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緊急公文。”劉平安今日剛到總督府前衙,書辦把一份公文遞了過來。
劉平安拆開缺口看了一眼把公文放到桌子上,公文內容跟他的陝西軍無關,但公文內容卻能影響整個天下。
沒想到,劉平安打死都沒想到王善輝跟東胡人大戰的情況下,還能打造戰船跨江攻擊越王孫更,就孫更那幾萬雜牌軍,哪裏是王善輝精銳吳軍的對手,如今臨安府已經陷落,孫更帶著家人和數千死忠護衛逃出臨安府,不知所蹤。
在劉平安看來孫更的越國已經玩完,他是真恨孫更禍國殃民,憑著一己之力滅亡了大周,可他自己呢,當了沒幾天皇帝,就被人滅國。
“狗屁的越國,毫無凝聚力。”
劉平安震驚王善輝兵力雄厚,其他勢力也都驚訝王善輝竟然能打造戰船,跨江滅掉越國,屬實讓人震撼。
錢塘也從總督府小滿處得知了情況,他卻不認為王善輝的船隊有多麽強大,要是放在以前的大周朝廷,有再多的軍隊戰船也過不去那條大江。
主要原因是孫更實在不得人心,別說王善輝打造戰船,就是士卒趴在木板上遊過江也能滅掉越國,孫更就是個無能之輩。
“爹,昨天小滿過來探望你,跟我說劉平安準備擴充騎兵,聽說今年稅收能超過一百三十萬兩,陝西路邊軍糧餉充足,我看下一步劉平安實力積攢到一定程度,定會跟大燕國爭奪整個北地。”錢騰錦有些激動的說道。
“這麽多錢。”錢塘也十分驚訝,隨後歎了口氣,劉平安跟大周朝廷可不一樣,他不優待有功名的讀書人,兩地當然會多收不少錢,加上山西本身就是大周錢糧重地,又有當初劉平安開的銅礦。
劉平安真是如虎添翼呀,這麽發展下去,劉平安還真有機會跟東胡人一爭高下,一旦烏海跟他幾個弟弟再次出現內鬥,那劉平安的機會就來了。
“爹,你趕緊想辦法在都督府謀一份差事啊,要不以後就沒機會了。錢騰錦激動地來迴揮舞手臂,他自己沒什麽能力,以後全家還得依靠父親為官。
“哼,你懂什麽,我比你了解劉平安,他內心不喜讀書人,但是他既然能容忍梁冠霖那種貨色做知府,那就說明他用讀書人的態度,不求名聲,隻要能力。”
一聽到梁冠霖的名字,錢騰錦心裏鄙夷不已,當初梁冠霖還給家裏來過信件,想要求官,父親十分厭惡他,就把他從張掖知府調到了延安知府,想要用東胡人的手收拾他,沒想到這家夥啥事沒有不說,還被劉平安升任到了西安知府的高位。
不就是說服李速交出兵權迴家養老嘛,這算什麽功勞!
“父親,既然劉平安能用梁冠霖,那您的地位可不是梁冠霖能比得了,我相信劉平安一定會重用您。”
錢騰錦神采飛揚,仿佛又看到他父親當高官時,全家錦衣玉食的日子。
“沒那麽簡單,我來西安城這麽長時間,劉平安隻來探望了我一次,並沒邀請我輔佐他,應該是對我在南方為官的所作所為產生了厭惡。”錢塘內心無奈至極。
當初他流放期間看透了世態炎涼,確實為了升官用了不少下作手段,但大周官員不都是這樣嗎!
