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引薦
祖宗們,請進我遊戲傳播華夏曆史 作者:才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戰國時期的秦國,經曆了許多場戰爭。。
此時的秦國,早已千瘡百孔,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很大一截。
先不說戰國時期的秦國如何,即使是春秋時期的秦國,也是很弱小的存在。
那個時候,列國們甚至連開會都不帶秦國玩的。
這種現象甚至延續到了戰國時期,直到秦國的秦孝公(嬴渠梁)上位,才有所好轉。
正如衛鞅所說的,秦孝公這小子是一個很要強的小夥子。
總是被看不起和被欺負,隻要是個自尊心強點的家夥,都會想盡辦法奮起反抗了!
所以,衛鞅帶著滿懷的抱負和一個二楞小子加爾,就這樣踏上了前往秦國的路途!
衛鞅從13歲便跟著老師周遊天下,走遍了列國的各方土地,但唯有秦國,是他不曾也曾經永遠認為不會到來的地方。
畢竟秦國在大部分士人的眼裏,一直是一片野蠻恐怖的土地。
民間各列國一提起秦國,大家的映象都是這樣的:
民風百姓皆三代同居,寒食餓飲,民眾貪圖安逸,厭惡勞動;
就連百姓的民智在這群士人的眼裏也一直是愚昧落後,不知詩書的。
就是在這種一年又一年流言蜚語的傳播之下,才導致了秦國一直以來很難吸引到士人的流入。
若非那一卷振聾發聵的求賢令,衛鞅還真的想不到自己竟還會有踏入秦國的那一天。
他帶著加爾來到函穀關,這裏便是河西地帶,穿過此帶再往西走,才算是真正到達秦國。
河西指的便是黃河南北走向的西岸地帶,很是遼闊,這裏原本該是秦國的領土,後來被趙魏韓三國給蠶食了。
其中魏國便是奪走了河西區域最大的一塊領土。
衛鞅轉頭看了眼身後跟著加爾,邊走邊問道:“看著這片土地,有何感想?”
“王室對河西的老百姓收取重稅、還讓他們頻繁徭役...”加爾搖頭無奈地歎氣,“把老百姓當做耕夫和牛馬來對待,終將被民反噬...”
“不錯,這是最愚蠢的辦法。”
兩人一路走走停停,終於來到了秦國的腹地中心。
一路走來,道路不平整,黃土路麵上坑坑窪窪是隨處可見的,這足以見得此時的秦國是多麽的貧窮...
看到這些畫麵...直播間觀眾們久久不能釋懷...
【好窮...】
【所以戰爭對老百姓來說才是最慘的。你看魏國贏了,拿來土地,秦國的百姓們被使喚得隻能做苦役,我想墨子了...】
【因為老百姓沒有什麽話語權啊。】
【還好這隻是個遊戲...感覺太真實了,唉。】
一路打聽,終於來到了秦國君主住的宮門外。
當他們說出要見秦孝公時,直接被不知兩人身份的士兵攔在了宮門外。
也是此刻,衛鞅才知道,想見一麵秦孝公,比登天還難。
“師傅!你的抱負!被擋在了門外了!”二愣子加爾抱著懷中的行李,一臉迷茫地撓頭說道。
看著掃興的加爾,衛鞅忍住給他一個白眼的衝動,冷靜說道:“辦法還是有的。”
加爾疑惑,“什麽?咱們這種普通人,有啥辦法能見到秦孝公嗎?”
“當然,隻要是人,就會產生關係,有關係,就好辦。我們得找人讓其引薦我們。”
加爾突然恍然大悟,“原來如此!但是師傅!引薦的人應該也要負責擔當得起一些責任吧?要不然君主陷入危險啥的?嗯...咋辦?而且,有誰願意平白無故相信我們是好人?”
衛鞅不止一次想給這個二愣子一個大大的白眼,他無奈地從兜裏拿出錢,舉在加爾的麵前,教育道:“金錢開道,擺平一切。”
說完,衛鞅走在前麵,步伐稍大。
加爾點頭,跟上衛鞅的步伐,亦步亦趨地跟在衛鞅的後麵,“但是師傅,你說的金錢開道,擺平一切雖然有些道理,但這些跟咱們法家的觀念不就相悖了嗎?法治在金錢麵前就低了一頭了啊!你不是說人性本惡嗎?那大家都收錢辦事,這個國家不就亂套了嗎?”
