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該高調的時候餘七安也會高調,那是實力橫壓一切的時候,當餘七安隨便一個徒弟都能碾壓最強者的時候,那是餘七安知道整個故事線的走向的時候。


    這個世界不一樣,餘七安現在實力還在最底層,對於世界的情況也一無所知,這個時候誰便浪,那不是找死麽?


    這不符合餘七安苟道大佬的人設嘛!


    餘七安從學校傳送陣出來,管家唿叫來一輛車,帶著他朝安排的宿舍而去,這裏的宿舍是一個獨棟別墅,每人一棟。


    京都大學雖然掛著京都的名字,但是卻自成一個世界,學校裏不僅有自己的商業街,娛樂設施,餐飲等等服務都有,在校學生雖然不多也有十萬之數,為這些學生服務的人口超過百萬。


    所以雖然是假期,路上的人依舊絡繹不絕。


    胖子認了認門,就去自己的宿舍去了。


    餘七安的宿舍並不大也不奢華,一樓有一個餐廳廚房,一個客廳,一個修煉室,一個管家臥室。二樓一個主臥一個客臥,然後一個書房和連接倉專用房。


    院子很大,前院有草坪花壇,後院有一大片空地可以隨意設置。


    餘七安對環境還算滿意,直接開始布置防禦陣法。


    首先是自己的臥室,然後是屋子,最後是院子,三層防禦環環相扣,就算真神也別想不經過允許進入餘七安的房子。


    按照好防禦陣法,餘七安就迫不及待的進入連接倉了。算算時間餘七安已經四年半沒有進入神國了,自從試煉結束之後,餘七安就沒有再進入。


    餘七安家裏沒有連接倉,學校裏倒是有,不過型號比較舊用起來也不舒服。外麵的連接倉要價一小時幾百到幾十萬不等。


    倒不是餘七安出不起那錢,主要是安全性沒法保證。


    想要窺視餘七安神國情況的人那不是一個兩個,就算在學校連接,以餘七安待的那個學校的情況,估計跟篩子沒啥兩樣。


    所以餘七安一直忍到現在才連接神國。


    成神之前,半神的精神力不足以承受一天變成一年的時間拉扯,而且不借助連接倉的精神放大,半神的神威很難顯現。


    沒有神威神民哪裏能夠信服。如果神民不能信服,那怎麽會產生信仰。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半神的精神力弱,跟神國聯係也弱,通過連接倉更容易聯係上神國,節省神力消耗。


    不要說這些半神了,就是神靈大部分連接神域也會使用連接倉,除非成就真神,才可以不介意這些消耗,不依靠連接倉直接聯係神國。


    高級連接倉還能舒緩精神,讓人不至於因為時間流逝產生精神割裂之感。


    京都大學給每個學生配置的都是這種高級連接倉。


    進入神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精神進入,精神進入需要這些信眾建立的信仰建築或者雕塑,也可以是投射入聖靈體內,通過這些辦法指導神國的發展。


    另一種方法就是使用信仰之力給自己凝聚一個身體,消耗更大,能做的事情也更多。


    餘七安的信仰之力還算充裕,自然不會使用精神投射的方法了。


    整個神靈世界早已演化的跟當初的模樣完全不同,領地像是一個倒懸的群山懸浮在一片水域之上,有點像一個修仙門派一樣。


    整個領地西高東低,西北幹旱,東南濕潤,兩條大河從最西麵的高山蜿蜒流下,最後流到最東麵的大湖,大湖猶如一個漏鬥,在漏鬥的底部有一個小口,湖中的水從口中流下。


    這妥妥就是一個變圓了的華夏地圖嘛。


    之所以演化成這樣,那是因為這個世界會根據餘七安的潛意識進行演化。


    而西麵最高的山就是不周山了,山頂上懸浮著餘七安的劍山。


    領地之中,並不是一片安靜祥和的景象,餘七安看到項羽占據了東麵建立了彭城,白起和蒙恬占據西北建立了鹹陽,張良帶著三國眾人占據西南建立了蜀漢,賈詡帶著魏國一群人建立了許都,高寵在開封的位置建立東京府,盧象升在東北燕山建立北都城。


    餘七安有些無語,你們擱這給我搞春秋爭霸呢?


    餘七安當先降臨在蜀漢城中,張良立刻起身迎接。


    看到餘七安黑著臉,張良拱手道:“領主,這一切都是我的主意,如有不妥,還請領主責罰。”


    餘七安:“說說你的想法!”


    張良拱手:“以子房愚見,安樂之世難出好兵,非戰亂之時不會出百戰強軍。


    如果我們隻是為了更美好的生活,那自然是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和諧發展。


    但是以後我華夏必然跟異族之戰爭延綿不絕,如果讓大家聚在一起,你好我好大家好,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那等敵人來了,我們又如何應對?


    不如現在這樣,各自身在一地,然後相互征伐,讓大家時刻處於戰時,時刻處於警醒狀態,到時候不管是別人進攻咱們,還是咱們要打出去,大家都能最快的反應過來。”


    餘七安:“如此亂戰,怎麽能全心全意對抗外敵?”


    張良自信的笑了:“我們對內那是兄弟蕭牆,如果為敵來臨自然全力共禦外辱,誰要是這個時候不出力拖後腿,天下自然共誅之!”


    餘七安想想好像張良說的確實有道理。


    “這個征伐豈不是會消耗人口,士兵也會不斷損失,如何做到強軍?


    為強一國犧牲多國,為強一軍犧牲多軍麽?”


    張良:“所以這個征伐要有度,戰爭要有禮,用民力要有節,稅負要有度,各國各時期都有人傑,如果他們連這一點都做不好,那如果在這片土地上立足?


    優勝劣汰,等到最後剩下幾個大國的時候,勢力自然平衡。


    當然初期,我們以春秋戰國戰爭之禮為征戰之規矩,能夠減緩人口的損失,減少士兵的死亡。”


    餘七安不由想起了白起:“武安君白起同意你的建議了麽?”


    張良點頭:“領主放心,武安君白起以前隻為強秦,自然弱列國以強秦,現在武安君為領主做事,自然不會去做隻知道殺人的愚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武俠到西遊到洪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許你白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許你白頭並收藏從武俠到西遊到洪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