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個多的充分準備黛青曆史上第一次科技展終於開幕了。
翔隆號迴國是在光曆六月份,也就是黛青曆的五月份,剛好趕上過端午節。一迴國,載汲就把技術圖紙交給了奕譓。奕譓從收到圖紙再到聯絡其他三位皇叔,試生產限量版禮品。再到奏請兩宮批準,開始正式批量生產並投入使用。隻用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而籌備展會,也隻用了一年時間。
這當然已經一個超快的速度了,快到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不僅黛青本國人感到震驚,就連西洲列強也同樣震驚。
按照禮部一開始的計算,這個活動再怎麽提速,也得五年,也就是光統十年的年底才有可能準備妥當。因為不僅要各種建築裝修,還要訓練相應的人員。黛青國裏會說外國話的,可真的是不多啊。
但是結果當禮部按照計劃奏請四王,得到的卻是一份精確到每個時辰的籌備步驟表。
毫無意外,這表格也是載汲設計的。
因為載澤找到他,說隻用一年的時間培訓接待人員,感到壓力很大。
載汲很奇怪,開個展會而已,需要用五年的時間準備嗎?
而且,他提到了一個載澤也沒有想到的問題:“如果用五年的時間來準備,那些人豈不是要白吃咱們一千八百二十五天的飯?這可是一大筆巨款啊。”
載澤一臉苦笑:“福哥,你人雖聰明,又剛出過洋,論才華不要說咱們宗室,就是整個黛青也絕對是第一。可畢竟還是年紀太小,閱曆不夠豐富啊。哥跟你說,這麽大的活動,咱們黛青曆史上從來就沒搞過。以前最大規模的外事活動,也就是翔隆年間,翔隆爺過八十萬壽節,周邊很多三十六個國家來朝見賀壽。後來還被畫成了萬國來朝圖了。其實哪有萬國,就這三十六個國家,一大半還都是咱黛青的屬國的使臣。相對來說,接待的情況還是比較簡單的,即便如此,當時負責接待的禮部吏員不夠,還調用了皇宮和各王府的內侍。
這一次麽,規模可比那次大得多得多了。
而且來的很多都是列強國家中的高級科技人員和大公司的代表。這接待的複雜程度和專業性就太強了,別說皇宮那些內侍,就算禮部的吏員,也不見得懂得這些外交禮儀呀。最起碼一點,他們簡單的外國話能說幾句?大多數人連咱黛青話都會的不多,會說兩三種語言的都算人才。更不用說外國話了。就光這一樣,就得培訓個大半年吧?
而且,這麽大規模的展會,你得有適合的場地吧,這場地也得像樣才行吧。咱就不說怎麽用人調度,僅就這修宮建園,起碼也得五年,禮部計劃三年,我覺得他們是算錯了。實際一開工,肯定要延期。”
“學幾種語言而已,還需要用半年時間嗎?澤哥你還有澈哥不都是隻用一個月就學會了花旗和倭奴語言嗎?至於修園子,之前修東齊鐵路的進度不是很快嗎?再來一波不好嗎?”載汲感到有點不解。
“太抬舉我了,我哪裏是隻用一個月啊,倭奴旗和花旗話我們都是幾年前就開始學了,隻以前不顯露,這次剛好派上了用場而已。至於東齊鐵路的速度,那不是李師傅請了洋人幫忙嗎?”
“好吧,澤哥你就不說了,澈哥能說的那麽好,說明學幾門語言不算太難。而且,你提到了李師傅請洋人來幫忙的事兒。上次可以請人幫忙,這次為什麽就不可以了呢?”
“兄弟,你這麽聰明的人,怎麽忘了小澈是誰兒子?”載澤笑道。
“哦,也對,六大爺嘛。”載汲終於明白了,不禁也嘲笑了自己:“家傳的手藝是不能丟,他就算不想學也逃不掉啊。也就是說,大多數人是不能很快的學會外語的嘍?”
“當然啦,我們都是情況特殊,你更是天賦異稟,其他人哪有像我們這樣的呢?咱們也許能把皇學館的同學都調動起來,可是就咱們這幫宗室子弟什麽脾氣,你還不清楚?像我這樣當個總管,當然可以。讓他們站在那裏給洋人做講解,那可得有好脾氣好性子才行。你看有幾個行的?”
“不錯不錯,咱這幫宗室子弟是幹不了這活兒。不過澤哥你難道忘了,咱們在花旗國可是還有一班同學哦。”載汲慢條斯理的說道。
“對哦。我怎麽把這個事忘了。哎,可是,就算這些人沒有語言障礙,但是有地理障礙呀,要招集到這邊,也真不容易呢。而且,多少也得訓練一下,還是得小半年吧?而且,這麽大的活動,需要很多銀子,你不會要搬空你們家的小金庫吧?”
