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微將張崇義拉出包廂,在水榭中悄聲匯報軍情。
三日前,虎威將軍張崇忠率領三萬大軍出黑鷹山口,追擊襲擾上穀郡的八千青奴騎兵。
至勒馬河穀時,突然遭到青奴十二萬大軍的重重包圍,苦戰三日暫未脫困。
鎮北大將軍傳來緊急將令,各郡精騎全部進入臨戰狀態,隨時準備馳援勒馬河穀。
張崇義情知事態嚴重,匆匆交代兩句,吩咐淩樂謝方中將幾位女子送迴府邸,便跟隨張微快馬趕去騎兵大營。
騎兵大營駐紮在城南草地上,騎兵司馬尚修竹已接到老郡守張平之傳遞的軍令,所有兵馬都已整頓完畢,軍械糧草分發到位,隨時可以奔赴戰場。
涿郡原常備駐軍隻有五千,含騎兵一千,步卒四千。涿郡毗鄰冀州,不與青奴接壤,中間隔著上穀漁陽及並州的代郡,以往甚少爆發戰事,屯軍為幽州七郡最少。
此次為應付朝廷征討,臨時從薊州大營增派兩千騎兵,六千步卒,五百重甲騎兵,與原常備軍混編。
騎兵司馬尚修竹是薊州大營派過來的驍將,步兵司馬蔣樾則是涿郡本地宿將,重甲騎兵將軍林無傷也是薊州大營過來的,三大營統歸涿郡郡守節製。
郡尉張微當前統轄涿郡本地七千保甲士兵,負責維護城內治安。
張崇義的郡守委任狀於婚禮那天頒發,早已晉升郡守的張崇義,這幾日本該與老郡守張平之交接軍政印信,與文武官員會晤,逐步接手軍政事務。
老郡守顧及他新婚燕爾,想讓他和嬌妻美妾多過幾天甜蜜日子,隻帶了郡丞郡尉去混個臉熟,安排文武百官分批覲見。
張崇義見三爺爺未曾提及交接事宜,以為他是老馬戀棧,舍不得手中的權勢,想著讓老人家多待幾天也是好的,以致具體事務印信均未移交,許多軍政情報都是送到郡守府張平之手裏,張平之順手就越俎代庖處理了。
張平之本想親自領兵作戰,待被張微善意提醒,才意識到事有不妥,如今郡守是張崇義,這等軍機大事豈能僭越?連忙派遣張微來通知張崇義。
尚修竹今年三十來歲,十九歲當兵,先後參加大小戰役上百場,頑強勇猛,沉穩冷靜,頗受鎮北大將軍張道衝器重。
他率領一幹人等陪同張崇義檢閱騎兵隊伍,這次需要越過黑鷹山口,奔赴四百裏外的勒馬河穀作戰,已給每騎配備三匹戰馬,一路上馬不停蹄地趕路,最快也要兩天才能投入戰場。
外麵寒風唿嘯,帥帳內頗為溫暖。張崇義和尚修竹張微等人圍繞地圖研判軍情,疑惑道:“虎威將軍在黑鷹山口駐守多年,精於用兵,為何會突然陷入十二萬大軍的包圍?
老鷹營在青奴埋伏了那麽多探子,草原上也不乏我們的斥候哨騎,青奴集結十二萬大軍,肯定是聲勢浩大,事前為何沒有察覺?這事透著古怪。”
尚修竹緩緩敲著桌子,憂心忡忡道:“此事確實蹊蹺。每年入冬後,特別是草原降下暴雪後,青奴都會出動騎兵襲擾幽並諸地,搶奪糧食布匹等過冬物資。
今年剛入冬,青奴才下第一場雪,即便是要南下劫掠,也不至於立刻就能調遣十幾萬大軍,這是蓄謀已久的陰謀吧。
如此大規模騎兵在青奴境內頻繁調動,老鷹營怎麽沒有探查到?不說潛伏在青奴內部的探子,就是邊境走私的商販恐怕都能看出端倪,這次中伏令人費解。
如果領兵的是新兵蛋子倒還說的通,虎威將軍可是在黑鷹山口打了十幾年的仗,大大小小戰役加起來沒有一百場也有八十場,平時最重視諜報偵探。
詭異的是,中伏點偏偏是在勒馬河上遊的穀底,那裏外平內險,最適合埋伏重兵,承光五年冬天,虎威將軍自己就曾在那片穀底伏擊了青奴一萬精騎,幾乎全殲敵人。這次怎會無緣無故在陰溝裏翻船呢?”
