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儒家與農家的辯論
祖宗們,請進我遊戲傳播華夏曆史 作者:才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在和孟軻辯論的那名男子轉頭看向了陳相兩人。
隨之被吸引的還有孟軻。
男子朝著陳相的方向作揖,“這位兄台,我認為你的看法是對的,敢問兄台是哪家哪派?”
大江昂著脖子,自豪地答道:“我們是農家的!”
孟子聽到這,詫異地看向二人,隨後釋然地也作揖道:“原來如此,不知二位是否認識許行兄?”
陳相點頭,“正是家師,在下陳相。”
孟子微笑道:“久仰,方才聽到陳兄的言論,可否再為我解答一番?”
大江在師傅與孟子兩人之間來迴觀察,他甚至嗅了嗅鼻子,通過他的推斷。
這個叫孟軻的,來者不善啊!
這笑裏他咋覺得藏著刀呢?
陳相上前一步,走到孟軻麵前坐下。
他說:“《書》中說了,‘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孔子樂之。’”
陳相繼續說道:“大禹和後稷雖身處亂世,卻能保持自強不息的優點,最終成為賢人,如果以此為例,我認為,隻有通過努力工作和生產,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最後使國家繁榮強盛。”
孟子聽了後,微笑著迴應:“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們能夠發揚光大道義,而不是道義本身能夠使人發揚光大。”
“孟以為,一個好的政治領袖應該注重自身的修養和道德品質,而不是僅僅去關注生產和經濟。”
陳相立刻反駁道:“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生產規律是根本之重。我認為,隻有遵循生產的規律,才能夠實現農業的大發展,百姓能吃飽,國家才能朝更好的道路發展。”
孟子聽完,不驕不躁,他微微一笑,“君子不器。”
“一個好的政治領袖不應該被限製於某種特定的技能或職業,而應該具備廣泛的才能和智慧。”
兩人你來我往,各執一詞,聽的身後的大江一會看看陳相,一會看看孟軻。
“不愧是師傅,但是這位孟先生好像也很厲害?”
彈幕裏的內容就像是牆頭草一般,風往哪裏吹,便往哪裏倒。
【不是,我真的覺得孟軻先生說得對啊!】
【胡說八道,陳相才是真正的為老百姓著想的好吧?老百姓們吃飽了才能打勝仗啊!你打仗就幹打啊?你不吃飯啊?沒人種糧食將士們的糧食從哪來啊?】
【各有各的道理,反正我覺得兩邊說得都好對。】
【我本來都快被陳相說服了,可當我下一秒聽到孟軻的話後,突然又覺得也不是沒有道理。我好難。】
大江看到彈幕的吵鬧後,眼睛突然亮了起來,
“來來,開盤了哈,左邊我師傅陳相贏,右邊孟軻先生贏,這場辯論究竟誰會贏,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哈!我肯定是壓我師傅的!我直接梭哈星豆!”
就在大江高興地準備迎接好結果的時候,他的旁邊站了一個人,他悠哉地搖著紙扇,“那我下孟軻。”
大江轉頭,看到淩雲後,有些疑惑,“你也是玩家?”
“當然了。”
大江興奮地看向淩雲這個同行玩家,“哇!我玩這麽久了,還是第一次碰到玩家,我還一直以為這是單機遊戲。”
淩雲樂得給大江解釋道:“很難遇到人很正常,畢竟這個朝代有很多個國家呢,玩家們都被投放到不同的國度去了。而且每個國家也很大,想遇到,不是一件易事哦。”
“兄弟,咋稱唿?”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江湖人稱零零七。”
“007?好難聽的名字,為什麽要用數字命名?”
淩雲翻了個白眼,“專心看辯論吧。”
終於發現了同夥的大江很高興,像是有說不完的話一樣,他湊到了淩雲的身邊,好奇地問道:“話說你為什麽這麽自信地壓注孟軻?他很厲害嗎?”
淩雲想也不想地答道:“那可不!”
大江繼續問道:“你是投放到孟軻的身邊的是嗎?”
