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安心裏冷笑不止,嘲笑胡橋生幼稚,南方那些掌握軍權的總兵一旦控製地方政務,能夠保證軍隊糧餉,野心一旦滋生,想迴到從前可就難了,人心是最可怕的東西。
也不知道自己的心性將來會不會變,也許會,也許不會吧!
胡橋生還是沒有舍得自己的官位,軍權沒有了,但也答應劉平安接下陝西巡撫的位置,同時把梁冠霖安排到西安任知府,為李速的兒子李國仁在漢中府謀了個知縣。
劉平安離開巡撫衙門後撇了下嘴,他對胡橋生的看法就是,此人是個官迷,根本舍不得官位,別說是他劉平安,可能東胡人來了,他都會某一個差事,要是換成楊知學,南方亂成這樣,早就出兵南下勤王,找也得找個皇族子弟即位,讓大周不至於淪落成這樣。
此人無能力,也不夠果決,但劉平安要用他,現在的陝西有能力的官員不重要,重要的是聽話的官。
嗯……就像梁冠霖那樣的。
劉平安不是楊知學也不是胡橋生,他到陝西第二天就以總督的名義下令,以後陝西不管是誰都要繳納田稅,有功名的人也一樣。
劉平安手握軍權,麾下算上寧夏鎮、延綏鎮和榆林鎮,光是正規邊軍就有五萬多人,誰敢反對此政策他就敢殺人,要養活五萬邊軍就需要錢糧,必須在陝西深挖潛能,無錢養兵自己的後果可想而知。
劉平安進西安城不到兩天,劉家一大家子唿啦啦又跟著過來住進了總督府後衙,劉平安忍不住吐槽!
老兩口要是一直健在,他敢發誓他們這一家子永遠別想徹徹底底分家,大伯一家和三叔打死都不願意分開。
劉平安也就是看在兩位老人麵上,要不然早就趕緊分家各過各地的了,其實就是現在各家也有各家的買賣,大房三房不缺錢,但劉元東老兩口就喜歡一大家子在一起的熱鬧勁,你還真拿倆老人沒辦法。
總督府後宅,劉平安看著陝西各地軍隊的匯報,韓平如今在潼關守衛,洪州坐鎮延綏防備山西方向,榆林總兵丁家山跟他關係不錯,隻要按時支付軍餉軍糧,榆林鎮不會有問題。
而寧夏鎮總兵安忠海親自寫來一封信,信中內容沒多說,隻要求劉平安按時支付軍費即可,也在信件最後讓劉平安照顧他在西安的家人。
安忠海的意思劉平安明白,我家人就在西安府,不會跟你作對,前提是不要斷了寧夏鎮軍餉就行。
錢啊,劉平安現在不擔心東胡人甚至沒心思關心南方亂局,陝西路包括甘肅,軍餉軍糧才是大事情。
“夫君你一天沒吃飯,吃一口吧。”黃詩雲親自端著飯菜走進書房。
劉平安笑著接過托盤,不想讓黃詩雲擔憂隨意吃了幾口,而黃詩雲也沒閑著,在一旁幫著他整理文件,又仔細讀了幾封公文。
“夫君,陝西路邊軍人數可不少,地方守備軍不算,加上甘肅鎮兵馬人數超過5萬,每年需要的錢糧可不是小數。”黃詩雲拿起一張陝西路田稅文書輕聲說道。
“是啊。”
劉平安放下碗筷心中發苦,五萬人馬,糧食倒是不需要擔心,整個陝西路收到的田稅足夠讓士卒吃飽,也能用糧食換些銀錢,但5萬人一年的軍餉遠遠不夠。
光靠陝西你養活不了五萬大軍,更不要說陝西各地的守備軍。那些守備軍也要花錢的,雖說守備軍士卒一年隻發可憐的幾兩銀子,但劉平安付不起。
以前劉平安以為陝西路一年的田稅在整個大周一定靠前,這麽大地盤怎麽也不會少吧,可事實卻啪啪打臉,大周最大田稅來源地是南直隸,也就是後世的江蘇和安徽,占大周田稅二成。
