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著一股血勇之氣,青壯們從一開始的莽莽撞撞,到此時的奮力搏殺,神情變得愈發堅毅、冷酷起來,悄然間,已經脫胎換骨。


    麵對焦灼戰局,黎國平也有些懵逼,華興人到底給這幫人灌了什麽迷魂湯,怎麽個個連死都不怕?


    手下這兩百多狼兵,眼看著一一倒下,老本就快賠光了。


    隨著人人進入忘我狀態,黎國平驟然發現,這哪是在打仗,分明是一群人在發泄,另一群人在表忠心呢嘛。


    透過遠處倒塌的院牆,以及奮力拚殺的人群,那處緊閉的房門從未打開過。


    數十人緊握刀槍,擠擠挨挨地站在門前,等待著最後的絕命阻擊。


    那裏麵,應該就是敵方首領吧?


    這人竟然不願逃走?


    唿喊之際,隱隱能聽見僮人與僮人之間的對話,華興願助廣東僮人走出山區,你等廣西僮人,為何妄加阻攔、助紂為虐。


    狼兵們是廣西僮人,麵對紅了眼睛的廣東僮人,奮勇衝殺的士氣正在一點點消散。


    眼前這仗,真是沒法打了。


    退迴村中一角,看著眼前戰意萎靡的狼兵,黎國平長歎一聲,揮手示意撤離。


    再次損失近百狼兵後,真正被打殘的,卻是官軍。


    ......


    對以程龍為首的安全部眾人來說,這次破襲戰,同樣算是滅頂之災。


    除了百餘陣亡人員外,還有數十重傷,不知能否挺過今晚,剩下的,小傷者有之、力盡者有之,隻等官軍一退,便歪七扭八,躺臥在院內院外,再無奮勇之色。


    徐亮衝殺在前,僅是小傷,秦忠在守護宅院過程中,與狼兵激烈對打,也是小傷,反倒是王奎,前前後後來迴奔波,被一枝弩箭釘在後背,由於入肉不深,當時沒覺得什麽,繼續指揮作戰,不久便頭暈目眩,倒地昏迷過去。


    隨隊的郎中下手也算狠絕,直接剝開皮肉取箭,表示幸好沒毒,否則王掌櫃就算交代了。


    為了處理箭頭上的髒汙,程龍讓郎中盡管下刀,此時雖然疼痛難忍,但卻能徹底根除日後隱患。


    在程龍這個現代人的協助下,總算幫王奎保住小命。


    整體算下來,這次帶過來的五百青壯,其中有近半數,或陣亡、或重傷,就此從隊伍中消失。


    ......


    次日一早,程龍將徐亮、秦忠,以及數名隊長叫到跟前,討論陣亡人員的後續處理事宜。


    撫恤可按規定辦理,還有另外兩件事,需與眾人商量。


    一是傷者的後續治療,肯定不能隨隊,也不能留在村中,隻能派人送往慶和寨,待傷勢痊愈之後,或歸隊,或留在寨中務農,華興均會負責到底。


    涉及到這些安排,還需隊長們找傷員說明,以免生出誤會。


    二是陣亡將士的入土事宜,到底是直接葬於附近山穀,還是運迴山區,還需略作商議。


    第一條比較好辦,就是這第二條,確實令人作難。


    陣亡者中除了瑤人、僮人,還有部分漢人百姓,大家跟著華興出海,跟著華興搏殺,圖的乃是萬死之中,那一點點渺茫的富貴希望。


    如今死難,總要將其後事安置妥當,才算有情有義。


    說到這個問題,徐亮提出就地安葬,之前加強連也是這麽處理的。


    陣亡護衛、士兵,都是運迴駐紮山村,就地葬在山中的。


    秦忠沒說話,而是看向幾位隊長,詢問他們的意見。


    隊長們猶豫許久,表示運迴山區更好,隻是戰況如此,恐怕來不及轉運。


    對大部分瑤人、僮人來說,隻有在山區長眠,才能魂歸故裏。


    細思片刻,程龍安排秦忠去找村長,然後告訴諸位隊長,他會在慶和寨尋一處風水上佳之地,建立英烈祠,時時紀念為華興事業犧牲的眾多將士。


    之前那些護衛、士兵,亦會擇良辰吉日,一起送往英烈祠。


    華興人做事,絕不會顧頭不顧尾。


    ......