“所以這次咱們來,就是幹票大的。”
“什麽大的?”
“....”衛鞅無奈地瞥了加爾一眼,沒有說話。
加爾也不管衛鞅有沒有迴答自己,反正他都習慣衛鞅時不時的考查自己了,“不過師傅,等咱們見到了秦孝公,你說他會全力支持咱們嗎?”
衛鞅走在前方,循循教誨道:“所以當你想投靠某人的時候,不要一上來就說你的理想和抱負,要先觀察此人,是否與自己的理念相合。”
“那要是不合呢?”
衛鞅停下腳步,轉過身,朝加爾的二楞腦袋上就是一掌,“你傻啊?不合就趕緊跑啊!”
加爾委屈地捂著腦袋,完全沒有了當初辯論場上的杠精雄風,“好吧師傅...受教了。”
接下來,兩人在秦國用金錢打點了兩天兩夜。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他們找到了一個願意引薦他們進宮麵聖的貴族。
此人叫景監(羋姓,景氏,名監,並非太監)。
是秦孝公麾下一個微不足道的寵臣。
景監見到衛鞅以後,就覺得衛鞅此人有大才,隻要給他一個平台,將來必定能一飛衝天的那種!
他的地位雖然不高,但是這不妨礙他有一雙會看人的慧眼。
他見到衛鞅,立刻開門見山地說道:“其實君上在你來之前,已經見過了一批士人,但是頗不滿意。”
衛鞅挑眉,“為何?”
“那些異國士人一來,便要求君上賜予他們官位,治理秦國。”
加爾詫異地張了張嘴。
好家夥?這不就是公然要官?
太沒有禮貌了吧?
由此也可以看出,那些士人們來到秦國,還高貴起來了。
衛鞅笑笑,自然看出了景監對他的試探之意,“官位可給亦可不給,吝給臣不滿,濫給君不滿,此等皆為秦國之大患,為今之計,隻有等。”
景監目光認真地看向衛鞅,“等誰?”
衛鞅堅定地答道:“等我!”
“景兄,可否引薦一番?”
“哈哈哈!”景監突然大笑出聲,此刻,他突然決定把賭注壓在了衛鞅的身上,他相信自己的眼光沒錯!
於是他帶著衛鞅來到了秦孝公的麵前。
此時的秦國,早已千瘡百孔,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很大一截。
先不說戰國時期的秦國如何,即使是春秋時期的秦國,也是很弱小的存在。
那個時候,列國們甚至連開會都不帶秦國玩的。
這種現象甚至延續到了戰國時期,直到秦國的秦孝公(嬴渠梁)上位,才有所好轉。
正如衛鞅所說的,秦孝公這小子是一個很要強的小夥子。
總是被看不起和被欺負,隻要是個自尊心強點的家夥,都會想盡辦法奮起反抗了!
所以,衛鞅帶著滿懷的抱負和一個二楞小子加爾,就這樣踏上了前往秦國的路途!
衛鞅從13歲便跟著老師周遊天下,走遍了列國的各方土地,但唯有秦國,是他不曾也曾經永遠認為不會到來的地方。
畢竟秦國在大部分士人的眼裏,一直是一片野蠻恐怖的土地。
民間各列國一提起秦國,大家的映象都是這樣的:
民風百姓皆三代同居,寒食餓飲,民眾貪圖安逸,厭惡勞動;
就連百姓的民智在這群士人的眼裏也一直是愚昧落後,不知詩書的。
就是在這種一年又一年流言蜚語的傳播之下,才導致了秦國一直以來很難吸引到士人的流入。
若非那一卷振聾發聵的求賢令,衛鞅還真的想不到自己竟還會有踏入秦國的那一天。
他帶著加爾來到函穀關,這裏便是河西地帶,穿過此帶再往西走,才算是真正到達秦國。
河西指的便是黃河南北走向的西岸地帶,很是遼闊,這裏原本該是秦國的領土,後來被趙魏韓三國給蠶食了。
其中魏國便是奪走了河西區域最大的一塊領土。
衛鞅轉頭看了眼身後跟著加爾,邊走邊問道:“看著這片土地,有何感想?”
“王室對河西的老百姓收取重稅、還讓他們頻繁徭役...”加爾搖頭無奈地歎氣,“把老百姓當做耕夫和牛馬來對待,終將被民反噬...”
