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給諸位卿家上茶,咱們再說第三條,你們有意見可以提,但朕要是下了決定,就都給我閉嘴。”劉平安對小喜鵲揮了下手叫她安排上茶。
“第三條,昭告天下免除跪禮,別折騰老百姓了,再說總跪著也累,磨壞褲子還要買新的,太浪費。”劉平安無法理解為啥封建社會總要老百姓給官員下跪,純粹是虛榮心作祟,沒事找事。
“陛下英明。”眾人恭維了一句,他們倒是不在意這一條,老百姓不給他們下跪,他們不也一樣,以後再也不需要向皇上行跪禮,年歲都大了,折騰不起。
劉平安從懷裏拿出一張紙道:“來說說第五條,這一條在我心裏最重要,說說未來軍餉軍糧發放,哼,曆代王朝覆滅最主要原因都在於此,你們也不想大晉步後塵吧。”
劉平安非常重視軍餉軍糧的發放,曆朝曆代都把軍餉下發給各地武官,再由他們給士卒發軍餉,這就是巨大的錯誤,很多王朝都吃過此虧,另外就是文官厭惡當兵的,隻要有由頭就會削減兵丁數額,遇到貪腐的文官還要從中克扣,大周亡國主因也在於此,無兵抵抗東胡人。
“皇上,軍餉是否跟以前一樣,如今北方太平,南方未來一年之內必然歸與大晉,糧食價格已經下降了很多,河南一石糧食的價格已經降到了三錢銀子一石,軍餉不需要再漲了,隻要實發即可。”錢塘在一旁提醒,他怕劉平安大嘴一張,到時候戶部承受不住。
劉平安點了下頭迴道:“錢大人說的有理,騎兵每年8兩銀子還是太少,這樣吧,漲到10兩,步兵6兩。”
以後每年秋底,上凍之前發一次軍餉,你們給我聽好了,一次發一年,實發到每個士卒手裏,此事從今之後由內閣領班大臣負責,其他四位大臣監督,各地將領不允許參與發餉。
劉平安說完望向徐開澄繼續說道:“你是都督府的人,代表著全軍士卒,一旦士卒收到的錢不夠,告到都督府,誰貪了錢誰就得死,他全家也別想活。”
“是皇上。”徐開澄起身迴道。
安大鈞直皺眉頭,他是領班大臣,以後軍餉之事由他負責,下麵的文官一旦貪錢,他必定擔責,雖說不會影響自己的位置,可下麵的官員到時定會人頭滾滾。
隨後安大鈞苦笑著搖了下頭,沒人敢貪軍餉,他們沒機會貪錢,一旦少了士卒軍餉,各地邊軍將領一定會告到都督府,這關誰都過不去,誰讓武官不負責發餉,到時一定死盯著不放。
“再說說以後邊軍定額,等天下大定後,邊軍加上京城禁軍人數為20萬。”劉平安剛說到這裏,徐開澄急忙站了起來。
“皇上,人數好像有點少吧,草原防線太過於漫長,我認為23萬最為合適。”
“20萬不少了。”錢塘急忙在一旁阻止,20萬人光是一年的軍餉就是筆天文數字,加上糧食軍械、戰馬,我的媽呀,得花多少錢。
劉平安頓了一下,在他心裏九邊之地最重要的是兩個地方,駐紮三屯營薊州鎮,和駐張家口的宣府鎮,特別是薊州鎮,是未來晉國主要屯兵之地。
兵在於強而不在於多,你像宋朝那樣搞百萬大軍有啥用,一打就散,充足的軍餉、軍械和戰馬,足以掃平不臣者,不說別人,就說大明朝,從朱棣靖難後,真正打仗的兵丁不到十萬,確切來說進攻的軍隊隻有四萬騎兵,不一樣天下無敵,打的草原部族抱頭鼠竄。
劉平安決定用錢糧養精兵,而不是養一群廢物,可徐開澄說的也有理。去掉京城三萬禁軍,邊軍人數隻有17萬,不大夠,可多了財政也承受不住。
“這樣吧,如今南方還沒有平定,以後在設法增加邊軍數額,另外等天下平定後各行省當地的守備軍由各地巡撫統領,兵丁數額,軍餉數目到時再商議。劉平安最後一錘定音。
他也沒辦法,如今不能再擴軍了,天下百姓需要休養生息,說的好聽點邊軍加禁軍20萬,其實現在遠超過這個數字,光是林喬軍手裏就超過6萬大軍。
“好了,今天我就想到了這幾條,你們有沒有事情要說,沒有的話,朕得迴去哄閨女。”劉平安自嘲的攤了下手。虎妞特意跟他說,想要出宮去玩,作為一個女兒奴,他必須答應。
“沒出息。”胡橋生心裏吐槽。
他對劉平安後宮隻有一個女人很是不滿,哪有堂堂皇帝就一個女人的,簡直不可理喻,你要是個普通人家沒人說你,可皇位繼承人隻有太子殿下一人,太少了,還有比國本更重要的事情嗎?
