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師太在宴席之間,將故意前來示威的李善人請到一旁,兩人單獨說話。
阿俏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麽,隻遠遠地看見師父靜觀臉色平靜,反倒是李善人聽著聽著有些臉色難看,迴了靜觀幾句。隨後靜觀不知說了一句什麽,將李善人氣得渾身顫抖,伸手指著靜觀,激動地道:“你、你……”
隨後他一甩手,冷淡地道:“隨你的便!”
說完這李善人便走了。
阿俏趕緊迎上去,扶住靜觀。靜觀師太也扭過臉來望著阿俏,柔聲說:“孩子,沒事兒的,這件事……為師能想辦法解決的。”
室外春光正好,阿俏怔怔地望著靜觀。她頭一次見到靜觀這副模樣:雙眉發白,頭上原本烏青的發茬兒已經不再是黑色的了,眼角魚尾紋已經非常深,雙眼有些渾濁,唇角則已經開始向下垂。
與近兩年前她第一眼見到的靜觀相比,她的師父,已經無可避免地顯出了龍鍾老態,可……可這不過一兩年的功夫而已啊!
“去吧,去謝謝那些賞光出席的鄉親,應承他們三日之後你一定會給他們驚喜。”
靜觀指指室內。
阿俏奉命去了,少時又急急忙忙地奔出來。她見到靜觀師太正扶著牆,緩緩地蹲坐下去。
“師父、師父……”
阿俏膽戰心驚。
靜觀師太時時勞作,身體一向康健,這般突然顯出頹態與病容,是此前從沒有過的事。阿俏慌了神,伸雙臂撐住靜觀的手臂,將她扶到室內,又趕緊奔下去給她倒了熱茶。
鄉民之中就有郎中,趕緊上來給靜觀師太把了把脈,隻說沒事,看上去像是勞累過度,需要靜養。
“靜觀大師若是病了,那三日之後的素席麵……”有人忍不住開口詢問。
郎中看過靜觀的狀態,搖了搖頭,開口勸道:“大師,佛前獻祭雖然重要,可是您的身體也很要緊,畢竟歲月不饒人,您一把年紀的人了,總要好好保養才是。”
靜觀思索片刻,便當著眾人的麵對阿俏說:“三日之後……就要全勞煩你了,莫要讓這些人,這些指點過你,幫助過你,相信你的人失望……”
眾人便得知,四月初八那日佛前的素席麵,那副傳說中的《輞川圖小樣》,將會由眼前這年輕姑娘來主理了。
阿俏一臉憂急,趕緊點了點頭,握著靜觀的手,轉頭請了幾位年輕力壯的鄉民,和那位郎中一起,陪她一起送靜觀迴西林館去。
自此,靜觀便在西林館自己的禪房裏靜養。
惠山一帶不少人聽說靜觀大師病倒,紛紛前往探視。有些因為李善人的緣故而未曾出息那天“雲林小宴”的人,也大多心中存了愧疚,紛紛偷偷摸摸地上山來看望靜觀大師。
靜觀卻一概在禪房裏閉目養神,三天之中未曾出房門一步。
阿俏與她的師姐們則一麵照料靜觀,一麵著手準備佛前的素席麵。三天光景,在忙忙碌碌之間一晃而過,阿俏壓根沒有時間憂慮素席麵能不能為鄉民們接受,她唯有盡到自己的本分,努力照顧好師父,同時也依著以前早就設計好的,將《輞川圖小樣》一點一點全部準備出來。
