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雖有其位,卻狀若無
祖宗們,請進我遊戲傳播華夏曆史 作者:才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魏冉離開後,嬴稷獨自一人待在房間裏,不知在想些什麽。
此時的他,對於魏冉自作主張的舉動對其產生了一絲隔閡。
嬴稷是有想過逐漸從這個舅舅和自己的母親宣太後手中慢慢把權利收迴來的。
但是這種事情是急不得的,雖說急不得,但他目前來說,也不知該如何收迴手中的那些權利。
“來人!”
嬴稷沉思一會後,看向走在自己麵前的下人,“陳筮是何時入秦的?”
“迴大王,是昨日酉時入的秦,一入鹹陽魏相便接到了消息,親自去接待陳老,把他接到了自己的宅邸中商談事宜,隨後陳老於戌時離開鹹陽。”
“魏相如何第一時間得知?”
“這...”那下人低著頭,迴答中有些躊躇,“不知...”
那下人迴答完,見秦王擺手,便悄無聲息地退下了。
嬴稷獨自待在房間內,步至窗邊。
皎皎明月見證了他的喜樂,現如今也見證了他的憂愁,她屏退了身旁的星星,聽見了嬴稷低聲喃喃的秘密。
“雖有其位,卻狀若無,看似雖實,其容若虛...”
隨著一年年的成長,嬴稷最終心裏也不再滿足於權利外放所帶來的種種限製。
他雖身為一國國君,卻始終有很多的逼不得已。
其實嬴稷已經猜到了魏冉的私心了。
魏冉始終在暗地裏阻止著那些入秦的士人麵見嬴稷,究其原因還是在於避免那些士人會受到嬴稷的重用,從而妨礙到他的專政。
近幾年來,那些入秦的外來士人,想見到嬴稷一麵,當真可謂是難上加難。
嬴稷不露聲色,思考一番過後便又繼續休息起來。
次日,白起趕到宮內麵見嬴稷。
“參見大王!”
嬴稷見到白起以後,臉上不自覺莞爾,他揮手示意自己麵前的空位,“來了,快來,到我麵前坐下談。”
白起很聽話,叫他坐下他就坐下...
嬴稷看著白起有些直率的行為,此刻也有些忍俊不禁,他正了正神色,隨後開口說道:“此次召你前來,是想聽聽你對求援韓國華陽之事的看法。”
白起愣住,隨後迅速站起身,低頭對著嬴稷說道:“若大王問的是臣對於國事政治方麵有何看法,恕臣愚鈍,臣隻會帶兵打仗,對於其他的臣一竅不通!”
白起屬實是被嬴稷這番話給問怕了,這剛被封沒多久的武安君,現如今令他覺得像個燙手山芋一般。
嬴稷看到白起此等反應,剛開始還突然被嚇到愣住,隨後終於忍不住笑出聲了,“坐下吧,你以為寡人在點你什麽?”
白起艱難地坐下,和之前說坐就坐的那般灑脫不同,此刻的白起隻覺得如坐針氈...
嬴稷好笑地說道:“愛卿想多了,寡人並無怪罪你的任何意思,近日前線傳來的消息,韓國華陽最多還能守城十日,現今,我想聽聽若是你,此戰會如何攻打。”
白起不敢輕易下結論,而是思考一番過後才道:“大王,目前秦國兵力四處分散,此戰若是大王有意援助韓國,那麽我們的對手首當其衝理應是魏國。”
嬴稷點頭,隨後提醒道:“可此時魏國聯手趙國,也不容小覷。”
“趙國雖說聯手魏國攻韓,但其出兵數量必定不會超過五萬。”
嬴稷詫異,當即問道:“哦?何以見得?”
白起解釋道:“趙魏兩國雖料定我大秦會援助韓國,但從鹹陽到華陽,路途裏程卻長達千裏。若是率十萬大軍從鹹陽趕至華陽,十日必定不夠。更何況我們的目的自然是讓韓國不被滅,領兵自然是超過十萬。”
“既然我們能想到,趙國也必定能想到,若是一開始我們便援助韓國,大軍行至黃河一帶便會被對方立刻知曉,那趙國便會繼續增兵前往華陽援助魏國,但趙魏兩國攻打華陽已有數日,趙國見秦國始終毫無動靜,必然是決定不再增派援軍助魏。”
嬴稷不是打仗的,自然沒有白起看得深,“所以你是如何猜測趙國出兵不足五萬的?”
