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位麵載汲那個時代的光統饑荒堪稱是人類有史以來空前絕後的大災難,據說帝國北方將近一半的人口都滅絕了。
正如很多人私下所說的,光統帝並不是一個有福的皇帝,而是一個倒黴的皇帝。年僅四歲的他,還什麽也不懂,就被強行從母親和乳母的懷中奪走。然而,隨著他登基為帝,失去母愛和家人的卻不僅僅是他一個人。
從光統即位開始,旱災開始露頭了,隻不過當時是嚴冬,範圍也僅限於北直省鄰近京城的少數地方,大家都不太注意這個問題。
越是不容易注意到的問題,越可怕。在不知不覺當中,水量漸漸減少,直至一條河一片湖的消失。最初可能隻是少雨,斷流,逐漸發展到連井水都枯竭了。初期飲用水還可以通過挖更深的深井來解決,但是莊稼的損失卻不可避免了。光統元年還隻是北直一小部分地方減產,然後到了光統二年就是東齊省大部分地區歉收,而到了光統三年,則發展到東齊省絕產。而且,正如旱情沒有止步於北直,同樣也沒被東齊省限製擴張的發展。很快,萬裏無雲的天氣越過東齊省席卷了南豫、晉西、秦西。
整個北黛青的農業區,都陷入了旱災導致的饑荒。
土地幹裂,先是禾苗旱死,然後草也被旱死,樹上的葉子都掉光了,樹皮被人們剝掉吃光,樹根也被人們挖出來吃光。接下來,人類撲向老鼠。人們挖開老鼠洞,把老鼠和老鼠儲存的糧食一並吃光。
吃老鼠和接觸老鼠很容易染病,於是很多人還沒有死於饑荒卻先死於瘟疫。
但更多的人還是死於饑餓,據朝廷派出的官員估計,每天都會有幾千人活活餓死。
在餓死之前,他們中絕大多數會突破人性的最後底線。
吃樹皮和老鼠都已經算是很設設射奢華的行為。
當樹皮也沒得啃的時候,傳說中的觀音土(製瓷土)又出現了。
然而,東齊、南豫等省的人口太多了,他們居然把觀音土也吃光了!吃光了觀音土的饑民開始注意到一些大石頭,他們把石頭磨成粉狀,用來作為觀音土的替代品。當然,吃了這東西也是不能真正獲取營養的,人們隻是暫時產生自我欺騙的果腹感。很快,吃了大石頭和吃觀音土的人一樣,活活脹肚脹死。
人們知道吃土吃石頭粉必然是個死,但是不吃也是個死,與其餓死,不如脹死。
而這些吃觀音土、吃石頭粉死的,還算是文明,和守住了人類最後底線的人。
而這批“文明人”最後的結果,也不完全是尊嚴和體麵。事實上,他們的屍體很快被那些底線相對於他們要低很多的同類發現。然後吃到肚子裏。
吃觀音土吃石頭粉最終還是個死,但是吃屍體卻真的可以活下來呀。於是,人肉甚至漸漸成為了“主食”!
於是,那些還有一點良知的人,是絕不敢在家中有親人去世的時候,大聲哀哭的,更不敢公開的按照黛青中土人的厚葬傳統辦理喪事。他們隻能悄悄的掩埋。因為一旦有聲音傳出,被沒有底線的人聽到後,他們就會突破一切障礙,找到埋葬之處,然後把屍體挖出來吃掉。
至於那些沒有人性和底線的家庭,當有家庭成員去世的時候,正是他們又有新食物的時候。
死人尚且不被放過,就更不用活人了。
雖然饑荒嚴重,但是還是會富戶出來買人。至於買到的人都去了哪兒,就沒有人知道了。賣他們的親人,也不關心他們的死活。首先被賣掉的當然是小孩子,而小孩子中尤其先賣掉女孩兒,特別是不健康的女孩兒。
這真是撕心裂肺的痛。
同一個家庭中的人,為了自己或者一些被認為更重要的人能夠活下去,就要犧牲掉另一些人。
當然,被賣有時也是一種活下去的機會。
因為如果買人者真的是有錢有糧,趁著人力不值錢買一些奴仆,那麽被賣者即便再苦再難,至少還有活下去的機會。
既然富戶可以買人,說明他們有養活更多人的食物。那麽為什麽他們不用這些糧食去周濟窮人呢?
