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安在迴到四平鎮第五天聽說了大周朝廷因為東胡入侵下發的種種政令,不禁感慨早幹什麽去了?


    幾百年老大帝國麵對亡國的危險終於開始慢慢運轉起來。因為山西是靠近東胡的前線,上至巡撫下至知縣全都發瘋一樣招募青壯,運轉糧草,大周戶部加上皇帝內庫一共給了山西六十萬兩白銀加強軍備,特別是重建邊軍精銳。


    內閣首輔沈若林更是親自寫信給山西巡撫楊知學施加壓力,要求東胡人一旦進攻太原必須死守太原城,要是楊知學丟掉太原就以死謝罪,不要連累親族。


    “這是什麽?這就是告訴山西巡撫楊知學,太原要是丟掉你也別活了,逼著楊知學集全山西之力死守太原,稍微懂點戰略的人都知道,丟掉山西,那陝西會受到東胡人兩麵夾擊,再說山西要是被東胡人占了,東胡騎兵就可以俯視河南,進逼神京洛陽。


    “哥,哥,這幾天怎麽這麽忙,好久都沒來看我了。見劉平安進屋,三丫急忙上前拉住了他袖子。


    劉平安摸了下三丫腦袋笑著迴道:咋了,想哥哥還是想你的小馬,三丫一直讓他給買一匹小馬,昨天終於說服孫大鳳同意,答應了下來。


    “張小蠻都有一匹小馬,我當然也要有一匹。


    張小蠻,劉平安聽到這名字突然反應過來,張小蠻不就是上次來他們家張大牙的孫女嗎?自己妹妹什麽時候跟張大財主的家眷有來往的,這不是好兆頭。


    劉平安可不想自家幾個妹妹跟張大牙家人學壞,實在是張大牙過於黑心,田租比正常人家高一成,名聲臭的全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特別是他被稱為汾陽縣第一摳門。


    此次錢知縣要求各地富戶捐錢捐糧組建鄉兵,張大牙竟然不知羞恥的捐獻了一百石超過四年的陳糧,那玩意連豬都不愛吃,氣的錢知縣大罵張大牙無恥至極,但也拿張大牙沒辦法,因為張大牙趁著東湖入侵,山西缺乏軍餉之際經妹夫介紹向太原巡撫衙門捐獻了八百兩銀子,給他大兒子在四川弄了個官。


    精明,張大牙絕對精明透頂,別人因為東胡入侵憂心忡忡,他倒好,趁此機會給他兒子弄了個縣丞當。


    劉平安從平陽府迴來聽到此事差點氣笑,同時也感慨古代大戶人家眼光卓絕,四川一個縣的縣丞,別的不說,一旦東胡人占領山西,張大牙可以事先帶著家人去四川投奔大兒子。


    其實可不止張大牙這麽想,山西幾乎所有大戶豪族都正給自己尋找後路,連劉平安自己不也是準備招募一批幾百人的鄉兵以其萬一出事好保護全家向陝西逃跑。


    接下來幾天劉平安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向平陽府,太原巡撫衙門申請加大銅礦開采力度,以前朝廷有規製,劉平安的日升銅廠每年煉銅不得超過十二萬斤。


    但現在山西大亂缺銀缺糧誰還管那些,難道把銅礦留給東胡人嗎?劉平安得到授權同意後開始大肆招人,購買鐵爐等器具。


    另外一件事就是花掉家裏所有存銀購買利於運輸的物品,一旦山西淪陷白銀購買力將會大大降低,比如如今戰爭影響糧價上漲一石糧食五錢銀子,要是真的亂起來一石糧食一兩銀子或者幾兩銀子都有可能。


    劉平安不會買糧食,不利於運輸,他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買馬,特別是購買戰馬,母馬,駑馬大騾子,甚至是牛來者不拒,要是一旦全家跑路這些牲畜直接可以套車拉東西走人,妥妥一群行走的白銀,何樂而不為。


    劉平安對於自己那三百鄉兵的看法隻有一個,一旦東胡人占領山西,這幫鄉兵能安安全全帶著他一家人渡過黃河渡口前往陝西,要是正歡欣鼓舞大練兵準備建功立業的黃輝知道劉平安想法非氣死不可。


    銅廠庫房旁邊被整理出來了一處空地,並且用大帳篷接連蓋了一處軍營,黃輝身穿盔甲,挎著腰刀神情肅穆,這三百鄉兵是他親自招募而成,其中至少五十人是汾陽縣獵戶,個個是用弓的能手。


    黃輝經過劉平安同意自封把總,又讓自己以前邊軍兄弟擔任各級百夫長,什長伍長,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劉平安給自己封了個千總職務。


