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封信中,還夾帶著龔世安寫的幾頁說明。
按照龔世安的描述,喻家眾人太過保守,加上你往日風評太差,說服難度實在太大。
考慮到種植時機,龔世安隻能退而求一次,鼓動喻邦泰母親、媳婦出馬,很快便收到奇效。
誰說女子不如男,婆媳二人一出手,硬是讓兩邊娘家出錢出力,促成這趟慈溪之行。
從當下的情形來看,油橄欖種植一事應該能夠按時推進。
待將諸事一一落地之後,龔世安便會前往京城,向喻安慶說明情況,確保家族紛爭,不會影響喻家父子情誼。
龔世安的信中,還簡略提起赴京一事,其中讚譽之詞,幾乎充溢紙麵,總之一條,隻要按照華興人的指引行事,必能收獲潑天富貴。
談到龔世全時,龔世安告訴喻邦泰,此人素來忠義,是個可用之才。
從二人關係來看,雖然算是一輩人,但龔世全幼時父母早亡,得龔世安一家照顧,才順利成人,並在縣中做些小生意,有了一定的生存能力。
前往濠鏡路途遙遠,龔世安思慮許久,決定讓了無牽掛的龔世全擔任信使,順便留在喻邦泰身邊辦事,也算是兩全之計。
據龔世全所言,喻家雖然不願出錢出力,但也沒有刻意為難兩位夫人,隻是出門容易進門難,將來若是未能成事,處境定會無比艱難。
作為家中主事男子,大掌櫃也需早作考慮,絕不能讓二位夫人流落在外,經曆坎坷。
聽龔世全提起這樁話茬,喻邦泰也隻能喟然長歎,若是不能把惠興盛做大做強,豈能對得起家中眾人的奮力支持。
唯一不確定的因素,便是父親對他這番作為,到底是何意見。
......
第二天,喻邦泰顧不上找徐靖匯合,而是帶著喻年,再次來到裕泰恆商鋪,與堂兄喻邦憲商議交接事宜。
既然母親、媳婦未受欺負,他這邊就得以禮相待,妥善完成商鋪交接。
再次與堂兄對坐之時,喻邦泰拿出最大誠意,說起多年經商心得,以及當前濠鏡變化,尤其是去年華興跨海而來,當為今年最大商機。
談到商鋪賬目時,喻邦憲對眼前堂弟連聲讚許,直言相關賬冊他已仔細瞧過,鋪中留存金銀亦是相當可觀,可見族中猜疑,俱是無稽之談。
後續經營,還需你我兄弟聯手作為,既要成就你個人誌向,也要確保家族生意持續興旺。
見堂兄如此說辭,喻邦泰一邊點頭答應,一邊笑著表示,作為高貴的讀書人,堂兄難道要坐享其成?
喻邦泰擺擺手,表示此一時、彼一時,讀書雖然高級,但生意同樣重要,既然接受家族委托,就要事事親力親為,以求更大輝煌。
生意可以分開,但卻不能阻擋你我兄弟聯手之誼。
如今初來乍到,若是為兄遇到坎坷,作為弟弟的你,難道就能忍心不理?
喻邦憲話說的入情入理,卻讓喻邦泰心中略感狐疑。
兄長若想傾力作為,怕是會影響未來科舉呀?
麵對喻邦泰話中帶刺地詢問,喻邦憲臉色略顯尷尬,稍稍籲了口氣,決定予以正麵迴應。
通過前兩次省試,喻邦憲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思路越是發散,效果反而越不好,若是將精力聚焦在經典之上,卻又難與本心相合,無法保證一氣嗬成,兩項矛盾之下,心結自然生發,再想寸進,怕是千難萬難。
隨口說出一番感觸,直接把喻邦泰幹懵逼了,每一句話都能聽懂,但卻無法理解其中深意。
無奈之下,喻邦憲隻能苦笑著說出白話。
由於年輕時起步太順,早早開始涉獵經典之外的學問,導致胸中所學過雜,進而對經典產生質疑,走了“邪路”,才在科舉一途屢屢受挫。
無法做到心無旁騖,自然也就拿不到最好結果。
說到這裏,喻邦泰總算有所醒悟,表示心一旦野了,確實很難收束迴來,就像他在濠鏡待慣了,已經無法適應族中各項規矩啦。
與其執著於科舉一途,倒不如放開心懷,依照本心行事,或許會有另一番作為呢?
