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嫗凝神看了一會,方迴首輕聲道:“此處不比別處,別亂說話。”
阿承咽了口唾沫,站起身來嘻嘻而笑:“祖母真兇,嚇壞阿承了。”
看著他瘦弱的身子、微黃的小臉,周嫗的心已經軟了大半。
她放下簾幕,上前將他攬入懷裏,慈聲道:“祖母就你一個命根子,自是願你好好的,莫要摻到旁的事情裏。”
她語聲諄諄,滿是慈愛憐惜,阿承便靜靜地偎在她懷裏,過了一會方道:“可是祖母以前教過我,人要知恩圖報。今日我就是幫著傳了句話而已,祖母為何還要怪我?這些小事與救命之恩如何相比?”
周嫗的神情滯了滯,長歎了一聲,將阿承的身子扳轉了過來,看著他烏黑明亮的眼睛,低聲道:“我知道阿承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我也沒說你做錯了,隻是你要答應我,往後不管做什麽,事先都要告訴我一聲,”
“好,祖母,阿承答應你。”阿承的眼睛裏閃著光,如同最幹淨的寶石。
周嫗目光柔和,低聲叮囑:“你要記得,府中無小事,就算是跑腿傳話,你也要仔細些,盡量避著人,事前事後更要守口如瓶,除了祖母,就是再要好的朋友也不可說。”
阿承一一點頭應下,又不安分地拱著身子:“那今天的事情呢?怎麽樣了?阿栗的話有沒有帶到?”
周嫗無奈地拍了拍他的小腦袋:“自然是成了。傳句話的事情,祖母又不傻。”
阿承摸了摸頭,“嘿嘿”憨笑了起來,大眼睛裏卻閃過了一道光。
其實,秦素今日捎來的話,並不止一件事。除了請他幫忙給西華居遞消息外,秦素還請他幫著注意秦彥昭平素的動靜,並請他莫要忘了圖冊一事,且特別告訴他,那圖冊之事至為緊要,隻能悄悄打聽,不可驚動旁人。
這幾件事,阿承皆不曾告訴周嫗。
他年紀雖小,卻極有主見,自知曉是秦素救了自己命後,便將她當作了恩人,一直苦思報恩之法。如今秦素有求於他,他便打定了主意,即便赴湯蹈火亦需踐諾。又因怕周嫗擔心,故幹脆便瞞了下來,隻自己悄悄應下了。
周嫗哪裏知道自家孫子的這些心思,此時攬著阿承,心念轉動,兀自出著神。
阿栗帶來了六娘的口信,卻是轉托阿勝告訴阿承的。而阿承也確實聰明,並未直接去傳話,反是找到了她這裏。周嫗便請了平嫂子幫忙,將話遞到了西院夫人處。
如今事已辦成,然周嫗的心情卻並不太好。
她不想摻進府中的雜事中,尤其是兩院之爭,她一點都不想參與。
可現在看來,想要獨善其身卻很難。
六娘不知出於何種原因,對府中的大小事皆十分上心。而他們祖孫欠了她一條命,幫著傳話做事,亦是該當的。
周嫗不免有些憂慮。
阿承是個實心眼的孩子,對六娘懷著一腔報恩之心,她這個做祖母的不好攔著,隻能多多幫襯。
若非知曉六娘並非心思深沉之人,她現在倒真要懷疑,六娘當初兩度示恩,是不是早就有了施恩圖報的打算了。
周嫗的心思轉了一圈,複又無奈地歎了口氣。
罷了,總歸他們祖孫欠了六娘的,這條路既已踏了出了第一步,便隻能一步步往下走了,多想亦是無益。
此際她唯有祈禱著,願那六娘並無歹意,更願她與她的孫兒,能夠在這紛亂的現世中,求得一份平安。
掌燈時分,秦家欲辦族學一事,便已經在府裏傳遍了,東籬自然也是一片議論紛紛。
