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咱們家還有多少錢,劉平安平時不大關注銀錢,但自從到了張掖他感受到了危機,在四平鎮的時候他隻需要管自己一家老小即可,但如今萬人的千戶所,嗷嗷待哺的父老鄉親都讓他感受巨大壓力。


    “哎,沒多少了,在陝西你非要給官府一萬兩,加上在購買牲畜,種子棉花,如今咱家隻剩下五千多兩銀子,孫大鳳一聽到劉平安問錢財,心情就不大好。


    劉平安緊皺眉頭,五千兩確實不多,他的千戶所如今開荒的田地都屬於所有老百姓,並不是他自己的,雖說他的千戶官職朝廷每年也給幾十兩銀子,但杯水車薪,他一家老小要養,整個千戶所百姓他也要管,糧食暫時夠用,但多儲存一些糧食底氣不也足嘛,一切都需要錢。


    二賴子最近心情不錯,他們家本來就窮困潦倒,在山西和在甘肅沒有區別,甚至在千戶所內因為劉平安下了保證讓每個人都吃飽飯,所以他們一家吃的比老家都飽,當兵他也不用去,他弟弟喜歡熱鬧不愛跟著幹活就要了當兵的名額。


    二賴子,起來沒,趕緊上山砍木頭,千戶大人下令必須給千戶所牲畜搭牛棚,別磨磨嘰嘰,快點。


    “廢話真多,著什麽急。


    一大早,原來華陽村合並的百戶所一大群壯勞力往山上走去,古代砍樹可是體力活,二賴子偷奸耍滑,一天也幹不了多少,見其他人哼哧哼哧砍樹,他小眼珠一轉跑到另一處荒山準備偷懶睡一覺。


    哎呦,什麽玩意紮死我了。二賴子一個蹦高竄了起來,搭眼一看是一塊黑不溜秋的東西,二賴子撿起來剛要扔出去,突然想到一件事,這玩意肯定不是石頭,那會不會是他們四平鎮的銅礦石呢?


    看著也不像,不能扔,萬一是個好玩意也能去劉平安那裏領點賞錢。


    農民一天兩頓飯,下午天還大亮二賴子吃完飯拿著黑色石頭去找劉平安,他想去問問這個華陽村的大能人。


    劉平安正跟大堂哥劉平水商議家中親衛隊之事就見二賴子一步一晃悠走了進來,劉平安見到二賴子手上的東西愣了一下,隨後急忙上前搶到手中觀看。


    二賴子被劉平安的舉動嚇了一大跳,心裏卻在想,這肯定是個好東西,要不然劉平安也不會如此興奮。


    劉平安確實很興奮,二賴子手裏怎麽會有一塊鐵礦石,他逛遊了好些天也沒發現附近有可開采的礦物質,沒想到二賴子竟然拿來一塊鐵礦石,那就說明附近一定有鐵礦山,至於儲量,看運氣,也許可以開采,但也有可能就那麽幾塊。


    劉平安問了一下二賴子在哪裏撿的後讓他前麵帶路,又召集了原華陽村的壯勞力拿著鐵鎬,鐵鍬上山。


    劉平安帶人經過兩天折騰終於在山坡斜後坡清除掉浮土顯示出了鐵礦,劉平安把原來開采銅礦的人召集了一些,又讓原來銅廠大管事楊開山掌管鐵礦山和以後的煉鐵工作,人家楊開山原本就是遼州府一處鐵廠的管事人,煉鐵是他本職工作。


    劉平安私人跟楊開山探討過,也做過實驗,這處鐵礦含鐵量並不高,但在大西北能找到一處鐵礦實屬不易,礦石含鐵量雖然比不上福建,廣東的鐵礦,但跟山西鐵礦相比也差不多。


    劉平安暗自說了句老天保佑,要是別人發現這處鐵礦真的沒啥用,但他不一樣,他有楊開山這樣的煉鐵專家,也有四平鎮開采過銅礦的礦工,不需要費盡心思去陝西府,甚至中原地區找人煉鐵。


    劉平安計算了一下,鐵礦跟銅礦真的沒法比,就算他使出吃奶的力氣也不能跟四平鎮銅廠利潤相比,但在河西走廊,鐵是軍事物資,不管是賣給自家人,還是賣給草原部族,或者經過二道販子賣去吐蕃都大有可為。


    可是過了兩天劉平安打聽完鐵的價格之後大吃一驚,用震撼來說都不足為奇,大周朝鐵的價格是三十文一斤,但在甘肅鎮一斤鐵至少四十文,要是賣到草原你得翻好幾倍。


    可讓劉平安憋屈的是他的這個小鐵廠產量太小,開采礦石費勁不說,因為千戶所內需要練兵,不可能把所有壯勞力都弄山上去挖礦。


    楊開山跟劉平安探討過,今年夏天不可能大量煉鐵,需要購買煉鐵的爐具太多,就算冬底購買的東西到齊,一年也就能煉十萬斤鐵,去掉費用能賺二萬多兩白銀,當然要是賣給外族賺的肯定多,但劉平安可不認為他這個外來戶有能力有門路賣去草原。


