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城四麵楚歌,在遠離永安城的地方,剛越過王屋山的秦冪,一人一馬行走在崎嶇坎坷的山路上。


    遠處就是河內郡,應郡守秦之橋的請求,張崇義密令秦冪來接洽投誠事宜。


    秦之橋的處境極其微妙,他雖是郡守,一心想要投靠張崇義,卻受到另外兩股勢力的掣肘。


    一股是郡尉陶淳,此人親近範進的大魏政權,暗中與範進眉來眼去。


    一股是郡丞吳融和副尉李神器,他們是河內郡的本地勢力,傾向於投降並州的霍家,一直跟霍雲龍有著密切往來。


    兩股勢力相互製衡,與秦之橋形成三足鼎立,誰也奈何不了誰,維持中立局麵至今。


    年前三路諸侯聯手攻燕的消息傳出後,陶淳所部就開始蠢蠢欲動,似要遙相唿應,意欲鏟除秦之橋霸占河內郡。


    秦之橋嗅到了危險的氣息,才急著密遣親信向張崇義請求歸降。


    雙方約定在河內郡西北部的野王會麵。


    秦冪原本領著兩千精騎,此次是偷偷會見秦之橋,為避免打草驚蛇,被陶淳和吳融等人發現端倪,他將騎兵藏在三十裏外的山穀,單槍匹馬前來赴會。


    秦冪敢來自然有其底氣。


    張崇義集團雖說高手不計其數,但臻至氣勝巔峰的高手不過十來人,除了張崇義本人,就屬尚修竹、向烈、秦冪、賀中雲四人為其中翹楚。


    秦冪尤為了得,他的武學天賦卓絕,家傳的一氣乘龍訣槍法更是武林絕學。


    幾十年前,他的父親秦瑋就仰仗此功稱霸江湖,打遍大江南北無敵手,後與槍聖養維清在雒陽大戰,交手千餘招惜敗一招。


    但因性子太過暴躁,到處惹是生非,以致樹敵無數,被中原武林群起而攻之,被迫逃到幽州,尋求鎮北大將軍的庇護。


    秦冪在軍中長大,自小就熱愛武學,跟張崇義一樣,都是嗜武成狂的武癡。


    十四歲時踏入氣勝境,此後五年內連破數境,十九歲臻至氣勝巔峰。


    他比張崇義年長兩歲,今年二十五歲,以前一直在尚修竹麾下效力,名聲不顯於世。


    近年來追隨張崇義四處征戰,經常一騎突陣,斬將殺敵,名氣越來越響,隱隱然可與尚修竹向烈兩大騎兵統帥並駕齊驅,在張崇義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此時是二月初,山風依然凜冽,山上的樹木依舊是瘦骨嶙峋的黢黑枝幹,以及一點點若隱若現的新綠芽兒。


    遠處的鳥兒嘰嘰喳喳吟唱著歡快的歌曲,為這將綠未綠的醜陋世界送來一點生機。


    秦冪黑袍玄甲,騎著雄壯的翻雲萬裏追,手提雪白爛銀槍,傲然俯瞰著前方的山口。


    那裏長著兩棵挺拔的大槐樹,亭亭如蓋,形成一道天然的門戶。


    等了小半個時辰,山口處忽地馬蹄聲響,一隊穿著便服的騎兵緩緩馳來。


    他們的速度壓得很慢,就像是閑庭信步。


    當先一人四十來歲,披著鵝絨大衣,腰佩溫潤古玉,長得容貌清雅,身材纖瘦頎長,沒有攜帶兵器。


    身後三十餘騎全都腰懸寶刀,背著弓箭,極其雄偉精悍,目光銳利如刀。


    那人拍馬走近,輕輕籲了一聲,徐徐勒住韁繩,禮貌性地報之以微笑,抱拳道:“敢問來者可是秦將軍?”


    秦冪不動如山,微微點頭道:“本將就是秦冪,官拜征東將軍,大人可是秦郡守?”