在陳國士族中,那些大姓冠族皆是自辦族學的,而小士族卻多是去大族附學,或是幾家聯辦。
秦家如今也攤上了這樣事,府中下人自是歡喜。他們見識雖有限,卻也知道辦族學是很長臉麵的事,秦家的族學若真能辦起來,往後他們在外頭行走,那腰杆也能挺直了。
秦素似是頗為高興,聽了馮嫗傳來的消息,先是一連說了幾個“好”字,隨後便掏出了幾十錢,令送去廚房多加幾個菜,又叫煮一大鍋熱湯,賞給仆役們吃。
不止東籬,東晴山莊、東風渡等各個院子,亦皆有主人加飯加菜的,想來各院主子亦深覺此事大好,故皆有賞。雖主人們自己不能吃葷腥,下人們吃得好些卻並不違製。
於是,臨近飯時,東院裏便洋溢著淡淡的喜氣,掃去了秦府這段時間以來的沉悶與頹喪。
許是心情好的緣故,用罷晚食後不久,東籬的人便皆早早地睡下了,就連一向最熬得住的馮嫗,在幫秦素梳洗時亦是腳步發飄。
未至戌正三刻,整個東籬便陷入了一片沉寂與黑暗。
秦素睜著眼睛躺在榻上,默默地計算著時辰。
北風獵獵,在窗外唿嘯來去,引得簷下風鐸嗡鳴聲不斷。而在東籬的西次間裏,卻是一片輕微的、蘊著溫暖與慵懶的鼻息聲。
今晚恰逢錦繡值宿,她仍舊按著以往的習慣,在熏籠前設了一張地鋪。
案邊點著細細的白燭,晦暗的光線下,隱約可見她橫陳的身影。她看上去睡得極沉,臥倒的身子微微起伏著,吐息間夾雜著零星的呢喃。
秦素凝目看向沉睡的錦繡,彎了彎唇角。
睡著了的錦繡,還是那樣的愛說話。
她凝視著熟睡的錦繡,在心中默默地數著數,待數到第六百七十下的時候,東籬的院外,便傳來了二更的鼓聲。
“咚、咚”,連著兩聲的鼓點,零落而孤淒,仿若石子落入深潭,輕輕擊破了這深且靜的夜,擊出了一圈圈黏稠而綿延的波紋。
秦素探手掀開布帳,踩上了榻邊的麻履。
轉過床榻,穿過明間,靜謐的正房裏,響起了她輕悄的腳步聲。
窗外投來一束月華,微弱如一葉薄舟,撐不開這夜的湖水。
然而,於秦素而言,這一些些的光線卻是足夠了。即便星月皆無,憑著記憶,她也能悄無聲息地尋到她要找的事物。
阿承咽了口唾沫,站起身來嘻嘻而笑:“祖母真兇,嚇壞阿承了。”
看著他瘦弱的身子、微黃的小臉,周嫗的心已經軟了大半。
她放下簾幕,上前將他攬入懷裏,慈聲道:“祖母就你一個命根子,自是願你好好的,莫要摻到旁的事情裏。”
她語聲諄諄,滿是慈愛憐惜,阿承便靜靜地偎在她懷裏,過了一會方道:“可是祖母以前教過我,人要知恩圖報。今日我就是幫著傳了句話而已,祖母為何還要怪我?這些小事與救命之恩如何相比?”
周嫗的神情滯了滯,長歎了一聲,將阿承的身子扳轉了過來,看著他烏黑明亮的眼睛,低聲道:“我知道阿承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我也沒說你做錯了,隻是你要答應我,往後不管做什麽,事先都要告訴我一聲,”
“好,祖母,阿承答應你。”阿承的眼睛裏閃著光,如同最幹淨的寶石。
周嫗目光柔和,低聲叮囑:“你要記得,府中無小事,就算是跑腿傳話,你也要仔細些,盡量避著人,事前事後更要守口如瓶,除了祖母,就是再要好的朋友也不可說。”
阿承一一點頭應下,又不安分地拱著身子:“那今天的事情呢?怎麽樣了?阿栗的話有沒有帶到?”
