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新想到的辦法,自然就是將來二十一世紀,號稱這個世界超大的團體,農民工了。


    中國人自古就要戀鄉癖,如果不是窮,中國人一般是不願意出來的,不願意出來,自然就是窮,在這種死循環之下,為了將來的美好生活,在將來,將有一個團體,走了出來,他們就是農民工了。


    “農民工?”莫離愣了愣,這可是一個新名詞啊,但是隨即他說道:“付總,去鄉下招收農民的話,可是可以,但是,土地和糧食才是國家的根本,我們這樣去招工,政府那邊”


    另外還有一點,莫離沒有說出來,那就是從農村招工對現在而言是一件十分遙遠的事情。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農村孩子當工人的大門就已經關上,隻有極少數的幸運兒能夠因為各種機緣巧合而擺脫農民身份。鄉鎮企業的興起,讓一部分農民走進了工廠,但他們基本上都是離土不離鄉,甚至於是車間和地頭同時兼顧,算不上是真正的工人。


    但付新知道,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工業和服務業將會產生出越來越多的用工需求,屆時,將會有兩億以上的農民離開土地,遠赴珠三角、長三角等工業發達地帶,匯集成一支龐大的農民工大軍。


    付新現在想做的,就是打破常規,打破囚牢,提前一步,把農民工給拉出來。


    “政府那邊會不肯吧!”付新微笑這迴答,“這個你就不要擔心了。我可以去上麵申請,我們先挑選一個地方作為試點。這個地方,我們就找那些很貧困,種田也無法保證溫飽的貧困鄉,我想,那裏勞動力有剩餘,應該可以出來一部分人。”


    “這樣啊,可是可以,上麵不會有問題吧!糧食才是根本。”莫離還是有些擔心。這個時候,糧食確實是根本,還沒有幾個人,會想到去農村招工。


    “你放心吧,我會去跟我爹商量好了,我們潯陽,還是有貧困鄉的。”付新毫不在意地迴答。他對這個計劃,有著十足的信心。


    “付總,上麵同意了我們去貧困鄉招工的事情了?”莫離看著付新麵滿春風地從外麵進來,立即好奇地問道。


    付新點頭道:“同意了,省經委,省勞動廳都批準了這件事情。畢竟我們現在是在做先富帶後富的事情。不過這一次,我們招工不是我們潯陽,而是在宜城,我也不知道上麵的領導是怎麽考慮的,要我們去宜城的義鈞鄉招工。也許,是陳叔在那裏要求吧!”


    付新話裏的這個陳叔。自然就是胖子陳觀魚的老爹陳宏了。


    “哦,那宜城那邊怎麽說?”莫離問道。


    付新迴答:“宜城那邊自然沒有什麽意見,這個義鈞鄉我知道,這是宜城最貧困的一個鄉,說不定,就是我陳叔從哪裏聽到風聲,我們華興實業發展公司要去下鄉招工,才從上麵截了這麽一下。”


    莫離點著頭思索道:“義鈞鄉也不錯,怎麽說,我們華興實業發展公司也是從宜城起步的,報答一下家鄉人民是有必要的!”


    “嗯,是啊,報答一下家鄉人民,是有必要的,怎麽說,我也是宜城人,我們華興實業發展公司也是從宜城走出來的,是該報答一下!”付新感慨地說道,說到這裏,他想到了自己出來好幾年了,似乎這幾年,他會宜城的日子,非常少,都有些想念了!


    “不錯,我們新中國第一批的農民工,就要閃亮登場了!嘿嘿。”付新想到這裏,笑了起來,將來那些“磚家”研究農民工的時候,一定要提到他,提到華興實業發展公司,想到這裏,付新就一陣顫栗,這可是要記入史冊啊!


    “在我們這裏招工?”


    滿臉盡是皺紋的義鈞鄉鄉黨委書記兼鄉長李德全用疑惑地眼光看著眼前這三個青年人,一個老年人。兩個青年人,一個是付新,一個是吉祥,也就是老吉,還有一個則是付新的司機兼保鏢,聶紅旗了。這個老年人,則是好久沒有出場的華興電子廠的廠黨委書記張大全了。


    “沒錯,我們是來招工的。”付新微笑著看著這個布滿了皺紋的老鄉長,想著,這個一定是一個盡職盡責的老鄉長,他的臉上,布滿了風霜,“怎麽,難道你們的縣勞動局沒有通知你們?”


