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春和景明,天朗氣清。在玉州府珍珠河畔青翠茂密的河堤上有許多孩童正在嬉戲打鬧,還有一些女子身著漂亮的衣裙觀賞各色花朵。在一顆粗壯的柳樹下一位盎然而立的老者將深邃的目光投向幾位中年婦人。她們有的正揮灑手中的小米投喂麻雀和斑鳩,還有的將一把又一把上好的玉州大米拋向河中喂魚。老者微微歎息,向身邊隨行的長孫說道:“這些蠢婦以為自己普度眾生、功德無量,實為暴殄天物、遺禍子孫!真是盛世貫朽粟陳,亂世餓殍盈野!。”
老者的長孫躬身行禮道:“敢問祖父,何為亂世?”
老者一愣,長孫的疑問忽然勾起了他最不堪迴首的往事。
那年殘陽如血,蒼山寂靜,一位名為章懷的少年失魂落魄的行走在太行山中。他並不知該向何方,應到何處,隻是一味遠離災難深重的家鄉。
數月以前章懷還是一個被親情環繞的孩子。他的父母雖然不算富有,但家裏的生活還算小康。他的兄長剛結婚不久,嫂子溫柔賢惠,待他十分和善關愛。本來章懷一家居住在襄州城中,但為了躲避愈演愈烈的戰亂,一家人遷居到城外的山村中避難。
圍繞襄州的戰爭連綿不斷,無論是南軍還是北軍都開始缺糧,雙方的軍隊反複搜山尋糧。每次亂兵進山,章懷就與父母兄弟逃往更深的山中,這些亂兵來到村子裏翻箱倒櫃、掘地三尺,並用鐵鉤子掏遍所有房屋的牆縫,尋找可能藏在夾壁牆中的糧食。
雖然一再遭到亂兵的襲擾,但依靠山中的野菜、樹上的野果和溪澗中的魚蝦總算還能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這一日章懷早早上山挖野菜,忙碌到午時時分,忽然身後村莊方向煙塵滾滾、火光衝天。他扔下裝野菜的籮筐,拚命地往家裏跑。他在曲折的山路上不知摔倒了多少迴,終於連滾帶爬的來到一塊可以俯瞰村莊的巨石上。隻見村莊不知被從何而來的亂兵焚毀,又見村口有一行人順著下山的路遠去。人群中傳來陣陣微弱的哭聲,這是被亂兵擄走的村民發出的悲涕。
待亂兵走遠,章懷返迴村莊找到被焚毀的家,卻沒有發現父母的蹤影。他哭喊著四處找尋,卻始終找不到一個活著的人,就連村裏的牲畜也被亂兵擄走。最後他在村口的井中找到幾具女屍。其中就有一具是大嫂的遺體,她們都是不願受辱,更不願成為亂兵的兩腳羊而投井自盡的。
以前的村莊炊煙嫋嫋、雞犬相聞,現在隻剩下滿目的殘垣斷壁和屍體燃燒後的腐臭味。眼淚哭幹的章懷開始變得麻木和呆滯,他將所有遇難村民的屍骸一一埋葬。這些遇難的村民大部分麵目全非,章懷並不能分辨出每個人的身份,但他還是認真地為每座墳塚插上木牌。
也不知過了多久,村子裏的殘垣斷壁中長滿了野草和野花,山裏的狐狸和兔子也在廢墟中按了家。章懷每日依舊執著的去山裏挖野菜、打魚,在大嫂的墳前做飯。隻是每次盛飯的時候他都要思索一番,做好的飯菜先要盛給誰?以前是先給父母盛飯,然後是大哥和大嫂,還好現在大嫂還在。可是其他人都去了哪裏?