可這倆地方一大半都在王善輝統治之下,另外兩個重要田稅重地是山東跟河南,也不在大周統治下,就連排在第四位的山西也在東胡人控製之下。
他麽的,山西收的田稅竟然比陝西高一大截,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劉平安看完陝西稅收就知道,靠陝西養不起那麽多軍隊,給老百姓加稅那是尋死路,至於學其他穿越者玩商稅那一套就是個笑話,工業沒發展起來之前,田稅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第二天劉平安發了一道公文,調張掖守備官,甘肅鎮參將黃輝到西安府任職,西安必須放一個自己信得過的人,黃輝是自己老兄弟,忠誠沒的說。
另外劉平安又把安佰鑫叫來讓他家裏出麵給西安府大族周家帶個話,他們連續開采秦州銀礦六年,是時候把錢交出來了,銀礦也得交出來,否則後果自負。
劉平安已下決心,如果周家有別的心思,他會讓周家知道,到底誰手裏握著刀,誰的刀更加鋒利。
周家,西安府當地大族,不光有在大周做官的子弟,也有在當地守備軍任職的族人。
周家在西安府和秦州等地根深蒂固,秦州銀礦這六年來為周家帶來巨大利潤,秦州銀礦就連當年的總督楊知學都不知道,秦州官員幫著隱瞞的嚴嚴實實,連總督府一些人都拿過周家份子錢。
可今天周家家主周文泰卻臉色陰沉,西安府安家家主過來給他遞了話,意思很明白,秦州的銀礦,劉平安已經知道,錢全部交出來,銀礦也要上交。
“父親,銀礦不能交,那可是一年幾萬兩銀子的進項,咱們家收多少租子才能賺迴來。”周文泰大兒子周子陽急的團團轉,在地上走來走去。
“別晃了,讓我心煩。”周文泰哼了一聲。
“那父親準備怎麽辦?”
“怎麽辦?”
周文泰仰天歎息一聲,他當然不想給劉平安上供,這幾年銀礦去掉打點,賺了將近十五萬兩銀子,數目太大,他真不舍得。
可要是不交,後果肯定是家破人亡,劉平安什麽人,鐵血殺伐的莽夫,一個跟達然汗互砍的狠人,他要是敢反抗不交錢,全家能不能活命都兩說。
也不知道自己的心性將來會不會變,也許會,也許不會吧!
胡橋生還是沒有舍得自己的官位,軍權沒有了,但也答應劉平安接下陝西巡撫的位置,同時把梁冠霖安排到西安任知府,為李速的兒子李國仁在漢中府謀了個知縣。
劉平安離開巡撫衙門後撇了下嘴,他對胡橋生的看法就是,此人是個官迷,根本舍不得官位,別說是他劉平安,可能東胡人來了,他都會某一個差事,要是換成楊知學,南方亂成這樣,早就出兵南下勤王,找也得找個皇族子弟即位,讓大周不至於淪落成這樣。
此人無能力,也不夠果決,但劉平安要用他,現在的陝西有能力的官員不重要,重要的是聽話的官。
嗯……就像梁冠霖那樣的。
劉平安不是楊知學也不是胡橋生,他到陝西第二天就以總督的名義下令,以後陝西不管是誰都要繳納田稅,有功名的人也一樣。
劉平安手握軍權,麾下算上寧夏鎮、延綏鎮和榆林鎮,光是正規邊軍就有五萬多人,誰敢反對此政策他就敢殺人,要養活五萬邊軍就需要錢糧,必須在陝西深挖潛能,無錢養兵自己的後果可想而知。
劉平安進西安城不到兩天,劉家一大家子唿啦啦又跟著過來住進了總督府後衙,劉平安忍不住吐槽!