    “沒有,我們鄉通往外界的電話線都斷了快兩個月了,上麵的消息,根本就傳不進來。”李德全的語氣裏,滿是無奈,窮困鄉的日子,就是這麽的難過。


    李德全說完,看向了院子裏停著的一輛吉普,對於這三個人的來曆,又相信了不少。這輛吉普,還是付新的那輛破吉普,來這種地方,付新可不敢把他的寶馬開過來糟蹋。


    “你們幾位貴客請坐吧,我給你們倒水。”李德全拉出幾張缺胳膊斷腿的椅子,熱情地招唿付新等人坐下,然後又不知道從哪裏掏出幾隻缺瓷的搪瓷碗,從一隻極其破舊的熱水瓶裏給四人個倒上了一杯白開水。


    把這一切忙活好之後,李德全拖出剩下的那張最爛的凳子,坐在了上麵,然後認真地問道:“你們是什麽單位的,這一次,你們要招收多少人?”


    “我們是潯陽華興實業發展公司的,在宜城也有一家工廠,就是華興電子廠,這一次,我準備招收兩百名員工,不知道李鄉長能不能找來這麽多人。”付新迴答道。


    為了讓李德全不要雲裏霧裏,付新還特意提了華興電子廠。另外,畢竟是外地過來招工,可能會遇到地方保護主義,有著本地企業在這裏,好一點。


    其實華興實業發展公司的員工缺口,可不止這麽點,但是目前華興產業園那裏,隻能夠提供這麽多人居住的地方了,沒辦法,付新就隻能現招收兩百個人,等宿舍建好了,在招人,畢竟你不能把人家招過來,讓人家住帳篷吧!


    說完,付新還拿出省裏麵批準下來的紅頭文件,遞到了李德全的手裏,李德全手上有些顫抖地結果這一份紅頭文件,認真又迅速的鑒讀了一遍,激動地對付新說道:“太好了,太好了,幾位領導,你們也看到了,我們義鈞鄉,實在是太窮了。


    如果能夠有幾個孩子走出大山,到外麵去做工人,他們也算是跳出龍門了。對了,我能不能問一下,你們招收工人,工資標準是怎麽算的?”


    對於義鈞鄉的貧困,付新四人在來的路上已經有所感受了。說實話,付新身為宜城人,但是根本就沒有想到,宜城還會有如此窮困的地方。


    義鈞鄉,地處西江省西北部的大山裏,隻有一條破爛的土路通向外界。吉普車開進義鈞鄉時,付新四人看到路兩邊的民居都十分簡陋,很多房子,都是簡簡單單的搭建,屋頂,蓋得不是青瓦,而是茅草,這與宜城其他地方的農村那處處可見的新瓦房形成鮮明的對照。眼見已經進入深秋了,天氣寒冷,路上少有行人,滿眼是一片蕭瑟的景象。


    到了義鈞鄉,這種窮困的感覺就更明顯了。鄉政府所在的公社上,不知哪個年代修的水泥路已經完全不成樣子了,前些天一場秋雨留下的水窪處處可見。


    鄉政斧有一個麵積不小的院子,但院牆已經有好幾處破損,房子看起來也是年久失修,窗戶上的玻璃都已經殘缺不全了,蜘蛛網粘滿了天花板。如果這個時候有誰手指流血了,不需要去外麵找,直接倒在房間的角落,就可以找到一大塊白色的止血蜘蛛網。


    在來的路上,不知道情況的聶紅旗,一邊開著車,一邊還在疑惑:“付總,我原本以為,我們聶家村,已經是很窮的了,可是我沒有想到,這裏還有更窮的地方。這種地方,實在是太偏僻了,這條路,我走得膽顫心驚,我們一定要來這麽貧困的地方招工嗎?好走一點地方,不也有很多農民嗎?”


    付新是這樣迴答聶紅旗的:“首先,來這裏招工,上麵定下來的。另外,越是窮的地方,大家越會珍惜你給的機會。更何況,正因為他們窮,咱們才要更多地扶持他們才是。上麵不是說了嗎,要先富帶後富,最後實現社會主義!”


    有了付新的這個迴答,車裏麵的另外三人,都沉默了下來,對於這一次招工,都有了自己的領悟。


    根據付新的布置,這次招收來的農民工,身份會先掛在技校下麵,以半工半讀的形式,完成從農民到工人的轉變。


    老吉迴答:“李鄉長,我們這次招工,是經過省經委和省勞動廳聯合批準的,又在潯陽市勞動局做過備案。所有我們招收的工人,一律享受合同工待遇,試用期是每個月工資三十元,一年後如果考核合格,可以轉正,屆時根據各人技術水平定工資級別,保底工資是五十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工業為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隻為五鬥米折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隻為五鬥米折腰並收藏工業為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