終於有一天他想起自己已沒有了家,村子早被亂兵焚毀,自己的大嫂也已去世,父母和兄長不知所蹤。麵對一排又一排的墳墓,他開始感到恐懼。隻有在大嫂的墳前他才會感到一絲溫存和慰藉,仿佛這裏還是他那個溫暖的家。終於有一天章懷為大嫂做了最後一頓飯。他翻出一件殘破的棉袍,背上父母編織的籮筐,離開了這個曾經讓他溫暖、恐懼和悲傷的家園。
他很想去小時候生活過的襄州城看一看,那裏有他的鄰居、同學和師長。但當他越接近襄州城越覺得不對,過去襄州的官道上商旅和民眾絡繹不絕,為何現在路上長了草?一些不安分的小樹苗也在大路上破土而出。他不敢再走大路,轉而改走小路,而且隻敢夜裏走,唯恐白天遭遇嗜殺成性的亂兵。即便是走小路,路兩邊的樹皮也都被剝淨。看到此情此景他不敢貿然進城,於是悄悄登上城外的龜山向城中俯瞰。此時已臨近傍晚,往常這個時候襄州城中是萬家燈火炊煙繚繞,現在則是漆黑一片寂靜無聲。
轉天一早章懷終於看清,原來襄州城中早已是一片殘垣斷壁,在破敗的建築之間偶有幾縷青煙升起。章懷還依稀能辨別出自己曾經的家、父母苦心經營的鋪子、每日上學的學堂和兒時玩伴的家,隻不過現在都已成為廢墟和瓦礫。他恍惚記得,父母決定遷居山中時,自己很不情願離開繁華的襄州城。父親對自己說:“襄州第一士族蔡家,往年不奉洛陽皇帝的旨意入京勤王,去歲又不奉建康皇帝的召命增援楚州。現在天下動蕩,我們襄州地處要衝,若以後遇北軍圍城,又無外援,屆時必有刀兵之禍。”
母親當時在一邊幫腔道:“刀砍在頭上痛不痛?”
章懷好歹上過幾年私塾,還是知道刀兵之禍的恐怖,於是才與父母倉皇遷入山中避亂。可是現如今全家還是沒有躲過這刀兵之禍。想到以往家鄉的繁華盛景,再看到如今的殘破不堪,他不禁又是慟哭。
在清晨凜冽的寒風中,他吃過龜山的野菜和螞蟻後開始下山。他急著迴到深山中找些小動物吃,因為他現在隻能依靠小動物的血液補充鹽。忽然他驚訝的看到南城外升起了縷縷炊煙。他依稀記得南城外有一家驛站,驛站旁曾經有一家有名的餛飩鋪子,莫非這個鋪子還在?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章懷在當天夜裏偷偷來到城南升起炊煙的地方。他躲在灌木叢中仔細觀察這間餛飩鋪子,可是夜裏實在是太黑什麽也看不清。不過他還是能聽到附近有哭泣、歎息和哀嚎聲。章懷愈發的恐懼,但越是驚恐,他的好奇心就越是強烈
到了淩晨他看到人影憧憧,又傳來幾聲特別淒厲的慘叫聲,仿佛是有人不斷在哀求道:“你殺了我,你快殺了我……。”到了太陽漸漸升起,他才看到無數食客已經就坐在餛飩鋪前。在不斷升騰的熱湯蒸汽中,他赫然看到一個血淋淋的人被綁在餛飩湯鍋旁的案板上。她還沒有咽氣,不斷發出痛苦的呻吟。隨著餛飩鋪夥計手中的剔骨尖刀熟練地切削,一陣又一陣血腥味撲麵而來。可是這恐怖的場麵竟絲毫沒有嚇退一眾食客,他們反而更加興奮和期待。
章懷看著食客手中的餛飩,感覺那是一碗又一碗浸泡在血淚中的詛咒。這一日他看到有父親將孩子送入餛飩鋪的,還有兒子將年邁的父母送入餛飩鋪的。但是他還看到有妻子自願從餛飩鋪換迴丈夫的,還有兒子自願從餛飩鋪中替換出父母的……。可是無論高尚與卑劣,在這亂世之中統統都是慘劇!親人的生命隻能換迴升鬥米麥。夜色漸濃,章懷連滾帶爬潛入山中,他隻想逃離這罪惡的餛飩鋪,遠離這人間地獄。
忽然老者的思緒被打斷,一位愛鳥的中年婦人衝他怒目而視,另一位中年婦人扔完手中的大米拍了拍說道:“糟老頭子,我隨便扔自家的糧食,關你屁事?”
