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七,宜出門、動土、拆遷,諸事大吉。
馬車上,黃坎義抱著盛放解文的木匣閉目不語,清源則神遊天外,黃坎忠捅了捅慶雲:“就他,解文大師?他才多大?”
清源卻聽見了,微笑迴應:“解文不在年高,多看幾本書就行,沒什麽難的。”
黃坎忠拍拍圓鼓鼓的肚子,搖頭道:“你們文人就是會說話,連呂先生這種高人都說看不太懂,奇珍閣的老頭都不敢接的活,你偏能解的出來,那怎麽可能不難?”
慶雲與清源悄悄對視一眼,打著哈欠摻和道:“他這是裝呢,怎麽會不難,老子瞪著大眼也看不明白幾個字,呂先生是什麽人?”
“呂先生是大公子西席,也是主公的謀主,那可是個不得了的高人,他老人家曾經……”黃坎忠似是極服膺這位呂先生,被慶雲惹動興頭,他又是個閑不住嘴的,正要大談而特談,卻被黃坎義‘咳咳’兩聲打斷。
“算了,反正你們這次就能見到他老人家,你們這解文過不過關,多半還要他老人家說了才算,話說這抄文二公子送了五六家,就隻有你們妙通觀說了滿話,隻盼你們真解對了,我們兩個也能跟著沾些光。”
慶雲拍拍黃坎忠肩膀:“老兄盡管放心,這解文解的對的不能再對了,怎麽隻有二公子出來辦這事,你們大公子呢?”
黃坎忠撇撇嘴:“二公子閑著沒事,大公子正在為密蓮教賊眾之事忙的屁股冒煙,哪裏……”
黃坎義雙眼猛的睜開,狀似極怒:“你這廝的臭嘴,就不能閉上嗎?”
黃坎忠訕笑兩下,連忙辯解:“我看這倆小兄弟也是實誠人……好好,不說了不說了……”又向慶雲、清源攤攤手,眼神裏滿是無奈。
清源朝仍是瞪著慶雲與自己的黃坎義抱抱拳:“我倆的錯,先前聽慶雲說二位曾是禁軍,我對臨曲槍盾陣和潑刀陣極是欽佩,本來想多與兩位聊聊,誰知打擾了老兄休息,抱歉抱歉。”
“嘿,你還知道槍盾陣和潑刀陣?”黃坎忠又湊了上來,“昔日我二人就是潑刀陣的陷陣小銳,我兄弟他還是個仕長嘞,八年前西楚國申息軍犯界,就是咱們潑刀陣頂著他們打,那一仗隻殺的是滿身都是魚鱗還是魚鰾來著……我是粗人不會用詞啊,反正就是全身帶血,被小崽子們紮了一身洞,要不是我兄弟拚死救我,我早死八迴了,也就是那次,我倆受了重傷退出禁軍,才投了主公。”
黃坎義搖頭歎息了一聲,又閉上眼睛,卻也再沒攔阻三人攀談。
黃坎忠湊到兩人耳前:“這次西楚發兵攻宋,主力也是申息軍這幫混球,一月之內連奪兩郡,宋公向咱們求救,大王派精兵入宋,又跟他們打了一仗,據說算是在宓水僵住了……”
“那是濔(音:米)水,宓水在咱們北邊,差著三四百裏呢……”黃坎義突然冒出來一句。
“對對,是濔水,濔水天險,若是老子還在禁軍,肯定弄他娘的,報一報仇!咱們州兵精銳也都派到與西楚相鄰的邊界防備去了,要不密蓮教賊眾哪裏敢露頭,還不直接弄死他……”
平州下轄一府二郡九縣,古稱固州,州府治所原本在西連郡,後來改遷至黑泥城,便是如今的平州府城,與妙通觀相距不過三十餘裏,一路又是下坡平道,是以不過一個多時辰,清源便已遠遠望見了平州城牆。
平州城東門因可遠遠望見齊山,故名見齊門,此時城門緊閉,東門前欲進城的商旅、車隊竟是烏壓壓擠成一堆,將城門前官道遮的嚴嚴實實,其後沿著官道蔓延的車隊足足超過二裏。
車夫苦著臉停下馬車:“幾位爺,擠不動了……”
之前不聲不響的黃坎義將木匣收入包裹扔給了黃坎忠,跳下馬車,衝三人冷著臉道:“下車走”,又將掛在車板上的備用馬鞭取在手裏,一手掏出一枚銅牌往空一亮,大吼道:“府軍辦事,閑雜退避!”
