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安接著看奏折,嘿嘿,這次是以安大鈞為首的幾個輔政大臣聯名上奏,要求劉平安把占有的田地返還給老百姓。


    劉平安放下奏折冷笑一聲,他當年把占領山西,河南,等投降東胡人的豪門士紳土地全都收了過來,占為皇田,說不好聽的就是以後這些田地全都歸皇家所有。


    他當然不是貪婪之人,而是分配給百姓會讓當地有勢力的官員士紳鑽空子,占便宜。


    其實最重要的是,劉平安想借此機會收迴天下土地所有權,省的百年後引起土地兼並,古代田地就是命根子,不管是豪強士紳,還是賺到錢的商人,有錢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買田,或者利用其他手段強占田地,造成事實上的土地兼並。


    土地兼並是大禍,一個古代王朝垮台的最大禍根。


    第二日劉平安去皇極殿跟重臣議事,他今日來的比較晚,主要原因是大晉朝尊貴的公主,虎妞殿下糾纏著不讓他走,愣是耽誤了一刻鍾。


    見劉平安進來,眾人行了個禮,開始向劉平安一一上奏朝廷各行省發生的大事,但在劉平安看來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行了,這些事你們自己處理,昨天我收到了幾封奏折,我相信你們也都看了。”


    “我先說第一件事,大晉永遠不得封海,大晉百姓想要出海謀生,當地官員必須放行,他們願意去哪就去哪。”


    “皇上,百姓愚昧,如果去海外蠻荒化外之地怎麽能行?”胡橋生站起來憤怒的喊道。


    “胡大人,別說的那麽難聽,幾十年,幾百年後,人口增多,哪有那麽多地可種,不釋放人口讓他們自尋出路,難道等著百姓吃不飽飯而造反嗎?”劉平安狠狠瞪了胡橋生一眼。


    這老家夥太過於愚昧,以後沿海地區人口暴漲,百姓無地可種,你把人家生路斷了,難道讓吃不上飯的百姓造反,愚昧透頂。


    “可是皇上。”胡橋生還想再說就被安大鈞攔了下來,他也認為劉平安說的沒錯,太幹預百姓生計,是禍不是福。


    劉平安見胡橋生不再說話,飲了杯茶繼續說道:“你們對稅製有什麽要說的?”


    安大鈞幾人互望了一眼,這事最難辦,鬧不好就會減少朝廷收入,就算不減少朝廷收入,也會讓當地府縣官員窮到發不出來薪水,要從長計議。


    陛下,此事我思慮已久,應該繼續照搬前朝稅收製度,如今我大晉實施攤丁入畝政策,朝廷應該不會出現過大虧空,不需要改動。監管戶部的錢塘站起來說了他的看法。


    錢塘這幾天召集了戶部幾個侍郎,郎中反複查看了前朝稅收製度,真找不出太大的毛病,不就是收錢嘛,大晉攤丁入畝,稅收會比前朝大周多收不少錢,何必改動稅製。


    劉平安搖了下頭,他最喜歡的交稅方式就是明朝首輔張居正的一條鞭法,什麽是一條鞭法,就是把田賦,徭役,雜役合並,折成銀兩,分攤在田畝上,按田畝的多少收稅。一條鞭法減輕了農民巨大負擔,特別是農民每年沉重的徭役和雜役。


    “皇上,不知道臣和幾位大臣上奏的,把皇田讓給無地百姓的事情是否可以盡快實施?”安大鈞這時候站了起來。


    劉平安沒迴安大鈞的話,而是轉頭對錢塘問道:“遼東的田地已經全都轉化成皇田,那邊有多少戶百姓。”


    “陛下,遼東百姓將近4萬戶。”錢塘拿出一張紙輕聲迴道。


    “嗯,這樣,傳朕旨意,所有遼東皇田分配給當地百姓,但是田地所有權永遠歸朝廷歸皇權所有,他們可以種,也可以世代傳與子孫,不得私下出售,另外人丁一口者超過20畝田地,不得開墾荒地。