周嫗無奈地拍了拍他的小腦袋:“自然是成了。傳句話的事情,祖母又不傻。”
阿承摸了摸頭,“嘿嘿”憨笑了起來,大眼睛裏卻閃過了一道光。
其實,秦素今日捎來的話,並不止一件事。除了請他幫忙給西華居遞消息外,秦素還請他幫著注意秦彥昭平素的動靜,並請他莫要忘了圖冊一事,且特別告訴他,那圖冊之事至為緊要,隻能悄悄打聽,不可驚動旁人。
這幾件事,阿承皆不曾告訴周嫗。
他年紀雖小,卻極有主見,自知曉是秦素救了自己命後,便將她當作了恩人,一直苦思報恩之法。如今秦素有求於他,他便打定了主意,即便赴湯蹈火亦需踐諾。又因怕周嫗擔心,故幹脆便瞞了下來,隻自己悄悄應下了。
周嫗哪裏知道自家孫子的這些心思,此時攬著阿承,心念轉動,兀自出著神。
阿栗帶來了六娘的口信,卻是轉托阿勝告訴阿承的。而阿承也確實聰明,並未直接去傳話,反是找到了她這裏。周嫗便請了平嫂子幫忙,將話遞到了西院夫人處。
如今事已辦成,然周嫗的心情卻並不太好。
她不想摻進府中的雜事中,尤其是兩院之爭,她一點都不想參與。
可現在看來,想要獨善其身卻很難。
六娘不知出於何種原因,對府中的大小事皆十分上心。而他們祖孫欠了她一條命,幫著傳話做事,亦是該當的。
周嫗不免有些憂慮。
阿承是個實心眼的孩子,對六娘懷著一腔報恩之心,她這個做祖母的不好攔著,隻能多多幫襯。
若非知曉六娘並非心思深沉之人,她現在倒真要懷疑,六娘當初兩度示恩,是不是早就有了施恩圖報的打算了。
周嫗的心思轉了一圈,複又無奈地歎了口氣。
罷了,總歸他們祖孫欠了六娘的,這條路既已踏了出了第一步,便隻能一步步往下走了,多想亦是無益。
此際她唯有祈禱著,願那六娘並無歹意,更願她與她的孫兒,能夠在這紛亂的現世中,求得一份平安。
掌燈時分,秦家欲辦族學一事,便已經在府裏傳遍了,東籬自然也是一片議論紛紛。
在陳國士族中,那些大姓冠族皆是自辦族學的,而小士族卻多是去大族附學,或是幾家聯辦。
秦家如今也攤上了這樣事,府中下人自是歡喜。他們見識雖有限,卻也知道辦族學是很長臉麵的事,秦家的族學若真能辦起來,往後他們在外頭行走,那腰杆也能挺直了。
秦素似是頗為高興,聽了馮嫗傳來的消息,先是一連說了幾個“好”字,隨後便掏出了幾十錢,令送去廚房多加幾個菜,又叫煮一大鍋熱湯,賞給仆役們吃。
不止東籬,東晴山莊、東風渡等各個院子,亦皆有主人加飯加菜的,想來各院主子亦深覺此事大好,故皆有賞。雖主人們自己不能吃葷腥,下人們吃得好些卻並不違製。
於是,臨近飯時,東院裏便洋溢著淡淡的喜氣,掃去了秦府這段時間以來的沉悶與頹喪。
許是心情好的緣故,用罷晚食後不久,東籬的人便皆早早地睡下了,就連一向最熬得住的馮嫗,在幫秦素梳洗時亦是腳步發飄。
未至戌正三刻,整個東籬便陷入了一片沉寂與黑暗。
秦素睜著眼睛躺在榻上,默默地計算著時辰。
北風獵獵,在窗外唿嘯來去,引得簷下風鐸嗡鳴聲不斷。而在東籬的西次間裏,卻是一片輕微的、蘊著溫暖與慵懶的鼻息聲。
今晚恰逢錦繡值宿,她仍舊按著以往的習慣,在熏籠前設了一張地鋪。
案邊點著細細的白燭,晦暗的光線下,隱約可見她橫陳的身影。她看上去睡得極沉,臥倒的身子微微起伏著,吐息間夾雜著零星的呢喃。
秦素凝目看向沉睡的錦繡,彎了彎唇角。
睡著了的錦繡,還是那樣的愛說話。
她凝視著熟睡的錦繡,在心中默默地數著數,待數到第六百七十下的時候,東籬的院外,便傳來了二更的鼓聲。
“咚、咚”,連著兩聲的鼓點,零落而孤淒,仿若石子落入深潭,輕輕擊破了這深且靜的夜,擊出了一圈圈黏稠而綿延的波紋。
秦素探手掀開布帳,踩上了榻邊的麻履。
轉過床榻,穿過明間,靜謐的正房裏,響起了她輕悄的腳步聲。
窗外投來一束月華,微弱如一葉薄舟,撐不開這夜的湖水。
然而,於秦素而言,這一些些的光線卻是足夠了。即便星月皆無,憑著記憶,她也能悄無聲息地尋到她要找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