清源等三人也跳下馬車,黃坎忠拍拍車夫肩膀:“迴頭到黃府取馬鞭,報忠爺的名號就行。”
不知是府軍名頭管用,還是二黃手上馬鞭和腰間佩刀管用,四人在四周罵聲不絕中終於擠到了見齊門前。
此時幾個門吏正在勸阻激憤的人群,忙的焦頭爛額,虧的有二、三十名門軍舉著明晃晃的槍、矛貼著鹿柵威懾,才沒鬧出事來。門軍隊率馬平認得二黃,引著四人通過甕城門洞進入了府城。
黃坎忠摟著馬平肩膀,邊走邊聊:“馬老弟,這是怎麽迴事,我們出城才幾天啊,怎麽就把城門關了?”
馬平苦笑:“密蓮教的事你也知道,本來挺穩的,直到前日幾個密探全部失訊,府軍搗了幾個之前探子報的匪巢,全是空的,城裏暗搜,竟是一個賊眾也找不到,素日裏密蓮教眾都是沒腦子的,這次可詭異的很。”
“加上昨日午時後四門入城人數及車隊突然大增,而且都是說有人下了定金來府城給黑泥節慶典送貨的,路引也都齊全,貨物也是尋常用品,先前放進去的車隊也有人接貨,人員符合密蓮教人愚、眼紅、密蓮邪紋的更是一個也查不出來……”
黃坎忠楞了下:“既然這樣,那發瘋關什麽城門啊?”
馬平:“有個車隊昨晚卸了貨,然後車隊首領接到飛鴿傳書,說家裏出了事,今早就急匆匆出城走了,但走時跟門吏說車隊少了五個人,門吏報給了李校尉,李校尉是個精細人,覺得不對勁,便通知城裏有司查探。”
“你猜怎麽樣?果然也有幾隻車隊少了人、貨,少的貨倒是沒什麽,不過是些不甚值錢的衣物、農具,少的這些人卻頗有些車隊老人,甚至行腳超過十幾年的都有,絕不能像新人那般不守規矩妄離車隊,更有一支車隊連首領加幾個管事都失蹤了,隻是留下命令讓車隊人手先行離城……”
“李校尉聽到迴報的消息,不知怎的直接就關了城門,隨後防禦使關城警戒的命令也到了。”
黃坎義點點頭:“是不對勁,外麵車隊有些馬車車轍過深,恐怕運的是鐵器,為防有變,馬隊率還是稟告李校尉,城門外多調些府軍過來吧。”
(若缺:我就知道,簡單任務……我能罵人嗎?&%¥#!)
這時後麵幽幽飄來一句:“咳咳,容我講一句,這辦法不管用,還是把人全部撤迴城內,城樓上多調弓弩來的安穩。”
馬平及黃坎忠一起扭頭看向為避嫌一直遠遠跟在後麵的清源和慶雲,黃坎義則狠盯著清源,問了句:“怎麽說?”
清源走近,歎了口氣:“咱們平州盜、匪極少,走這條線的車隊、鏢局武者不會太多,氣血長鳴以上的壓陣高手往往一人就夠,咱們一路擠過來,車隊旗號隻二十有六,可我卻聽出太多人氣血有異……”
“若我沒數錯的話,城外氣血長鳴以上武者共一百二十七人,大概要比常理多出八、九十至百人左右。”
“更糟的是……其中精、力、速破限入品的高手五人,體、氣、神入品的聽不出來,推測至多一至二人,或許還有我聽不出來的其他高品武者。”
“這種陣勢,若是正麵對敵,除非是一營禁軍槍盾、潑刀陣在,否則再添十隊府軍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
黃坎忠摸了摸耳朵:“這些……你說你聽出來的?你不是解文大師?解文大師不是純文道嗎?你這耳朵是兔耳朵嗎?小兄弟,這個可不能瞎說。”
清源:“我大魯雙絕長州天視、平州地聽,你們猜一猜平州地聽說的是誰?不錯,就是我妙通觀的聆聽之功!”
