻了:哪有主顧上門,連要什麽,都還沒想好的?
隻聽阿俏想了想說:“我隻知道要用來盛什麽樣的菜色。”
夥計伸手撓撓頭,更加為難了他這夥計當的也真不容易,人家懂得菜色,卻問他來搭配什麽樣的盛器好看。
阿俏說:“就是盛那種家常土菜、粗菜,一做就是一大缽一大盆的那種。做出來的成菜,顏色格外豔麗,論理素色的盛器就可以,可是我覺得,用精致骨瓷、薄胎白瓷,或是文人氣重的器皿,盛起來,都不大合適。”
這夥計著實犯了難,正猶豫著不知該如何處理才好,隻聽見裏間的電話鈴聲“玲玲”地響起來。
夥計跑去接,過了一會兒又跑將出來,點頭哈腰地對阿俏說:“這位小姐,您看這樣,你的要求小店已經知道了。小店這就去按照您的要求,尋找一套合適的盛器。您要不留個名姓地址,等到日子我們給您送上門去好不好?”
阿俏趕緊搖手:“不了,怎好意思店家上門,還是幾天以後我自己上門來看吧!”
要留名址,豈不是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她曾上門來求援來了?
少時阿俏離開,夥計總算是鬆了一口氣,見到沈謙從樓上下來,趕緊迎上去,小聲問:“您都聽見了吧?”
沈謙點點頭,心裏暗笑這丫頭,做事太小心了,到了他這裏,竟然連個名址都不肯留。
“可是,您明白阮小姐要用什麽瓷了麽?”夥計撓著頭問,“什麽樣的土菜、粗菜,是顏色豔麗的,還得用大碗盛最好?”
沈謙卻一聽就明白,“她要和人鬥宴,要做‘江湖菜’,不願在器皿上輸於旁人,所以才到咱們這兒來挑選的。你說的那些,青花白瓷、繪彩彩釉……她全都用不上。”
沈謙曾經在“四川酒家”見識過衛缺和他做的江湖菜,近日報紙上也總是關於衛缺的報道。沈謙就算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隻聽阿俏形容了一句,心裏已經有了主意“去將那套煙灰色的仿石紋粗瓷器皿取來。另外,上迴下鄉去收來的兩個石鍋,也一起取出來。”
“你記著我說的,下次她來,就這麽對她說……”
既然她不想讓他知道這事兒,他就裝作不知道好了。
阿俏再次上門的時候,見到夥計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套煙灰色的仿石紋粗瓷器,捧在手心,足足震了半晌,沒能說出話。
這套盛器,太合她的心意了。
整套瓷器的造型都是大開大合,大盆、大碗、大碟……煙灰色的粗瓷,表麵的紋路宛若天成,瓷色深沉潤澤。阿俏伸手摸著粗瓷表麵燒製形成的深淺紋路,憑空想象了一下這樣的器皿搭配那些色澤明麗的菜式,大堆大堆的幹紅椒隨意鋪灑在深色的淺底大碟上,露出一截煙灰色的石紋盤邊,看著就像是將菜式盛在一片石板上。
還有比這更豪放更大膽的盛器麽?
“另外,我們老板說了,店裏還有兩件之前收來,一直賣不出去的兩個石鍋,相請您看不看,要不要一起拿去?”
石鍋?阿俏的興趣更濃了,登時點點頭,笑容綻放,唇邊勾出兩個小小的梨渦。
夥計趕緊轉身,借口到庫房裏去找那兩隻石鍋,趁此機會先來到樓上,衝端坐在辦公桌後麵的沈謙比了個手勢,意思是佩服至極:老板能將人家姑娘的喜好審美摸得一清二楚,難怪能輕而易舉,抱得美人歸不,雖然美人兒還總避著人,可看著兩人不見麵都這麽投契的架勢,也是早晚的事兒了。
待拿到那兩隻石鍋,阿俏更是抱在手裏,愛不釋手,立即點了頭,說:“這兩隻我也一起要了,一共多少錢?”