原因肯定有,而且會有很多,很正大。如果官府要求他們捐出他們的糧食,一定會遭到失敗,因為他們的財富受到法律的保護。
但是,不能保護人不至於餓死的法律,是不會被所有人遵守的。有些災民到了這個時候就會湊到一起,組成“砍刀會”,開始吃大戶。他們不需要大費周折,一旦湊齊一定規模的人數,或者一二百,或者三五百,他們就會直奔當地有名的大戶。到了也不費話,直接就是個搶。先吃個飽,再把能帶走的全都帶走。
而這個時候,朝廷雖然也在賑災,但是收效非常有限。總之,這場饑荒導致了
但是現在,b位麵的曆史已經被改變了。
首先,經過孚郡王的一番操作,已經把大量的災民都招到東土當工人了。這些人是受災地區的另類精英,他們大多體格健壯,有相對高於其他人的見識和基本的道德底線。當他們在東土越來越站穩腳跟,而東齊老家的形勢越來越不似人間的情況下,他們的親朋也很自然的也學他們的樣子,開始遠渡東土,脫離地獄進入天堂。
而且,當這些人懷著背井離鄉的悲傷來到東土的時候,卻驚異的發現,這裏根本不像想象中的異鄉的樣子。周圍的東齊人實在是太多了。而且,還在越來越多。
而那些因為種種原因,不願或者不能前往東土的人,也獲得了來自東土的幫助。就是前麵說到的,那些農藝師和他們所推廣的種子。
最初,大家吃是看中種植農藝師種子可以換取“工作餐”。
那些“工作餐”的味道很奇怪,但是真的很好吃。是實實在在的食物,吃了可以管飽,還能長力氣。
據農藝師們介紹,他們現在種下的種子,將來就可以結出工作餐裏所使用的食材。而現在這些食材是在東土的土地上長出來的。經過實驗證明,這類作物對於水的需求是非常小的。即便很嚴重的旱情,也可以存活下去。
東土,對於經過曆史修正的b位麵來說,就好像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更準確的說則是饑荒中的一桌盛宴。
正如很多人私下所說的,光統帝並不是一個有福的皇帝,而是一個倒黴的皇帝。年僅四歲的他,還什麽也不懂,就被強行從母親和乳母的懷中奪走。然而,隨著他登基為帝,失去母愛和家人的卻不僅僅是他一個人。
從光統即位開始,旱災開始露頭了,隻不過當時是嚴冬,範圍也僅限於北直省鄰近京城的少數地方,大家都不太注意這個問題。
越是不容易注意到的問題,越可怕。在不知不覺當中,水量漸漸減少,直至一條河一片湖的消失。最初可能隻是少雨,斷流,逐漸發展到連井水都枯竭了。初期飲用水還可以通過挖更深的深井來解決,但是莊稼的損失卻不可避免了。光統元年還隻是北直一小部分地方減產,然後到了光統二年就是東齊省大部分地區歉收,而到了光統三年,則發展到東齊省絕產。而且,正如旱情沒有止步於北直,同樣也沒被東齊省限製擴張的發展。很快,萬裏無雲的天氣越過東齊省席卷了南豫、晉西、秦西。
整個北黛青的農業區,都陷入了旱災導致的饑荒。
土地幹裂,先是禾苗旱死,然後草也被旱死,樹上的葉子都掉光了,樹皮被人們剝掉吃光,樹根也被人們挖出來吃光。接下來,人類撲向老鼠。人們挖開老鼠洞,把老鼠和老鼠儲存的糧食一並吃光。
吃老鼠和接觸老鼠很容易染病,於是很多人還沒有死於饑荒卻先死於瘟疫。
但更多的人還是死於饑餓,據朝廷派出的官員估計,每天都會有幾千人活活餓死。
在餓死之前,他們中絕大多數會突破人性的最後底線。
吃樹皮和老鼠都已經算是很設設射奢華的行為。
當樹皮也沒得啃的時候,傳說中的觀音土(製瓷土)又出現了。
然而,東齊、南豫等省的人口太多了,他們居然把觀音土也吃光了!吃光了觀音土的饑民開始注意到一些大石頭,他們把石頭磨成粉狀,用來作為觀音土的替代品。當然,吃了這東西也是不能真正獲取營養的,人們隻是暫時產生自我欺騙的果腹感。很快,吃了大石頭和吃觀音土的人一樣,活活脹肚脹死。
人們知道吃土吃石頭粉必然是個死,但是不吃也是個死,與其餓死,不如脹死。
而這些吃觀音土、吃石頭粉死的,還算是文明,和守住了人類最後底線的人。
而這批“文明人”最後的結果,也不完全是尊嚴和體麵。事實上,他們的屍體很快被那些底線相對於他們要低很多的同類發現。然後吃到肚子裏。
吃觀音土吃石頭粉最終還是個死,但是吃屍體卻真的可以活下來呀。於是,人肉甚至漸漸成為了“主食”!