“不信?馬隊率氣血歸心已足,可是一直無法踹開地鼓長鳴這臨門一腳吧?無他,精力不濟爾。坎忠老哥是老傷拖累一直困在氣血長鳴吧?坎義兄,你丹田沉靜而髒腑鼓蕩,這是最近剛踏入氣血返璞吧?”
“三位沒必要如此驚駭,你們要是多練兩年靜功,大概也能聽出個七七八八。”
慶雲心裏不停狂吼:(他騙人,他騙人!老子練了十幾年虛靜心訣,連個屁都沒聽出來!)
自前朝武聖創立氣血武道以來,因為其入手較易且進步極快,迅速取代了以往紛繁蕪雜的武道奠基之法,走氣血之路入門的武者幾乎占了九成九。
大周武風鼎盛,更是將氣血武道發揚光大,並逐漸形成了傳承有序、升級規範的良好局麵,也就是定下了入品之前的升級路線,即氣血定型、氣血歸心、氣血長鳴、氣血返璞、氣血歸真,俗稱氣血五步。
前兩步隻要身體素質不算太差,肯努力,食物又供應的上,幾乎是個人都能做到,所差不過在練成的快慢。
但到第三步,就需要遠超常人的心肺承受能力,其心髒泵血力度至少要達到常人的三十倍以上才算合格,同時肺部的氣血交換也是比常人快了幾十倍。
此時心率遠遠慢於常人,武者入定之時,自覺心跳就像新春慶典中的大地鼓點,緩慢、沉重、有力,聲震四野,迴蕩天地,而肺部則冥冥中好似有笙笛不停奏鳴,故這一步就被稱作地鼓聲震、氣血長鳴。
過得這一關才算是與大多數武者拉開差距,算是少有的高手,眾多館、派幹脆將突破此步的才稱為真武者,前兩步不過是被算作雜兵的準武者而已。
馬平被清源完全說中,卻是立時信了,忙抹了一手冷汗,幾乎嚇得當場軟癱:“密蓮教這是要……劫掠府城?州兵剩下一營都是老弱病殘,府軍更不足七百……這可是要糟!”
黃坎忠先是嘴巴大的能吞下一個鵝蛋,終於倒抽一口涼氣:“這隻是東門,其他三門要也是……壞了壞了,呸,掌嘴掌嘴!”
又忽發奇想:“密蓮賊哪有這個實力,這麽多武者……幹鳥蛋,難不成是申息軍那幫兔崽子?”
黃坎義倒是臨危不亂:“不是西楚,若是行伍,哪有這麽散漫,口音也不對……”
“馬兄弟,你先派人通知李校尉增派人手嚴守八門,同時傳信防禦使及府軍大營,然後就依這位道長所說,帶弓手上城壓陣,庫裏的弩機全搬出來,有弓弩居高臨下,後天以下來多少死多少,入品高手也不敢硬闖。”
“你再找個膽子大的什長,隨著我去城外,借引子把人都撤下來,此時兵力不足,能保一個是一個。”
“大哥,你領著兩位道長速迴府交差,千萬好生相待……萬一燈信有失,還要靠你傳信主公!”
===============================================================
黃坎忠領著清源、慶雲一陣狂奔,一邊不時迴頭望著城樓燈信閣,終於在見到燈信閣連續亮光閃爍後停了下來大口喘氣:“沒事…沒事了,信傳出去了,四門…都增兵了,沒,沒攻城!”