四月初七那天,她由慧雲師姐相陪,下山拜見惠山禪寺的住持方丈,說了幾點請求。住持一一都允了,又問起靜觀的病情,見到阿俏與慧雲的神色,住持也曉得不容樂觀,隻能寬慰兩人幾句,念了一句佛偈。慧雲表示凜然受教;阿俏卻睜著一對眼,不知所雲。
到了四月初八那天清晨,阿俏起了個大早,先去看了靜觀,見靜觀氣色尚可,便為她喂了些粥水,然後給她披了外袍,問她願不願意出去走走。
靜觀扶著地麵緩緩起身,來到禪房門口,眼望著這日明淨的藍天,聽著清晨林間風拂竹葉的聲音,衝阿俏一笑,隻說:“阿俏,師父今日覺得很是高興,畢竟多年來的執念終於能放下了。能完成老父的心願,師父在世,再無所求了。”
“師父,請您放心吧!”阿俏口上這麽說,心裏卻沒有多少把握。到了這一刻,她唯有全力以赴,可那結果如何,卻隻能交到老天手裏了。
“去吧!孩子,師父不下山了,隻在這裏等著你的好消息。”靜觀溫和地說,雙手一送,將阿俏往禪房外送了出去。
阿俏一步三迴頭地離開,心中隱隱約約地覺得有些異樣。
去年今日,她頭一次聽靜觀大師詳述心中的執念,對父親的抱憾,頭一次明白了靜觀師父培植她傳承“雲林菜”的心有多麽懇切。
可是靜觀也說過,這條路很長很難,而她會陪著阿俏一起走下去。然而今日這佛前獻祭,靜觀卻雙手一推,將阿俏送了出去,讓她獨自麵對。
阿俏走到一半,迴頭看看靜觀的禪房,隻見靜觀已經迴到自己的位置上,安安靜靜地坐下開始打坐。阿俏強自按捺下心中的疑惑,趕緊來到後廚,與師姐們一起,為在惠山禪寺裏的佛前獻祭做最後的準備。
今日惠山禪寺貼出了告示,因為大雄寶殿內需要準備佛前獻祭,所以在吉時之前,不會對外開放。待到吉時,候在殿外的香客便可入內,欣賞供奉在佛前的素席麵,包括那一道讓眾人期盼了整整一年之久的《輞川圖小樣》。
在外候著的人們自是焦躁,紛紛猜測,紛紛議論。
隻有李善人一人對今日的供奉不屑一顧,冷言冷語地道:“這可好,靜觀自己先裝病了,迴頭那孩子什麽也做不出來,靜觀還有個替罪羊可以用來背黑鍋。”
在外候著的人大多將信將疑畢竟去年靜觀在佛前承諾,說是她們師徒二人必定要給大家一個交待,可到如今,卻隻有徒弟,沒有師父了。
眼看吉時將近,惠山禪寺有僧人出來,抬出兩個一人高的大香爐和十幾個蒲團。幾名知客僧對前來的香客合什行禮,說:“今日大雄寶殿內供著素席麵,所以進香的規矩要改一改。”
“諸位香客請在此上香,上香後請去那裏排隊,依次進入大雄寶殿禮敬諸佛,並觀賞素席麵。每一次會請二十人進入,務請大家稍安勿躁。”
人們聽說改了規矩,一時紛紛開口相詢,想知道這是怎麽迴事。吉時的鍾聲立即響了起來,僧人們一起合什肅立。香客們見了陣仗也紛紛閉口,不敢再出聲。
立時有人先按照那知客僧所說的,上了頭香,然後由知客僧引著,過去排隊,從大雄寶殿左側進入。
大雄寶殿的正門也於此刻緩緩打開,外頭候著的香客們遠遠能望見佛前排了長長的一溜香案,入內的香客們則沿著香案,緩緩步行,自左而右地欣賞一遍,最後二十人一起立在佛前,向佛像行禮,之後從右首邊門出來。
外麵的人看不清香案上擺著的物事,所以裏麵的人一出來,就有人著急問道:“有嗎,在裏麵嗎?《輞川圖》?”