劉平安在宮內跟內閣大臣們說的話不到一上午就傳遍了京城。
一處府邸,東屋一間不算好的房子裏,一位青年正拿著本書細細品味。
青年名叫丁鵬,是榆林伯丁家山的二兒子,要說他在家裏的地位很尷尬,父親丁家山年少時喜歡家中的侍女,癡迷到令人無法理解的地步。
在沒娶正妻的情況下丁家山納了侍女為妾室,第二年就生了個兒子,兩位老人雖喜歡長孫,但還是在幾年後給丁家山娶了正妻,也就是丁鵬的母親。
沒想到新媳婦進門沒兩年就撒手人寰,留下了丁鵬這個姥姥不親,舅舅不愛,從小養在奶奶身邊的可憐人。
丁家山太喜歡自己的侍女,在妻子去世後直接把侍女升為正妻,侍女幾個孩子自然成了嫡子嫡女。
丁鵬在家裏就更尷尬了,你說他是嫡子也沒錯,但母親去世太早,父親愛屋及烏,喜歡另一房的孩子,現在他都快20歲了還沒定親。
哐當一下,一名黝黑的壯漢門都不敲闖了進來。
“黃叔,你這是咋了?”丁鵬急忙站起來問道。這是他隨身的仆人,也是家裏除了奶奶對他最好的人了。
“二公子,快點,快點去前堂,我聽到門子小奎說皇帝陛下今日下了旨意,以後勳貴繼承人必須嫡子繼承,你是嫡子,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哈哈哈哈。”說完黃叔就笑了起來。
“什麽時候的事?”丁鵬心中激動問道。這事太重要了,家裏大哥和弟弟雖然也是嫡子,但嫡子之間還是有區別的,自己母親當年是正妻,而現在的主母可不行,以前普通人家你咋折騰都行,可現在是世襲伯爵府,要有規矩的,在家裏你稱唿自己為正妻沒人說啥,在皇上皇後的麵前你就是個妾。
“嗚嗚嗚,老爺,求求你想想辦法吧。”劉氏癱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丁家山望著這個自己一生最喜歡的女人歎了口氣,自己能有啥辦法,皇上實行的國策,自己能得伯爵之位,那是看在當年劉平安兵進陝西,自己在後麵支持的結果。
再說了,老二也是自己的親兒子,雖然不討自己喜歡,但也是丁家血脈,他將來繼承爵位也算合理,哼,不合理你能有啥辦法,難道進宮去驚擾皇上?