官官相護,朝堂間壁壘分明,有人靠花錢升官,有人靠著溜須拍馬,靠熬資曆,那得是翰林院那些根正紅苗當紅進士們,像告老還鄉的沈若林,流放嶺南的馮道恩,都是背景深厚的翰林院出身。
自己也是進士,那又能怎樣,不是所有進士都有機會進翰林,能找一個地方當知縣就不錯了,在大周官場不玩點手段,你想升官,做夢。
“那父親有何辦法?”錢騰錦有點著急,他還想當個一輩子舒服的二世祖呢。
“不著急,天下到底誰能統一還說不定呢,我要想出仕自有辦法,劉平安需要的是人才,他不在乎官員名聲的,我有的是機會。”
總督府
“大帥,我的意思是讓韓平擔任山西總兵官,統領山西所有兵馬,要不然他跟安佰鑫一個級別,不太好指揮。”徐開澄今日向劉平安提了一份建議。
劉平安也知道山西需要統一兵權,但他討厭大周總兵官這個職位,雖然在戰爭期間才能拿到大權,但屬實權力不小。
可山西確實需要韓平整合駐紮山西的軍隊,算了,自己是不是有點權利,腦子想的太多,韓平是他老兄弟,有什麽不放心的。
“行,就按你說的做,明早你親自起草公文,我蓋上大印發過去,要是有其他建議都跟我說說,我一個腦子總歸想不了那麽多。”劉平安一錘定音。
徐開澄喝杯茶潤了下嗓子繼續說道:“我看了一下大燕國在河南的兵力,怎麽說呢,十分脆弱。隻有8個駐防千戶,騎兵不超過5千人,仆從軍雖多,但戰鬥力不行,不是我們的對手。”
“我的意思是,一旦烏海帶軍攻太原,我們不跟他在山西打野戰,那樣互相消耗還是南方得利,他打他的,我們打我們的。”
“打河南?”劉平安驚訝的看了徐開澄一眼,隨後趕緊拿起地圖看了起來,這是他養成的習慣,一遇到軍隊調動或者出兵,都會看地圖。
“河南。”劉平安自言自語。
他當然不願意跟烏海打野戰,毫無意義,不管贏還是輸都是一場消耗戰,決定不了兩方最後的走向。
自己贏了能保住山西,輸了不也一樣能保住太原,太原堅城隻要不出現內亂,烏海根本不可能拿下來,古代城池,有數千敢戰不怕死的士卒,能擋住幾萬甚至十幾萬大軍的進攻。
好主意,就進攻河南,以吸引烏海的注意力,隻要烏海不是傻子,就不可能集結所有東胡騎兵繞過城池來陝西跟他決戰,他想,他手下的人也得阻止他,如今自己的陝西軍可不是大周那些以步兵為主的軍隊。
想打草穀,不怕死你就來。
“大帥,咱們需要加強滿平總兵的兵力,特別是騎兵,一旦進攻河南,步兵速度慢跟不上,東胡王帳軍戰力彪悍,烏海要是支援河南,弄不好會迴不來。”徐開澄提醒了一句。
“你說得對,潼關不算五千步兵,隻有四千騎馬步兵,你覺得加強多少騎兵給他?”
至少5千,另外我查看了一下潼關步卒的個人情況,有上千人會騎馬,雖然不可能是優秀的騎兵,但可以給他們配備馬匹,跟隨滿總兵出戰以加強實力,撤退時也會快一些。”
徐開澄對於陝西軍各軍士卒情況十分了解,張口就來。
“好。”
劉平安拍案而起,直接讓徐開澄記下來,明日下軍令給滿平撥付騎兵和戰馬,讓其訓練士卒,時刻準備出潼關入河南。
“還有嗎?”劉平安對徐開澄十分滿意,這小白臉將來前途要比洪州、韓平幾人都要高,自己以後定要重用於他。
“還有一件事,當初我的意思是擴軍一萬,後來我想了一下,咱們陝西軍戰馬還算充足,這次最好擴招四千騎兵,不要步兵。”
“不要步兵,隻擴招騎兵,但騎兵哪有那麽好找的,你準備在哪裏尋找騎兵?”
