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安最近生活的很滋潤,心情也不錯,大晉如今雖然因為戰馬短缺而無法出兵草原,但防禦各邊牆綽綽有餘。
國內也正在清剿匪患,安置流民,降低田稅,整個大晉王朝蒸蒸日上,不出十年,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創造一個盛世。
皇極殿,劉平安跟幾位內閣大臣商議完廣西,福建巡撫人選之後正準備迴去繼續做女兒奴,就見小喜鵲急匆匆走了進來。
“何事?”劉平安皺眉問道。
其他幾位大臣也望著小喜鵲,以前她可不會不顧禮儀驚擾皇上和眾臣每日的議事。
“皇上,烏海突然率五萬騎攻漠北,莫爾根、烏圖兩兄弟戰敗開始向西撤退,但卻遭到了汪海部必勒格的夾擊,莫爾根在林桑河戰死,烏圖帶領少數部族向西逃走,不知所蹤。”小喜鵲腦門冒汗把剛得到的消息說了一遍。
嘩的一下,包括劉平安在內,所有人都震驚的站了起來,草原形勢竟然轉變如此之快,必勒格瘋了嗎?竟然跟烏海同流合汙,背棄盟約夾擊莫爾根兩兄弟,瘋子。
劉平安看了一眼徐開澄說道:“馬上下令九邊邊軍嚴密防禦,另外通知山西各邊地加強戒備。”
說完看了一眼徐開澄繼續說道:“通知山西邊地各府縣官員一旦東胡人入侵,他們必須保證堅守城池,擅自棄城者斬首示眾。”
“臣等遵命。”徐開澄和安大鈞急忙應聲。
“皇上不必擔心,東胡人不會南下入侵我大晉邊牆的。”這時,工部尚書袁成章躬身一臉嚴肅的說道。
“哼,袁大人,你又不是東胡人的蛔蟲,咋知道東胡人不會南下。”梁冠霖在一旁諷刺了一句。
他看不上袁成章,覺得這老小子對他的位置構成很大威脅。
“請袁卿家為我解惑?”劉平安沒搭理梁冠霖,他想聽聽袁成章建議。梁冠霖雖然對他個人忠誠無比,但論能力十個梁冠霖捆一起也比不上一個袁成章。
“皇上,烏海跟必勒格一定達成了某種協議,烏海想要清除漠南東胡部族內部叛亂,隻要收拾掉他兩個弟弟,在漠南東胡人內部就不會有人在反對他,汪海部的必勒格想要整個漠北,所以倆人才臨時結盟,但這不是長久之事。”
“淨說廢話,你還是趕緊說說東胡人為何不會南下吧”。梁冠霖又竄了出來搗亂。
袁成章沒搭理梁冠霖這個白癡,而是繼續說道:“烏海剛剛擊敗,滅掉他兩個弟弟,需要消化、拉攏,倆人留下的數十個千戶,所以至少一年內不會南下。”
“今年不南下,明年呢?”劉平安追問一句。
他擔心烏海整合完漠南東胡人內部,集結全部兵力南下攻打大晉,劉平安一點不害怕東胡人南下,大晉邊軍比大周強的不是一星半點,各領兵大將都是第一代勳貴,一點不怕跟東胡人正麵交鋒。
但他還是想在緩幾年,第一期望百姓繼續休養生息,第二,還有那麽一絲念頭,希望草原自己亂起來,到時他坐收漁翁之利。
“皇上,既然漠北大部分土地被汪海部占據,那不如交好汪海部,比如在草原傳播必勒格雄偉的英姿,貶低烏海不是東胡人正統,草原唯一的大汗是必勒格,至於烏海,他們家族隻是必勒格祖上的奴隸而已。”袁成章嘿嘿笑道。
挑撥離間,劉平安跟其他幾位內閣大臣同時想到這就是明晃晃的陽謀,也是,袁成章做過大燕國平章事,他最了解烏海的為人。
劉平安點了下頭略顯擔心的說道:“放出風聲擾亂烏海心神簡單,但汪海部實力大漲,必勒格早晚會成為大晉的敵人,不能不防啊。”
幾位閣臣紛紛點頭,而袁成章卻撇了下嘴,站起來非常嚴肅的說道:“皇上,諸位大人,我們不要去管汪海部是否強大,他們威脅不了大晉,漠南東胡人要強大的多,我們必須給烏海找一個強大的敵人,否則真要等烏海吞並漠北,到時定會追悔莫及。”
袁成章見眾人都在沉思,鏗錚有力說道:“打壓強大的一方,扶持弱小一方才是大晉國策。”
“說得好。”
劉平安站起來暗自腹誹自己太過於擔心東胡人,緊怕他們強大起來威脅大晉,可草原太大,漠南漠北各不分屬,讓他們互相牽製要好得多,哼,等到自己強大起來,在把他們一窩端。
劉平安把草原之事全權交給了袁成章去辦,這讓其他幾位閣臣心裏膩歪,一個小小工部尚書而已,竟然幹著內閣大臣的活,令人厭惡。
袁成章心裏得意,他知道皇上看中其能力,隻要自己繼續做一個孤臣,能臣,將來入閣是必然的,自己是四姓家奴,那又能如何?