京城又有一公子哥成了各家後宅香餑餑,那就是榆林伯世子丁鵬,沒辦法,誰讓他是鐵定的伯爵繼承人呢。
兩天,隻有兩天,年滿20歲的丁鵬婚事就定了下來,女方是慶南伯黃海的大女兒,雙方也算門當戶對,黃海是劉平安當年的重步兵統領,現在帶兵駐紮在遼東,任遼東總兵一職,雙方親事是韓國公韓平的夫人牽線搭橋,黃海是韓平的老部下,兩家關係非常親密。
“第三條,昭告天下免除跪禮,別折騰老百姓了,再說總跪著也累,磨壞褲子還要買新的,太浪費。”劉平安無法理解為啥封建社會總要老百姓給官員下跪,純粹是虛榮心作祟,沒事找事。
“陛下英明。”眾人恭維了一句,他們倒是不在意這一條,老百姓不給他們下跪,他們不也一樣,以後再也不需要向皇上行跪禮,年歲都大了,折騰不起。
劉平安從懷裏拿出一張紙道:“來說說第五條,這一條在我心裏最重要,說說未來軍餉軍糧發放,哼,曆代王朝覆滅最主要原因都在於此,你們也不想大晉步後塵吧。”
劉平安非常重視軍餉軍糧的發放,曆朝曆代都把軍餉下發給各地武官,再由他們給士卒發軍餉,這就是巨大的錯誤,很多王朝都吃過此虧,另外就是文官厭惡當兵的,隻要有由頭就會削減兵丁數額,遇到貪腐的文官還要從中克扣,大周亡國主因也在於此,無兵抵抗東胡人。
“皇上,軍餉是否跟以前一樣,如今北方太平,南方未來一年之內必然歸與大晉,糧食價格已經下降了很多,河南一石糧食的價格已經降到了三錢銀子一石,軍餉不需要再漲了,隻要實發即可。”錢塘在一旁提醒,他怕劉平安大嘴一張,到時候戶部承受不住。
劉平安點了下頭迴道:“錢大人說的有理,騎兵每年8兩銀子還是太少,這樣吧,漲到10兩,步兵6兩。”
以後每年秋底,上凍之前發一次軍餉,你們給我聽好了,一次發一年,實發到每個士卒手裏,此事從今之後由內閣領班大臣負責,其他四位大臣監督,各地將領不允許參與發餉。
劉平安說完望向徐開澄繼續說道:“你是都督府的人,代表著全軍士卒,一旦士卒收到的錢不夠,告到都督府,誰貪了錢誰就得死,他全家也別想活。”
“是皇上。”徐開澄起身迴道。
安大鈞直皺眉頭,他是領班大臣,以後軍餉之事由他負責,下麵的文官一旦貪錢,他必定擔責,雖說不會影響自己的位置,可下麵的官員到時定會人頭滾滾。
隨後安大鈞苦笑著搖了下頭,沒人敢貪軍餉,他們沒機會貪錢,一旦少了士卒軍餉,各地邊軍將領一定會告到都督府,這關誰都過不去,誰讓武官不負責發餉,到時一定死盯著不放。
“再說說以後邊軍定額,等天下大定後,邊軍加上京城禁軍人數為20萬。”劉平安剛說到這裏,徐開澄急忙站了起來。
“皇上,人數好像有點少吧,草原防線太過於漫長,我認為23萬最為合適。”
“20萬不少了。”錢塘急忙在一旁阻止,20萬人光是一年的軍餉就是筆天文數字,加上糧食軍械、戰馬,我的媽呀,得花多少錢。
劉平安頓了一下,在他心裏九邊之地最重要的是兩個地方,駐紮三屯營薊州鎮,和駐張家口的宣府鎮,特別是薊州鎮,是未來晉國主要屯兵之地。
兵在於強而不在於多,你像宋朝那樣搞百萬大軍有啥用,一打就散,充足的軍餉、軍械和戰馬,足以掃平不臣者,不說別人,就說大明朝,從朱棣靖難後,真正打仗的兵丁不到十萬,確切來說進攻的軍隊隻有四萬騎兵,不一樣天下無敵,打的草原部族抱頭鼠竄。
劉平安決定用錢糧養精兵,而不是養一群廢物,可徐開澄說的也有理。去掉京城三萬禁軍,邊軍人數隻有17萬,不大夠,可多了財政也承受不住。
“這樣吧,如今南方還沒有平定,以後在設法增加邊軍數額,另外等天下平定後各行省當地的守備軍由各地巡撫統領,兵丁數額,軍餉數目到時再商議。劉平安最後一錘定音。
他也沒辦法,如今不能再擴軍了,天下百姓需要休養生息,說的好聽點邊軍加禁軍20萬,其實現在遠超過這個數字,光是林喬軍手裏就超過6萬大軍。
“好了,今天我就想到了這幾條,你們有沒有事情要說,沒有的話,朕得迴去哄閨女。”劉平安自嘲的攤了下手。虎妞特意跟他說,想要出宮去玩,作為一個女兒奴,他必須答應。
“沒出息。”胡橋生心裏吐槽。
他對劉平安後宮隻有一個女人很是不滿,哪有堂堂皇帝就一個女人的,簡直不可理喻,你要是個普通人家沒人說你,可皇位繼承人隻有太子殿下一人,太少了,還有比國本更重要的事情嗎?