老兩口要是一直健在,他敢發誓他們這一家子永遠別想徹徹底底分家,大伯一家和三叔打死都不願意分開。
劉平安也就是看在兩位老人麵上,要不然早就趕緊分家各過各地的了,其實就是現在各家也有各家的買賣,大房三房不缺錢,但劉元東老兩口就喜歡一大家子在一起的熱鬧勁,你還真拿倆老人沒辦法。
總督府後宅,劉平安看著陝西各地軍隊的匯報,韓平如今在潼關守衛,洪州坐鎮延綏防備山西方向,榆林總兵丁家山跟他關係不錯,隻要按時支付軍餉軍糧,榆林鎮不會有問題。
而寧夏鎮總兵安忠海親自寫來一封信,信中內容沒多說,隻要求劉平安按時支付軍費即可,也在信件最後讓劉平安照顧他在西安的家人。
安忠海的意思劉平安明白,我家人就在西安府,不會跟你作對,前提是不要斷了寧夏鎮軍餉就行。
錢啊,劉平安現在不擔心東胡人甚至沒心思關心南方亂局,陝西路包括甘肅,軍餉軍糧才是大事情。
“夫君你一天沒吃飯,吃一口吧。”黃詩雲親自端著飯菜走進書房。
劉平安笑著接過托盤,不想讓黃詩雲擔憂隨意吃了幾口,而黃詩雲也沒閑著,在一旁幫著他整理文件,又仔細讀了幾封公文。
“夫君,陝西路邊軍人數可不少,地方守備軍不算,加上甘肅鎮兵馬人數超過5萬,每年需要的錢糧可不是小數。”黃詩雲拿起一張陝西路田稅文書輕聲說道。
“是啊。”
劉平安放下碗筷心中發苦,五萬人馬,糧食倒是不需要擔心,整個陝西路收到的田稅足夠讓士卒吃飽,也能用糧食換些銀錢,但5萬人一年的軍餉遠遠不夠。
光靠陝西你養活不了五萬大軍,更不要說陝西各地的守備軍。那些守備軍也要花錢的,雖說守備軍士卒一年隻發可憐的幾兩銀子,但劉平安付不起。
以前劉平安以為陝西路一年的田稅在整個大周一定靠前,這麽大地盤怎麽也不會少吧,可事實卻啪啪打臉,大周最大田稅來源地是南直隸,也就是後世的江蘇和安徽,占大周田稅二成。
可這倆地方一大半都在王善輝統治之下,另外兩個重要田稅重地是山東跟河南,也不在大周統治下,就連排在第四位的山西也在東胡人控製之下。
他麽的,山西收的田稅竟然比陝西高一大截,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劉平安看完陝西稅收就知道,靠陝西養不起那麽多軍隊,給老百姓加稅那是尋死路,至於學其他穿越者玩商稅那一套就是個笑話,工業沒發展起來之前,田稅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第二天劉平安發了一道公文,調張掖守備官,甘肅鎮參將黃輝到西安府任職,西安必須放一個自己信得過的人,黃輝是自己老兄弟,忠誠沒的說。
另外劉平安又把安佰鑫叫來讓他家裏出麵給西安府大族周家帶個話,他們連續開采秦州銀礦六年,是時候把錢交出來了,銀礦也得交出來,否則後果自負。
劉平安已下決心,如果周家有別的心思,他會讓周家知道,到底誰手裏握著刀,誰的刀更加鋒利。
周家,西安府當地大族,不光有在大周做官的子弟,也有在當地守備軍任職的族人。
周家在西安府和秦州等地根深蒂固,秦州銀礦這六年來為周家帶來巨大利潤,秦州銀礦就連當年的總督楊知學都不知道,秦州官員幫著隱瞞的嚴嚴實實,連總督府一些人都拿過周家份子錢。
可今天周家家主周文泰卻臉色陰沉,西安府安家家主過來給他遞了話,意思很明白,秦州的銀礦,劉平安已經知道,錢全部交出來,銀礦也要上交。
“父親,銀礦不能交,那可是一年幾萬兩銀子的進項,咱們家收多少租子才能賺迴來。”周文泰大兒子周子陽急的團團轉,在地上走來走去。
“別晃了,讓我心煩。”周文泰哼了一聲。
“那父親準備怎麽辦?”
“怎麽辦?”
周文泰仰天歎息一聲,他當然不想給劉平安上供,這幾年銀礦去掉打點,賺了將近十五萬兩銀子,數目太大,他真不舍得。
可要是不交,後果肯定是家破人亡,劉平安什麽人,鐵血殺伐的莽夫,一個跟達然汗互砍的狠人,他要是敢反抗不交錢,全家能不能活命都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