喻邦泰隨口一句話,卻讓喻邦憲久久無法釋懷。
沒想到經年之後,那個原本一竅不通的浪蕩子,竟然會給自己指點迷津。
沉默許久,喻邦憲長歎一聲,表示此次遠行,便是想曆練一番,在實踐中找尋人生方向。
話說到這裏,喻邦憲稍稍降低姿態,喻邦泰則是略微顯出幾分意氣,進而達成某種微妙境界,讓原本地位懸殊的兄弟倆,得以展開平等對話。
敘談之間,喻邦泰很快便把賬目交接清楚,並告訴堂兄,先不必急著建功立業,一定要多看賬本,找尋其中規律,然後再四處交往一番,待有所心得之後,再由小及大,慢慢將生意推動起來,或許更為妥當。
至於指點一說,此時還不具備條件,等到你有所困惑時,再來找他,或者喻年解答,反而效果更好。
喻邦泰無意中的一席話,再次將喻邦憲推向尷尬境地。
想想往日教訓頑皮小弟的情景,現在的喻邦憲,心中總有一種酸酸的滋味。
......
晚間迴到惠興盛,喻邦泰、喻年主仆在堂中就坐,說起家中之事,都覺得來濠鏡從商,實乃人生幸事,否則必和家鄉之人一般,鼠目寸光、坐井觀天。
敘談許久,喻邦泰又說起惠興盛的發展思路來。
隨著喻邦憲主持裕泰恆,商鋪最重要的一項資產,也就是那兩艘海船,就得還給人家了。
如今的惠興盛,雖說有金琳娜的五條船可用,但在喻邦泰眼裏,總覺得靠媳婦發財,滋味不太好受。
出海的路子不能斷,但也得想些其他商業模式,才能顯出自家本事。
按照喻邦泰的思路,與其急著擴張,倒不如守在濠鏡,做些大宗批發業務,先將商鋪穩穩運營起來。
像福瑞昌這樣的商戶,本身在濠鏡並無據點,很難在第一時間拿到物美價廉的好貨。
若是有惠興盛居中代理,大家簽訂合作協議,或許是項穩賺不賠的好買賣。
至於三亞那邊,等製鐵作坊開業之後,再作部署不遲。
另外,喻年這邊還有兩項任務,一是多多向羅懷蔭、龔世全等人傳授生意竅門,確保二人能盡快具備管事能力,二是做好外出準備,等到來年開春,便可帶人前往慈溪,協助母親處理新家事務。
從長遠來看,除了整合母親、媳婦娘家資源,在慈溪開設新的商號之外,還需早做籌謀,待條件允許時,帶領家中眷屬,前來濠鏡匯合。
按照喻邦泰的本意,既然決定定居廣東,那就沒必要長期兩地分居,侍奉母親,照顧家小,本就是他作為兒子、丈夫的天然責任。
按照龔世安的描述,喻家眾人太過保守,加上你往日風評太差,說服難度實在太大。
考慮到種植時機,龔世安隻能退而求一次,鼓動喻邦泰母親、媳婦出馬,很快便收到奇效。
誰說女子不如男,婆媳二人一出手,硬是讓兩邊娘家出錢出力,促成這趟慈溪之行。
從當下的情形來看,油橄欖種植一事應該能夠按時推進。
待將諸事一一落地之後,龔世安便會前往京城,向喻安慶說明情況,確保家族紛爭,不會影響喻家父子情誼。
龔世安的信中,還簡略提起赴京一事,其中讚譽之詞,幾乎充溢紙麵,總之一條,隻要按照華興人的指引行事,必能收獲潑天富貴。
談到龔世全時,龔世安告訴喻邦泰,此人素來忠義,是個可用之才。
從二人關係來看,雖然算是一輩人,但龔世全幼時父母早亡,得龔世安一家照顧,才順利成人,並在縣中做些小生意,有了一定的生存能力。
前往濠鏡路途遙遠,龔世安思慮許久,決定讓了無牽掛的龔世全擔任信使,順便留在喻邦泰身邊辦事,也算是兩全之計。
據龔世全所言,喻家雖然不願出錢出力,但也沒有刻意為難兩位夫人,隻是出門容易進門難,將來若是未能成事,處境定會無比艱難。
作為家中主事男子,大掌櫃也需早作考慮,絕不能讓二位夫人流落在外,經曆坎坷。
聽龔世全提起這樁話茬,喻邦泰也隻能喟然長歎,若是不能把惠興盛做大做強,豈能對得起家中眾人的奮力支持。
唯一不確定的因素,便是父親對他這番作為,到底是何意見。
......
第二天,喻邦泰顧不上找徐靖匯合,而是帶著喻年,再次來到裕泰恆商鋪,與堂兄喻邦憲商議交接事宜。
既然母親、媳婦未受欺負,他這邊就得以禮相待,妥善完成商鋪交接。
再次與堂兄對坐之時,喻邦泰拿出最大誠意,說起多年經商心得,以及當前濠鏡變化,尤其是去年華興跨海而來,當為今年最大商機。
談到商鋪賬目時,喻邦憲對眼前堂弟連聲讚許,直言相關賬冊他已仔細瞧過,鋪中留存金銀亦是相當可觀,可見族中猜疑,俱是無稽之談。
後續經營,還需你我兄弟聯手作為,既要成就你個人誌向,也要確保家族生意持續興旺。
見堂兄如此說辭,喻邦泰一邊點頭答應,一邊笑著表示,作為高貴的讀書人,堂兄難道要坐享其成?