    劉平安的話讓所有人張大了嘴,他們不是傻子,一聽此話就知道劉平安要打壓地方豪強和士紳,甚至不許過多開墾荒地,這項政令明顯是針對地方士紳豪強的,防止出現土地兼並。


    很明顯嗎,士紳豪強有錢有勢力,雇人開墾個幾千幾萬畝田地,在租給普通百姓,照樣世世代代富裕綿長,可劉平安一道政令打消了他們所有漏洞,遼東的士紳豪強再有錢也不可能擁有超過本身所擁有的土地。


    “遼東不許私人擁有田地?”安大鈞狠狠咽了一口口水。


    這道政策在大周沒人敢實施,可大晉不一樣劉平安開國皇帝,遼東當地士紳豪族誰敢反對,反對,你就得死。


    “遼東如何收稅?”錢塘直勾勾望著劉平安。遼東的稅製,以後就是全天下的稅製。


    劉平安嘿嘿笑道:“每畝收兩成稅,另外每畝上等田收十文錢徭役,雜役稅。以後整個遼東除了商稅之外,不允許在收其他稅種。”


    “遼東徭役沒了。”


    眾位大臣咽了口唾沫。這稅還真是簡單,人丁稅,人頭稅,過道稅,城門稅,雜七雜八的稅種全沒了,一畝上等田10文錢也太少了。


    雜稅沒了,可朝廷確徹底解決了財政困境,光是每年的田稅就是一筆天文數字,按照大周朝土地數目,一年光田稅就能收2000萬兩白銀,隨著以後農民開墾的土地越來越多,田稅收的也會更多。


    劉平安其實自己已經算了一下朝廷能收多少稅,足夠支撐大晉軍費和朝廷各行省開支,甚至每年都能存有不少銀子。


    “對了,我說的是皇田,如果不是皇田的話,需要服徭役,也需要向朝廷繳納雜役稅,劉平安冷颼颼的說了一句話。


    安大鈞張了張嘴沒在說話,其他幾人也沒敢說話,這是逼著天下百姓,士紳把土地轉為皇田,百姓當然不在意,反正轉為皇田也歸自己,可士紳豪族可就不一樣了,他們以後就再也不能購買土地,甚至開墾荒地。


    “皇上,不知道商稅如何收取,是否跟前朝一樣歸皇權所有?”錢塘略帶緊張的問道。


    商稅在前朝收不上來,主要是地方官員不配合,他們又得不到錢,收不收有啥用。


    “商稅地方7成,朝廷三成,以此為例。”劉平安直接迴道。這事他真沒辦法,商稅太難收,必須給地方讓出巨大利益,他們為了自己的小金庫,才會施展全力收取商稅,要不然指望地方收商稅,你做夢吧,當地商戶關係複雜,朝廷不可能直接收到稅。


    所有人鬆了口氣。這樣地方官就不會瞎折騰了,隻是朝廷收三成有點少。地方肯定占了大便宜,天大的便宜。


    “不知陛下對礦稅有何看法?”這時工部尚書袁成章站起來問道。


    眾人一聽是礦稅,心裏犯嘀咕:這玩意可是麻煩事。前朝是不允許私人開采金銀銅礦的,雖然也略微開了口子,但終歸沒有成為律法。


    劉平安對礦稅早有打算,礦稅也必須向地方讓利,還要大讓利,要不然地方官自有他們那一套。


    劉平安抿了下嘴,一咬牙迴道:“所有礦產以後全部向百姓放開,告訴地方各府縣官員,以後礦稅他們跟朝廷五五開。


    “不行,給的太多了。”錢塘和安大鈞幾人騰的一下站了起來。特別是錢塘眼睛都紅了,朝廷竟然隻能拿一半,這也太扯,地方官員不得笑死。


    劉平安卻不以為然,你不讓利給地方,他們能全心全意收稅,不可能的,他對於有功名的官員早就看透了,這幫人無利不起早,不給點甜頭他們是不會幹活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被迫當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冬天不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冬天不熱並收藏我在古代被迫當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