張微長期從事內城防務,不由想到一種可能:“有沒有可能是我們內部出了問題?”
張崇義眉頭擰成一條繩,盯著張微肅然道:“你的意思是老鷹營那邊有內鬼?給虎威將軍送了假情報,把虎威將軍騙進了埋伏圈?”
尚修竹點頭道:“這個可能性很大,否則這次中伏解釋不通。”
張崇義臉色凝重,深深搖頭道:“我感覺不太可能。老鷹營一向是父親親自統領,連我們這些做兒女的都不讓接觸,敵人更難滲透。
要想利用老鷹營去謊報軍情,除非……”
張崇義沒來由感到一陣寒意,腦海裏掠過最壞的可能。那就是父親在做局,故意借助青奴大軍,把各郡兵力調到黑鷹山口以北,給朝廷形成一種錯覺,幽州北方在跟青奴死磕,主力大軍陷入和青奴的苦戰,朝廷恰恰可以趁此良機南北夾擊,堅定朝廷發兵的決心。
如果說以前是示弱於朝廷,此次莫非是故意造出弱勢給朝廷看?可是父親怎敢用三萬精銳步騎和大哥張崇義去冒險吧?
這個念頭在他心中一掠而過,他不斷告訴自己,這不可能,這個局太過危險。
倘若青奴十二萬大軍一鼓作氣把大哥張崇忠和三萬精銳吞掉,對幽州兵力、民心軍心必將帶來不可估量的打擊。這樣的大敗仗,張家近三十年都沒有遭遇過,也承受不起。
正在苦思冥想,令人瞠目結舌的軍令終於到了!
鎮北大將軍命令涿郡郡守張崇義率領三千騎兵立即出動,另有部署於上穀郡北部蜂腰山口的三千騎兵,通通撥給張崇義節製,六千精騎晝夜兼程奔襲九百裏外的泉兒灣草場,燒毀囤積的所有牧草和牛羊馬匹。
這道命令實在是過於天馬行空,不是去救援東北方的勒馬河穀,而是偷襲更遠的西北方泉兒灣草場,那是青奴南部最重要的草場之一,算是青奴的半個糧倉,據說冬天氣候相對溫暖,牧草儲藏豐富,水源充足,畜養著上百萬頭牛羊馬匹。
圍魏救趙的計策的確妙絕,然而情報提到,泉兒灣草場常年駐紮著青奴大汗直轄的兩萬精騎,往西八十裏還有左賢王部的八萬大軍遙相唿應,他們這六千騎兵還不夠人家塞牙縫的。
尚修竹張微麵麵相覷,這道軍令似乎逼得他們自蹈死地。幸好明確點將由張崇義帶隊,否則他們甚至懷疑鎮北大將軍是否故意借刀殺人鏟除這支騎兵。
盡管滿腹疑慮,但是張崇義還是慨然領命。他吩咐張微迴去轉告,郡中一應大小事務暫由三爺爺張平之署理,府中事務酈宛丘自能操持,無需擔心。
此次是秘密奔襲,去向屬於絕密,不能讓任何人知曉,也就沒必要托人轉告。張崇義和尚修竹率領大軍蜂擁而出,直奔上穀北部的蜂腰山口。
急行軍一天一夜才抵達蜂腰山口,另外的三千精騎早已蓄勢待發,帶隊的騎兵司馬名叫向烈,二十九歲,隸屬遼東大營,以前在遼東與黑水汗帳作戰,此次是第一次北上對抗青奴。
兩支騎兵會師後,在蜂腰山口暫作休整,張崇義召集兩隊校尉以上軍官,夤夜聚於帥帳議事。
十七歲的少年郡守,於民事政務或許有些生疏,但作為張家嫡子,自小混跡斥候營,行軍打仗可是行家裏手,精通騎兵戰術,十幾歲起就敢率領斥候伍深入草原,最遠一次在青奴境內馳騁八百餘裏,距離左賢王部近在咫尺。
他將騎兵分為左右兩路,尚修竹三千騎為左路騎兵,向烈三千騎為右路騎兵。這兩位三十歲左右的騎兵司馬初次相逢,當兩人並肩而立時,所有人都哈哈大笑。
原來兩人長相頗為酷似,都是身高體闊,麵色黝黑,高鼻寬臉,連胡須都是一模一樣的造型。
眾人催促他們打完仗要趕緊迴家問問,到底是誰的父母紅杏出牆,說不定還能認個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親兄弟。這番打趣下來,帳中的緊張氣氛為之放鬆。
