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允衡凝眉思忖著,唇邊有了一絲諷意。
大陳積弊已久、沉屙難愈,可龍椅上的那一位卻不知被什麽嚇破了膽,隻將眼睛放在士族身上,簡直是膽小如鼠外加極度短視,哪裏有一朝君主的氣度?
相較而言,先帝爺固然算是個急功近利的皇帝,卻也不乏殺伐果斷,遠比當今的這一位更有魄力。
略略調整了一番姿勢,薛允衡將信箋挪去了迎光的那一側,繼續盯著箋上的十個字細瞧,麵色轉為沉凝。
信中所言的“周、杜”,應該是指大陳七姓中的沔陽周氏、襄垣杜氏。
此二姓與薛家的關係,例來不算太近。這也不算是什麽秘密,舉凡大陳成些體統的士族,對此皆有耳聞。
特別是最近這段時間,薛允衍所查的占田複除案之中,周家擔的幹係可不小。前些時薛允衡迴大都,已能隱約察覺到周氏與薛氏之間劍拔弩張的氛圍了。
除卻這兩家之外,信中所言的“馮、史”二姓,與薛家的關係更是隻能用“不對盤”來形容。
這二姓之中,馮氏是二皇子的母族,而史氏則是三皇子的母族。這兩戶人家都曾經打過與薛家聯姻的主意,卻被薛郡公明言相拒了。
於是,結親不成反成仇。
這倒也不能說馮家與史家心胸狹窄,而是薛郡公委實拒絕得毫不客氣,一句“士者,唯親好德者也”,便生生地將這兩家直接給劃在了“無德者”之列。
被人這樣給羞辱了,且到底那也是皇子母族,還沾著皇族的裙帶呢,你說這兩家如何能不生氣?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麵對這兩家聯姻的意願時,也唯有薛郡公這種斬釘截鐵、毫無轉圜餘地的拒絕態度,才能令疑心病極重的中元帝放下心來。
這是最為有效、且也是唯一有效的去除懷疑的辦法,你當薛郡公願意得罪這兩位皇子的母族麽?他其實也是不得以而為之罷了。
薛家是打定了主意站在中元帝身後的,任你哪一位皇子來了,也絕不會站隊。麵對兩姓求親之意,薛郡公但凡有半分拖泥帶水,中元帝對薛家也不會如今日這般信重。
不過,心中再是如何滿意,在表麵上中元帝也不能不有所表示。到底他也要顧及一些天家的顏麵,總不能被人白白地罵了自己兒子的母族吧?於是在事發後不久,中元帝便叫了個內侍去薛家,口頭申斥了薛郡公幾句,又罰了他一個月的口俸。
薛郡公被罵得失了顏麵,一堵氣,整半個月托病沒上朝。那時恰巧三公中缺了個大司徒,本來薛郡公是最有力的人選,結果就為了這些破事兒,他被好幾個禦史聯名參奏,再加上周、杜兩家背後使手段,那大司徒之職最後便落在了濟陽蔡氏族老蔡之培的頭上。
這濟陽蔡氏也是曆史悠久的大姓,隻是不及那七姓冠族來得煊赫罷了,且本朝三公手中的權柄已多被分散,論實權遠不及尚書令、仆射等要職。
不過,因任職三公者多德高望重的耄老,故其在皇帝心中還是很有些分量的,一些要事、密事也多會召他們商議。
薛郡公沒爭上大司徒,中元帝大約也是心中有愧,所以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待薛氏甚厚。隻是如此一來,馮、史二姓便有些裏外不是人了。
這兩家也是倒黴,哪能想到求個親也能攤上這種事?也再想不到中元帝這心能偏成這樣。
如今,有了薛郡公的那句考語在前,縱觀大陳略有些體麵的士族,又有哪個會不顧名聲地去與“無德者”聯姻?而從那時起,馮家與史家便隱隱有了種“嫁不出去、娶不進來”的尷尬。
此二姓對薛家的恨,由此可以想見。
可此刻,便是這四家與薛氏關係最差的士族,卻偏偏出現在了東陵野老的贈言中,薛允衡自是感到說不出地怪異。
當初若非東陵先生的贈言,他也不會將黃柏陂的那塊地強行買(搶)下,他滿心以為這塊地往後是有大用途的,故一直扣在手中未動。然而此際看來,情況卻很可能恰恰相反。
“莫非,黃柏陂竟是個大麻煩……”薛允衡輕輕地自語道,長眉微蹙,眸中劃過了幾分沉思。
“郎君,茶煮好了。”一旁傳來了阿堵的語聲。
薛允衡“唔”了一聲,眼睛仍舊停在信上,隨意地擺了擺手:“斟上。”
阿堵翻了個白眼,斟了半盞茶,拿手背試了試溫度。
天氣寒冷,這車中雖有火爐燒著,卻也不算太暖和,茶水很快便沒方才那樣燙了,他這才小心翼翼地將茶盞奉到了薛允衡的跟前。
薛允衡接盞啜了一口,旋即便蹙了眉,朝阿堵拋過去一個淡淡的眼風:“難喝。”語罷,便將茶盞往旁一擱,再也不去碰了。
阿堵一口氣堵在半路,胸脯起伏了好半晌,方才重重地哼了一聲:“窮講究!”