    平山千戶所找到鐵礦,劉平安還沒怎麽興奮,把總韓平卻上躥下跳,這幾天一個勁往劉平安這裏跑,讓他把出產的鐵。製成弓箭,槍頭,鋼刀等軍械,供應給軍隊。


    這不瞎扯嘛,千戶所需要的武器得管朝廷要,關他劉平安毛的關係,但劉平安也知道朝廷能給第一批武器已算不錯,外麵戰亂不斷,麵臨亡國危機,大周朝廷根本不可能給你一個地方軍戶所提供大量武器。


    算了,反正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自己賺那麽多錢也用處不大,安全第一,劉平安最終決定產出的鐵,先供應自己千戶所,把他的軍隊打造成強軍比啥都重要。


    在鐵廠小作坊剛生產不到一個月,張掖縣衙役就跑來要收稅,氣的劉平安告訴這個小衙役,自己的鐵廠生產的鐵都武裝了大周軍隊,你收個屁的稅。


    事實也是如此,張掖縣偷偷打聽了一下確實,平山千戶所如今產出的鐵產量很低,都供給了軍隊,要收稅也得年底產量上去再說。


    至於張掖縣和附近有些實力的將門世家一聽平山千戶所鐵產量很低,還都打造軍械給了軍隊,也都沒去打秋風,省了劉平安的麻煩。


    秋底,糧食雖然不可能有收成,但老百姓還是種了不少菜,剛耕完的荒地產量雖不高,但你扛不住地多呀,這麽大地方隻要牛馬足夠,開多少地都沒人管,蔬菜雖然收獲了很多,但想出售換些糧食幾無可能,這片地方人口少,坐地戶自己家也種菜,沒人買。


    劉平安是千戶所千戶自然家裏分了不少,全家最近也都在忙活此事,劉平安閑來無事,在房裏逗弄杏花生的兒子,臭蛋,沒錯,爺爺也不知道怎麽想的,做主起了這麽一個小名,這可是劉家第四代唯一男丁,小家夥比劉平安,三娃都要小一輩。


    臭蛋是大伯娘一家的心肝寶貝,平時都不讓劉平安見麵,怕他在外麵跑給臭蛋帶來病,這不大了一點才讓看。


    “我的娘咧,哈哈哈,大事啊。


    唐掌櫃進門就開始大喊大叫,把劉平安弄得一愣一愣的,這得什麽大喜事能把唐掌櫃高興成這樣,難道他又有孫子出生了。


    “唐老哥,有什麽好事與我說來聽聽。劉平安也好奇到底啥事能把唐掌櫃高興成這樣。


    唐掌櫃也不坐下,操起茶杯猛飲一口笑嗬嗬說道:你不知道吧,咱們千戶所又來了十幾戶人家,是從外地發配過來的,全都是朝廷犯官家屬。


    “什麽時候的事?劉平安差點罵娘,本來他們這些山西百姓就很艱難,這迴倒好,還給他這裏發配犯人,又要格外準備糧食。


    劉平安無奈迴了一句:多一張嘴吃飯算啥好事。


    “嘿嘿,你可能不知道,這批犯人裏有張大牙,張大財主一家人。唐掌櫃笑的極其張狂,比吃了獅子頭都高興。


    “啊,這?


    劉平安終於知道唐掌櫃為何如此高興,他也有點小高興,該死的張大牙自從靠上馮家後就上他兒子那裏享福去了,哼,這次看你往哪跑。


    “嗚嗚嗚嗚,賢侄,我是你張叔啊。


    劉平安跟唐掌櫃對視一眼暗叫一聲:張大牙這個老家夥怎麽跑這裏來了。


    要說張大牙也倒黴,他跟著馮家人到了西安府後,馮家人南下京城投奔在京城的禮部侍郎馮道恩,臨行前馮家二公子感激張大牙幾個月來的照顧就送給了張大牙一封信,信是送給成都府跟馮家關係不錯的官員,望那個官員照顧張大牙的大兒子。


    張大牙大喜過望,到了成都府跟兒子一商量就拜訪了那名位高權重的官員,馮道恩是禮部尚書,馮家人要求的這點小事算不得什麽.


    張大牙父子得償所願,他兒子升任了一個地方知縣老爺,可張大牙此人壞心眼太多,當一批重要軍糧需要轉運的時候,父子倆一商量就貪墨了其中五千石糧食。


    結果不用多說,東窗事發,張大牙全家流放河西走廊,要說張大牙也是個能人,經過打聽,終於在張掖打聽到了四平鎮鄉親們居住的千戶所,他在張掖縣跟看管他們的衙役說平山千戶所的劉平安是他們家的親屬,所以就被流放到了劉平安這裏。


    這事劉平安還不知道,要是知道非得收拾張大牙一頓不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被迫當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冬天不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冬天不熱並收藏我在古代被迫當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