劉平安在宮內跟內閣大臣們說的話不到一上午就傳遍了京城。
一處府邸,東屋一間不算好的房子裏,一位青年正拿著本書細細品味。
青年名叫丁鵬,是榆林伯丁家山的二兒子,要說他在家裏的地位很尷尬,父親丁家山年少時喜歡家中的侍女,癡迷到令人無法理解的地步。
在沒娶正妻的情況下丁家山納了侍女為妾室,第二年就生了個兒子,兩位老人雖喜歡長孫,但還是在幾年後給丁家山娶了正妻,也就是丁鵬的母親。
沒想到新媳婦進門沒兩年就撒手人寰,留下了丁鵬這個姥姥不親,舅舅不愛,從小養在奶奶身邊的可憐人。
丁家山太喜歡自己的侍女,在妻子去世後直接把侍女升為正妻,侍女幾個孩子自然成了嫡子嫡女。
丁鵬在家裏就更尷尬了,你說他是嫡子也沒錯,但母親去世太早,父親愛屋及烏,喜歡另一房的孩子,現在他都快20歲了還沒定親。
哐當一下,一名黝黑的壯漢門都不敲闖了進來。
“黃叔,你這是咋了?”丁鵬急忙站起來問道。這是他隨身的仆人,也是家裏除了奶奶對他最好的人了。
“二公子,快點,快點去前堂,我聽到門子小奎說皇帝陛下今日下了旨意,以後勳貴繼承人必須嫡子繼承,你是嫡子,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哈哈哈哈。”說完黃叔就笑了起來。
“什麽時候的事?”丁鵬心中激動問道。這事太重要了,家裏大哥和弟弟雖然也是嫡子,但嫡子之間還是有區別的,自己母親當年是正妻,而現在的主母可不行,以前普通人家你咋折騰都行,可現在是世襲伯爵府,要有規矩的,在家裏你稱唿自己為正妻沒人說啥,在皇上皇後的麵前你就是個妾。
“嗚嗚嗚,老爺,求求你想想辦法吧。”劉氏癱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丁家山望著這個自己一生最喜歡的女人歎了口氣,自己能有啥辦法,皇上實行的國策,自己能得伯爵之位,那是看在當年劉平安兵進陝西,自己在後麵支持的結果。
再說了,老二也是自己的親兒子,雖然不討自己喜歡,但也是丁家血脈,他將來繼承爵位也算合理,哼,不合理你能有啥辦法,難道進宮去驚擾皇上?
京城又有一公子哥成了各家後宅香餑餑,那就是榆林伯世子丁鵬,沒辦法,誰讓他是鐵定的伯爵繼承人呢。
兩天,隻有兩天,年滿20歲的丁鵬婚事就定了下來,女方是慶南伯黃海的大女兒,雙方也算門當戶對,黃海是劉平安當年的重步兵統領,現在帶兵駐紮在遼東,任遼東總兵一職,雙方親事是韓國公韓平的夫人牽線搭橋,黃海是韓平的老部下,兩家關係非常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