劉平安手一攤無奈問了一句。步兵好辦,但徐開澄想要擴充騎兵可不是簡單事,軍械甲胄,戰馬都不是問題,前提是你能招到騎兵。
“嗬嗬嗬……大帥,這裏是陝西,不是河西,榆林鎮、寧夏鎮和延綏鎮的邊軍,以前很多都是騎兵,隻是他們沒了戰馬而已。”
劉平安拆開缺口看了一眼把公文放到桌子上,公文內容跟他的陝西軍無關,但公文內容卻能影響整個天下。
沒想到,劉平安打死都沒想到王善輝跟東胡人大戰的情況下,還能打造戰船跨江攻擊越王孫更,就孫更那幾萬雜牌軍,哪裏是王善輝精銳吳軍的對手,如今臨安府已經陷落,孫更帶著家人和數千死忠護衛逃出臨安府,不知所蹤。
在劉平安看來孫更的越國已經玩完,他是真恨孫更禍國殃民,憑著一己之力滅亡了大周,可他自己呢,當了沒幾天皇帝,就被人滅國。
“狗屁的越國,毫無凝聚力。”
劉平安震驚王善輝兵力雄厚,其他勢力也都驚訝王善輝竟然能打造戰船,跨江滅掉越國,屬實讓人震撼。
錢塘也從總督府小滿處得知了情況,他卻不認為王善輝的船隊有多麽強大,要是放在以前的大周朝廷,有再多的軍隊戰船也過不去那條大江。
主要原因是孫更實在不得人心,別說王善輝打造戰船,就是士卒趴在木板上遊過江也能滅掉越國,孫更就是個無能之輩。
“爹,昨天小滿過來探望你,跟我說劉平安準備擴充騎兵,聽說今年稅收能超過一百三十萬兩,陝西路邊軍糧餉充足,我看下一步劉平安實力積攢到一定程度,定會跟大燕國爭奪整個北地。”錢騰錦有些激動的說道。
“這麽多錢。”錢塘也十分驚訝,隨後歎了口氣,劉平安跟大周朝廷可不一樣,他不優待有功名的讀書人,兩地當然會多收不少錢,加上山西本身就是大周錢糧重地,又有當初劉平安開的銅礦。
劉平安真是如虎添翼呀,這麽發展下去,劉平安還真有機會跟東胡人一爭高下,一旦烏海跟他幾個弟弟再次出現內鬥,那劉平安的機會就來了。
“爹,你趕緊想辦法在都督府謀一份差事啊,要不以後就沒機會了。錢騰錦激動地來迴揮舞手臂,他自己沒什麽能力,以後全家還得依靠父親為官。
“哼,你懂什麽,我比你了解劉平安,他內心不喜讀書人,但是他既然能容忍梁冠霖那種貨色做知府,那就說明他用讀書人的態度,不求名聲,隻要能力。”
一聽到梁冠霖的名字,錢騰錦心裏鄙夷不已,當初梁冠霖還給家裏來過信件,想要求官,父親十分厭惡他,就把他從張掖知府調到了延安知府,想要用東胡人的手收拾他,沒想到這家夥啥事沒有不說,還被劉平安升任到了西安知府的高位。
不就是說服李速交出兵權迴家養老嘛,這算什麽功勞!
“父親,既然劉平安能用梁冠霖,那您的地位可不是梁冠霖能比得了,我相信劉平安一定會重用您。”
錢騰錦神采飛揚,仿佛又看到他父親當高官時,全家錦衣玉食的日子。
“沒那麽簡單,我來西安城這麽長時間,劉平安隻來探望了我一次,並沒邀請我輔佐他,應該是對我在南方為官的所作所為產生了厭惡。”錢塘內心無奈至極。
當初他流放期間看透了世態炎涼,確實為了升官用了不少下作手段,但大周官員不都是這樣嗎!