    那人神色激動,點頭道:“下官河內郡郡守秦之橋,見過秦將軍。


    想不到皇帝陛下對下官如此看重,竟然派秦將軍親自來接收河內郡,河內郡收服有望。”


    秦冪剛要跟他寒暄客套,忽地聽到大槐樹方向蹄聲如雷,噠噠噠連綿不絕響起,地麵劇烈震動起來。


    隨後便見到數百員全副武裝的披甲騎兵奔馳而來,刀槍劍戟上寒光閃爍,秦冪長槍指著秦之橋喝道:“秦之橋,你敢誑我?”


    秦之橋駭然變色,急忙勒轉馬頭迴身觀望,隻見那些騎兵的確披著河內郡的盔甲,然而帶頭的將領卻是自己的死敵,郡尉陶淳。


    秦之橋的三十餘名親兵立刻將秦之橋護在身後,紛紛彎弓搭箭指著來人,顯得有些手足無措。


    秦之橋迴首看向秦冪,沮喪道:“秦將軍,我是被人跟蹤了,這些都是陶淳的親兵,可不是我的人。”


    秦冪迅速縮迴長槍,拍馬向前,與秦之橋並排而立,小聲詢問道:“都是敵人?”


    秦之橋雙眼茫然點著頭,似乎感覺末日來臨。


    秦冪頓時釋然,平靜地說道:“隻要不是你設計埋伏我,一切就有轉圜的餘地,你們不要亂動,交給我來處理。”


    秦之橋一臉愕然看著他,尋思我們陷入五百重兵圍困,敵軍都是精騎,不是尋常的衙役,縱然你武藝高強,頂多隻能單騎突陣而逃,難道還能將他們盡數殲滅?


    隨見敵陣之中,一名三十來歲的黑麵武將挺槍拍馬而出,長槍斜斜指著秦之橋,滿臉都是鄙夷,冷笑道:


    “秦大人,你可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這時候還想著投奔張家小兒,不嫌為時已晚?”


    “如今魏王的十幾萬大軍兵臨潼關,剛在弘農郡殲滅張家小兒的五萬精銳,連大燕國的車騎將軍常羽都被範西元擊斃。”


    “楚王廉斬的八萬兵馬已到武關,蜀王鬱雄飛的七萬人馬進入陳倉道,張家小兒已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你何必要為他殉葬呢?”


    秦之橋聞言默然,一聲不吭,眼角餘光偷偷瞟了一眼秦冪。


    自古成則王侯敗則寇,他在河內郡中尚有兩千嫡係兵馬,雖說是三方勢力中最弱的一方,但因有吳融李神器從旁牽製,自保本來綽綽有餘。


    今日為了跟秦冪會麵洽談,隻攜帶了三十六騎冒險出城,原以為可以避開陶淳的眼線,不想還是被他堵在此處,怕是兇多吉少。


    粗略一數,敵人至少有五百騎,自己三十六騎加上秦冪,怎是對手?不由納悶秦冪這位悍將究竟有何對敵妙策。


    陶淳見他一臉的失魂落魄,渾然不是往日的趾高氣揚,得意大笑道:


    “叫你跟我一起投降大魏皇帝,你這冥頑不靈的東西就是不聽,偏要屢屢向張崇義示好,也不知道你到底圖他什麽。”


    “幾個月前張家小兒就昭告天下,懸賞要你們的腦袋,要不是我們這些人念著舊情,早就拿你的腦袋去張家小兒那裏換取榮華富貴了。”


    “你真是不知死活,這時候還在跟張家小兒擠眉弄眼,有意思麽?”


    他似乎是勝券在握,挖苦完秦之橋,目中無人地掃了眼秦冪,譏笑道:“這位將軍怎麽稱唿?”


    “張崇義對你可真好,派你千裏迢迢來河內郡送死,不過你可不要怨恨我們,要恨就恨這位郡守大人不識抬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槍氣素霓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道無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道無花並收藏槍氣素霓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