於是,那些還有一點良知的人,是絕不敢在家中有親人去世的時候,大聲哀哭的,更不敢公開的按照黛青中土人的厚葬傳統辦理喪事。他們隻能悄悄的掩埋。因為一旦有聲音傳出,被沒有底線的人聽到後,他們就會突破一切障礙,找到埋葬之處,然後把屍體挖出來吃掉。
至於那些沒有人性和底線的家庭,當有家庭成員去世的時候,正是他們又有新食物的時候。
死人尚且不被放過,就更不用活人了。
雖然饑荒嚴重,但是還是會富戶出來買人。至於買到的人都去了哪兒,就沒有人知道了。賣他們的親人,也不關心他們的死活。首先被賣掉的當然是小孩子,而小孩子中尤其先賣掉女孩兒,特別是不健康的女孩兒。
這真是撕心裂肺的痛。
同一個家庭中的人,為了自己或者一些被認為更重要的人能夠活下去,就要犧牲掉另一些人。
當然,被賣有時也是一種活下去的機會。
因為如果買人者真的是有錢有糧,趁著人力不值錢買一些奴仆,那麽被賣者即便再苦再難,至少還有活下去的機會。
既然富戶可以買人,說明他們有養活更多人的食物。那麽為什麽他們不用這些糧食去周濟窮人呢?
原因肯定有,而且會有很多,很正大。如果官府要求他們捐出他們的糧食,一定會遭到失敗,因為他們的財富受到法律的保護。
但是,不能保護人不至於餓死的法律,是不會被所有人遵守的。有些災民到了這個時候就會湊到一起,組成“砍刀會”,開始吃大戶。他們不需要大費周折,一旦湊齊一定規模的人數,或者一二百,或者三五百,他們就會直奔當地有名的大戶。到了也不費話,直接就是個搶。先吃個飽,再把能帶走的全都帶走。
而這個時候,朝廷雖然也在賑災,但是收效非常有限。總之,這場饑荒導致了
但是現在,b位麵的曆史已經被改變了。
首先,經過孚郡王的一番操作,已經把大量的災民都招到東土當工人了。這些人是受災地區的另類精英,他們大多體格健壯,有相對高於其他人的見識和基本的道德底線。當他們在東土越來越站穩腳跟,而東齊老家的形勢越來越不似人間的情況下,他們的親朋也很自然的也學他們的樣子,開始遠渡東土,脫離地獄進入天堂。
而且,當這些人懷著背井離鄉的悲傷來到東土的時候,卻驚異的發現,這裏根本不像想象中的異鄉的樣子。周圍的東齊人實在是太多了。而且,還在越來越多。
而那些因為種種原因,不願或者不能前往東土的人,也獲得了來自東土的幫助。就是前麵說到的,那些農藝師和他們所推廣的種子。
最初,大家吃是看中種植農藝師種子可以換取“工作餐”。
那些“工作餐”的味道很奇怪,但是真的很好吃。是實實在在的食物,吃了可以管飽,還能長力氣。
據農藝師們介紹,他們現在種下的種子,將來就可以結出工作餐裏所使用的食材。而現在這些食材是在東土的土地上長出來的。經過實驗證明,這類作物對於水的需求是非常小的。即便很嚴重的旱情,也可以存活下去。
東土,對於經過曆史修正的b位麵來說,就好像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更準確的說則是饑荒中的一桌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