官官相護,朝堂間壁壘分明,有人靠花錢升官,有人靠著溜須拍馬,靠熬資曆,那得是翰林院那些根正紅苗當紅進士們,像告老還鄉的沈若林,流放嶺南的馮道恩,都是背景深厚的翰林院出身。
自己也是進士,那又能怎樣,不是所有進士都有機會進翰林,能找一個地方當知縣就不錯了,在大周官場不玩點手段,你想升官,做夢。
“那父親有何辦法?”錢騰錦有點著急,他還想當個一輩子舒服的二世祖呢。
“不著急,天下到底誰能統一還說不定呢,我要想出仕自有辦法,劉平安需要的是人才,他不在乎官員名聲的,我有的是機會。”
總督府
“大帥,我的意思是讓韓平擔任山西總兵官,統領山西所有兵馬,要不然他跟安佰鑫一個級別,不太好指揮。”徐開澄今日向劉平安提了一份建議。
劉平安也知道山西需要統一兵權,但他討厭大周總兵官這個職位,雖然在戰爭期間才能拿到大權,但屬實權力不小。
可山西確實需要韓平整合駐紮山西的軍隊,算了,自己是不是有點權利,腦子想的太多,韓平是他老兄弟,有什麽不放心的。
“行,就按你說的做,明早你親自起草公文,我蓋上大印發過去,要是有其他建議都跟我說說,我一個腦子總歸想不了那麽多。”劉平安一錘定音。
徐開澄喝杯茶潤了下嗓子繼續說道:“我看了一下大燕國在河南的兵力,怎麽說呢,十分脆弱。隻有8個駐防千戶,騎兵不超過5千人,仆從軍雖多,但戰鬥力不行,不是我們的對手。”
“我的意思是,一旦烏海帶軍攻太原,我們不跟他在山西打野戰,那樣互相消耗還是南方得利,他打他的,我們打我們的。”
“打河南?”劉平安驚訝的看了徐開澄一眼,隨後趕緊拿起地圖看了起來,這是他養成的習慣,一遇到軍隊調動或者出兵,都會看地圖。
“河南。”劉平安自言自語。
他當然不願意跟烏海打野戰,毫無意義,不管贏還是輸都是一場消耗戰,決定不了兩方最後的走向。
自己贏了能保住山西,輸了不也一樣能保住太原,太原堅城隻要不出現內亂,烏海根本不可能拿下來,古代城池,有數千敢戰不怕死的士卒,能擋住幾萬甚至十幾萬大軍的進攻。
好主意,就進攻河南,以吸引烏海的注意力,隻要烏海不是傻子,就不可能集結所有東胡騎兵繞過城池來陝西跟他決戰,他想,他手下的人也得阻止他,如今自己的陝西軍可不是大周那些以步兵為主的軍隊。
想打草穀,不怕死你就來。
“大帥,咱們需要加強滿平總兵的兵力,特別是騎兵,一旦進攻河南,步兵速度慢跟不上,東胡王帳軍戰力彪悍,烏海要是支援河南,弄不好會迴不來。”徐開澄提醒了一句。
“你說得對,潼關不算五千步兵,隻有四千騎馬步兵,你覺得加強多少騎兵給他?”
至少5千,另外我查看了一下潼關步卒的個人情況,有上千人會騎馬,雖然不可能是優秀的騎兵,但可以給他們配備馬匹,跟隨滿總兵出戰以加強實力,撤退時也會快一些。”
徐開澄對於陝西軍各軍士卒情況十分了解,張口就來。
“好。”
劉平安拍案而起,直接讓徐開澄記下來,明日下軍令給滿平撥付騎兵和戰馬,讓其訓練士卒,時刻準備出潼關入河南。
“還有嗎?”劉平安對徐開澄十分滿意,這小白臉將來前途要比洪州、韓平幾人都要高,自己以後定要重用於他。
“還有一件事,當初我的意思是擴軍一萬,後來我想了一下,咱們陝西軍戰馬還算充足,這次最好擴招四千騎兵,不要步兵。”
“不要步兵,隻擴招騎兵,但騎兵哪有那麽好找的,你準備在哪裏尋找騎兵?”
劉平安手一攤無奈問了一句。步兵好辦,但徐開澄想要擴充騎兵可不是簡單事,軍械甲胄,戰馬都不是問題,前提是你能招到騎兵。
“嗬嗬嗬……大帥,這裏是陝西,不是河西,榆林鎮、寧夏鎮和延綏鎮的邊軍,以前很多都是騎兵,隻是他們沒了戰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