“在”
出來的人好像還有些迷迷瞪瞪的,似乎依舊沉浸在素席麵帶給他們的震撼之中。
“《輞川圖小樣》,一共……一共二十景。”
出來的人轉告還在外頭候著的香客。
“二十景!難怪每次隻放二十個人進去觀賞。”有人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是呀,聽說這也是有門道的。”出來的人有些意猶未盡,竟然有人還想再看一迴,幹脆重新上前進香,又在排得長長的隊伍又排了起來。
“故弄玄虛,裝神弄鬼!”李善人給了八字評語。
可是他自己也實在按捺不住好奇,無奈之下也隻得在殿外耐心等候。
少時又有一批香客從大雄寶殿裏走出來,出來之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默不作聲,看情形,實在是不知該如何評價才好。這迴這二十人所想相當一致,幹脆全走到隊尾,重新又排了起來。
前麵的人聽見他們小聲議論:“你怎麽也來了?”
“剛才裏麵一道‘雲水飛流’很特別,就在我旁邊,隻是沒時間細細看,等會兒再進去,我一定要細細地盯著那一盤多看一會兒。你呢?我看你盯這那道看了半天,怎麽又來了?”
“咳,剛才我就是盯著你說的這道看,看了半天出了神,旁的都沒怎麽顧得上,現下隻覺得可惜,所以得再排一迴,待會兒進去,將其他的都再看一看。”
“是呀,你想想,一年才一次。錯過今天,什麽時候才能再看見這《輞川圖小樣》啊!”
李善人排在中間,越聽越是心驚。從眾人的反應來看,阿俏真的將《輞川圖小樣》給做出來了,而且反響不錯,甚至有人願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入內欣賞。
可是,就憑她?李善人越想越不對:想那王維的《輞川圖》畫麵宏大,刻畫精細,憑阿俏那小姑娘一人,真能用新鮮食材複刻出《輞川圖》中的二十景?能複刻其中一景就已經了不得了。
這麽想著,李善人越發踮起腳尖,急不可耐地等著,急切盼著能進入大雄寶殿。可是早先他動作太慢,等了起碼有一個小時才輪到他入內。知客僧數了二十人,恭敬地行禮,口中說“請”。
旁人一溜煙,腳下飛快地進殿去了,李善人則故意背著手,擺足了架子,趾高氣揚地入內。
大雄寶殿內有香煙繚繞。眾人看得清楚,那排長長的供桌跟前,確實放了二十隻潔白的汝窯大盤,每隻盤中各自是一幅拚盤。拚盤所占麵積不過盤中三分之二,以至於每隻盤子都露出了不小的白邊。
李善人帶著輕視之心去看第一幅,心想,這太小兒科了,之前盤中不過是些各色雜菜與漿果,看似隨意地擺在盤中,白盤上還四處塗著些醬汁。至於味道如何,李善人暗道,那是不用想了。
豈料李善人看了一眼,腦海中便不由自主地有個聲音:“像是山澗清泉,野花遍地”
他皺皺眉,趕緊棄了這一盤,踱步過去看其餘十九盤,隻見盤中材料大多簡單,每盤中材料最繁複的也不過七八種,食材所拚成的圖樣也並不複雜,可就是入眼極其舒服,並令人聯想起那些曾經見過的,山野自然裏優美而疏淡的景致。
李善人越往後走,越是心驚:隻見越往後走,拚盤中的圖樣越是簡單,可那表現的手法也越發讓人驚異:
幾塊半透明的凝凍,凍內凝著細小而繁複食材,層層疊疊壘在一處,依稀便是亭台樓閣,樓宇重重,不可盡述;白糖炒化之後拔出的細絲,在盤中繚繞,好像是雲氣氤氳,虛無縹緲,與這大雄寶殿之中嫋嫋的煙氣相差仿佛;而其餘如煮熟的菜蔬黍實之類,大約曾在形狀一定的容器裏壓實,然後倒扣取出,更是可圓可方,變幻無窮……
李善人一口氣看下去,直至看到最後一盤,隻見第二十隻盤子之後還放著一隻小小的白碟,空空如也,什麽也沒有。可李善人心中本有期待,見了這隻白碟,依舊仿佛見到了輞川別墅上空的茫茫的天宇似的,他眨眨眼:眼前依舊是一隻白碟,什麽也沒有。
李善人忍不住低聲“哼”了一聲,心想這做拚盤的人是在為了她的師父去年的那件事,想向今年的觀者再證明什麽呢。
正在這時,知客僧的聲音又響了起來:“諸位,時間已到,請各位來到這二十道供在佛前的拚盤跟前行禮,然後請從對麵側門離開。若是還想觀賞,各位可以重行排隊等候。”
李善人見旁人紛紛上前一起行禮,無奈之下隨意尋了個空位立了,合什在佛前禮敬,隨後與眾人一起從右側的偏門出來。
可是一直到離開正殿,李善人兀自覺得腦海裏印象深刻,仿佛剛才當真隨前朝詩人在輞川別墅裏走了一遭似的,隻消微微閉眼,就能勾起他腦海裏那些迴憶:飛瀑流泉、山川樓宇、舟楫唱和、雲氣氤氤……
旁的香客也有應和的:“真是精彩啊!叫人見了就覺得身臨其境。”
“不成不成,我還有幾盤沒功夫細看,各位請隨意,我得再去排隊去了。”
李善人則立在大雄寶殿跟前,仔細想想,總覺得哪裏不對。
這時他一瞥眼正見到阿俏,站在他對麵,抱著雙臂,冷眼望著他。
這李善人突然悟過來:這哪裏是什麽《輞川圖》?《輞川圖》分明隻存在他的腦海裏,他看到拚盤之後所憶及的一切美好景致,都是他自己以前經曆過、見過的,隻是此時此刻恰好被這些拚盤所喚起了而已。
旁人也與他一樣,所謂“輞川圖小樣”,隻是個由頭,眾人所讚歎與流連的,都隻是他們自己心中的那個“輞川”!
“好你個阮阿俏,”李善人撇了撇嘴,臉色陰沉,“好你個欺世盜名的靜觀師太。”
如今他已經抓住了這《輞川圖小樣》好幾處毛病,並且打算在人前揭出來,教這不知天高地厚的臭丫頭曉得,他可不是這麽容易糊弄的。
阿俏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麽,隻遠遠地看見師父靜觀臉色平靜,反倒是李善人聽著聽著有些臉色難看,迴了靜觀幾句。隨後靜觀不知說了一句什麽,將李善人氣得渾身顫抖,伸手指著靜觀,激動地道:“你、你……”
隨後他一甩手,冷淡地道:“隨你的便!”
說完這李善人便走了。
阿俏趕緊迎上去,扶住靜觀。靜觀師太也扭過臉來望著阿俏,柔聲說:“孩子,沒事兒的,這件事……為師能想辦法解決的。”
室外春光正好,阿俏怔怔地望著靜觀。她頭一次見到靜觀這副模樣:雙眉發白,頭上原本烏青的發茬兒已經不再是黑色的了,眼角魚尾紋已經非常深,雙眼有些渾濁,唇角則已經開始向下垂。
與近兩年前她第一眼見到的靜觀相比,她的師父,已經無可避免地顯出了龍鍾老態,可……可這不過一兩年的功夫而已啊!