言歸正傳,張崇義讓將官們各抒己見,暢談行軍路線和作戰計劃。
尚修竹和向烈都是張道衝親手提拔的驍將,尚修竹前些年就認識張崇義,最近參加過他的婚禮,對張崇義絲毫不敢輕視。
但向烈是初次見到這位小公子,雖然聽說過張崇義的斥候營履曆,但對少年張崇義能否指揮數千兵馬完成長途奔襲任務,心裏有所保留,不肯先行表態。
尚修竹要在小將軍麵前拋磚引玉,就拿起指揮木棒,在行軍圖上指指點點,侃侃而談:“從蜂腰山口突襲泉兒灣草場,有兩條路可選。
第一條是沿著勒馬河北岸行軍,到虎兒灘突然折而向北,直撲泉兒灣,這條路較為平坦,路程最近,一路上水草豐茂,對戰馬補給有利,急行軍大概六七天左右可以抵達目的地。
不便之處在於這條路可能遭遇小股牧民,容易泄露行蹤,隨時會遭到青奴小股騎兵的攔截襲擾。
第二條路就是走大雁山山麓,這條路較為隱蔽崎嶇,但遠了幾百裏,估計要多走三天路程,沿途缺乏水源。
兩條路各有優劣,難以取舍。要搶速度,就走勒馬河畔。要隱蔽行蹤,就走大雁山麓。”尚修竹分析完畢,放下指揮木棒,靜靜看向張崇義。
向烈還是默不作聲,低頭觀察地圖,時而點頭時而搖頭。他是首次到青奴境內作戰,地形還不太熟悉,不敢隨便評頭論足。
張崇義撿起木棒,在地圖上戳戳點點,眉頭緊緊擰起,酈宛丘要是看到自家相公愁成了小老頭,估計都會心疼死。
帥帳裏靜謐肅穆,所有人都默默盯著少年將軍張崇義。
沉吟許久,張崇義將木棒指著地圖角落,緩緩抬頭巡視眾人,字斟句酌道:“其實還有一條路,可能更近一點。”
尚修竹一臉疑惑的看著張崇義,驚訝道:“還有一條路?不會吧,末將在這裏打了十幾年仗,沒聽說過第三條路。”
張崇義舒展眉頭,露出得意洋洋的笑容,悠然道:“勒馬河中遊到大雁山南麓山口,這個地方,還有一條路。”木棒在地圖上畫出一個圓圈。
一個熟悉地理環境的青年校尉聞言大驚道:“小將軍,那山口有個巨大的天坑,綿延數裏,深達數十丈,別說大隊騎兵,就是普通行人都無法輕鬆通過。”
其他幾個左路軍將領紛紛稱是,大家並非天兵天將,哪有本事越過天坑。
張崇義含笑道:“去年秋天那裏發生過一次小型地震,泥石流把天坑填平了大半,雖說依然不太平坦,但馬匹可以緩慢通過。走這條路大概可以縮短一百七十裏,減少一天路程,五天左右可以抵達泉兒灣。”
眾人神色凝重,互相看了看,既有躍躍欲試,也有躊躇疑慮。
尚修竹小心翼翼看著張崇義道:“青奴有沒有可能在山口安排伏兵?那個山口狹長崎嶇,不用太多兵馬,幾百人就足以堵住我們六千騎兵的去路。”
張崇義仔細思量後,緩慢搖頭道:“不太可能。我去年冬天騎馬去偵察過幾次,都是走那條路,沒有發現駐軍的跡象。
那個山口處於左賢王和莫圖大汗勢力的中間地帶,周邊沒有水源牧草,幾乎是不毛之地,雙方都不太看重,牧民一般不會去那邊放羊。
再者,這次用兵本來就是一場豪賭,大將軍用三萬人馬牽製青奴東邊十二萬大軍,讓我們奔襲泉兒灣草場,可謂釜底抽薪。
青奴在幽並以北數千裏草原上,擁有四座大草場,這些可是青奴大汗的命根子。
雖然沒有詳細情報作為佐證,但我敢拍胸脯肯定,此次千裏奔襲,除了我們這路精騎打泉兒灣,肯定還會有其他兵馬同時出擊蘑菇平原、鐵山屯、井泉山北。
此時青奴境內多半已是狼煙四起,他們顧此失彼,沒人會留意一向險峻貧瘠的大雁山南麓。
大將軍都敢拿數萬大軍賭一把大的,我們還不敢賭一把小的嗎?