夥計指著兩隻石鍋,說:“這個我們收來之後,就總是賣不出去。老板說姑娘若是喜歡,就一並拿了去,算是替我們處理了。”
“這……”
阿俏轉轉眼珠,又有點兒生疑。
夥計卻指著那一整套的煙灰粗瓷說:“但是這一套,卻很貴。”
他報了個數目,阿俏二話沒說,立即從兜裏數出現洋交給那夥計,說:“不用找零了。多出來的,算是謝謝你替我張羅。”
夥計喜不自勝,心想,果然沈老板和這未來的老板娘,都是個不計較錢的性子,隻要看著東西好,錢算得了什麽。足見這兩人,實在是天生一對。
他快手快腳,幫阿俏將東西都包了,又出門叫了黃包車,幫阿俏將東西都送到車上。
沈謙則在二樓辦公室裏,目送阿俏的車遠去。
他店裏的夥計興高采烈地進來,笑著將阿俏付的現洋一起交出來,說了一堆好話,末了問:“老板,這錢,你要不要找個什麽時候,給阮小姐還迴去?”
沈謙笑著說:“得了,你就別在這兒賣乖了!你不是一直想過兩年自己出去開個小店麵麽,這點兒錢,算是阮小姐賞你的,自個兒攢了做鋪子本吧!”
夥計喜出望外,張大了嘴愣了半天,才明白過來:那套粗瓷和石鍋,是老板送人家的禮物,將來老板自然會想辦法將這筆錢給人家找補迴去。所以手裏的這些現洋,就算是未來的老板娘賞自己的見麵禮啦!
“謝老板,”夥計朝起一蹦,沒忘了迴頭再說一句,“該謝謝老板娘才是!”
沈謙被他逗得一笑,沒忘了告誡他,以後見到老板娘本人,可不能這麽信口胡說。夥計連聲應了去了。
沈謙則抬頭看看案頭放著的日曆,日曆已經被他翻到了阿俏和衛缺比試的那兩天隻可惜,他要務纏身,兩天裏,他隻能騰出一天,趕到比試的現場去。
然而阿俏卻食言了。
此刻麵對祖父,阿俏忍不住有些慚愧。她應該事先向祖父打個招唿的,或者該早些向祖父坦誠此事的,可是她卻拖到這時,是她不對。
可能是因為阿俏始終都覺得,她麵對阮正源是總有些無形的壓力,才遲遲不願向祖父開口坦誠的。
豈料阮正源沒有責怪她:“祖父看過報道,能想象當時的情形,並不覺得你做的有什麽不妥。”
“若是你不應,整個省城就輸了。”
阿俏一想,確實如此,整個省城的酒樓飯鋪、飲饌名家,栽在一個外來的年輕人手裏,是挺丟人的。
“你這時應戰,若是贏了,我阮家的名譽自然更上一層樓。”阮正源說,“縱是退一萬步說,你輸了,前麵有賀大師的先例,旁人也不會為此苛責阮家。”
阿俏抬起頭,望著阮正源,覺得祖父固然是為阮家考慮,可是卻好算計。不過既然祖父不怪,她便多少鬆一口氣。
“所以祖父不會怪你,反而會全力支持。”
他說著轉身,將高升榮和其餘二廚等人叫來眼前,平靜地告訴他們:“三小姐將要代表整個省城,對陣‘江湖菜’。我阮正源,務請各位全力以赴,襄助三小姐,力求不失一陣。”
阿俏在一旁聽著微驚。
她剛托付了賀師傅去敲定比試的方法,除了狄九,省城裏恐怕還沒有旁人知道至少會比試兩場的事兒,甚至衛缺答應沒答應還不知道,報上也沒寫,她的祖父已經知道了?
高升榮等人聽說有這等重要的大事,一起將雙手鼓得“啪啪”響,紛紛開口:“三小姐,有什麽我們可以做的,請大家盡管吩咐!”