白起答道:“趙國隻是援助魏國,打一個韓國,無需派多兵力,若是發現了秦國出兵,那他們趙國再派兵便是。”
“若是我們秦國按照正常的行軍路程來說,十日不可能趕到華陽,大王也說過,韓國僅能再守城十日,既然我們趕不過去,趙國自然便沒有必要在派遣援軍,若是我們一開始援助韓國,那麽趙國才會有所行動。”
“此戰若是魏國想攻下韓國,必定是舉全國之力,人數保守估約有13萬以上,打韓國綽綽有餘,但為了保險起見,趙國派兵增援的人數,自然也有2萬以上。”
嬴稷了然,“那便有15萬大軍,但正如你所說,若秦國率軍10萬趕至華陽,十日內趕不到,那這韓國?豈不是滅了?”
白起聽罷,立即糾正道:“不,大王,您和趙魏兩國一樣,陷入了一個誤區。”
嬴稷挑眉,“哦?是何誤區?”
“方才我說的是秦國從鹹陽率軍趕至華陽,大軍日夜兼程並不能在十日內趕到,這便是大王你們的思想誤區,我們不可能把10萬大軍都放在鹹陽城吧?”
嬴稷恍然大悟,隨後笑道:“你的意思是調兵?”
“是,趙魏兩國考慮的是我秦國在十日內能否奔襲至華陽,而我們要做的,其實是能否在十日內調動秦國各地兵力趕至華陽。”
嬴稷又是恍然,隨後笑著看向白起,“既如此,其他各地兵力要如何調動,要想兵貴神速,愛卿可是想走水運?”
白起沉思一會,隨後搖頭, “大王,一切細節臣還需先行奔赴華陽再行定奪,至於水運,雖可行,但若是想殲滅趙魏兩國,那秦軍必須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才可做到殲滅的目的。”
“而其中,秦國首先要避開的,便是黃河一帶的水運方式,若是秦軍渡黃河,趙韓魏三國必定早已知道秦國的動向了,突襲戰便沒有了成效。”
嬴稷對於白起的欣賞從不掩飾,他的眼裏始終帶笑,“白起,此戰你為主將,秦國全國大軍,任由你調動,但同樣,華陽之戰,我要你殲滅趙魏二國全軍。”
白起愣住,隨後低頭有些不確定地問道:“大王,那魏丞相手中的大軍...”
嬴稷也愣住了,此刻他冷著臉,“你和魏冉一起援助韓國。若是他敢過問其他大軍,那便讓他來見我!”
“是!”
白起心裏突然一緊。
此時的他,對於魏冉自作主張的舉動對其產生了一絲隔閡。
嬴稷是有想過逐漸從這個舅舅和自己的母親宣太後手中慢慢把權利收迴來的。
但是這種事情是急不得的,雖說急不得,但他目前來說,也不知該如何收迴手中的那些權利。
“來人!”
嬴稷沉思一會後,看向走在自己麵前的下人,“陳筮是何時入秦的?”
“迴大王,是昨日酉時入的秦,一入鹹陽魏相便接到了消息,親自去接待陳老,把他接到了自己的宅邸中商談事宜,隨後陳老於戌時離開鹹陽。”
“魏相如何第一時間得知?”
“這...”那下人低著頭,迴答中有些躊躇,“不知...”
那下人迴答完,見秦王擺手,便悄無聲息地退下了。
嬴稷獨自待在房間內,步至窗邊。
皎皎明月見證了他的喜樂,現如今也見證了他的憂愁,她屏退了身旁的星星,聽見了嬴稷低聲喃喃的秘密。
“雖有其位,卻狀若無,看似雖實,其容若虛...”
隨著一年年的成長,嬴稷最終心裏也不再滿足於權利外放所帶來的種種限製。
他雖身為一國國君,卻始終有很多的逼不得已。
其實嬴稷已經猜到了魏冉的私心了。
魏冉始終在暗地裏阻止著那些入秦的士人麵見嬴稷,究其原因還是在於避免那些士人會受到嬴稷的重用,從而妨礙到他的專政。
近幾年來,那些入秦的外來士人,想見到嬴稷一麵,當真可謂是難上加難。
嬴稷不露聲色,思考一番過後便又繼續休息起來。
次日,白起趕到宮內麵見嬴稷。
“參見大王!”
嬴稷見到白起以後,臉上不自覺莞爾,他揮手示意自己麵前的空位,“來了,快來,到我麵前坐下談。”
白起很聽話,叫他坐下他就坐下...
嬴稷看著白起有些直率的行為,此刻也有些忍俊不禁,他正了正神色,隨後開口說道:“此次召你前來,是想聽聽你對求援韓國華陽之事的看法。”
白起愣住,隨後迅速站起身,低頭對著嬴稷說道:“若大王問的是臣對於國事政治方麵有何看法,恕臣愚鈍,臣隻會帶兵打仗,對於其他的臣一竅不通!”