慶雲同樣驚魂稍定:“嚇死我了,先前以為府軍、世家武官都是酒囊飯袋,沒成想竟然反應如此之快。”
黃坎忠翻著白眼:“府軍本來就是酒囊飯袋,但我家主公好歹也是經曆過寧陽大戰的名將,麾下家將、親兵哪個不是如同咱家一樣打過血戰的老卒,大公子和李校尉也是兩個厲害的,怎麽能和其他廢物提箱……掄餅,那個詞怎麽說來著?”
清源耳朵微動:“不對勁……”
慶雲一聲哀歎:“你別嚇我,又怎麽了?”
清源揉了揉耳朵,猶豫了一下:“耳朵有些不舒服,和平時不太一樣……而且,奇珍閣沒開,你見過奇珍閣有不開門的時候嗎?”
此時已近午時,三人途經的見齊大街乃是東城有名的商街,曆來商戶遍地、行人如織,此時又正值黑泥節前夕,人潮更旺,正是鼎沸嘈雜、熙熙攘攘的時候,絲毫不知城外似乎有危險逼近。
奇珍閣作為本街最出名的商戶之一,那座三層小樓卻是門戶緊閉,與兩旁進出不絕的錦榮綢緞、歲真筆硯形成鮮明的對比。
“我呸,你是之前聽人氣血把耳朵聽廢了吧?奇珍閣不開有什麽稀奇的,金掌櫃消息靈通,聽到點風聲關門歇業豈不是太正常了?”慶雲又用手一指遠處,“你瞧,這不通文館也沒開嗎?”
清源:“這才更不對勁,怎麽偏偏關的都是……”
(叮咚,您的自治金手指上線了,提醒一下,你的簡單任務還沒完成,我勸你不要多管閑事!)
(清源:你這樣天天裝金手指有意思嗎?)
(若缺:你有能耐別學我啊!)
黃坎忠卻是鉚足了勁又開始狂奔:“我說兩位小…道長,不對勁不更該趕快跑嗎?”
(若缺:你瞧瞧人家經驗多豐富,奔跑吧,少年!)
馬車上,黃坎義抱著盛放解文的木匣閉目不語,清源則神遊天外,黃坎忠捅了捅慶雲:“就他,解文大師?他才多大?”
清源卻聽見了,微笑迴應:“解文不在年高,多看幾本書就行,沒什麽難的。”
黃坎忠拍拍圓鼓鼓的肚子,搖頭道:“你們文人就是會說話,連呂先生這種高人都說看不太懂,奇珍閣的老頭都不敢接的活,你偏能解的出來,那怎麽可能不難?”
慶雲與清源悄悄對視一眼,打著哈欠摻和道:“他這是裝呢,怎麽會不難,老子瞪著大眼也看不明白幾個字,呂先生是什麽人?”
“呂先生是大公子西席,也是主公的謀主,那可是個不得了的高人,他老人家曾經……”黃坎忠似是極服膺這位呂先生,被慶雲惹動興頭,他又是個閑不住嘴的,正要大談而特談,卻被黃坎義‘咳咳’兩聲打斷。
“算了,反正你們這次就能見到他老人家,你們這解文過不過關,多半還要他老人家說了才算,話說這抄文二公子送了五六家,就隻有你們妙通觀說了滿話,隻盼你們真解對了,我們兩個也能跟著沾些光。”
慶雲拍拍黃坎忠肩膀:“老兄盡管放心,這解文解的對的不能再對了,怎麽隻有二公子出來辦這事,你們大公子呢?”
黃坎忠撇撇嘴:“二公子閑著沒事,大公子正在為密蓮教賊眾之事忙的屁股冒煙,哪裏……”
黃坎義雙眼猛的睜開,狀似極怒:“你這廝的臭嘴,就不能閉上嗎?”