劉平安迴到後宮想著袁成章說的話,也尋思著如何處理草原紛爭,他真的不怕跟烏海決戰,在草原上自己肯定處於劣勢,可在大晉土地上,烏海要是真的敢來,不會有他好果子吃。
劉平安擔心的不是烏海全軍來攻,而是分散南下打草穀,雙方邊牆從東北部的遼西,一直延伸到甘肅,誰知道狗日的烏海從哪個方麵打進來。
如果烏海真要對中原之地還抱有心思,一定攻大同、宣府,而後直攻京城,要是打草穀那就麻煩了,九邊分散,不容易聚兵,到時候受傷的還是老百姓。
“夫君不要過於傷神,喝杯茶提提神。”劉平安正想著心事,黃詩雲領著兩個宮女進來勸慰。
“謝謝娘子。”劉平安喝了口茶後,發現自己的寶貝,虎妞竟然不在。
“虎妞呢?”
“去爺奶處了,今日兩位老人家突然心血來潮,讓家裏所有小輩去請安,鐵蛋領著虎妞剛過去,你太忙,我沒跟你說。”黃詩雲轉到劉平安後麵幫他揉肩膀。
劉平安十分享受黃詩雲給他揉肩,閉眼放鬆了一會,想著是不是去看望一下爺奶,兩位老人家年數大了,雖不缺吃穿,也無煩心事,但家裏幾房一天各忙各的,除了三房在身邊守著,其他小輩很少去給兩位老人家請安,不孝,自己真是不孝啊。
國內也正在清剿匪患,安置流民,降低田稅,整個大晉王朝蒸蒸日上,不出十年,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創造一個盛世。
皇極殿,劉平安跟幾位內閣大臣商議完廣西,福建巡撫人選之後正準備迴去繼續做女兒奴,就見小喜鵲急匆匆走了進來。
“何事?”劉平安皺眉問道。
其他幾位大臣也望著小喜鵲,以前她可不會不顧禮儀驚擾皇上和眾臣每日的議事。
“皇上,烏海突然率五萬騎攻漠北,莫爾根、烏圖兩兄弟戰敗開始向西撤退,但卻遭到了汪海部必勒格的夾擊,莫爾根在林桑河戰死,烏圖帶領少數部族向西逃走,不知所蹤。”小喜鵲腦門冒汗把剛得到的消息說了一遍。
嘩的一下,包括劉平安在內,所有人都震驚的站了起來,草原形勢竟然轉變如此之快,必勒格瘋了嗎?竟然跟烏海同流合汙,背棄盟約夾擊莫爾根兩兄弟,瘋子。
劉平安看了一眼徐開澄說道:“馬上下令九邊邊軍嚴密防禦,另外通知山西各邊地加強戒備。”
說完看了一眼徐開澄繼續說道:“通知山西邊地各府縣官員一旦東胡人入侵,他們必須保證堅守城池,擅自棄城者斬首示眾。”
“臣等遵命。”徐開澄和安大鈞急忙應聲。
“皇上不必擔心,東胡人不會南下入侵我大晉邊牆的。”這時,工部尚書袁成章躬身一臉嚴肅的說道。
“哼,袁大人,你又不是東胡人的蛔蟲,咋知道東胡人不會南下。”梁冠霖在一旁諷刺了一句。
他看不上袁成章,覺得這老小子對他的位置構成很大威脅。
“請袁卿家為我解惑?”劉平安沒搭理梁冠霖,他想聽聽袁成章建議。梁冠霖雖然對他個人忠誠無比,但論能力十個梁冠霖捆一起也比不上一個袁成章。
“皇上,烏海跟必勒格一定達成了某種協議,烏海想要清除漠南東胡部族內部叛亂,隻要收拾掉他兩個弟弟,在漠南東胡人內部就不會有人在反對他,汪海部的必勒格想要整個漠北,所以倆人才臨時結盟,但這不是長久之事。”
“淨說廢話,你還是趕緊說說東胡人為何不會南下吧”。梁冠霖又竄了出來搗亂。