阿俏強笑:“各位,這次的比試,總共有兩場,頭一場都是咱們家平時所做的菜式,大家平時怎麽做,到時就怎麽做;第二場麽……第二場也很簡單,迴頭我請大家幫我切配準備,迴頭聽我號令就行。”
阮正源在一旁點頭示意,末了交代眾人:“若是能贏了這次比試,各位不僅僅是給我阮家臉上貼金,更是給省城爭光,迴頭各位走出去的時候,臉麵也都是你們自己的。”
阮老爺子一句話,輕而易舉地調動了幫廚們的情緒。阿俏在祖父身邊,趕緊低聲說:“多謝祖父!”
阮老爺子立在阿俏身邊,背著手並不看她,卻開口低聲說:“要知道,有些事值得嚐試,而有些事嚐試了,卻容易得不償失。”
阿俏聽了,更覺得心裏悶悶的,好似總有什麽在那裏,堵得慌。
自此,阿俏開始將自家生意交給手下打理,自己則全力以赴,去準備十天以後的比試。
她答應了狄九,在比試那天之前,再也不見狄九,也不去嚐試衛缺的人在路邊攤上做出來的那些“江湖菜”菜式和點心。她隻管沉浸在自己想要做的食材和味道裏,一點點琢磨,一點點調試。
在忙碌間隙,阿俏突然想到一件事兒盛器。
她將要參加兩場比試,每場要做的菜式風格迥異,南轅北轍,那麽所用的盛器是不是也該有所不同?
阮家自己所用的盛器,大多是上等古瓷,用以搭配阮家所做的精致菜品。頭一陣比試官府菜的時候,固然可以用,但若用來盛“江湖菜”,那樣潑辣鮮豔而有活力的菜式,古瓷這樣穩重自持的盛器,恐怕並不太搭。
阿俏想了想,覺得還是得去弄一整套盛器來盛她的江湖菜。
主意拿定,她頭一個就想到的是“知古齋”。當初她與寇珍聯手做“燒尾席”的時候,曾經需要二十隻方形的大型瓷盤,就是沈謙的“知古齋”替她尋了來的。那次宴席的效果極好,
阿俏想到就做,看看天光尚早,當即出門,往省城鬧市過去。沒過多久,“知古齋”的店麵,已在眼前。
這時“知古齋”的玻璃櫥窗已經修複。阿俏立在當初她親手打碎的那一麵櫥窗跟前,望著裏麵的整套日用青花瓷器,忍不住有點兒好笑。
她一低頭,想要進店,可不知為何的,忽然猶豫起來。
這算不算是……又出麵請他幫忙了呢?上迴“臥足碗”的事情還曆曆在目,他隻消一出手,就能解她的重大危機。若是這迴又請求他幫忙訂製器皿,他會不會誤以為是自己在向他求援?
阿俏自尊心強,與衛缺這樣的人對陣,是個難得的機會。她寧願輸,也不願旁人出手相助,幫她贏得這場比試。
阿俏本想進店的,這樣一猶豫,登時又轉身。
是她想得不夠周到,她該換個人上門來預訂器皿的,那樣或許不至令沈謙誤解?又或者結果也一樣?或許她該在省城別家多看一看,也許在別家也能選到合適的器皿呢?
阿俏這麽想著,剛要邁步,隻聽背後有人招唿:“這位小姐,有什麽需要,本店樂意為你效勞。”
是店裏夥計的聲音。
“或者您隻想隨便進店看一看也行,不礙的。”
阿俏迴過頭,看見夥計畢恭畢敬地站在店門口,衝她直點頭。
人家將話說到這個份兒上,阿俏便不得不進店了,邁進“知古齋”的店鋪,望著架上陳列著琳琅滿目的字畫文玩,古董瓷器。她登時有點兒覺得自己到知古齋來,未免令對方大材小用,殺雞用起了牛刀她隻是要一套適合盛那些粗豪的“江湖菜”的盛器而已。
也不知這店的老板在不在?阿俏一想到那人可能就在樓上的辦公室裏坐著,隨時可能下來,心裏就有點兒發虛。
“這位小姐,您有什麽吩咐,有什麽需要,請盡管與我說。”夥計非常殷勤地招唿阿俏,“我們老板說他不在……”
阿俏眉心一跳:這是什麽話?