“去吧,去謝謝那些賞光出席的鄉親,應承他們三日之後你一定會給他們驚喜。”
靜觀指指室內。
阿俏奉命去了,少時又急急忙忙地奔出來。她見到靜觀師太正扶著牆,緩緩地蹲坐下去。
“師父、師父……”
阿俏膽戰心驚。
靜觀師太時時勞作,身體一向康健,這般突然顯出頹態與病容,是此前從沒有過的事。阿俏慌了神,伸雙臂撐住靜觀的手臂,將她扶到室內,又趕緊奔下去給她倒了熱茶。
鄉民之中就有郎中,趕緊上來給靜觀師太把了把脈,隻說沒事,看上去像是勞累過度,需要靜養。
“靜觀大師若是病了,那三日之後的素席麵……”有人忍不住開口詢問。
郎中看過靜觀的狀態,搖了搖頭,開口勸道:“大師,佛前獻祭雖然重要,可是您的身體也很要緊,畢竟歲月不饒人,您一把年紀的人了,總要好好保養才是。”
靜觀思索片刻,便當著眾人的麵對阿俏說:“三日之後……就要全勞煩你了,莫要讓這些人,這些指點過你,幫助過你,相信你的人失望……”
眾人便得知,四月初八那日佛前的素席麵,那副傳說中的《輞川圖小樣》,將會由眼前這年輕姑娘來主理了。
阿俏一臉憂急,趕緊點了點頭,握著靜觀的手,轉頭請了幾位年輕力壯的鄉民,和那位郎中一起,陪她一起送靜觀迴西林館去。
自此,靜觀便在西林館自己的禪房裏靜養。
惠山一帶不少人聽說靜觀大師病倒,紛紛前往探視。有些因為李善人的緣故而未曾出息那天“雲林小宴”的人,也大多心中存了愧疚,紛紛偷偷摸摸地上山來看望靜觀大師。
靜觀卻一概在禪房裏閉目養神,三天之中未曾出房門一步。
阿俏與她的師姐們則一麵照料靜觀,一麵著手準備佛前的素席麵。三天光景,在忙忙碌碌之間一晃而過,阿俏壓根沒有時間憂慮素席麵能不能為鄉民們接受,她唯有盡到自己的本分,努力照顧好師父,同時也依著以前早就設計好的,將《輞川圖小樣》一點一點全部準備出來。
四月初七那天,她由慧雲師姐相陪,下山拜見惠山禪寺的住持方丈,說了幾點請求。住持一一都允了,又問起靜觀的病情,見到阿俏與慧雲的神色,住持也曉得不容樂觀,隻能寬慰兩人幾句,念了一句佛偈。慧雲表示凜然受教;阿俏卻睜著一對眼,不知所雲。
到了四月初八那天清晨,阿俏起了個大早,先去看了靜觀,見靜觀氣色尚可,便為她喂了些粥水,然後給她披了外袍,問她願不願意出去走走。
靜觀扶著地麵緩緩起身,來到禪房門口,眼望著這日明淨的藍天,聽著清晨林間風拂竹葉的聲音,衝阿俏一笑,隻說:“阿俏,師父今日覺得很是高興,畢竟多年來的執念終於能放下了。能完成老父的心願,師父在世,再無所求了。”
“師父,請您放心吧!”阿俏口上這麽說,心裏卻沒有多少把握。到了這一刻,她唯有全力以赴,可那結果如何,卻隻能交到老天手裏了。
“去吧!孩子,師父不下山了,隻在這裏等著你的好消息。”靜觀溫和地說,雙手一送,將阿俏往禪房外送了出去。
阿俏一步三迴頭地離開,心中隱隱約約地覺得有些異樣。
去年今日,她頭一次聽靜觀大師詳述心中的執念,對父親的抱憾,頭一次明白了靜觀師父培植她傳承“雲林菜”的心有多麽懇切。
可是靜觀也說過,這條路很長很難,而她會陪著阿俏一起走下去。然而今日這佛前獻祭,靜觀卻雙手一推,將阿俏送了出去,讓她獨自麵對。
