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爭發生在濰州城外,整個荊楚王朝,已經有很多年沒有發生過這麽大規模的戰爭了。


    江南道的攻城士兵爭先恐後,鋪天蓋地而來,在濰州城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


    他們拚盡全力想要登上城牆,可這城牆太高了,想要登上去,何其困難。


    城牆之上,滾木巨石滾滾而下,將他們所有人砸下來,無數兵士死在了這座城牆下。


    巨石滾木瀟瀟而下,箭矢弓弩如雨般落下,而城牆之下的江南道兵士們,卻很難將劍射到濰州城內去。


    可惜前幾日,二十多架投石車已經盡數被毀,再也無法對濰州城產生強大的威脅。


    而濰州城的守城弩還在,巨大的弩箭雖然發射緩慢,但每一次射出,都會有數十名兵士被直接撞死,撞傷的更是不計其數,這殺傷力巨大的武器,對江南道的兵士們來說,如同噩夢。


    日近黃昏,不知不覺間,飄飄灑灑的雪花已經停了,太陽悄悄從烏雲後透出來,露出了半張臉。


    夾雜著一縷光暈的夕陽,將所有人的臉照耀的通紅,這是人間最淒慘的一個黃昏。


    殘陽如血,靜靜地照耀著濰州城上的戰鼓,戰鼓不停被敲擊,發出“咚咚咚”的巨響,漫天遍野的喊殺聲傳來,濰州城內的百姓們,個個心驚膽戰。


    李克立於濰州城之顛,看著城牆下發生的一切,他的眼睛幹澀而麻木,沒有一絲光澤,戰場上發生的畫麵,一幕幕在他的眼前閃現,他將所有的一切記在了心裏,希望死後,在見到先帝的時候,能夠問心無愧的說一聲:“老臣,盡力了!”


    幾日時間,李克的頭發皆白,臉上流露出無盡的滄桑。


    “刺史大人,城上的巨石滾木已經不多,鍋中油已經潑盡,箭矢也已不多,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說話之人正是黃狂潮,他剛剛憑借著一己之力將一塊兩百多斤的巨石扔到城牆之下,城牆下瞬間傳來慘烈的唿喊聲。


    “將燒油的鍋全部扔下去,將燒油的柴全部扔下去!傳令下去,將東門,西門,北門的弓箭手全部調到南門,所有弩箭上膛,弓箭拉滿弦,給我在一刻鍾之內,將所有的箭矢全部射出去!”


    “可是,刺史大人,如果將其餘三門的所有弓箭手都調集過來的話,屬下擔心其他三個城門……”


    “沒關係,靖王爺是想在南門決一勝負,他還想著練練他的這幫兵崽子呢,他可不會輕易就攻破城池,畢竟後麵的仗,才是真正的硬仗,濰州城的這場戰爭,在靖王看來,隻不過是他的開胃小菜,他是一定會借著這個機會練兵的,所以我推測,他絕不會攻取其他城門!”


    “傳我命令,其餘三個城門每個城門隻留一千兵士守城,其餘的,全部調來南城門,準備與江南道的這幫崽子們,決戰!”


    “是!”


    有傳令兵火速縱馬狂奔,往其餘城門而去。


    黃狂潮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氣勢的刺史大人,不由得心中敬佩,心想果然是成名已久的老將,在如此情形之下仍舊能夠毫不慌張,並做出了最細致的判斷。


    最重要的是,他是個賭徒,戰場用兵,運氣也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但願他能夠賭對吧!


    很快,濰州城各路兵馬便齊聚在南城門之下,李克轉過頭,看向城牆內,兵士們整齊劃一的站在裏麵,手中大纛鮮明,氣勢恢宏。


    麵對著這場或許注定了要失敗,注定了要死亡的戰爭,他們卻毫無畏懼,隻是堅定的站在這裏,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做著最後的努力。


    李克看著身後的場景,心中五味雜陳,鼻頭一酸,一把老淚便流了出來。


    他輕輕的擦拭掉,轉頭對著看向他的黃狂潮說道:“年紀大了,總是容易傷感,丟人呐,丟人呐!”


    “刺史大人,不丟人,你轉身看看自己的身後,這六萬濰州城的兵士,都是濰州城的子民,濰州城生他們養他們,現在到了他們報效濰州城的時候了,他們又何曾退縮過,他們配得上刺史大人您的眼淚啊!”


    “是我的眼淚配不上他們啊!”