“……他不在的時候,”那夥計臉上的神色在表明,是他斷句斷得不大對,“務必要我們將主顧的需求一一記下來。若是我們一時半會兒滿足不了的,等他迴來,務必會尋個妥帖的解決之道。”
阿俏這才明白,點了點頭,小聲說:“費心了!”
而那夥計的後心幾乎也教汗浸濕了,心想,險些一句話說錯,得罪了未來的老板娘。要命的是他轉臉往店鋪內一角的一個小裝置撇了一眼,店鋪內所有說話的聲音,都能傳到樓上辦公室去。老板一言一句都聽得仔細著呢!
樓上沈謙的確是舉著個聽筒聽著。
他人在店裏,卻決定不出麵。
早先他在樓上看到阿俏在店麵外猶猶豫豫地,不好意思進店,就大概猜出了他的心思。
“傻姑娘,不是一早就答應了你,隻站在你身邊,你想做什麽都不幹涉的麽?”沈謙這麽想著,趕緊吩咐樓下的夥計出去招唿,順便還囑咐了一二三。
待在聽筒裏聽見那夥計大喘氣,說什麽他說他不在的話,沈謙險些笑出聲。心想,這個夥計,總算有些急智,要是真的一句話把阿俏給氣跑了,迴頭十個月的工資都不夠他扣的。
沈謙之所以不出麵,而是命夥計去招唿,是覺得沒有自己在場,阿俏或許會輕鬆些,願意把需求說出來。
果然,他通過聽筒,聽見阿俏那樓下店鋪裏說:“我想要一整套宴會用的瓷器,是用來盛一些特殊的菜式用的。”
那夥計連忙問:“是什麽瓷?青花、白瓷、繪彩、彩釉、雨過天青釉……隻要您說得出來,小店就總有辦法幫您找到。”
阿俏搖了搖下唇,猶豫著說:“我自己也還沒想好,到底要用什麽樣的瓷。”
夥計當即傻了:哪有主顧上門,連要什麽,都還沒想好的?
隻聽阿俏想了想說:“我隻知道要用來盛什麽樣的菜色。”
夥計伸手撓撓頭,更加為難了他這夥計當的也真不容易,人家懂得菜色,卻問他來搭配什麽樣的盛器好看。
阿俏說:“就是盛那種家常土菜、粗菜,一做就是一大缽一大盆的那種。做出來的成菜,顏色格外豔麗,論理素色的盛器就可以,可是我覺得,用精致骨瓷、薄胎白瓷,或是文人氣重的器皿,盛起來,都不大合適。”
這夥計著實犯了難,正猶豫著不知該如何處理才好,隻聽見裏間的電話鈴聲“玲玲”地響起來。
夥計跑去接,過了一會兒又跑將出來,點頭哈腰地對阿俏說:“這位小姐,您看這樣,你的要求小店已經知道了。小店這就去按照您的要求,尋找一套合適的盛器。您要不留個名姓地址,等到日子我們給您送上門去好不好?”
阿俏趕緊搖手:“不了,怎好意思店家上門,還是幾天以後我自己上門來看吧!”
要留名址,豈不是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她曾上門來求援來了?
少時阿俏離開,夥計總算是鬆了一口氣,見到沈謙從樓上下來,趕緊迎上去,小聲問:“您都聽見了吧?”
沈謙點點頭,心裏暗笑這丫頭,做事太小心了,到了他這裏,竟然連個名址都不肯留。
“可是,您明白阮小姐要用什麽瓷了麽?”夥計撓著頭問,“什麽樣的土菜、粗菜,是顏色豔麗的,還得用大碗盛最好?”