阿俏走到一半,迴頭看看靜觀的禪房,隻見靜觀已經迴到自己的位置上,安安靜靜地坐下開始打坐。阿俏強自按捺下心中的疑惑,趕緊來到後廚,與師姐們一起,為在惠山禪寺裏的佛前獻祭做最後的準備。
今日惠山禪寺貼出了告示,因為大雄寶殿內需要準備佛前獻祭,所以在吉時之前,不會對外開放。待到吉時,候在殿外的香客便可入內,欣賞供奉在佛前的素席麵,包括那一道讓眾人期盼了整整一年之久的《輞川圖小樣》。
在外候著的人們自是焦躁,紛紛猜測,紛紛議論。
隻有李善人一人對今日的供奉不屑一顧,冷言冷語地道:“這可好,靜觀自己先裝病了,迴頭那孩子什麽也做不出來,靜觀還有個替罪羊可以用來背黑鍋。”
在外候著的人大多將信將疑畢竟去年靜觀在佛前承諾,說是她們師徒二人必定要給大家一個交待,可到如今,卻隻有徒弟,沒有師父了。
眼看吉時將近,惠山禪寺有僧人出來,抬出兩個一人高的大香爐和十幾個蒲團。幾名知客僧對前來的香客合什行禮,說:“今日大雄寶殿內供著素席麵,所以進香的規矩要改一改。”
“諸位香客請在此上香,上香後請去那裏排隊,依次進入大雄寶殿禮敬諸佛,並觀賞素席麵。每一次會請二十人進入,務請大家稍安勿躁。”
人們聽說改了規矩,一時紛紛開口相詢,想知道這是怎麽迴事。吉時的鍾聲立即響了起來,僧人們一起合什肅立。香客們見了陣仗也紛紛閉口,不敢再出聲。
立時有人先按照那知客僧所說的,上了頭香,然後由知客僧引著,過去排隊,從大雄寶殿左側進入。
大雄寶殿的正門也於此刻緩緩打開,外頭候著的香客們遠遠能望見佛前排了長長的一溜香案,入內的香客們則沿著香案,緩緩步行,自左而右地欣賞一遍,最後二十人一起立在佛前,向佛像行禮,之後從右首邊門出來。
外麵的人看不清香案上擺著的物事,所以裏麵的人一出來,就有人著急問道:“有嗎,在裏麵嗎?《輞川圖》?”
“在”
出來的人好像還有些迷迷瞪瞪的,似乎依舊沉浸在素席麵帶給他們的震撼之中。
“《輞川圖小樣》,一共……一共二十景。”
出來的人轉告還在外頭候著的香客。
“二十景!難怪每次隻放二十個人進去觀賞。”有人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是呀,聽說這也是有門道的。”出來的人有些意猶未盡,竟然有人還想再看一迴,幹脆重新上前進香,又在排得長長的隊伍又排了起來。
“故弄玄虛,裝神弄鬼!”李善人給了八字評語。
可是他自己也實在按捺不住好奇,無奈之下也隻得在殿外耐心等候。
少時又有一批香客從大雄寶殿裏走出來,出來之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默不作聲,看情形,實在是不知該如何評價才好。這迴這二十人所想相當一致,幹脆全走到隊尾,重新又排了起來。
前麵的人聽見他們小聲議論:“你怎麽也來了?”
“剛才裏麵一道‘雲水飛流’很特別,就在我旁邊,隻是沒時間細細看,等會兒再進去,我一定要細細地盯著那一盤多看一會兒。你呢?我看你盯這那道看了半天,怎麽又來了?”
“咳,剛才我就是盯著你說的這道看,看了半天出了神,旁的都沒怎麽顧得上,現下隻覺得可惜,所以得再排一迴,待會兒進去,將其他的都再看一看。”
“是呀,你想想,一年才一次。錯過今天,什麽時候才能再看見這《輞川圖小樣》啊!”