    遠遠看了大半天的血戰,村民們個個惶惶不可終日,好不容易挨過一晚,紛紛找村長說項,哪怕多出些銀子,也要將這幫兇神盡快請走。


    秦忠才出院門,便見村長哆哆嗦嗦地站在外邊,現出一副進退兩難的神色。


    來到院中,更是就地跪倒,表示有眼不識泰山,還請諸位英雄多多見諒。......


    見此情狀,程龍忍不住苦笑,一邊上手拉人,一邊輕聲撫慰,說了半天好話,才能順暢交流。


    剛提到賠付問題,村長直接搖頭、擺手,表示好漢們損失巨大,村民理當供奉,豈敢再要賠償?


    話說了一籮筐,村長死活不收銀子,理由倒也正當,就是怕被官府認作同黨,引發無窮後患。


    隨後,對程龍提出的物資、人員轉運事宜,俱都應承下來。......


    總之,隻要是好漢們需要的,村裏定會全力配合。


    議到最後,村長囁囁嚅嚅地表示此地不宜久留,若是官軍再次殺來,後果實難預料。


    程龍聽後哈哈大笑。


    ......


    市鎮之中,看著村民將陣亡狼兵運過來,黎國平臉色劇變,羞憤之情溢於言表。


    仗打成這個樣子,怕是再無翻盤可能。


    草草處理過首尾,再無當日豪氣的黎國平,隻能黯然返迴安鋪碼頭。


    ......


    相比接連失利的狼兵,帶領八百衛所兵丁出行的田增,顯然沒準備與賊兵硬拚。


    在山野中浩浩蕩蕩地巡遊一番,就算完成任務。


    找不到華興人,頂多被罵幾聲飯桶,若是損兵折將,那罪責可就大了。


    黎國平是外將,大不了一走了之,而他這個土著,到哪兒去找後路?


    田增主意再正,架不住黎國平黴運連連,偷偷跑出去幹了一仗,竟然再次大敗輸虧。


    隨同消息一塊來的,還有一道手令。


    黎國平建議他好賴打一仗,贏了算首功,輸了也不打緊,反正有他這個副總兵墊背呢。


    再這麽混下去,遊大人那裏如何交待?給你安個畏敵怯戰的罪名,應該不算過分吧?......


    軟話、硬話說了一大堆,核心就一個字,“打”


    細思良久,田增心思也有些活動,贏不贏的倒在其次,關鍵是狼兵已然半殘,若是衛所兵全須全尾地迴去,無論如何是交不了差的。


    將數名百戶招入營帳,田增直接告訴眾人,當看客的日子結束啦,兄弟們務必振奮精神,漂漂亮亮打上一仗。


    就這麽一事無成地返迴,誰也沒有好果子吃。......


    相比言辭懇切的田增,百戶們可沒那麽高的覺悟,言語中俱是躲閃之詞,沒人願意冒死作戰。


    狼兵乃是精銳,仍舊大敗輸虧,咱們這些守珠池的雜兵,出戰與送死有何區別?


    賊兵之強,遠超想象,豈是我等所能應付的?


    華興人在衛所的名聲可是不錯,你我妄下殺手,隻會遭人鄙夷。......


    吵鬧之間,田增鬱悶地發現,和這幫貨商量對策,簡直就是對牛彈琴。


    不打的理由萬萬千,打的理由卻是一個都沒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興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高路遠月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高路遠月明並收藏華興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