“動我阿瑪的錢是絕對不可能的。這事你就放手吧,你稍等一下。馬上好。”載汲聽載澤說到自家錢財,立即敏感了。快步坐到書桌前,開始敲擊一台打字機,一個時辰之後,一套快速培訓材料熱騰騰的擺在了桌上。
“這是一個完整的籌備計劃。服務人員由黛青在各國的大使館配合,招收當地黛青僑做誌願者,尤其是花旗國的黛青僑民和溜球國來黛青的移民。這些人都有比較豐富的國際交流經驗,按照我的方案三周時間足夠培訓了。培訓就在他們所在地進行,完成後一部分就近宣傳會議以及發展參會人員,另一部分迴國開展籌備工作。
建築裝修什麽的,別指望工部了,他們出個名就行,具備事兒還是由咱們的內務府承辦。牛大頭那個兒子挺靠譜的,讓他牽頭,再從花旗留學生裏調幾個學建築的扶持他一下。但是這次咱們務必要親力親為的辦好事情,就不要再麻煩李師傅了。也不單是他,洋務係那邊,可以分好處,但是勞苦就不要麻煩人家了,咱們盡量自己家裏人解決。
這些事兒要辦好,當然需要銀子。這錢肯定不能咱們自己出,那就參考征調商人出資,給予相應的迴報。這裏有一個商人列表,你照名單找人就行,保證能搞出錢來。”
載澤略一看過,整個方案結構嚴謹,可執行性特別強。尤其是那份商人名單,裏麵的人物都是不僅富有,而且與朝廷有良好合作的商人。第一而第一位赫然寫著“胡光鏞”三個字。
“這姓胡的,我有點印象。之前一直跟著左公幹事兒,朝廷給了他不少榮譽。可是罵他的也不少,顯然是撈得有點大了。聽說他最近跟李鴻章那個姓盛的跟班有點不愉快。這樣的人,好用嗎?”載澤對朝中的事情一直非常關注,對於這些臣僚們的情況還是比較了解的。
反而他覺得載汲一直隻是讀書和玩耍,從未見過他與朝臣有什麽交往,更不見他聯絡市間商賈,實在搞不懂他怎麽會這麽快就打出這麽詳細的一份名單。
但是,載澤有一個好習慣,凡事如果搞不懂就幹脆不搞了。尤其是對於載汲這個小兄弟,載澤早就發現,他絕非常理可以理解的,反正不管多困難的事兒,在他那裏一定會有解決的辦法。
翔隆號迴國是在光曆六月份,也就是黛青曆的五月份,剛好趕上過端午節。一迴國,載汲就把技術圖紙交給了奕譓。奕譓從收到圖紙再到聯絡其他三位皇叔,試生產限量版禮品。再到奏請兩宮批準,開始正式批量生產並投入使用。隻用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而籌備展會,也隻用了一年時間。
這當然已經一個超快的速度了,快到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不僅黛青本國人感到震驚,就連西洲列強也同樣震驚。
按照禮部一開始的計算,這個活動再怎麽提速,也得五年,也就是光統十年的年底才有可能準備妥當。因為不僅要各種建築裝修,還要訓練相應的人員。黛青國裏會說外國話的,可真的是不多啊。
但是結果當禮部按照計劃奏請四王,得到的卻是一份精確到每個時辰的籌備步驟表。
毫無意外,這表格也是載汲設計的。
因為載澤找到他,說隻用一年的時間培訓接待人員,感到壓力很大。
載汲很奇怪,開個展會而已,需要用五年的時間準備嗎?
而且,他提到了一個載澤也沒有想到的問題:“如果用五年的時間來準備,那些人豈不是要白吃咱們一千八百二十五天的飯?這可是一大筆巨款啊。”
載澤一臉苦笑:“福哥,你人雖聰明,又剛出過洋,論才華不要說咱們宗室,就是整個黛青也絕對是第一。可畢竟還是年紀太小,閱曆不夠豐富啊。哥跟你說,這麽大的活動,咱們黛青曆史上從來就沒搞過。以前最大規模的外事活動,也就是翔隆年間,翔隆爺過八十萬壽節,周邊很多三十六個國家來朝見賀壽。後來還被畫成了萬國來朝圖了。其實哪有萬國,就這三十六個國家,一大半還都是咱黛青的屬國的使臣。相對來說,接待的情況還是比較簡單的,即便如此,當時負責接待的禮部吏員不夠,還調用了皇宮和各王府的內侍。
這一次麽,規模可比那次大得多得多了。
而且來的很多都是列強國家中的高級科技人員和大公司的代表。這接待的複雜程度和專業性就太強了,別說皇宮那些內侍,就算禮部的吏員,也不見得懂得這些外交禮儀呀。最起碼一點,他們簡單的外國話能說幾句?大多數人連咱黛青話都會的不多,會說兩三種語言的都算人才。更不用說外國話了。就光這一樣,就得培訓個大半年吧?