    戰爭還在繼續,城牆之上,可往下扔的東西已經不多,從其餘三座城門調集過來的弓箭手已經在一刻鍾之內,將箭囊中所有的箭矢全部射了出去。


    江南道的一萬攻城士兵已經死傷殆盡,督戰士兵也已經死傷大半,隻不過江南道兵馬眾多,有人死去,便馬上有人補上來。


    此刻,趙充國大將軍已經調集了超過三萬的攻城士兵,他們嗷嗷叫著,瘋狂的往濰州城巨大的城牆上爬著。


    城牆之下的屍體已經堆積成山,來不及清理,後續來的人隻能踩著屍體往上爬,卻沒有任何人畏懼,所有人都將爬上濰州城的城牆作為首要目標。


    城牆之下,深深的城門洞內,攻城車還在不知疲倦的撞擊著城門,隻是這濰州城不愧中原第一堅城之名,城門極其堅固,攻城車已經在劇烈的撞擊下碎裂了兩輛,仍然沒有能夠撞動城門分毫。


    他們從清晨撞到黃昏,仍然在撞擊著,不肯放過任何一絲希望。


    當西邊的最後一縷陽光緩緩降到了山的那邊,濰州城的城牆依舊固若金湯,沒有絲毫的撼動。


    深夜不適合攻城,大將軍趙充國發布了撤軍的命令。


    撤退後,江南道的兵士清點人數,一天之內,便付出了一萬餘人死亡,兩萬人受傷的代價。


    這代價著實大了些,靖王爺雖然無比信任趙充國,又知道他這是在練兵,但練兵也不是無節製的練,先前那場騎戰,江南道折損了五萬騎兵,包括一萬重騎兵。


    要知道,整個江南道八十萬軍隊裏,重騎兵的人數也不過四萬,這是何等巨大的損耗。


    今日又折了三萬餘人,大將軍趙充國再也坐不住了,他一掌拍在身前幾案上,將幾案上擺放的濰州城地圖震得粉碎,他怒不可遏,打了一輩子仗,從來沒有這麽窩囊過。


    他的心裏,升騰起一股更加強烈的,更加深沉的,對於濰州城的恨意。


    他將靖王爺的八健將全部叫到大帳來,讓他們商量著解決對策。


    眾人七嘴八舌,有說夜襲的,有說攻取其他城門的,有說誘敵出城的,說什麽的都有,但這些所有的一切,趙充國大將軍都不滿意,他斥退了眾人,在這寂靜的軍中營帳內,獨自一人,坐在幾案前,看著案桌上新鋪的一張地圖。


    “用水!”


    大將軍趙充國終於想到了自己的方法。


    因為濰州城後便是八百裏玄月山,玄月河日夜不停的流淌,對整個濰州城的城防及飲水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玄月河極大,水流平緩,河道極寬,貫穿整個玄月山,並從北門處流經濰州城。


    濰州城人挖河道,修水渠,將玄月河中的水引入濰州城內,又在城外挖了一條深約兩丈,寬約三丈的護城河,護城河將濰州城緊緊的保護在了其中。


    這玄月河自玄月山而來,奔流不息,但是,如果將玄月河水堵住,不讓它再往下流,然後等水量積蓄到一定程度,再猛然打開,到時河水傾瀉而下,河水蔓延,流入濰州城內,便會將低窪的濰州城,全部淹沒。


    大將軍趙充國哈哈大笑,叫來八健將之一的王江城,低聲囑咐了他幾句。


    王江城是一直跟隨趙充國的副將,因為帶兵能力強,戰場上善用陽謀,跟隨靖王爺及趙充國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在靖王爺封王之後,便被封為了宣威將軍,是靖王爺手下八健將之一。


    王江城為人坦率忠誠,又是一直跟隨著大將軍趙充國的舊將,所以深得趙充國信任,一般極其重要的任務,趙充國都會派他前去。


    王江城離開後,大將軍趙充國走出營帳,看著自己身前連綿數十裏的營帳,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這便是靖王爺用來一統天下的兵馬,作為兵馬大元帥,統領三路兵馬,他要做的,就是做好這個兵馬大元帥,替靖王爺分憂解難,助靖王爺早日登上至尊之位!