淩雲有些遲疑,隨後點頭,“差不多吧。”
自己身為遊戲設計師,想去哪裏不能去。
“兄弟,趁盤還沒關閉,我勸你改注,不然等下你虧得媽都不認識你了。”
“不用,不改了,你等著看吧。”
“這麽自信?”
淩雲深藏功與名地笑了笑。
雖然自己在21世紀早已看過很多次孟子與陳相的這場辯論,但像是今天這樣能麵對麵的在現場的經曆,是非常的難得的。
兩人名人大師此刻正麵對麵的進行著精彩絕倫的博弈。
他也同樣的,很期待這場經典的辯論。
此時,陳相嚴肅著一張臉,顯然對於孟子的言論難以認同!
他搖了搖頭,“君子,應當以百姓同耕種,隻有明白了糧食的重要性,才能更加知道國家治理的不容易,民以食為天,這句話不無道理。”
大江點頭,“師傅這話說得對。”
下一刻,孟子平靜地笑著,沒有繼續辯解,而是轉移了話題,問道:“許先生的糧食都是自己種的嗎?”
陳相點頭,“是,家師吃的每一餐飯都是由自己種出來的莊稼收獲而成。”
孟子問:“許先生所穿的衣服一定自己所織而成嗎?”
陳相搖頭答道:“非也,家師所穿的衣服是粗布麻衣,也並非自己編織而成。”
孟子繼續問道:“那許先生戴帽子嗎?”
陳相點頭答道:“自然是戴的。”
孟子:“戴的是什麽帽子?”
陳相:“用生絹製作而成的帽子。”
孟子:“是自己織的嗎?”
陳相:“不,是用糧食換來的。”
孟子:“那許先生為什麽不自己編織呢?”
陳相皺眉,“因為這會對耕種造成妨礙。”
孟子笑著,“許先生是用鐵鍋瓦甑做飯,和用鐵製的農具耕種的嗎?”
陳相點頭,“自然。”
孟子再問:“是自己製造的嗎?”
陳相狐疑地看著孟子,“不,是用糧食換的。”
孟子繼續問道:“那麽用糧食換來的農具炊具,這樣是不是損害了陶匠鐵匠的利益呢?陶匠和鐵匠也是用他們的農具和炊具來換取糧食,這樣能說是損害了農民嗎?”
隨之被吸引的還有孟軻。
男子朝著陳相的方向作揖,“這位兄台,我認為你的看法是對的,敢問兄台是哪家哪派?”
大江昂著脖子,自豪地答道:“我們是農家的!”
孟子聽到這,詫異地看向二人,隨後釋然地也作揖道:“原來如此,不知二位是否認識許行兄?”
陳相點頭,“正是家師,在下陳相。”
孟子微笑道:“久仰,方才聽到陳兄的言論,可否再為我解答一番?”
大江在師傅與孟子兩人之間來迴觀察,他甚至嗅了嗅鼻子,通過他的推斷。
這個叫孟軻的,來者不善啊!
這笑裏他咋覺得藏著刀呢?
陳相上前一步,走到孟軻麵前坐下。
他說:“《書》中說了,‘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孔子樂之。’”
陳相繼續說道:“大禹和後稷雖身處亂世,卻能保持自強不息的優點,最終成為賢人,如果以此為例,我認為,隻有通過努力工作和生產,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最後使國家繁榮強盛。”
孟子聽了後,微笑著迴應:“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們能夠發揚光大道義,而不是道義本身能夠使人發揚光大。”
“孟以為,一個好的政治領袖應該注重自身的修養和道德品質,而不是僅僅去關注生產和經濟。”
陳相立刻反駁道:“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生產規律是根本之重。我認為,隻有遵循生產的規律,才能夠實現農業的大發展,百姓能吃飽,國家才能朝更好的道路發展。”
孟子聽完,不驕不躁,他微微一笑,“君子不器。”
“一個好的政治領袖不應該被限製於某種特定的技能或職業,而應該具備廣泛的才能和智慧。”
兩人你來我往,各執一詞,聽的身後的大江一會看看陳相,一會看看孟軻。
“不愧是師傅,但是這位孟先生好像也很厲害?”