黃坎忠訕笑兩下,連忙辯解:“我看這倆小兄弟也是實誠人……好好,不說了不說了……”又向慶雲、清源攤攤手,眼神裏滿是無奈。
清源朝仍是瞪著慶雲與自己的黃坎義抱抱拳:“我倆的錯,先前聽慶雲說二位曾是禁軍,我對臨曲槍盾陣和潑刀陣極是欽佩,本來想多與兩位聊聊,誰知打擾了老兄休息,抱歉抱歉。”
“嘿,你還知道槍盾陣和潑刀陣?”黃坎忠又湊了上來,“昔日我二人就是潑刀陣的陷陣小銳,我兄弟他還是個仕長嘞,八年前西楚國申息軍犯界,就是咱們潑刀陣頂著他們打,那一仗隻殺的是滿身都是魚鱗還是魚鰾來著……我是粗人不會用詞啊,反正就是全身帶血,被小崽子們紮了一身洞,要不是我兄弟拚死救我,我早死八迴了,也就是那次,我倆受了重傷退出禁軍,才投了主公。”
黃坎義搖頭歎息了一聲,又閉上眼睛,卻也再沒攔阻三人攀談。
黃坎忠湊到兩人耳前:“這次西楚發兵攻宋,主力也是申息軍這幫混球,一月之內連奪兩郡,宋公向咱們求救,大王派精兵入宋,又跟他們打了一仗,據說算是在宓水僵住了……”
“那是濔(音:米)水,宓水在咱們北邊,差著三四百裏呢……”黃坎義突然冒出來一句。
“對對,是濔水,濔水天險,若是老子還在禁軍,肯定弄他娘的,報一報仇!咱們州兵精銳也都派到與西楚相鄰的邊界防備去了,要不密蓮教賊眾哪裏敢露頭,還不直接弄死他……”
平州下轄一府二郡九縣,古稱固州,州府治所原本在西連郡,後來改遷至黑泥城,便是如今的平州府城,與妙通觀相距不過三十餘裏,一路又是下坡平道,是以不過一個多時辰,清源便已遠遠望見了平州城牆。
平州城東門因可遠遠望見齊山,故名見齊門,此時城門緊閉,東門前欲進城的商旅、車隊竟是烏壓壓擠成一堆,將城門前官道遮的嚴嚴實實,其後沿著官道蔓延的車隊足足超過二裏。
車夫苦著臉停下馬車:“幾位爺,擠不動了……”
之前不聲不響的黃坎義將木匣收入包裹扔給了黃坎忠,跳下馬車,衝三人冷著臉道:“下車走”,又將掛在車板上的備用馬鞭取在手裏,一手掏出一枚銅牌往空一亮,大吼道:“府軍辦事,閑雜退避!”
清源等三人也跳下馬車,黃坎忠拍拍車夫肩膀:“迴頭到黃府取馬鞭,報忠爺的名號就行。”
不知是府軍名頭管用,還是二黃手上馬鞭和腰間佩刀管用,四人在四周罵聲不絕中終於擠到了見齊門前。
此時幾個門吏正在勸阻激憤的人群,忙的焦頭爛額,虧的有二、三十名門軍舉著明晃晃的槍、矛貼著鹿柵威懾,才沒鬧出事來。門軍隊率馬平認得二黃,引著四人通過甕城門洞進入了府城。
黃坎忠摟著馬平肩膀,邊走邊聊:“馬老弟,這是怎麽迴事,我們出城才幾天啊,怎麽就把城門關了?”
馬平苦笑:“密蓮教的事你也知道,本來挺穩的,直到前日幾個密探全部失訊,府軍搗了幾個之前探子報的匪巢,全是空的,城裏暗搜,竟是一個賊眾也找不到,素日裏密蓮教眾都是沒腦子的,這次可詭異的很。”
“加上昨日午時後四門入城人數及車隊突然大增,而且都是說有人下了定金來府城給黑泥節慶典送貨的,路引也都齊全,貨物也是尋常用品,先前放進去的車隊也有人接貨,人員符合密蓮教人愚、眼紅、密蓮邪紋的更是一個也查不出來……”
黃坎忠楞了下:“既然這樣,那發瘋關什麽城門啊?”
