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沙村的一處小院裏,夏浚洲給周雄和符田嶺講解歸義堂的作用,所有加入華興集團的燕朝人,都會在歸義堂備案,並接受歸義堂的管理。如果有人在外邊受了委屈,也可以來歸義堂投訴,歸義堂會為他們伸張正義。


    總之,在華興集團內部,燕朝人並不是可有可無的下等人,而是和華興人共同奮鬥的夥伴、戰友,除了要嚴守規矩之外,該有的權益,也必須予以保障。


    對於華興人如此貼心的安排,周雄和符田嶺大為感歎,這些華興人真是不一般,居然鼓勵下人和老爺講理,還弄個機構主持正義,天下還有這樣的好事?


    坐在一邊的符本黎麵帶微笑,說這是華興這邊的傳統,天大地大,把人當人最大。要是華興集團養不活大家,那是我們沒本事,但如果把大家養的好好的,有人生出外心,歸義堂也是會嚴厲打擊的。用華興那邊的話來說,就是權利和義務必須對等,隻有忠誠,才能享受當人的待遇。


    關於招人的事情,符本黎和符田嶺多次提起過,無奈諸事繁忙,大家都沒有細細商議過,此時聽夏浚洲解讀華興政策,這件事情便跟著提了出來。


    對於華興人的誠意,符田嶺已經深信不疑,而華興人才來榆林港兩月,便開創出如此局麵,更是讓符田嶺欽佩不已。現在人家華興人要求自己做點事,如果一口迴絕,顯然是缺乏擔當的表現。


    符田嶺心思起伏,最終還是看向周雄,這些年,村裏的大事,主要還是周雄拿主意。


    周雄微微點頭,表示既然已經選擇加入華興,就得盡力做事,現在有了歸義堂,若大批黎人來歸,定然不會受欺。況且受人之惠,忠人之事,本來就是天經地義,此次出行,當為必然之舉。


    符本黎則再次強調,華興集團提倡漢黎一家親,這一點必須和他處黎人講述清楚。投奔華興,更是自願之舉,如果出現倚仗華興勢力,侵害漢人,那也是要受到懲罰的。


    對於符本黎的警告,符田嶺連連點頭,敬重之情,溢於言表。


    實際上,這次召集黎人的計劃,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讓符田嶺把符本黎之前寫的那行字,連帶華興來曆流傳出去。


    “大舟臨,華興出,眾黎民,速迎歸,齊聚首,解紛爭,漢黎親,煙雲消。”這樣的文字,一旦流傳出去,必會激起紛擾。


    對於華興這邊來說,隻要有人信,這事就算成功,至於官府的反應,到時候做些解釋即可。隻有先把自己的實力弄上來,才能和官府平等談判。


    說完符田嶺的事,夏浚洲又開始動員周雄,現在歸義堂剛剛成立,人手十分短缺。為了能夠取信燕朝人,夏浚洲希望周雄加入歸義堂,給他當個助理,做起事來,也會方便不少。


    對於助理一說,周雄十分困惑。等夏浚洲解釋過之後,才知和助手意義相似,隻不過將來隊伍擴大,他也能在歸義堂正經任職當官。


    這樣的前景對周雄誘惑極大,夏浚洲更是直言,以後歸義民能不能過上好日子,還需周雄親自經曆一番,如果華興人吹破牛皮,周雄完全可以第一個離開。


    說起農莊那邊的事務,夏浚洲表示他會和符總商議,論起種地,十個周雄都頂不上一個符思南,至於團隊管理方麵,更不能小瞧符總的手段。


    “歸義民”這個稱唿,從夏浚洲口中無意說出,卻在周雄口中迅速傳揚出去。


    第二天一大早,符田嶺便帶著兩名青壯,身背包裹,離村而去。


    ......