白起屬實是被嬴稷這番話給問怕了,這剛被封沒多久的武安君,現如今令他覺得像個燙手山芋一般。
嬴稷看到白起此等反應,剛開始還突然被嚇到愣住,隨後終於忍不住笑出聲了,“坐下吧,你以為寡人在點你什麽?”
白起艱難地坐下,和之前說坐就坐的那般灑脫不同,此刻的白起隻覺得如坐針氈...
嬴稷好笑地說道:“愛卿想多了,寡人並無怪罪你的任何意思,近日前線傳來的消息,韓國華陽最多還能守城十日,現今,我想聽聽若是你,此戰會如何攻打。”
白起不敢輕易下結論,而是思考一番過後才道:“大王,目前秦國兵力四處分散,此戰若是大王有意援助韓國,那麽我們的對手首當其衝理應是魏國。”
嬴稷點頭,隨後提醒道:“可此時魏國聯手趙國,也不容小覷。”
“趙國雖說聯手魏國攻韓,但其出兵數量必定不會超過五萬。”
嬴稷詫異,當即問道:“哦?何以見得?”
白起解釋道:“趙魏兩國雖料定我大秦會援助韓國,但從鹹陽到華陽,路途裏程卻長達千裏。若是率十萬大軍從鹹陽趕至華陽,十日必定不夠。更何況我們的目的自然是讓韓國不被滅,領兵自然是超過十萬。”
“既然我們能想到,趙國也必定能想到,若是一開始我們便援助韓國,大軍行至黃河一帶便會被對方立刻知曉,那趙國便會繼續增兵前往華陽援助魏國,但趙魏兩國攻打華陽已有數日,趙國見秦國始終毫無動靜,必然是決定不再增派援軍助魏。”
嬴稷不是打仗的,自然沒有白起看得深,“所以你是如何猜測趙國出兵不足五萬的?”
白起答道:“趙國隻是援助魏國,打一個韓國,無需派多兵力,若是發現了秦國出兵,那他們趙國再派兵便是。”
“若是我們秦國按照正常的行軍路程來說,十日不可能趕到華陽,大王也說過,韓國僅能再守城十日,既然我們趕不過去,趙國自然便沒有必要在派遣援軍,若是我們一開始援助韓國,那麽趙國才會有所行動。”
“此戰若是魏國想攻下韓國,必定是舉全國之力,人數保守估約有13萬以上,打韓國綽綽有餘,但為了保險起見,趙國派兵增援的人數,自然也有2萬以上。”
嬴稷了然,“那便有15萬大軍,但正如你所說,若秦國率軍10萬趕至華陽,十日內趕不到,那這韓國?豈不是滅了?”
白起聽罷,立即糾正道:“不,大王,您和趙魏兩國一樣,陷入了一個誤區。”
嬴稷挑眉,“哦?是何誤區?”
“方才我說的是秦國從鹹陽率軍趕至華陽,大軍日夜兼程並不能在十日內趕到,這便是大王你們的思想誤區,我們不可能把10萬大軍都放在鹹陽城吧?”
嬴稷恍然大悟,隨後笑道:“你的意思是調兵?”
“是,趙魏兩國考慮的是我秦國在十日內能否奔襲至華陽,而我們要做的,其實是能否在十日內調動秦國各地兵力趕至華陽。”
嬴稷又是恍然,隨後笑著看向白起,“既如此,其他各地兵力要如何調動,要想兵貴神速,愛卿可是想走水運?”
白起沉思一會,隨後搖頭, “大王,一切細節臣還需先行奔赴華陽再行定奪,至於水運,雖可行,但若是想殲滅趙魏兩國,那秦軍必須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才可做到殲滅的目的。”
“而其中,秦國首先要避開的,便是黃河一帶的水運方式,若是秦軍渡黃河,趙韓魏三國必定早已知道秦國的動向了,突襲戰便沒有了成效。”
嬴稷對於白起的欣賞從不掩飾,他的眼裏始終帶笑,“白起,此戰你為主將,秦國全國大軍,任由你調動,但同樣,華陽之戰,我要你殲滅趙魏二國全軍。”
白起愣住,隨後低頭有些不確定地問道:“大王,那魏丞相手中的大軍...”
嬴稷也愣住了,此刻他冷著臉,“你和魏冉一起援助韓國。若是他敢過問其他大軍,那便讓他來見我!”
“是!”
白起心裏突然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