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老街,站在與新街交匯處的湖山橋頭,蘇一感慨萬千,來湖山讀書五年多了,第一次這麽完整地走完湖山老街。


    湖山橋頭,四麵通路,除了新街與老街二條路外,向北是往芳溪方向,向東過橋就是通往瑞鳳縣城的車道。


    湖山老街到龜溪,就是走的這條車道,到了嶴溪,要轉走西北向樹溪樹源村,龜湖古道起始段就是樹源村。


    湖山橋頭到嶴溪,必須翻過一條大嶺背,山高200多米。


    朱老師走在最前麵,六十多人沿著蜿蜒盤旋的碎石子道路,慢慢地攀爬。


    蘇一銘重生前,從小就到山上砍過柴,挑過柴草,重生後身體素質更勝往前,這點山路如履平地。


    但女生們氣喘籲籲,臉色緋紅,走走停停。


    男生們走的快,但必須等女生,這是朱老師與韓老師反複交待的。


    好不容易等最後一個女生姍姍上來,大家一起坐在大嶺背山坪的鬆樹下稍事休息。


    一陣山風習來,很涼爽。


    “一銘,你看,那車陷入沙泥裏麵拉不上來了,多危險。”旁邊的周曉潔驚叫道。


    蘇一銘抬頭往下一看,一輛滿載成捆成捆水竹刷的兩輪板車,陷進了狹窄的半山腰車道正當中的沙泥坑。


    一位40多歲滿頭大汗的中年漢子正神情慌亂地試圖往上拉出輪子,可是動也不動。


    “如果車來了,會怎樣……”蘇一銘不敢想下去,忙叫道:“熊貓,一起去幫那個大叔推一下車,這樣很危險。”


    蘇一銘邊說邊跑下了山坪,張小龍緊跟在後,何軍林和呂麗玉也趕忙跑下去。


    四人分每旁二人,連同前麵拉車的中年大叔,一起吆喝著“一、二、三”,車輪在五人的用力拉推下,爬上了坡。


    那大叔擦了臉上的汗水,連聲說:“謝謝同學們,現在我可以慢慢拉上去了,你們有事先走。”


    蘇一銘說:“不急,先幫你一起推上嶺。”


    中年漢子心裏感動,就在前猛力地拉著,蘇一銘四人也同心齊力地向上推,伴隨著“吱吱”的軲轆聲,板車一會兒就拉上了大嶺背山坪。


    這時,一輛湖山開往瑞鳳的客車“嘟嘟”地在半山坳處響了起來,片刻間風馳電騁地衝上了山坪,從他們身旁唿嘯而過。


    同學們都在心中說了一句:好險。


    中年漢子說:“謝謝同學們,否則路過不去,雙邊的車要塞了,如果出車禍罪過大了。”


    蘇一銘看著山坪左邊的一岩坦石子礦,上前對朱老師韓老師輕聲說了二句,他們二人點點頭說:“很好。”


    蘇一銘又迴來對中年漢子說:“大叔,我們想借用一下你的板車,在那岩石礦拉一小車沙石,暫時填了那個路坑,以後再由交通部門修整,不知會不會誤了你的時間?”


    那中年大叔趕忙說:“不會不會,這是行善積德的事,我每天都要拉車到這裏過,本來我們也要幹的事。”


    一眾男同學與大叔先搬下了水竹刷,一起到岩石礦拉了小平車的沙子石,大家又拉下板車填平了那路坑。


    下了大嶺背,沿著公路走了二十幾分鍾,前麵就是嶴溪,嶴溪是一個村落,公路的兩旁都住著人家。


    原計劃在嶴溪想轉一下,同學諸葛方劍的家在這裏。


    現在時間緊,朱老師就領著同學們向樹源方向進發。


    去樹源先經過樹溪,樹溪有一水庫,名稱就叫樹溪水庫。


    水庫集雨麵積50多平方公裏,流域外引水麵積8.5平方公裏。大壩自1958年開始動工,於1963年建成防洪、灌溉於一體,1965年又建成發電站,裝機容量1160千瓦,年發電量250~300萬千瓦時,灌溉農田4.5萬畝,防洪麵積2萬畝。