李善人排在中間,越聽越是心驚。從眾人的反應來看,阿俏真的將《輞川圖小樣》給做出來了,而且反響不錯,甚至有人願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入內欣賞。
可是,就憑她?李善人越想越不對:想那王維的《輞川圖》畫麵宏大,刻畫精細,憑阿俏那小姑娘一人,真能用新鮮食材複刻出《輞川圖》中的二十景?能複刻其中一景就已經了不得了。
這麽想著,李善人越發踮起腳尖,急不可耐地等著,急切盼著能進入大雄寶殿。可是早先他動作太慢,等了起碼有一個小時才輪到他入內。知客僧數了二十人,恭敬地行禮,口中說“請”。
旁人一溜煙,腳下飛快地進殿去了,李善人則故意背著手,擺足了架子,趾高氣揚地入內。
大雄寶殿內有香煙繚繞。眾人看得清楚,那排長長的供桌跟前,確實放了二十隻潔白的汝窯大盤,每隻盤中各自是一幅拚盤。拚盤所占麵積不過盤中三分之二,以至於每隻盤子都露出了不小的白邊。
李善人帶著輕視之心去看第一幅,心想,這太小兒科了,之前盤中不過是些各色雜菜與漿果,看似隨意地擺在盤中,白盤上還四處塗著些醬汁。至於味道如何,李善人暗道,那是不用想了。
豈料李善人看了一眼,腦海中便不由自主地有個聲音:“像是山澗清泉,野花遍地”
他皺皺眉,趕緊棄了這一盤,踱步過去看其餘十九盤,隻見盤中材料大多簡單,每盤中材料最繁複的也不過七八種,食材所拚成的圖樣也並不複雜,可就是入眼極其舒服,並令人聯想起那些曾經見過的,山野自然裏優美而疏淡的景致。
李善人越往後走,越是心驚:隻見越往後走,拚盤中的圖樣越是簡單,可那表現的手法也越發讓人驚異:
幾塊半透明的凝凍,凍內凝著細小而繁複食材,層層疊疊壘在一處,依稀便是亭台樓閣,樓宇重重,不可盡述;白糖炒化之後拔出的細絲,在盤中繚繞,好像是雲氣氤氳,虛無縹緲,與這大雄寶殿之中嫋嫋的煙氣相差仿佛;而其餘如煮熟的菜蔬黍實之類,大約曾在形狀一定的容器裏壓實,然後倒扣取出,更是可圓可方,變幻無窮……
李善人一口氣看下去,直至看到最後一盤,隻見第二十隻盤子之後還放著一隻小小的白碟,空空如也,什麽也沒有。可李善人心中本有期待,見了這隻白碟,依舊仿佛見到了輞川別墅上空的茫茫的天宇似的,他眨眨眼:眼前依舊是一隻白碟,什麽也沒有。
李善人忍不住低聲“哼”了一聲,心想這做拚盤的人是在為了她的師父去年的那件事,想向今年的觀者再證明什麽呢。
正在這時,知客僧的聲音又響了起來:“諸位,時間已到,請各位來到這二十道供在佛前的拚盤跟前行禮,然後請從對麵側門離開。若是還想觀賞,各位可以重行排隊等候。”
李善人見旁人紛紛上前一起行禮,無奈之下隨意尋了個空位立了,合什在佛前禮敬,隨後與眾人一起從右側的偏門出來。
可是一直到離開正殿,李善人兀自覺得腦海裏印象深刻,仿佛剛才當真隨前朝詩人在輞川別墅裏走了一遭似的,隻消微微閉眼,就能勾起他腦海裏那些迴憶:飛瀑流泉、山川樓宇、舟楫唱和、雲氣氤氤……
旁的香客也有應和的:“真是精彩啊!叫人見了就覺得身臨其境。”
“不成不成,我還有幾盤沒功夫細看,各位請隨意,我得再去排隊去了。”
李善人則立在大雄寶殿跟前,仔細想想,總覺得哪裏不對。
這時他一瞥眼正見到阿俏,站在他對麵,抱著雙臂,冷眼望著他。
這李善人突然悟過來:這哪裏是什麽《輞川圖》?《輞川圖》分明隻存在他的腦海裏,他看到拚盤之後所憶及的一切美好景致,都是他自己以前經曆過、見過的,隻是此時此刻恰好被這些拚盤所喚起了而已。
旁人也與他一樣,所謂“輞川圖小樣”,隻是個由頭,眾人所讚歎與流連的,都隻是他們自己心中的那個“輞川”!
“好你個阮阿俏,”李善人撇了撇嘴,臉色陰沉,“好你個欺世盜名的靜觀師太。”
如今他已經抓住了這《輞川圖小樣》好幾處毛病,並且打算在人前揭出來,教這不知天高地厚的臭丫頭曉得,他可不是這麽容易糊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