馬平:“有個車隊昨晚卸了貨,然後車隊首領接到飛鴿傳書,說家裏出了事,今早就急匆匆出城走了,但走時跟門吏說車隊少了五個人,門吏報給了李校尉,李校尉是個精細人,覺得不對勁,便通知城裏有司查探。”
“你猜怎麽樣?果然也有幾隻車隊少了人、貨,少的貨倒是沒什麽,不過是些不甚值錢的衣物、農具,少的這些人卻頗有些車隊老人,甚至行腳超過十幾年的都有,絕不能像新人那般不守規矩妄離車隊,更有一支車隊連首領加幾個管事都失蹤了,隻是留下命令讓車隊人手先行離城……”
“李校尉聽到迴報的消息,不知怎的直接就關了城門,隨後防禦使關城警戒的命令也到了。”
黃坎義點點頭:“是不對勁,外麵車隊有些馬車車轍過深,恐怕運的是鐵器,為防有變,馬隊率還是稟告李校尉,城門外多調些府軍過來吧。”
(若缺:我就知道,簡單任務……我能罵人嗎?&%¥#!)
這時後麵幽幽飄來一句:“咳咳,容我講一句,這辦法不管用,還是把人全部撤迴城內,城樓上多調弓弩來的安穩。”
馬平及黃坎忠一起扭頭看向為避嫌一直遠遠跟在後麵的清源和慶雲,黃坎義則狠盯著清源,問了句:“怎麽說?”
清源走近,歎了口氣:“咱們平州盜、匪極少,走這條線的車隊、鏢局武者不會太多,氣血長鳴以上的壓陣高手往往一人就夠,咱們一路擠過來,車隊旗號隻二十有六,可我卻聽出太多人氣血有異……”
“若我沒數錯的話,城外氣血長鳴以上武者共一百二十七人,大概要比常理多出八、九十至百人左右。”
“更糟的是……其中精、力、速破限入品的高手五人,體、氣、神入品的聽不出來,推測至多一至二人,或許還有我聽不出來的其他高品武者。”
“這種陣勢,若是正麵對敵,除非是一營禁軍槍盾、潑刀陣在,否則再添十隊府軍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
黃坎忠摸了摸耳朵:“這些……你說你聽出來的?你不是解文大師?解文大師不是純文道嗎?你這耳朵是兔耳朵嗎?小兄弟,這個可不能瞎說。”
清源:“我大魯雙絕長州天視、平州地聽,你們猜一猜平州地聽說的是誰?不錯,就是我妙通觀的聆聽之功!”
“不信?馬隊率氣血歸心已足,可是一直無法踹開地鼓長鳴這臨門一腳吧?無他,精力不濟爾。坎忠老哥是老傷拖累一直困在氣血長鳴吧?坎義兄,你丹田沉靜而髒腑鼓蕩,這是最近剛踏入氣血返璞吧?”
“三位沒必要如此驚駭,你們要是多練兩年靜功,大概也能聽出個七七八八。”
慶雲心裏不停狂吼:(他騙人,他騙人!老子練了十幾年虛靜心訣,連個屁都沒聽出來!)
自前朝武聖創立氣血武道以來,因為其入手較易且進步極快,迅速取代了以往紛繁蕪雜的武道奠基之法,走氣血之路入門的武者幾乎占了九成九。
大周武風鼎盛,更是將氣血武道發揚光大,並逐漸形成了傳承有序、升級規範的良好局麵,也就是定下了入品之前的升級路線,即氣血定型、氣血歸心、氣血長鳴、氣血返璞、氣血歸真,俗稱氣血五步。
前兩步隻要身體素質不算太差,肯努力,食物又供應的上,幾乎是個人都能做到,所差不過在練成的快慢。
但到第三步,就需要遠超常人的心肺承受能力,其心髒泵血力度至少要達到常人的三十倍以上才算合格,同時肺部的氣血交換也是比常人快了幾十倍。
此時心率遠遠慢於常人,武者入定之時,自覺心跳就像新春慶典中的大地鼓點,緩慢、沉重、有力,聲震四野,迴蕩天地,而肺部則冥冥中好似有笙笛不停奏鳴,故這一步就被稱作地鼓聲震、氣血長鳴。
過得這一關才算是與大多數武者拉開差距,算是少有的高手,眾多館、派幹脆將突破此步的才稱為真武者,前兩步不過是被算作雜兵的準武者而已。
馬平被清源完全說中,卻是立時信了,忙抹了一手冷汗,幾乎嚇得當場軟癱:“密蓮教這是要……劫掠府城?州兵剩下一營都是老弱病殘,府軍更不足七百……這可是要糟!”