    樹溪水庫不僅保護著周邊三個自然村的防洪和灌溉農田功能,更是七、八十年代湖山片區好幾個公社的光明使者。


    站在大壩上,天空湛藍白雲悠悠,附近的山峰樹木綠竹倒映在碧綠的庫水中,在陽光照耀下象一副流動的山水畫,美不勝收。


    大壩上此時有七道倩影,王怡妍,陳妍芳,林依曦,韓梓顏,周曉潔,白雲熙,徐銀紅,手拉著手呈一字排開,正中間韓梓顏白衣勝雪,左邊林依曦綠衣如翠,右邊周曉潔黃衫如蝶,麵向水光山色,衣袂飄飄,好似瑤池七仙女下凡,美兮倩兮。


    有詩雲: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又有詩雲: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遊覽了樹溪水庫,下一站便是龜溪古道的入口樹源地方。


    水庫到樹源,大都是山澗小道,沿路看見山坡上有不少還隻十二、三歲的女孩子拿著柴刀砍柴草,把砍好的枯枝、山荊刺和芒萁草紮成捆團,然後用那尚未發育的瘦小纖弱的身軀背著一大梱柴草,沿著崎嶇的泥路,步履蹣跚地往下背。


    “哇”地山坡上傳來一聲哭聲,蘇一銘看見一個小姑娘從30多米高的山坡泥路上滾了下來。


    蘇一銘想都沒想,抓著光禿禿的岩石坎往上跑,跑上十幾米,那個小姑娘跌坐在山窪窪的坭坑裏,一條粗布褲子裂開一大口,腿肚子有一痕血印子,還湧外冒著血絲。


    蘇一銘伏下身子背著她小心翼翼地走下山坡,朱老師和何軍林在山腳候著正想上坡,看他們下來便走向前麵的一處較開闊的平地,韓老師與同學們正在此處等候。


    韓老師看著女孩的那個腿部血印子,焦急地說:“沒有創可貼,怎麽止血消炎。”


    周曉潔想起叔叔給她的三片創可貼,馬上說:“韓老師,我有。”


    那小姑娘已停止了啼哭,在創口貼貼上的瞬間,突然又帶著哭聲對蘇一銘道:“這位大哥哥,我的柴草呢?”


    蘇一銘說:“你在此等著,我去背下給你。”


    一路,與背著柴草的幾個小姑娘擦肩而過,20米高的坡下找到了那捆柴草。


    那麵,周曉潔與小姑娘拉起了家常,小姑娘叫胡雲霞,前源村人,十二歲,家中還有二個哥哥,小哥在湖山中學讀高一,其父母說一個家庭支撐不了二個孩子讀書。


    讀到四年級,下半年輟學在家幫忙割草砍柴曬紙。


    周曉潔聽的唏噓,在大嶺背休息時發現奶奶偷偷塞給她的二張十元幣,就問:“雲霞小妹妹,你心裏想讀書嗎?”


    小姑娘眼中閃著向往的淚花,點點頭,聲音輕輕地:“想。”接著又黯然道:“可我爸媽不讓我讀了。”


    周曉潔說:“我這裏有20元錢,你領我們去你家,對你父母說,給你繼續讀書用。”


    小姑娘看著周曉潔手上的二張十元人民幣,忐忑了半天,突然跪下向周曉潔磕頭道:“謝謝大姐姐!”然後指著左邊的一座山:“我家在那邊。”


    王怡妍對朱老師和韓老師說:“朱老師,韓老師,我知道前源村到樹的路,你們先去樹源,我和周曉潔蘇一銘陪小姑娘去。”