喻邦泰擺擺手,表示此一時、彼一時,讀書雖然高級,但生意同樣重要,既然接受家族委托,就要事事親力親為,以求更大輝煌。
生意可以分開,但卻不能阻擋你我兄弟聯手之誼。
如今初來乍到,若是為兄遇到坎坷,作為弟弟的你,難道就能忍心不理?
喻邦憲話說的入情入理,卻讓喻邦泰心中略感狐疑。
兄長若想傾力作為,怕是會影響未來科舉呀?
麵對喻邦泰話中帶刺地詢問,喻邦憲臉色略顯尷尬,稍稍籲了口氣,決定予以正麵迴應。
通過前兩次省試,喻邦憲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思路越是發散,效果反而越不好,若是將精力聚焦在經典之上,卻又難與本心相合,無法保證一氣嗬成,兩項矛盾之下,心結自然生發,再想寸進,怕是千難萬難。
隨口說出一番感觸,直接把喻邦泰幹懵逼了,每一句話都能聽懂,但卻無法理解其中深意。
無奈之下,喻邦憲隻能苦笑著說出白話。
由於年輕時起步太順,早早開始涉獵經典之外的學問,導致胸中所學過雜,進而對經典產生質疑,走了“邪路”,才在科舉一途屢屢受挫。
無法做到心無旁騖,自然也就拿不到最好結果。
說到這裏,喻邦泰總算有所醒悟,表示心一旦野了,確實很難收束迴來,就像他在濠鏡待慣了,已經無法適應族中各項規矩啦。
與其執著於科舉一途,倒不如放開心懷,依照本心行事,或許會有另一番作為呢?
喻邦泰隨口一句話,卻讓喻邦憲久久無法釋懷。
沒想到經年之後,那個原本一竅不通的浪蕩子,竟然會給自己指點迷津。
沉默許久,喻邦憲長歎一聲,表示此次遠行,便是想曆練一番,在實踐中找尋人生方向。
話說到這裏,喻邦憲稍稍降低姿態,喻邦泰則是略微顯出幾分意氣,進而達成某種微妙境界,讓原本地位懸殊的兄弟倆,得以展開平等對話。
敘談之間,喻邦泰很快便把賬目交接清楚,並告訴堂兄,先不必急著建功立業,一定要多看賬本,找尋其中規律,然後再四處交往一番,待有所心得之後,再由小及大,慢慢將生意推動起來,或許更為妥當。
至於指點一說,此時還不具備條件,等到你有所困惑時,再來找他,或者喻年解答,反而效果更好。
喻邦泰無意中的一席話,再次將喻邦憲推向尷尬境地。
想想往日教訓頑皮小弟的情景,現在的喻邦憲,心中總有一種酸酸的滋味。
......
晚間迴到惠興盛,喻邦泰、喻年主仆在堂中就坐,說起家中之事,都覺得來濠鏡從商,實乃人生幸事,否則必和家鄉之人一般,鼠目寸光、坐井觀天。
敘談許久,喻邦泰又說起惠興盛的發展思路來。
隨著喻邦憲主持裕泰恆,商鋪最重要的一項資產,也就是那兩艘海船,就得還給人家了。
如今的惠興盛,雖說有金琳娜的五條船可用,但在喻邦泰眼裏,總覺得靠媳婦發財,滋味不太好受。
出海的路子不能斷,但也得想些其他商業模式,才能顯出自家本事。
按照喻邦泰的思路,與其急著擴張,倒不如守在濠鏡,做些大宗批發業務,先將商鋪穩穩運營起來。
像福瑞昌這樣的商戶,本身在濠鏡並無據點,很難在第一時間拿到物美價廉的好貨。
若是有惠興盛居中代理,大家簽訂合作協議,或許是項穩賺不賠的好買賣。
至於三亞那邊,等製鐵作坊開業之後,再作部署不遲。
另外,喻年這邊還有兩項任務,一是多多向羅懷蔭、龔世全等人傳授生意竅門,確保二人能盡快具備管事能力,二是做好外出準備,等到來年開春,便可帶人前往慈溪,協助母親處理新家事務。
從長遠來看,除了整合母親、媳婦娘家資源,在慈溪開設新的商號之外,還需早做籌謀,待條件允許時,帶領家中眷屬,前來濠鏡匯合。
按照喻邦泰的本意,既然決定定居廣東,那就沒必要長期兩地分居,侍奉母親,照顧家小,本就是他作為兒子、丈夫的天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