這次要是賭贏了,徹底摧毀青奴四大草場,即便是勒馬河穀三萬兵馬全軍覆沒,失去數百萬牲畜牧草的青奴汗帳,在草原東邊,五年乃至十年內都難以恢複元氣,隻能退至漠北或者草原西邊。”
眾人無不熱血沸騰,踴躍激動。
剛要商議具體戰略部署,快騎再次送來鎮北大將軍的情報,目前泉兒灣兩萬騎兵已被調至勒馬河穀,所剩不到三千騎兵和幾千尋常牧民。
左賢王部八萬人馬也於昨日趕到了勒馬河穀附近,隨時準備圍剿虎威將軍張崇忠所部。
眾將深知千載難逢的戰機近在眼前,紛紛摩拳擦掌請戰。一開始眾人還有些畏懼敵強我弱,隻想著靠火箭偷襲,盡量不與對方短兵相接,一旦被兩萬騎兵纏住,再遭到八萬大軍的圍堵,恐怕是插翅難飛。
既然敵人主力大軍都去了勒馬河穀,麵對留守的三千騎兵和幾千牧民,大可以一鼓作氣將對方吃掉,剩下的事情就是狂風掃落葉了。
原本對少年張崇義還心存疑慮的向烈等人,見張崇義分析軍情條條是道,對青奴境內更是如數家珍,疑慮盡消。
這小將軍,靠譜!
奔襲首重速度,六千騎連夜拔營駛出蜂腰山口,奔向勒馬河畔。
上穀境內氣候雖冷,畢竟還有山脈阻隔,寒氣遠不如燕山北麓凜冽刺骨。
隻見少年將軍張崇義穿著一襲緊身束腰錦袍,騎著青驄大馬,一騎絕塵而去。
身後數千騎佩弓持槍,腰懸彎刀,當真是奔騰如風,蹄聲如雷,在夜色中夭矯如龍,浩浩蕩蕩撲向青奴境內。
三日前,虎威將軍張崇忠率領三萬大軍出黑鷹山口,追擊襲擾上穀郡的八千青奴騎兵。
至勒馬河穀時,突然遭到青奴十二萬大軍的重重包圍,苦戰三日暫未脫困。
鎮北大將軍傳來緊急將令,各郡精騎全部進入臨戰狀態,隨時準備馳援勒馬河穀。
張崇義情知事態嚴重,匆匆交代兩句,吩咐淩樂謝方中將幾位女子送迴府邸,便跟隨張微快馬趕去騎兵大營。
騎兵大營駐紮在城南草地上,騎兵司馬尚修竹已接到老郡守張平之傳遞的軍令,所有兵馬都已整頓完畢,軍械糧草分發到位,隨時可以奔赴戰場。
涿郡原常備駐軍隻有五千,含騎兵一千,步卒四千。涿郡毗鄰冀州,不與青奴接壤,中間隔著上穀漁陽及並州的代郡,以往甚少爆發戰事,屯軍為幽州七郡最少。
此次為應付朝廷征討,臨時從薊州大營增派兩千騎兵,六千步卒,五百重甲騎兵,與原常備軍混編。
騎兵司馬尚修竹是薊州大營派過來的驍將,步兵司馬蔣樾則是涿郡本地宿將,重甲騎兵將軍林無傷也是薊州大營過來的,三大營統歸涿郡郡守節製。
郡尉張微當前統轄涿郡本地七千保甲士兵,負責維護城內治安。
張崇義的郡守委任狀於婚禮那天頒發,早已晉升郡守的張崇義,這幾日本該與老郡守張平之交接軍政印信,與文武官員會晤,逐步接手軍政事務。
老郡守顧及他新婚燕爾,想讓他和嬌妻美妾多過幾天甜蜜日子,隻帶了郡丞郡尉去混個臉熟,安排文武百官分批覲見。
張崇義見三爺爺未曾提及交接事宜,以為他是老馬戀棧,舍不得手中的權勢,想著讓老人家多待幾天也是好的,以致具體事務印信均未移交,許多軍政情報都是送到郡守府張平之手裏,張平之順手就越俎代庖處理了。
張平之本想親自領兵作戰,待被張微善意提醒,才意識到事有不妥,如今郡守是張崇義,這等軍機大事豈能僭越?連忙派遣張微來通知張崇義。
尚修竹今年三十來歲,十九歲當兵,先後參加大小戰役上百場,頑強勇猛,沉穩冷靜,頗受鎮北大將軍張道衝器重。
他率領一幹人等陪同張崇義檢閱騎兵隊伍,這次需要越過黑鷹山口,奔赴四百裏外的勒馬河穀作戰,已給每騎配備三匹戰馬,一路上馬不停蹄地趕路,最快也要兩天才能投入戰場。
外麵寒風唿嘯,帥帳內頗為溫暖。張崇義和尚修竹張微等人圍繞地圖研判軍情,疑惑道:“虎威將軍在黑鷹山口駐守多年,精於用兵,為何會突然陷入十二萬大軍的包圍?