彈幕裏的內容就像是牆頭草一般,風往哪裏吹,便往哪裏倒。
【不是,我真的覺得孟軻先生說得對啊!】
【胡說八道,陳相才是真正的為老百姓著想的好吧?老百姓們吃飽了才能打勝仗啊!你打仗就幹打啊?你不吃飯啊?沒人種糧食將士們的糧食從哪來啊?】
【各有各的道理,反正我覺得兩邊說得都好對。】
【我本來都快被陳相說服了,可當我下一秒聽到孟軻的話後,突然又覺得也不是沒有道理。我好難。】
大江看到彈幕的吵鬧後,眼睛突然亮了起來,
“來來,開盤了哈,左邊我師傅陳相贏,右邊孟軻先生贏,這場辯論究竟誰會贏,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哈!我肯定是壓我師傅的!我直接梭哈星豆!”
就在大江高興地準備迎接好結果的時候,他的旁邊站了一個人,他悠哉地搖著紙扇,“那我下孟軻。”
大江轉頭,看到淩雲後,有些疑惑,“你也是玩家?”
“當然了。”
大江興奮地看向淩雲這個同行玩家,“哇!我玩這麽久了,還是第一次碰到玩家,我還一直以為這是單機遊戲。”
淩雲樂得給大江解釋道:“很難遇到人很正常,畢竟這個朝代有很多個國家呢,玩家們都被投放到不同的國度去了。而且每個國家也很大,想遇到,不是一件易事哦。”
“兄弟,咋稱唿?”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江湖人稱零零七。”
“007?好難聽的名字,為什麽要用數字命名?”
淩雲翻了個白眼,“專心看辯論吧。”
終於發現了同夥的大江很高興,像是有說不完的話一樣,他湊到了淩雲的身邊,好奇地問道:“話說你為什麽這麽自信地壓注孟軻?他很厲害嗎?”
淩雲想也不想地答道:“那可不!”
大江繼續問道:“你是投放到孟軻的身邊的是嗎?”
淩雲有些遲疑,隨後點頭,“差不多吧。”
自己身為遊戲設計師,想去哪裏不能去。
“兄弟,趁盤還沒關閉,我勸你改注,不然等下你虧得媽都不認識你了。”
“不用,不改了,你等著看吧。”
“這麽自信?”
淩雲深藏功與名地笑了笑。
雖然自己在21世紀早已看過很多次孟子與陳相的這場辯論,但像是今天這樣能麵對麵的在現場的經曆,是非常的難得的。
兩人名人大師此刻正麵對麵的進行著精彩絕倫的博弈。
他也同樣的,很期待這場經典的辯論。
此時,陳相嚴肅著一張臉,顯然對於孟子的言論難以認同!
他搖了搖頭,“君子,應當以百姓同耕種,隻有明白了糧食的重要性,才能更加知道國家治理的不容易,民以食為天,這句話不無道理。”
大江點頭,“師傅這話說得對。”
下一刻,孟子平靜地笑著,沒有繼續辯解,而是轉移了話題,問道:“許先生的糧食都是自己種的嗎?”
陳相點頭,“是,家師吃的每一餐飯都是由自己種出來的莊稼收獲而成。”
孟子問:“許先生所穿的衣服一定自己所織而成嗎?”
陳相搖頭答道:“非也,家師所穿的衣服是粗布麻衣,也並非自己編織而成。”
孟子繼續問道:“那許先生戴帽子嗎?”
陳相點頭答道:“自然是戴的。”
孟子:“戴的是什麽帽子?”
陳相:“用生絹製作而成的帽子。”
孟子:“是自己織的嗎?”
陳相:“不,是用糧食換來的。”
孟子:“那許先生為什麽不自己編織呢?”
陳相皺眉,“因為這會對耕種造成妨礙。”
孟子笑著,“許先生是用鐵鍋瓦甑做飯,和用鐵製的農具耕種的嗎?”
陳相點頭,“自然。”
孟子再問:“是自己製造的嗎?”
陳相狐疑地看著孟子,“不,是用糧食換的。”
孟子繼續問道:“那麽用糧食換來的農具炊具,這樣是不是損害了陶匠鐵匠的利益呢?陶匠和鐵匠也是用他們的農具和炊具來換取糧食,這樣能說是損害了農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