想了想,終究還是氣不過,賭氣端起茶壺推窗就要往外潑。
“慢著,我又沒說不喝。”清悅的語聲慢悠悠地飄了過來。阿堵的動作定住了,扭頭怒視薛允衡。
薛允衡卻是一臉的得意,端起旁邊的茶盞一飲而盡,又將空盞向他麵前一推:“斟茶。”
阿堵直是氣了個倒仰,卻也隻能恨得牙癢癢地給薛允衡斟茶。
他前天跟薛允衡打賭輸了,賭注就是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地服侍薛允衡十天,這期間可以還嘴,但不許吵架。
阿堵一肚子的架沒處吵,都快憋死了。
看著自家小廝憋得臉紅脖子粗地乖乖斟茶,薛允衡麵上卻並沒多少得意,而是神情沉肅。
黃柏陂這塊地,確實很詭異。
自從他拿到了地之後,時不時地便總有人要來買,有時是商戶,有時是士族。因為都是些不打眼的人物,他便也沒叫人細查,隻一概推了個幹淨。
現在想想,這些買地的人便很奇怪。就黃柏陂這麽個窮地方,怎麽可能有那麽多人看中了這塊地?
大陳積弊已久、沉屙難愈,可龍椅上的那一位卻不知被什麽嚇破了膽,隻將眼睛放在士族身上,簡直是膽小如鼠外加極度短視,哪裏有一朝君主的氣度?
相較而言,先帝爺固然算是個急功近利的皇帝,卻也不乏殺伐果斷,遠比當今的這一位更有魄力。
略略調整了一番姿勢,薛允衡將信箋挪去了迎光的那一側,繼續盯著箋上的十個字細瞧,麵色轉為沉凝。
信中所言的“周、杜”,應該是指大陳七姓中的沔陽周氏、襄垣杜氏。
此二姓與薛家的關係,例來不算太近。這也不算是什麽秘密,舉凡大陳成些體統的士族,對此皆有耳聞。
特別是最近這段時間,薛允衍所查的占田複除案之中,周家擔的幹係可不小。前些時薛允衡迴大都,已能隱約察覺到周氏與薛氏之間劍拔弩張的氛圍了。
除卻這兩家之外,信中所言的“馮、史”二姓,與薛家的關係更是隻能用“不對盤”來形容。
這二姓之中,馮氏是二皇子的母族,而史氏則是三皇子的母族。這兩戶人家都曾經打過與薛家聯姻的主意,卻被薛郡公明言相拒了。
於是,結親不成反成仇。
這倒也不能說馮家與史家心胸狹窄,而是薛郡公委實拒絕得毫不客氣,一句“士者,唯親好德者也”,便生生地將這兩家直接給劃在了“無德者”之列。
被人這樣給羞辱了,且到底那也是皇子母族,還沾著皇族的裙帶呢,你說這兩家如何能不生氣?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麵對這兩家聯姻的意願時,也唯有薛郡公這種斬釘截鐵、毫無轉圜餘地的拒絕態度,才能令疑心病極重的中元帝放下心來。
這是最為有效、且也是唯一有效的去除懷疑的辦法,你當薛郡公願意得罪這兩位皇子的母族麽?他其實也是不得以而為之罷了。
薛家是打定了主意站在中元帝身後的,任你哪一位皇子來了,也絕不會站隊。麵對兩姓求親之意,薛郡公但凡有半分拖泥帶水,中元帝對薛家也不會如今日這般信重。
不過,心中再是如何滿意,在表麵上中元帝也不能不有所表示。到底他也要顧及一些天家的顏麵,總不能被人白白地罵了自己兒子的母族吧?於是在事發後不久,中元帝便叫了個內侍去薛家,口頭申斥了薛郡公幾句,又罰了他一個月的口俸。