“不錯,這是最愚蠢的辦法。”
兩人一路走走停停,終於來到了秦國的腹地中心。
一路走來,道路不平整,黃土路麵上坑坑窪窪是隨處可見的,這足以見得此時的秦國是多麽的貧窮...
看到這些畫麵...直播間觀眾們久久不能釋懷...
【好窮...】
【所以戰爭對老百姓來說才是最慘的。你看魏國贏了,拿來土地,秦國的百姓們被使喚得隻能做苦役,我想墨子了...】
【因為老百姓沒有什麽話語權啊。】
【還好這隻是個遊戲...感覺太真實了,唉。】
一路打聽,終於來到了秦國君主住的宮門外。
當他們說出要見秦孝公時,直接被不知兩人身份的士兵攔在了宮門外。
也是此刻,衛鞅才知道,想見一麵秦孝公,比登天還難。
“師傅!你的抱負!被擋在了門外了!”二愣子加爾抱著懷中的行李,一臉迷茫地撓頭說道。
看著掃興的加爾,衛鞅忍住給他一個白眼的衝動,冷靜說道:“辦法還是有的。”
加爾疑惑,“什麽?咱們這種普通人,有啥辦法能見到秦孝公嗎?”
“當然,隻要是人,就會產生關係,有關係,就好辦。我們得找人讓其引薦我們。”
加爾突然恍然大悟,“原來如此!但是師傅!引薦的人應該也要負責擔當得起一些責任吧?要不然君主陷入危險啥的?嗯...咋辦?而且,有誰願意平白無故相信我們是好人?”
衛鞅不止一次想給這個二愣子一個大大的白眼,他無奈地從兜裏拿出錢,舉在加爾的麵前,教育道:“金錢開道,擺平一切。”
說完,衛鞅走在前麵,步伐稍大。
加爾點頭,跟上衛鞅的步伐,亦步亦趨地跟在衛鞅的後麵,“但是師傅,你說的金錢開道,擺平一切雖然有些道理,但這些跟咱們法家的觀念不就相悖了嗎?法治在金錢麵前就低了一頭了啊!你不是說人性本惡嗎?那大家都收錢辦事,這個國家不就亂套了嗎?”
“所以這次咱們來,就是幹票大的。”
“什麽大的?”
“....”衛鞅無奈地瞥了加爾一眼,沒有說話。
加爾也不管衛鞅有沒有迴答自己,反正他都習慣衛鞅時不時的考查自己了,“不過師傅,等咱們見到了秦孝公,你說他會全力支持咱們嗎?”
衛鞅走在前方,循循教誨道:“所以當你想投靠某人的時候,不要一上來就說你的理想和抱負,要先觀察此人,是否與自己的理念相合。”
“那要是不合呢?”
衛鞅停下腳步,轉過身,朝加爾的二楞腦袋上就是一掌,“你傻啊?不合就趕緊跑啊!”
加爾委屈地捂著腦袋,完全沒有了當初辯論場上的杠精雄風,“好吧師傅...受教了。”
接下來,兩人在秦國用金錢打點了兩天兩夜。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他們找到了一個願意引薦他們進宮麵聖的貴族。
此人叫景監(羋姓,景氏,名監,並非太監)。
是秦孝公麾下一個微不足道的寵臣。
景監見到衛鞅以後,就覺得衛鞅此人有大才,隻要給他一個平台,將來必定能一飛衝天的那種!
他的地位雖然不高,但是這不妨礙他有一雙會看人的慧眼。
他見到衛鞅,立刻開門見山地說道:“其實君上在你來之前,已經見過了一批士人,但是頗不滿意。”
衛鞅挑眉,“為何?”
“那些異國士人一來,便要求君上賜予他們官位,治理秦國。”
加爾詫異地張了張嘴。
好家夥?這不就是公然要官?
太沒有禮貌了吧?
由此也可以看出,那些士人們來到秦國,還高貴起來了。
衛鞅笑笑,自然看出了景監對他的試探之意,“官位可給亦可不給,吝給臣不滿,濫給君不滿,此等皆為秦國之大患,為今之計,隻有等。”
景監目光認真地看向衛鞅,“等誰?”
衛鞅堅定地答道:“等我!”
“景兄,可否引薦一番?”
“哈哈哈!”景監突然大笑出聲,此刻,他突然決定把賭注壓在了衛鞅的身上,他相信自己的眼光沒錯!
於是他帶著衛鞅來到了秦孝公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