而且,這麽大規模的展會,你得有適合的場地吧,這場地也得像樣才行吧。咱就不說怎麽用人調度,僅就這修宮建園,起碼也得五年,禮部計劃三年,我覺得他們是算錯了。實際一開工,肯定要延期。”
“學幾種語言而已,還需要用半年時間嗎?澤哥你還有澈哥不都是隻用一個月就學會了花旗和倭奴語言嗎?至於修園子,之前修東齊鐵路的進度不是很快嗎?再來一波不好嗎?”載汲感到有點不解。
“太抬舉我了,我哪裏是隻用一個月啊,倭奴旗和花旗話我們都是幾年前就開始學了,隻以前不顯露,這次剛好派上了用場而已。至於東齊鐵路的速度,那不是李師傅請了洋人幫忙嗎?”
“好吧,澤哥你就不說了,澈哥能說的那麽好,說明學幾門語言不算太難。而且,你提到了李師傅請洋人來幫忙的事兒。上次可以請人幫忙,這次為什麽就不可以了呢?”
“兄弟,你這麽聰明的人,怎麽忘了小澈是誰兒子?”載澤笑道。
“哦,也對,六大爺嘛。”載汲終於明白了,不禁也嘲笑了自己:“家傳的手藝是不能丟,他就算不想學也逃不掉啊。也就是說,大多數人是不能很快的學會外語的嘍?”
“當然啦,我們都是情況特殊,你更是天賦異稟,其他人哪有像我們這樣的呢?咱們也許能把皇學館的同學都調動起來,可是就咱們這幫宗室子弟什麽脾氣,你還不清楚?像我這樣當個總管,當然可以。讓他們站在那裏給洋人做講解,那可得有好脾氣好性子才行。你看有幾個行的?”
“不錯不錯,咱這幫宗室子弟是幹不了這活兒。不過澤哥你難道忘了,咱們在花旗國可是還有一班同學哦。”載汲慢條斯理的說道。
“對哦。我怎麽把這個事忘了。哎,可是,就算這些人沒有語言障礙,但是有地理障礙呀,要招集到這邊,也真不容易呢。而且,多少也得訓練一下,還是得小半年吧?而且,這麽大的活動,需要很多銀子,你不會要搬空你們家的小金庫吧?”
“動我阿瑪的錢是絕對不可能的。這事你就放手吧,你稍等一下。馬上好。”載汲聽載澤說到自家錢財,立即敏感了。快步坐到書桌前,開始敲擊一台打字機,一個時辰之後,一套快速培訓材料熱騰騰的擺在了桌上。
“這是一個完整的籌備計劃。服務人員由黛青在各國的大使館配合,招收當地黛青僑做誌願者,尤其是花旗國的黛青僑民和溜球國來黛青的移民。這些人都有比較豐富的國際交流經驗,按照我的方案三周時間足夠培訓了。培訓就在他們所在地進行,完成後一部分就近宣傳會議以及發展參會人員,另一部分迴國開展籌備工作。
建築裝修什麽的,別指望工部了,他們出個名就行,具備事兒還是由咱們的內務府承辦。牛大頭那個兒子挺靠譜的,讓他牽頭,再從花旗留學生裏調幾個學建築的扶持他一下。但是這次咱們務必要親力親為的辦好事情,就不要再麻煩李師傅了。也不單是他,洋務係那邊,可以分好處,但是勞苦就不要麻煩人家了,咱們盡量自己家裏人解決。
這些事兒要辦好,當然需要銀子。這錢肯定不能咱們自己出,那就參考征調商人出資,給予相應的迴報。這裏有一個商人列表,你照名單找人就行,保證能搞出錢來。”
載澤略一看過,整個方案結構嚴謹,可執行性特別強。尤其是那份商人名單,裏麵的人物都是不僅富有,而且與朝廷有良好合作的商人。第一而第一位赫然寫著“胡光鏞”三個字。
“這姓胡的,我有點印象。之前一直跟著左公幹事兒,朝廷給了他不少榮譽。可是罵他的也不少,顯然是撈得有點大了。聽說他最近跟李鴻章那個姓盛的跟班有點不愉快。這樣的人,好用嗎?”載澤對朝中的事情一直非常關注,對於這些臣僚們的情況還是比較了解的。
反而他覺得載汲一直隻是讀書和玩耍,從未見過他與朝臣有什麽交往,更不見他聯絡市間商賈,實在搞不懂他怎麽會這麽快就打出這麽詳細的一份名單。
但是,載澤有一個好習慣,凡事如果搞不懂就幹脆不搞了。尤其是對於載汲這個小兄弟,載澤早就發現,他絕非常理可以理解的,反正不管多困難的事兒,在他那裏一定會有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