沈謙卻一聽就明白,“她要和人鬥宴,要做‘江湖菜’,不願在器皿上輸於旁人,所以才到咱們這兒來挑選的。你說的那些,青花白瓷、繪彩彩釉……她全都用不上。”
沈謙曾經在“四川酒家”見識過衛缺和他做的江湖菜,近日報紙上也總是關於衛缺的報道。沈謙就算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隻聽阿俏形容了一句,心裏已經有了主意“去將那套煙灰色的仿石紋粗瓷器皿取來。另外,上迴下鄉去收來的兩個石鍋,也一起取出來。”
“你記著我說的,下次她來,就這麽對她說……”
既然她不想讓他知道這事兒,他就裝作不知道好了。
阿俏再次上門的時候,見到夥計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套煙灰色的仿石紋粗瓷器,捧在手心,足足震了半晌,沒能說出話。
這套盛器,太合她的心意了。
整套瓷器的造型都是大開大合,大盆、大碗、大碟……煙灰色的粗瓷,表麵的紋路宛若天成,瓷色深沉潤澤。阿俏伸手摸著粗瓷表麵燒製形成的深淺紋路,憑空想象了一下這樣的器皿搭配那些色澤明麗的菜式,大堆大堆的幹紅椒隨意鋪灑在深色的淺底大碟上,露出一截煙灰色的石紋盤邊,看著就像是將菜式盛在一片石板上。
還有比這更豪放更大膽的盛器麽?
“另外,我們老板說了,店裏還有兩件之前收來,一直賣不出去的兩個石鍋,相請您看不看,要不要一起拿去?”
石鍋?阿俏的興趣更濃了,登時點點頭,笑容綻放,唇邊勾出兩個小小的梨渦。
夥計趕緊轉身,借口到庫房裏去找那兩隻石鍋,趁此機會先來到樓上,衝端坐在辦公桌後麵的沈謙比了個手勢,意思是佩服至極:老板能將人家姑娘的喜好審美摸得一清二楚,難怪能輕而易舉,抱得美人歸不,雖然美人兒還總避著人,可看著兩人不見麵都這麽投契的架勢,也是早晚的事兒了。
待拿到那兩隻石鍋,阿俏更是抱在手裏,愛不釋手,立即點了頭,說:“這兩隻我也一起要了,一共多少錢?”
夥計指著兩隻石鍋,說:“這個我們收來之後,就總是賣不出去。老板說姑娘若是喜歡,就一並拿了去,算是替我們處理了。”
“這……”
阿俏轉轉眼珠,又有點兒生疑。
夥計卻指著那一整套的煙灰粗瓷說:“但是這一套,卻很貴。”
他報了個數目,阿俏二話沒說,立即從兜裏數出現洋交給那夥計,說:“不用找零了。多出來的,算是謝謝你替我張羅。”
夥計喜不自勝,心想,果然沈老板和這未來的老板娘,都是個不計較錢的性子,隻要看著東西好,錢算得了什麽。足見這兩人,實在是天生一對。
他快手快腳,幫阿俏將東西都包了,又出門叫了黃包車,幫阿俏將東西都送到車上。
沈謙則在二樓辦公室裏,目送阿俏的車遠去。
他店裏的夥計興高采烈地進來,笑著將阿俏付的現洋一起交出來,說了一堆好話,末了問:“老板,這錢,你要不要找個什麽時候,給阮小姐還迴去?”
沈謙笑著說:“得了,你就別在這兒賣乖了!你不是一直想過兩年自己出去開個小店麵麽,這點兒錢,算是阮小姐賞你的,自個兒攢了做鋪子本吧!”
夥計喜出望外,張大了嘴愣了半天,才明白過來:那套粗瓷和石鍋,是老板送人家的禮物,將來老板自然會想辦法將這筆錢給人家找補迴去。所以手裏的這些現洋,就算是未來的老板娘賞自己的見麵禮啦!
“謝老板,”夥計朝起一蹦,沒忘了迴頭再說一句,“該謝謝老板娘才是!”
沈謙被他逗得一笑,沒忘了告誡他,以後見到老板娘本人,可不能這麽信口胡說。夥計連聲應了去了。
沈謙則抬頭看看案頭放著的日曆,日曆已經被他翻到了阿俏和衛缺比試的那兩天隻可惜,他要務纏身,兩天裏,他隻能騰出一天,趕到比試的現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