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學館一經設立,首先最直接的變化就是奕欣果然派了人來,在毓慶宮大興土木,建了一座實驗樓。這座實驗樓的規模格局,完全是仿製先知樓的設計,裏麵的設備也都是采買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


    師資倒是不能很快到位,那得需要時間去聘請,選人,商談,考核,再從世界各地趕到黛青的京城,樣樣都得需要時間,所以快不起來。


    但是,學生們倒是比老師容易落實,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皇學館包括皇學館附屬預備侍衛班,基本上做到了學員全員到位。


    居然擴大到了一百六十三名學員。


    其中,皇學館伴讀一組,以載澈為組長,共計十一名同學。皇學館伴讀二組,以載汲為組長,共計九名同學。皇學館伴讀三組,共計十二名同學,以溥倫為組長。皇學館伴讀四組,以溥侗為組長,共計十名同學。


    而這四組,又分別負責不同的重點科目。


    一組主要負責騎射武功,二組主要負責西學科技,三組主要負責古倫和塔拉經典,四組主要負責西尼經典。


    四個伴讀組,共計四十二名同學,這些學生都是來自四王的推薦,主要來自支係相對較近的宗室皇族家庭。


    除了這四個伴讀組,還有一個名義上算是附屬,實際上人數規模幾乎是伴讀數量三倍還多的預備侍衛班。


    這個預備侍衛班同樣來自四王的推薦,但是人員卻大多屬於那些與四王有著各種交情的遠支低爵位的宗室,有些甚至已經淪為閑散宗室。四王性情不同,所推薦的人也大不一樣。但有一點是相似的,就是他們推薦的這些孩子的水平都還是相當不錯的。最起碼,體格都很強健。


    黛青皇室的規矩,無論是皇室還是異姓,除了特別加有世襲罔替特權的之外,所有的爵位在世襲的時候都要每代遞減一級。


    比如說第一代是親王,第二代繼承的時候就隻能達到一個郡王,第三代最高隻能是貝勒,第四代是貝子。


    而且,這還隻是封頂,不是起步,襲爵的時候還要考封,通過各種考試來確定成績,成績好的,可能獲得可繼承的最高爵位,就是比照上一代降低一級。要是遇著成績不好的,那說不了想不起,就得往下再降。


    有的親王的繼承人,居然隻得著個貝子,那就是因為考試成績太差了。


    這還得是嫡長繼承人。


    各種的幼子、庶子,那就更加等而下之了。所以有親王、郡王的兒子,隻能混著鎮國將軍的。


    當然,這隻是襲爵,各人襲爵之前,襲爵之後,都可以憑自己的政績武功給自己掙前程,憑自己的本事換取更高的爵位。這也是黛青帝國皇族之中始終人才輩出的原因。如果不努力,那就得不到爵位,但如果你肯努力,你的路肯定是比普通人要寬廣得多。


    但即便如此,仍然還是有很多人最終撈不到爵位。這些人當然就是那些祖上既庶且幼,而且考試成績也不好,軍功政績也不怎麽樣的人後代。


    畢竟,除了各個的資質能力不同,每個人的運氣也是不同的,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建立功勳的。


    因為黛青所有吃國家俸祿的職位,都是有定額的。一個蘿卜一個坑。皇族成員雖然有各種優待照顧,但是二百餘年來,皇族人口越來越多,可以用來照顧的崗位和機會卻沒有增長,自然會有人被淘汰出局。


    而一旦有一人被淘汰,那也就意味著他的子子孫孫大概率很難翻身了。


    但是這些人,卻又無不渴望獲得重新獲得爵位的機會。


    畢竟頂著孟古覺羅的姓氏,卻沒有爵位。隻能和普通固山子弟一樣,領取每年相當於幾十兩銀子的錢糧俸祿,對於這些自視血統高貴的皇族後裔來說,實質上就是一種恥辱。


    這些最底層的閑散宗室們,其中有一大半,始終都在渴望獲得重新崛起的機會,給自己,更是給子孫後代改變命運。他們倒不是為生存而努力,但是他們需要為榮譽而拚搏。


    入宮當侍衛,一向是固山子弟的一個通天的機會。但這種機會給閑散宗室的時候是很少的,那些固山世家們早就世世代代盯緊了這些有限的職位了。


    所以當四王將“預備侍衛班”的消息放出來之後,立即有無數人來尋求門路。


    能從小就在皇上還小的時候就在皇上身邊做事,那將來前途還敢限量嗎?那不就等同於跟皇上成為“發小”了嗎?那種純潔的友誼,可是比什麽才華、功名、政績、功名都實在的啊。隻要有一天皇上長大了,一親政,肯定是要重用自己從小一起玩到大的這些夥伴的啊。


    關係近的,關係遠的,有關係的,沒關係的,都來求門路了。


    這些人當然是要有所孝敬的,那是陋規,即便是四王也不敢過分違背。


    但是終究還是以家室和本人資質為重。


    其實,論到資質,低爵甚至閑散宗室子弟們的水平本來就不比近支宗室差太多。他們同樣衣食無憂,同樣可以免費進入宗室學校讀書習武,隻不過教學資源確實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小孩子的階段,資源的效應並不是特別大。而且這些低爵甚至閑散宗室的子弟們,因為有著巨大的上升願望,所以更加努力,也因此更有培養價值。


    當然,最至近的伴讀組是不會讓他們進入的,但是預備侍衛班,還是可以給他們網開一麵的。奕欣的意思大家都懂,光憑著近支宗室這點人,是不可能撐得起黛青這麽大的一片天的。而且,近支宗室平時太過享樂,雖然其中也不乏優秀之子,但大體上都是吃不得苦、出不得力,又不識民間疾苦之輩。而且他們獲取機會太容易,得到了也不會特別珍惜,反而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甚至認為這是自己在為國效力。反而低爵甚至閑散宗室的子弟們,已經沒有退路可言,抓著個機會,就可能拚出一片天地。


    四王也是希望把低爵甚至閑散宗室子弟作為未來的骨幹力量來培養,以此加強皇族宗室的實力。


    於是,一下子居然招了一百二十一名預備侍衛。


    有點猛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夢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哈什納達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哈什納達爾並收藏清夢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