    最後,決定由韓梓顏老師周曉潔王怡妍蘇一銘張小龍陪小姑娘去前源村,朱老師領著同學們先到樹源。


    韓老師叫上張小龍,是讓他和蘇一銘途中輪流背那捆柴草。


    前源村坐北朝南,村頭有幾家做紙的家坊,小姑娘胡雲霞的家人正在舂臼和用竹簾在水槽中蕩料。


    舂臼即是將處理過的竹子放入石臼中,用石碓將竹子錘打成細碎稀爛,形同泥麵。


    正在用石碓搗竹的小姑娘二哥胡尚楷擦了擦眼睛,又用手敲了敲後腦勺,確認不是做夢,就跑上前叫道:“韓老師。”


    又隨即轉身卸下蘇一銘背上的柴草,神色尷尬地道:“一銘哥,小妹忙煩你了。”


    這時胡雲霞的父母和大哥也過來,向韓老師和蘇一銘道了謝。


    韓老師看氣氛較好,就對胡雲霞的父母說:“叔叔,阿姨,小雲霞還小,正是讀書長知識的時候,你們為什麽不讓她上學了?”


    胡雲霞的母親看了老公一眼,就說:“女孩子讀不讀書不要緊,隻要以後替她尋一個吃穿不愁的人家,日子過的去,嫁出去就好了,再說我們窮苦人家也供不了二個孩子同時讀書。”


    在旁的胡尚楷說:“媽,韓老師說的對,小妹還小,你讓小妹再去插班讀書吧,寧願我不讀。”


    婦人瞪了胡尚楷一眼,叱道:“你懂的什麽,替我好好讀書就是,村裏有幾個女孩子讀初中高中,都是小學未讀到就停學的。”


    韓老師對胡雲霞的母親有點鄙視,為了小姑娘,隻得說:“阿姨,如果胡雲霞的小學初中學費書費我們幫她出了,你能讓她再讀嗎?”


    婦人有些不信,口中說:“書費學費四、五年起碼要50元,你們肯出?”


    周曉潔一時說不出話,漲紅著臉。奶奶給的20元,加上昨天父母給的15元,離50元還差15元,


    韓老師看了一眼小姑娘眼中盈盈欲滴的淚水,從身邊摸出35元,然後對周曉潔說:“曉潔,你那20元先借給老師。”


    周曉潔把20元遞給韓老師說:“韓老師,我在山那邊早就說20元送給小姑娘讀書用的。”


    韓老師把55元遞給婦人道:“這是55元,該夠小雲霞讀書了吧。”


    小姑娘胡雲霞的媽媽看著那嶄新的五、六張人民幣,一邊伸手欲接,一邊說:“夠了,夠了。”


    “韓老師,慢著,”蘇一銘上前說,“這位阿姨,並不是我們不相信你,這55元錢是韓老師和周曉潔同學省吃儉用存下來的,今天看小雲霞非常羨慕讀書,就全部拿了出來資助小雲霞上學,我們希望這錢由你們地方的一位老師保管。”


    小姑娘胡雲霞的小哥胡尚楷非常感動,就說:“韓老師我去叫王老師來。”


    從小雲霞家出來,同學們的臉上神色凝重,聯想父母供自己讀書弟妹小小年紀輟學在家,心中都堵著一層牆。


    小雲霞今天砍柴摔倒碰到他們無疑是幸運的。


    蘇一銘望著遠方的白雲青山,“嗬嗬”二聲道:“我們也不必過分感傷,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深入,這種狀況很快會改變,以後的小弟弟小妹妹和我們的後代都會有上學的機會。”


    張小龍捶了蘇一銘一拳,謔笑道:“女朋友都沒有,還後代,假龍大俠想的倒挺遠。”又轉頭對周曉潔道:“周曉潔,你說蘇某人是否不知羞恥?”


    周曉潔羞紅著臉罵道:“黑熊貓,你要死啊,幹麽扯上我,與我有什麽關係。”


    經過一陣嬉鬧,大家又恢複了輕鬆的神色。


    步下村頭的丁步灘時,驀地驚起駐足在溪水岩石上的一行白鷺騰空而起,撲閃著翅膀徐徐地向天際橫飛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於1983年時代洪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水杭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水杭行並收藏重生於1983年時代洪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