黃坎忠先是嘴巴大的能吞下一個鵝蛋,終於倒抽一口涼氣:“這隻是東門,其他三門要也是……壞了壞了,呸,掌嘴掌嘴!”
又忽發奇想:“密蓮賊哪有這個實力,這麽多武者……幹鳥蛋,難不成是申息軍那幫兔崽子?”
黃坎義倒是臨危不亂:“不是西楚,若是行伍,哪有這麽散漫,口音也不對……”
“馬兄弟,你先派人通知李校尉增派人手嚴守八門,同時傳信防禦使及府軍大營,然後就依這位道長所說,帶弓手上城壓陣,庫裏的弩機全搬出來,有弓弩居高臨下,後天以下來多少死多少,入品高手也不敢硬闖。”
“你再找個膽子大的什長,隨著我去城外,借引子把人都撤下來,此時兵力不足,能保一個是一個。”
“大哥,你領著兩位道長速迴府交差,千萬好生相待……萬一燈信有失,還要靠你傳信主公!”
===============================================================
黃坎忠領著清源、慶雲一陣狂奔,一邊不時迴頭望著城樓燈信閣,終於在見到燈信閣連續亮光閃爍後停了下來大口喘氣:“沒事…沒事了,信傳出去了,四門…都增兵了,沒,沒攻城!”
慶雲同樣驚魂稍定:“嚇死我了,先前以為府軍、世家武官都是酒囊飯袋,沒成想竟然反應如此之快。”
黃坎忠翻著白眼:“府軍本來就是酒囊飯袋,但我家主公好歹也是經曆過寧陽大戰的名將,麾下家將、親兵哪個不是如同咱家一樣打過血戰的老卒,大公子和李校尉也是兩個厲害的,怎麽能和其他廢物提箱……掄餅,那個詞怎麽說來著?”
清源耳朵微動:“不對勁……”
慶雲一聲哀歎:“你別嚇我,又怎麽了?”
清源揉了揉耳朵,猶豫了一下:“耳朵有些不舒服,和平時不太一樣……而且,奇珍閣沒開,你見過奇珍閣有不開門的時候嗎?”
此時已近午時,三人途經的見齊大街乃是東城有名的商街,曆來商戶遍地、行人如織,此時又正值黑泥節前夕,人潮更旺,正是鼎沸嘈雜、熙熙攘攘的時候,絲毫不知城外似乎有危險逼近。
奇珍閣作為本街最出名的商戶之一,那座三層小樓卻是門戶緊閉,與兩旁進出不絕的錦榮綢緞、歲真筆硯形成鮮明的對比。
“我呸,你是之前聽人氣血把耳朵聽廢了吧?奇珍閣不開有什麽稀奇的,金掌櫃消息靈通,聽到點風聲關門歇業豈不是太正常了?”慶雲又用手一指遠處,“你瞧,這不通文館也沒開嗎?”
清源:“這才更不對勁,怎麽偏偏關的都是……”
(叮咚,您的自治金手指上線了,提醒一下,你的簡單任務還沒完成,我勸你不要多管閑事!)
(清源:你這樣天天裝金手指有意思嗎?)
(若缺:你有能耐別學我啊!)
黃坎忠卻是鉚足了勁又開始狂奔:“我說兩位小…道長,不對勁不更該趕快跑嗎?”
(若缺:你瞧瞧人家經驗多豐富,奔跑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