老鷹營在青奴埋伏了那麽多探子,草原上也不乏我們的斥候哨騎,青奴集結十二萬大軍,肯定是聲勢浩大,事前為何沒有察覺?這事透著古怪。”
尚修竹緩緩敲著桌子,憂心忡忡道:“此事確實蹊蹺。每年入冬後,特別是草原降下暴雪後,青奴都會出動騎兵襲擾幽並諸地,搶奪糧食布匹等過冬物資。
今年剛入冬,青奴才下第一場雪,即便是要南下劫掠,也不至於立刻就能調遣十幾萬大軍,這是蓄謀已久的陰謀吧。
如此大規模騎兵在青奴境內頻繁調動,老鷹營怎麽沒有探查到?不說潛伏在青奴內部的探子,就是邊境走私的商販恐怕都能看出端倪,這次中伏令人費解。
如果領兵的是新兵蛋子倒還說的通,虎威將軍可是在黑鷹山口打了十幾年的仗,大大小小戰役加起來沒有一百場也有八十場,平時最重視諜報偵探。
詭異的是,中伏點偏偏是在勒馬河上遊的穀底,那裏外平內險,最適合埋伏重兵,承光五年冬天,虎威將軍自己就曾在那片穀底伏擊了青奴一萬精騎,幾乎全殲敵人。這次怎會無緣無故在陰溝裏翻船呢?”
張微長期從事內城防務,不由想到一種可能:“有沒有可能是我們內部出了問題?”
張崇義眉頭擰成一條繩,盯著張微肅然道:“你的意思是老鷹營那邊有內鬼?給虎威將軍送了假情報,把虎威將軍騙進了埋伏圈?”
尚修竹點頭道:“這個可能性很大,否則這次中伏解釋不通。”
張崇義臉色凝重,深深搖頭道:“我感覺不太可能。老鷹營一向是父親親自統領,連我們這些做兒女的都不讓接觸,敵人更難滲透。
要想利用老鷹營去謊報軍情,除非……”
張崇義沒來由感到一陣寒意,腦海裏掠過最壞的可能。那就是父親在做局,故意借助青奴大軍,把各郡兵力調到黑鷹山口以北,給朝廷形成一種錯覺,幽州北方在跟青奴死磕,主力大軍陷入和青奴的苦戰,朝廷恰恰可以趁此良機南北夾擊,堅定朝廷發兵的決心。
如果說以前是示弱於朝廷,此次莫非是故意造出弱勢給朝廷看?可是父親怎敢用三萬精銳步騎和大哥張崇義去冒險吧?
這個念頭在他心中一掠而過,他不斷告訴自己,這不可能,這個局太過危險。
倘若青奴十二萬大軍一鼓作氣把大哥張崇忠和三萬精銳吞掉,對幽州兵力、民心軍心必將帶來不可估量的打擊。這樣的大敗仗,張家近三十年都沒有遭遇過,也承受不起。
正在苦思冥想,令人瞠目結舌的軍令終於到了!