原來老者剛才有些激動,說話的聲音大了一些,被幾個愛魚、愛鳥的中年婦人聽到了。
老者自然不肯示弱,說道:“你們這些婦人沒經過亂世,不知糧米的珍貴。”
幾個婦人圍攏過來,你一嘴,她一嘴的訓起了老頭。一個說道:“我們上輩子沒做壞事,所以投胎到富貴人家享福,不像你老人家窮命一條。”
又有一個說道:“你老人家少管閑事,倒是還能多活幾年。”
老頭雖然很生氣,但並不願與幾個蠢婦糾纏,衝著自己孫子說道:“咱們走。”兩個人轉身就要離去。
一個婦人見老者要走,就吼道:“糟老頭子,你罵完人就想走?今天你得給老娘跪下認錯。”幾個婦人不依不饒,招唿自己家的家丁就要上來毆打老者。
熟料老頭雖然年邁,但身手矯健,三下五除二就將幾個帶頭的家丁打翻在地。正在眾人錯愕間,不知又從何處冒出一群官兵將幾位婦人的家丁打了個半死。為首一名小校指著幾個婦人喝道:“你們幾個賤人還不跪下給金川伯大人認錯?”
幾名婦人一聽麵前這位老者竟然是玉州府大名鼎鼎的金川伯,頓時嚇得花容失色,全部跪倒在地叩頭如搗蒜,全無剛才的半點威風。
老者指著幾個女子訓斥道:“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還。爾等不知誠心布施,如何能有真福報?阿育王前世以一把沙供養佛祖,後世成為一統天竺的英主。你們以為阿育王那一把沙為何會有如此大的福報?全賴阿育王心誠所致。而你們為求福報隨意拋灑糧食,從初心就是投機取巧,怎會有真正的好因果?”
金川伯說罷,不再理會幾名蠢婦的求饒道歉,帶著孫子和護衛轉身離去。
幾個婦人見金川伯走遠了,這才站起來。他們全然不顧臉上還沾滿了泥草,又自顧自絮叨起來。其中一個說道:“有什麽了不起,來玉州的勳貴都是皇上不待見的。”
另一個接住話茬說道:“可不是。陛下寵信的勳貴都在京師身居要職。”
還有一個說道:“這些開國勳臣都是泥腿子出身。窮人乍富,以後家裏的日子好過不了。”
一個婦人剛才一直沒說話,這會兒神秘兮兮地說道:“我告訴你們,這個金川伯本來是要出任兵部尚書的,但是後來他壞了事。”說罷幾個女人又低聲嘀咕了一番,這才散去。
老者的長孫躬身行禮道:“敢問祖父,何為亂世?”
老者一愣,長孫的疑問忽然勾起了他最不堪迴首的往事。
那年殘陽如血,蒼山寂靜,一位名為章懷的少年失魂落魄的行走在太行山中。他並不知該向何方,應到何處,隻是一味遠離災難深重的家鄉。
數月以前章懷還是一個被親情環繞的孩子。他的父母雖然不算富有,但家裏的生活還算小康。他的兄長剛結婚不久,嫂子溫柔賢惠,待他十分和善關愛。本來章懷一家居住在襄州城中,但為了躲避愈演愈烈的戰亂,一家人遷居到城外的山村中避難。
圍繞襄州的戰爭連綿不斷,無論是南軍還是北軍都開始缺糧,雙方的軍隊反複搜山尋糧。每次亂兵進山,章懷就與父母兄弟逃往更深的山中,這些亂兵來到村子裏翻箱倒櫃、掘地三尺,並用鐵鉤子掏遍所有房屋的牆縫,尋找可能藏在夾壁牆中的糧食。
雖然一再遭到亂兵的襲擾,但依靠山中的野菜、樹上的野果和溪澗中的魚蝦總算還能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這一日章懷早早上山挖野菜,忙碌到午時時分,忽然身後村莊方向煙塵滾滾、火光衝天。他扔下裝野菜的籮筐,拚命地往家裏跑。他在曲折的山路上不知摔倒了多少迴,終於連滾帶爬的來到一塊可以俯瞰村莊的巨石上。隻見村莊不知被從何而來的亂兵焚毀,又見村口有一行人順著下山的路遠去。人群中傳來陣陣微弱的哭聲,這是被亂兵擄走的村民發出的悲涕。
待亂兵走遠,章懷返迴村莊找到被焚毀的家,卻沒有發現父母的蹤影。他哭喊著四處找尋,卻始終找不到一個活著的人,就連村裏的牲畜也被亂兵擄走。最後他在村口的井中找到幾具女屍。其中就有一具是大嫂的遺體,她們都是不願受辱,更不願成為亂兵的兩腳羊而投井自盡的。
以前的村莊炊煙嫋嫋、雞犬相聞,現在隻剩下滿目的殘垣斷壁和屍體燃燒後的腐臭味。眼淚哭幹的章懷開始變得麻木和呆滯,他將所有遇難村民的屍骸一一埋葬。這些遇難的村民大部分麵目全非,章懷並不能分辨出每個人的身份,但他還是認真地為每座墳塚插上木牌。
也不知過了多久,村子裏的殘垣斷壁中長滿了野草和野花,山裏的狐狸和兔子也在廢墟中按了家。章懷每日依舊執著的去山裏挖野菜、打魚,在大嫂的墳前做飯。隻是每次盛飯的時候他都要思索一番,做好的飯菜先要盛給誰?以前是先給父母盛飯,然後是大哥和大嫂,還好現在大嫂還在。可是其他人都去了哪裏?