    湳西農莊,符思南忙的幾乎腳不沾地,秋收在即,需要做的準備工作相當繁雜。農業部的人,除了趙海軍留守連珠寨外,其他人全部聚集到農莊中。要不是符思南極力阻止,劉桂芳帶著舒雅也要過來,現在這地方,可沒有女人能住的地方。


    搶不到七十五馬力的鍋駝機,符思南硬是弄了兩台十馬力的小機器,不管怎麽樣,平整場院,這東西可比石碾子省勁多了,下一步水稻脫粒,更需要這家夥幫忙。為了就和鍋駝機,符思南倒是帶了不少小型農業機械,至於那些大家夥,林誌剛直接讓他放棄。


    當然,符思南還是有辦法的,陸冠南搞到的兩台四百馬力的蒸汽機,其中一台還是被符思南搶了過來,用那玩意犁地,才能顯出華興人的高超能力。


    看著眼前三千畝上好的稻田,此時稻穗低垂,一副豐收景象,興奮之餘,符思南也是滿心感慨,作為現代農業專家,沒想到自己還會有用到鐮刀的時候。


    培訓,立即培訓,想要使用鐮刀還不受傷,就得向農莊的土著們虛心請教。


    ......


    黃泥嶺下,已經變成一座巨大的工地,所有工作都在圍繞一件事情進行,那就是燒磚。


    工地靠近山腳下,一處被夯實平整的土地上,蓋起一座高大的土坯房屋,一台七十五馬力的鍋駝機被置於其中,成為附近機械的動力來源。


    前方的嶺腳下,一座簡易的磚窯已經被掏挖完成。


    相比現代社會那種五花八門的磚窯,此時的華興人可沒那麽多選擇,沒有現成的磚、沒有水泥、更沒有鋼梁,隻能因地製宜,選址造窯。


    趙明和喬旺主動結成搭檔,一個懂理論、見多識廣,一個會幹活,工程經驗豐富,來到黃泥嶺下,兩個人便在附近轉悠開來。


    黃泥嶺是獨田嶺的附屬小嶺,附近還有不少土丘、土坡,分布其間。


    趙明和喬旺看上了一處土坡,斜度不大,前後也就二十多米的距離,正好適合練手。


    在坡腳處切出橫斷麵之後,喬旺便組織人手開始輪流掏窯,趙明則帶著人去切削坡地側麵,準備將這處坡地一側改造為磚窯,還有一部分人走上土坡,除草砍樹,平整坡麵。用趙明的話來說,這就是古代最簡單的長窯。


    事情說起來容易,真要幹起來,卻是個累死人的活計。


    喬旺親自上手將窯頭掏出來,留出建設爐膛、預熱室的空間,然後按照高、寬均不超過三米的尺寸一路向前向上掏挖。實際上,有小型鑽機加持鬆土,掏窯的工作還是能省力不少,就是姿勢太憋屈,大家隻能輪換著上前工作。


    按照喬旺的要求,每掏出三四米距離,便要停下來,一個是與坡麵人員配合,在窯洞兩側頂部各鑽出一個小型孔洞,燒窯時用於觀察窯內火勢、或者添加木柴等,俗稱火眼。另外一個,便是將幹燥好的土坯運至窯中,在窯中砌牆,作為支撐,僅留小門供人躬身進出即可。


    說白了,二十多米的窯洞挖出來,如果沒有支撐,再用大火一燒,用不了多久就得塌陷。


    如此往複,直到將整個土坡打通,中間部分為窯床,坡頂處為窯尾。


    窯尾往裏,先修一道擋火牆,牆下開若幹煙道,供煙氣散發,然後向上挖通成煙囪狀,最後封閉窯尾,算是齊活。


    趙明等人將土坡側麵平台切削完成之後,算著窯洞延伸尺寸,從側麵開出窯門若幹,作為磚坯布放通道。自此,一個簡易磚窯便算建造完成,足足用去半個月的時間。


    喬旺前後算了算,就這麽個破磚窯,一次能燒出一千塊磚就不錯了。好在此地土坡甚多,有了這次經驗,將來多掏幾個窯便是。


    工地上,各種設施漸漸成型,隨著土坯房的建設,華興人的第一個工業重鎮漸露雛形。


    每天傍晚,都有一群群光著身子的男人們在榆林水上洗澡。


    得知這一消息的王海洋直接開罵,老子天天取水,合著取的都是你們的洗澡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興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高路遠月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高路遠月明並收藏華興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