袁成章沒搭理梁冠霖這個白癡,而是繼續說道:“烏海剛剛擊敗,滅掉他兩個弟弟,需要消化、拉攏,倆人留下的數十個千戶,所以至少一年內不會南下。”
“今年不南下,明年呢?”劉平安追問一句。
他擔心烏海整合完漠南東胡人內部,集結全部兵力南下攻打大晉,劉平安一點不害怕東胡人南下,大晉邊軍比大周強的不是一星半點,各領兵大將都是第一代勳貴,一點不怕跟東胡人正麵交鋒。
但他還是想在緩幾年,第一期望百姓繼續休養生息,第二,還有那麽一絲念頭,希望草原自己亂起來,到時他坐收漁翁之利。
“皇上,既然漠北大部分土地被汪海部占據,那不如交好汪海部,比如在草原傳播必勒格雄偉的英姿,貶低烏海不是東胡人正統,草原唯一的大汗是必勒格,至於烏海,他們家族隻是必勒格祖上的奴隸而已。”袁成章嘿嘿笑道。
挑撥離間,劉平安跟其他幾位內閣大臣同時想到這就是明晃晃的陽謀,也是,袁成章做過大燕國平章事,他最了解烏海的為人。
劉平安點了下頭略顯擔心的說道:“放出風聲擾亂烏海心神簡單,但汪海部實力大漲,必勒格早晚會成為大晉的敵人,不能不防啊。”
幾位閣臣紛紛點頭,而袁成章卻撇了下嘴,站起來非常嚴肅的說道:“皇上,諸位大人,我們不要去管汪海部是否強大,他們威脅不了大晉,漠南東胡人要強大的多,我們必須給烏海找一個強大的敵人,否則真要等烏海吞並漠北,到時定會追悔莫及。”
袁成章見眾人都在沉思,鏗錚有力說道:“打壓強大的一方,扶持弱小一方才是大晉國策。”
“說得好。”
劉平安站起來暗自腹誹自己太過於擔心東胡人,緊怕他們強大起來威脅大晉,可草原太大,漠南漠北各不分屬,讓他們互相牽製要好得多,哼,等到自己強大起來,在把他們一窩端。
劉平安把草原之事全權交給了袁成章去辦,這讓其他幾位閣臣心裏膩歪,一個小小工部尚書而已,竟然幹著內閣大臣的活,令人厭惡。
袁成章心裏得意,他知道皇上看中其能力,隻要自己繼續做一個孤臣,能臣,將來入閣是必然的,自己是四姓家奴,那又能如何?
劉平安迴到後宮想著袁成章說的話,也尋思著如何處理草原紛爭,他真的不怕跟烏海決戰,在草原上自己肯定處於劣勢,可在大晉土地上,烏海要是真的敢來,不會有他好果子吃。
劉平安擔心的不是烏海全軍來攻,而是分散南下打草穀,雙方邊牆從東北部的遼西,一直延伸到甘肅,誰知道狗日的烏海從哪個方麵打進來。
如果烏海真要對中原之地還抱有心思,一定攻大同、宣府,而後直攻京城,要是打草穀那就麻煩了,九邊分散,不容易聚兵,到時候受傷的還是老百姓。
“夫君不要過於傷神,喝杯茶提提神。”劉平安正想著心事,黃詩雲領著兩個宮女進來勸慰。
“謝謝娘子。”劉平安喝了口茶後,發現自己的寶貝,虎妞竟然不在。
“虎妞呢?”
“去爺奶處了,今日兩位老人家突然心血來潮,讓家裏所有小輩去請安,鐵蛋領著虎妞剛過去,你太忙,我沒跟你說。”黃詩雲轉到劉平安後麵幫他揉肩膀。
劉平安十分享受黃詩雲給他揉肩,閉眼放鬆了一會,想著是不是去看望一下爺奶,兩位老人家年數大了,雖不缺吃穿,也無煩心事,但家裏幾房一天各忙各的,除了三房在身邊守著,其他小輩很少去給兩位老人家請安,不孝,自己真是不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