終於有一天他想起自己已沒有了家,村子早被亂兵焚毀,自己的大嫂也已去世,父母和兄長不知所蹤。麵對一排又一排的墳墓,他開始感到恐懼。隻有在大嫂的墳前他才會感到一絲溫存和慰藉,仿佛這裏還是他那個溫暖的家。終於有一天章懷為大嫂做了最後一頓飯。他翻出一件殘破的棉袍,背上父母編織的籮筐,離開了這個曾經讓他溫暖、恐懼和悲傷的家園。
他很想去小時候生活過的襄州城看一看,那裏有他的鄰居、同學和師長。但當他越接近襄州城越覺得不對,過去襄州的官道上商旅和民眾絡繹不絕,為何現在路上長了草?一些不安分的小樹苗也在大路上破土而出。他不敢再走大路,轉而改走小路,而且隻敢夜裏走,唯恐白天遭遇嗜殺成性的亂兵。即便是走小路,路兩邊的樹皮也都被剝淨。看到此情此景他不敢貿然進城,於是悄悄登上城外的龜山向城中俯瞰。此時已臨近傍晚,往常這個時候襄州城中是萬家燈火炊煙繚繞,現在則是漆黑一片寂靜無聲。
轉天一早章懷終於看清,原來襄州城中早已是一片殘垣斷壁,在破敗的建築之間偶有幾縷青煙升起。章懷還依稀能辨別出自己曾經的家、父母苦心經營的鋪子、每日上學的學堂和兒時玩伴的家,隻不過現在都已成為廢墟和瓦礫。他恍惚記得,父母決定遷居山中時,自己很不情願離開繁華的襄州城。父親對自己說:“襄州第一士族蔡家,往年不奉洛陽皇帝的旨意入京勤王,去歲又不奉建康皇帝的召命增援楚州。現在天下動蕩,我們襄州地處要衝,若以後遇北軍圍城,又無外援,屆時必有刀兵之禍。”
母親當時在一邊幫腔道:“刀砍在頭上痛不痛?”