鎮北大將軍命令涿郡郡守張崇義率領三千騎兵立即出動,另有部署於上穀郡北部蜂腰山口的三千騎兵,通通撥給張崇義節製,六千精騎晝夜兼程奔襲九百裏外的泉兒灣草場,燒毀囤積的所有牧草和牛羊馬匹。
這道命令實在是過於天馬行空,不是去救援東北方的勒馬河穀,而是偷襲更遠的西北方泉兒灣草場,那是青奴南部最重要的草場之一,算是青奴的半個糧倉,據說冬天氣候相對溫暖,牧草儲藏豐富,水源充足,畜養著上百萬頭牛羊馬匹。
圍魏救趙的計策的確妙絕,然而情報提到,泉兒灣草場常年駐紮著青奴大汗直轄的兩萬精騎,往西八十裏還有左賢王部的八萬大軍遙相唿應,他們這六千騎兵還不夠人家塞牙縫的。
尚修竹張微麵麵相覷,這道軍令似乎逼得他們自蹈死地。幸好明確點將由張崇義帶隊,否則他們甚至懷疑鎮北大將軍是否故意借刀殺人鏟除這支騎兵。
盡管滿腹疑慮,但是張崇義還是慨然領命。他吩咐張微迴去轉告,郡中一應大小事務暫由三爺爺張平之署理,府中事務酈宛丘自能操持,無需擔心。
此次是秘密奔襲,去向屬於絕密,不能讓任何人知曉,也就沒必要托人轉告。張崇義和尚修竹率領大軍蜂擁而出,直奔上穀北部的蜂腰山口。
急行軍一天一夜才抵達蜂腰山口,另外的三千精騎早已蓄勢待發,帶隊的騎兵司馬名叫向烈,二十九歲,隸屬遼東大營,以前在遼東與黑水汗帳作戰,此次是第一次北上對抗青奴。
兩支騎兵會師後,在蜂腰山口暫作休整,張崇義召集兩隊校尉以上軍官,夤夜聚於帥帳議事。
十七歲的少年郡守,於民事政務或許有些生疏,但作為張家嫡子,自小混跡斥候營,行軍打仗可是行家裏手,精通騎兵戰術,十幾歲起就敢率領斥候伍深入草原,最遠一次在青奴境內馳騁八百餘裏,距離左賢王部近在咫尺。
他將騎兵分為左右兩路,尚修竹三千騎為左路騎兵,向烈三千騎為右路騎兵。這兩位三十歲左右的騎兵司馬初次相逢,當兩人並肩而立時,所有人都哈哈大笑。
原來兩人長相頗為酷似,都是身高體闊,麵色黝黑,高鼻寬臉,連胡須都是一模一樣的造型。
眾人催促他們打完仗要趕緊迴家問問,到底是誰的父母紅杏出牆,說不定還能認個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親兄弟。這番打趣下來,帳中的緊張氣氛為之放鬆。
言歸正傳,張崇義讓將官們各抒己見,暢談行軍路線和作戰計劃。
尚修竹和向烈都是張道衝親手提拔的驍將,尚修竹前些年就認識張崇義,最近參加過他的婚禮,對張崇義絲毫不敢輕視。
但向烈是初次見到這位小公子,雖然聽說過張崇義的斥候營履曆,但對少年張崇義能否指揮數千兵馬完成長途奔襲任務,心裏有所保留,不肯先行表態。
尚修竹要在小將軍麵前拋磚引玉,就拿起指揮木棒,在行軍圖上指指點點,侃侃而談:“從蜂腰山口突襲泉兒灣草場,有兩條路可選。
第一條是沿著勒馬河北岸行軍,到虎兒灘突然折而向北,直撲泉兒灣,這條路較為平坦,路程最近,一路上水草豐茂,對戰馬補給有利,急行軍大概六七天左右可以抵達目的地。
不便之處在於這條路可能遭遇小股牧民,容易泄露行蹤,隨時會遭到青奴小股騎兵的攔截襲擾。
第二條路就是走大雁山山麓,這條路較為隱蔽崎嶇,但遠了幾百裏,估計要多走三天路程,沿途缺乏水源。
兩條路各有優劣,難以取舍。要搶速度,就走勒馬河畔。要隱蔽行蹤,就走大雁山麓。”尚修竹分析完畢,放下指揮木棒,靜靜看向張崇義。
向烈還是默不作聲,低頭觀察地圖,時而點頭時而搖頭。他是首次到青奴境內作戰,地形還不太熟悉,不敢隨便評頭論足。
張崇義撿起木棒,在地圖上戳戳點點,眉頭緊緊擰起,酈宛丘要是看到自家相公愁成了小老頭,估計都會心疼死。