薛郡公被罵得失了顏麵,一堵氣,整半個月托病沒上朝。那時恰巧三公中缺了個大司徒,本來薛郡公是最有力的人選,結果就為了這些破事兒,他被好幾個禦史聯名參奏,再加上周、杜兩家背後使手段,那大司徒之職最後便落在了濟陽蔡氏族老蔡之培的頭上。
這濟陽蔡氏也是曆史悠久的大姓,隻是不及那七姓冠族來得煊赫罷了,且本朝三公手中的權柄已多被分散,論實權遠不及尚書令、仆射等要職。
不過,因任職三公者多德高望重的耄老,故其在皇帝心中還是很有些分量的,一些要事、密事也多會召他們商議。
薛郡公沒爭上大司徒,中元帝大約也是心中有愧,所以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待薛氏甚厚。隻是如此一來,馮、史二姓便有些裏外不是人了。
這兩家也是倒黴,哪能想到求個親也能攤上這種事?也再想不到中元帝這心能偏成這樣。
如今,有了薛郡公的那句考語在前,縱觀大陳略有些體麵的士族,又有哪個會不顧名聲地去與“無德者”聯姻?而從那時起,馮家與史家便隱隱有了種“嫁不出去、娶不進來”的尷尬。
此二姓對薛家的恨,由此可以想見。
可此刻,便是這四家與薛氏關係最差的士族,卻偏偏出現在了東陵野老的贈言中,薛允衡自是感到說不出地怪異。
當初若非東陵先生的贈言,他也不會將黃柏陂的那塊地強行買(搶)下,他滿心以為這塊地往後是有大用途的,故一直扣在手中未動。然而此際看來,情況卻很可能恰恰相反。
“莫非,黃柏陂竟是個大麻煩……”薛允衡輕輕地自語道,長眉微蹙,眸中劃過了幾分沉思。
“郎君,茶煮好了。”一旁傳來了阿堵的語聲。
薛允衡“唔”了一聲,眼睛仍舊停在信上,隨意地擺了擺手:“斟上。”
阿堵翻了個白眼,斟了半盞茶,拿手背試了試溫度。
天氣寒冷,這車中雖有火爐燒著,卻也不算太暖和,茶水很快便沒方才那樣燙了,他這才小心翼翼地將茶盞奉到了薛允衡的跟前。
薛允衡接盞啜了一口,旋即便蹙了眉,朝阿堵拋過去一個淡淡的眼風:“難喝。”語罷,便將茶盞往旁一擱,再也不去碰了。
阿堵一口氣堵在半路,胸脯起伏了好半晌,方才重重地哼了一聲:“窮講究!”
想了想,終究還是氣不過,賭氣端起茶壺推窗就要往外潑。
“慢著,我又沒說不喝。”清悅的語聲慢悠悠地飄了過來。阿堵的動作定住了,扭頭怒視薛允衡。
薛允衡卻是一臉的得意,端起旁邊的茶盞一飲而盡,又將空盞向他麵前一推:“斟茶。”
阿堵直是氣了個倒仰,卻也隻能恨得牙癢癢地給薛允衡斟茶。
他前天跟薛允衡打賭輸了,賭注就是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地服侍薛允衡十天,這期間可以還嘴,但不許吵架。
阿堵一肚子的架沒處吵,都快憋死了。
看著自家小廝憋得臉紅脖子粗地乖乖斟茶,薛允衡麵上卻並沒多少得意,而是神情沉肅。
黃柏陂這塊地,確實很詭異。
自從他拿到了地之後,時不時地便總有人要來買,有時是商戶,有時是士族。因為都是些不打眼的人物,他便也沒叫人細查,隻一概推了個幹淨。
現在想想,這些買地的人便很奇怪。就黃柏陂這麽個窮地方,怎麽可能有那麽多人看中了這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