章懷好歹上過幾年私塾,還是知道刀兵之禍的恐怖,於是才與父母倉皇遷入山中避亂。可是現如今全家還是沒有躲過這刀兵之禍。想到以往家鄉的繁華盛景,再看到如今的殘破不堪,他不禁又是慟哭。
在清晨凜冽的寒風中,他吃過龜山的野菜和螞蟻後開始下山。他急著迴到深山中找些小動物吃,因為他現在隻能依靠小動物的血液補充鹽。忽然他驚訝的看到南城外升起了縷縷炊煙。他依稀記得南城外有一家驛站,驛站旁曾經有一家有名的餛飩鋪子,莫非這個鋪子還在?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章懷在當天夜裏偷偷來到城南升起炊煙的地方。他躲在灌木叢中仔細觀察這間餛飩鋪子,可是夜裏實在是太黑什麽也看不清。不過他還是能聽到附近有哭泣、歎息和哀嚎聲。章懷愈發的恐懼,但越是驚恐,他的好奇心就越是強烈
到了淩晨他看到人影憧憧,又傳來幾聲特別淒厲的慘叫聲,仿佛是有人不斷在哀求道:“你殺了我,你快殺了我……。”到了太陽漸漸升起,他才看到無數食客已經就坐在餛飩鋪前。在不斷升騰的熱湯蒸汽中,他赫然看到一個血淋淋的人被綁在餛飩湯鍋旁的案板上。她還沒有咽氣,不斷發出痛苦的呻吟。隨著餛飩鋪夥計手中的剔骨尖刀熟練地切削,一陣又一陣血腥味撲麵而來。可是這恐怖的場麵竟絲毫沒有嚇退一眾食客,他們反而更加興奮和期待。
章懷看著食客手中的餛飩,感覺那是一碗又一碗浸泡在血淚中的詛咒。這一日他看到有父親將孩子送入餛飩鋪的,還有兒子將年邁的父母送入餛飩鋪的。但是他還看到有妻子自願從餛飩鋪換迴丈夫的,還有兒子自願從餛飩鋪中替換出父母的……。可是無論高尚與卑劣,在這亂世之中統統都是慘劇!親人的生命隻能換迴升鬥米麥。夜色漸濃,章懷連滾帶爬潛入山中,他隻想逃離這罪惡的餛飩鋪,遠離這人間地獄。
忽然老者的思緒被打斷,一位愛鳥的中年婦人衝他怒目而視,另一位中年婦人扔完手中的大米拍了拍說道:“糟老頭子,我隨便扔自家的糧食,關你屁事?”
原來老者剛才有些激動,說話的聲音大了一些,被幾個愛魚、愛鳥的中年婦人聽到了。
老者自然不肯示弱,說道:“你們這些婦人沒經過亂世,不知糧米的珍貴。”
幾個婦人圍攏過來,你一嘴,她一嘴的訓起了老頭。一個說道:“我們上輩子沒做壞事,所以投胎到富貴人家享福,不像你老人家窮命一條。”
又有一個說道:“你老人家少管閑事,倒是還能多活幾年。”
老頭雖然很生氣,但並不願與幾個蠢婦糾纏,衝著自己孫子說道:“咱們走。”兩個人轉身就要離去。
一個婦人見老者要走,就吼道:“糟老頭子,你罵完人就想走?今天你得給老娘跪下認錯。”幾個婦人不依不饒,招唿自己家的家丁就要上來毆打老者。
熟料老頭雖然年邁,但身手矯健,三下五除二就將幾個帶頭的家丁打翻在地。正在眾人錯愕間,不知又從何處冒出一群官兵將幾位婦人的家丁打了個半死。為首一名小校指著幾個婦人喝道:“你們幾個賤人還不跪下給金川伯大人認錯?”
幾名婦人一聽麵前這位老者竟然是玉州府大名鼎鼎的金川伯,頓時嚇得花容失色,全部跪倒在地叩頭如搗蒜,全無剛才的半點威風。
老者指著幾個女子訓斥道:“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還。爾等不知誠心布施,如何能有真福報?阿育王前世以一把沙供養佛祖,後世成為一統天竺的英主。你們以為阿育王那一把沙為何會有如此大的福報?全賴阿育王心誠所致。而你們為求福報隨意拋灑糧食,從初心就是投機取巧,怎會有真正的好因果?”
金川伯說罷,不再理會幾名蠢婦的求饒道歉,帶著孫子和護衛轉身離去。
幾個婦人見金川伯走遠了,這才站起來。他們全然不顧臉上還沾滿了泥草,又自顧自絮叨起來。其中一個說道:“有什麽了不起,來玉州的勳貴都是皇上不待見的。”
另一個接住話茬說道:“可不是。陛下寵信的勳貴都在京師身居要職。”
還有一個說道:“這些開國勳臣都是泥腿子出身。窮人乍富,以後家裏的日子好過不了。”
一個婦人剛才一直沒說話,這會兒神秘兮兮地說道:“我告訴你們,這個金川伯本來是要出任兵部尚書的,但是後來他壞了事。”說罷幾個女人又低聲嘀咕了一番,這才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