帥帳裏靜謐肅穆,所有人都默默盯著少年將軍張崇義。
沉吟許久,張崇義將木棒指著地圖角落,緩緩抬頭巡視眾人,字斟句酌道:“其實還有一條路,可能更近一點。”
尚修竹一臉疑惑的看著張崇義,驚訝道:“還有一條路?不會吧,末將在這裏打了十幾年仗,沒聽說過第三條路。”
張崇義舒展眉頭,露出得意洋洋的笑容,悠然道:“勒馬河中遊到大雁山南麓山口,這個地方,還有一條路。”木棒在地圖上畫出一個圓圈。
一個熟悉地理環境的青年校尉聞言大驚道:“小將軍,那山口有個巨大的天坑,綿延數裏,深達數十丈,別說大隊騎兵,就是普通行人都無法輕鬆通過。”
其他幾個左路軍將領紛紛稱是,大家並非天兵天將,哪有本事越過天坑。
張崇義含笑道:“去年秋天那裏發生過一次小型地震,泥石流把天坑填平了大半,雖說依然不太平坦,但馬匹可以緩慢通過。走這條路大概可以縮短一百七十裏,減少一天路程,五天左右可以抵達泉兒灣。”
眾人神色凝重,互相看了看,既有躍躍欲試,也有躊躇疑慮。
尚修竹小心翼翼看著張崇義道:“青奴有沒有可能在山口安排伏兵?那個山口狹長崎嶇,不用太多兵馬,幾百人就足以堵住我們六千騎兵的去路。”
張崇義仔細思量後,緩慢搖頭道:“不太可能。我去年冬天騎馬去偵察過幾次,都是走那條路,沒有發現駐軍的跡象。
那個山口處於左賢王和莫圖大汗勢力的中間地帶,周邊沒有水源牧草,幾乎是不毛之地,雙方都不太看重,牧民一般不會去那邊放羊。
再者,這次用兵本來就是一場豪賭,大將軍用三萬人馬牽製青奴東邊十二萬大軍,讓我們奔襲泉兒灣草場,可謂釜底抽薪。
青奴在幽並以北數千裏草原上,擁有四座大草場,這些可是青奴大汗的命根子。
雖然沒有詳細情報作為佐證,但我敢拍胸脯肯定,此次千裏奔襲,除了我們這路精騎打泉兒灣,肯定還會有其他兵馬同時出擊蘑菇平原、鐵山屯、井泉山北。
此時青奴境內多半已是狼煙四起,他們顧此失彼,沒人會留意一向險峻貧瘠的大雁山南麓。
大將軍都敢拿數萬大軍賭一把大的,我們還不敢賭一把小的嗎?
這次要是賭贏了,徹底摧毀青奴四大草場,即便是勒馬河穀三萬兵馬全軍覆沒,失去數百萬牲畜牧草的青奴汗帳,在草原東邊,五年乃至十年內都難以恢複元氣,隻能退至漠北或者草原西邊。”
眾人無不熱血沸騰,踴躍激動。
剛要商議具體戰略部署,快騎再次送來鎮北大將軍的情報,目前泉兒灣兩萬騎兵已被調至勒馬河穀,所剩不到三千騎兵和幾千尋常牧民。
左賢王部八萬人馬也於昨日趕到了勒馬河穀附近,隨時準備圍剿虎威將軍張崇忠所部。
眾將深知千載難逢的戰機近在眼前,紛紛摩拳擦掌請戰。一開始眾人還有些畏懼敵強我弱,隻想著靠火箭偷襲,盡量不與對方短兵相接,一旦被兩萬騎兵纏住,再遭到八萬大軍的圍堵,恐怕是插翅難飛。
既然敵人主力大軍都去了勒馬河穀,麵對留守的三千騎兵和幾千牧民,大可以一鼓作氣將對方吃掉,剩下的事情就是狂風掃落葉了。
原本對少年張崇義還心存疑慮的向烈等人,見張崇義分析軍情條條是道,對青奴境內更是如數家珍,疑慮盡消。
這小將軍,靠譜!
奔襲首重速度,六千騎連夜拔營駛出蜂腰山口,奔向勒馬河畔。
上穀境內氣候雖冷,畢竟還有山脈阻隔,寒氣遠不如燕山北麓凜冽刺骨。
隻見少年將軍張崇義穿著一襲緊身束腰錦袍,騎著青驄大馬,一騎絕塵而去。
身後數千騎佩弓持槍,腰懸彎刀,當真是奔騰如風,蹄聲如雷,在夜色中夭矯如龍,浩浩蕩蕩撲向青奴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