    這便是他生前所有的理想了。


    沒有人會懷疑趙充國對靖王爺的忠心,因為曾經的戰場上,趙充國為靖王爺擋下了數支弩箭,擋下了無數刀劍。


    脫下戰袍,露出他身上結實的肌肉,還有便是常年戰爭所留下的傷疤,那些傷疤就是一個軍人最重要的軍功章。


    濰州城內。


    李克就在濰州城南門內的一間小屋中休息,桌上擺放著的,是整個濰州城的布防圖。


    他也在思考接下來這場仗究竟應該如何去打,才能以自己最小的傷亡,換取敵軍最大的傷亡。


    以少戰多的戰爭他打過不少,可敵人十倍於自己,這樣的戰爭,他心中也是毫無把握,但他知道,這場戰爭必須打下去,為了濰州城後的整個荊楚王朝,為了天下黎民百姓,為了李家的天下,這場仗必須打下去!


    這夜,濰州城刺史李克做出了一個極其大膽的決定,夜襲敵營!


    這是一個極其激進的決定,對於兵少將寡的濰州城來說,李克下這個決定是做了極大的心理鬥爭的。


    但是沒辦法,死守在這濰州城中,不用別的,光是將濰州城團團圍住,幾個月後,濰州城也得被活活困死。


    因為濰州城中的糧草已經不多了,現在百姓們出不了城,清明那日,又有大量商販湧進了濰州城。


    人數激增下,整個濰州城的糧食儲備,已經到了最艱難的時刻。


    因為需要將一部分糧食分配給濰州城的百姓,所以這些天來,濰州城的將士們,都是在餓著肚子打仗的。


    為了延長作戰時間,為接下來可能發生的持久戰做準備,濰州城兵士們的口糧,已經減到了平常的三分之二。


    這便意味著,本來剛剛能夠吃飽的糧食,如今隻能吃個七分飽,一些飯量大一些的,甚至剛剛能夠滿足半飽的需求。


    濰州城中的百姓,很大一部分人已經開始殺自己家養的雞鴨豬狗,這才是圍城的第七天,距離清明已經過去了整整七天。


    七天的時間,一般家庭裏的存糧已經見了底,錢莊店鋪內的錢也變成了無用的東西,因為無法出城去去換取現在所急需的食物,這些金銀之物雖然珍貴,但不能當飯吃不是。


    濰州城數十萬百姓,都在焦急的等待著,等待著傳來戰爭勝利的消息,等待著能夠像往常一樣,走上大街,用錢買來熱騰騰的包子,香噴噴的牛肉,飄著有一股獨特香氣的濰州城特釀的梅子酒。


    但李克知道,這場戰爭,對於濰州城來說,是不可能勝利的,因為從一開始,他便沒有想著能夠戰勝江南道的兵士。


    八十萬之眾,比荊楚王朝最巔峰之時的兵力總和還要多一些。


    僅憑濰州城一城之力,想要戰勝江南道,簡直是癡人說夢。


    但這些話李克是萬萬不能說出口的,因為這些話一旦說出口,勢必會引起一陣不必要的恐慌,到時候內憂外患,這場仗將變得更加難打。


    而濰州城的百姓們想要活著,這種心理幾乎影響了所有的人,值得一提的是,從前作為荊楚王朝的先鋒大將,在攻城掠地之後,靖王爺並沒有屠城的壯舉,也沒有濫殺無辜的先例,希望濰州城的奮力抵抗,沒有將靖王爺激怒,希望這麽多年過去了,靖王爺的惻隱之心仍然存在著。


    隻是這都隻是希望,濰州城一旦敗了,整個北方就將徹徹底底的暴露在靖王爺的鐵騎之下,靖王爺的軍隊甚至可以長驅直入,直達京都。


    小皇帝的生命,荊楚王朝的根基,就會受到嚴重的威脅,這點李克比誰都清楚,因為善於分析戰場形勢的他,對於國家形勢同樣能夠做出準確的判斷。


    他思維敏捷,往往能夠在特定的時間內,做出最有利於自己並最正確的選擇。


    李克拿起手中茶杯,輕輕喝了一口,然後將身上的長袍脫下,掛在了旁邊的架子上。


    他將橫放在幾案邊的一柄長劍拿起來,仔細看著,看了許久,他用手輕輕的在長劍上滑動著。


    一個不小心,手指被鋒利的劍劃破,他受傷吃痛,用嘴咬了咬流淌著鮮血的手指。


    朝外喊道:“來人呐,叫黃將軍進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湖與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雨飄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雨飄搖並收藏江湖與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