    大周武官都要經過朝廷同意,像山西這樣維護地方安全由士紳豪族組成的鄉軍是沒有職務的,朝廷也不承認官職,但就怕但是,很多豪族子弟為了過癮,就會按照京營或者邊軍編製給自己封官,外人嗤之以鼻,但我自己在家自嗨你們管得著麽。


    劉平安給自己封千總還是小的,其他士紳豪族連遊擊,參將這種武將官職都敢拿出來自封,要不是總兵這樣的官職太大怕丟人,這幫人都敢自稱總兵,劉平安自封的千總算個屁。


    “進十步,嘩的一聲,二十名鄉兵齊齊向前邁進。


    “退五步


    “弓箭手準備,刀斧手向前


    劉平安坐在銅廠後院一邊飲茶一邊看黃輝訓練士兵,劉平安很尷尬,他雖然自封千總,但根本不會練兵也不知道如何排兵布陣,除了為三百鄉軍提供軍餉,糧食等後勤保障其他啥也做不了。


    劉平安正想著是不是也跟著黃輝學學以後當個大將軍啥的就見王貴林匆匆趕了過來,王貴林是劉平安家裏的大管事,也是劉平安姑姑的公爹。


    “王爺爺,您這麽著急有事?


    王貴林檫了把汗迴道:你不是讓我派人去平陽府大量購置馬匹牲畜麽,現在第一批三十匹馬,和幾十頭大騾子已經趕了迴來,我想問一下這些牲畜放到哪?


    王貴林說完遞給劉平安一張單子,劉平安接過來看了一眼暗歎一聲:戰爭不光糧食漲價,除了幾十匹大騾子,戰馬的價格一匹愣是從三十多兩漲到四十兩,三十匹戰馬竟然花掉一千二百兩銀子,貴的嚇人,算上大騾子和耕牛買進這一批牲畜花了三千兩白銀。


    這也就是有個銅礦,要是光靠張大牙那樣靠收田租你得收多少田租才能買起一匹戰馬,同時劉平安感慨為何草原部族戰力強大,人家幾乎每個牧民都有好幾匹馬。


    劉平安把單子放進懷裏迴道:你把耕牛借給華陽村耕種咱們家地的鄉親,讓他們代養著,至於戰馬和大騾子全都趕到西山窪地,那邊有一大片草甸子,另外雇幾個懂牲畜的馬戶照顧。


    黃輝興奮的撫摸著一匹大紅馬,那眼神不知道的還以為大紅馬是他媳婦呢,劉平安也興致勃勃摟著一匹白馬,白龍馬蹄朝天,劉平安正想著是不是哼一段歌就被黃輝一句話給整破防了。


    “這些馬可以讓弟兄們練一練組成一隊騎馬步兵,黃輝眼神發亮對一旁麵色氣的通紅的劉平安說道。


    劉平安是真生氣,他倒不是怪黃輝說錯話,騎馬步兵是耕戰民族的專屬,說好聽點士兵騎著馬,本質隻是一群騎馬的步兵而已。


    “我他娘的一匹馬花了四十兩銀子隻是讓鄉兵兄弟代步而已,這也太奢侈了,另一方麵也讓人無奈,劉平安的三百鄉兵竟然一個騎兵都沒有,連黃輝也隻是會騎馬,會騎馬跟騎兵天差地別,別以為會騎馬就能當一名合格的騎兵。


    “別的不說,我大明天下無敵,但明成祖朱棣麾下最精銳的三千營騎兵都是由蒙古人組成,你就知道耕戰民族培養一名騎兵多麽艱難,可千萬別聽小說主角動不動就訓練幾萬騎兵縱橫沙場,人擋殺人佛擋殺佛,那純粹就是扯蛋。


    再說大唐帝國瀕臨滅亡的時候挽救者不是亂七八糟的步兵,也不是號稱稱雄天下的大唐府軍,而是西北少數族裔從小就開始騎馬的沙陀騎兵。


    劉平安真的好想有一支騎兵隊,他不需要重裝具甲騎兵。隻想擁有一支超過一百人,一人雙馬的輕騎兵,但他同時也知道真的太難了,在汾陽縣這樣的人不到十個。


    劉平安曾經聽過一個笑話,也可能不是笑話,說蒙古草原剛出生的小孩是先學會走路,還是先學會騎馬。


    劉平安很鬧心,讓黃輝自己在這玩馬他氣衝衝騎著白龍馬迴家準備收拾妹妹三丫,心情不好拿妹妹撒氣,緩緩心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被迫當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冬天不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冬天不熱並收藏我在古代被迫當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