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場之上無敵友】


    漢惠帝無疑是個倒黴的皇帝,自從見識了呂雉的“人豬”事件,他便不理朝政,他既痛苦又恐懼,呂雉的殘暴與專權時常讓他不寒而栗。


    在後宮,他過著聲色犬馬的日子,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很快支撐不住,於公元前188年八月駕崩,享年23歲,當算英年早逝。


    惠帝死了,誰來繼承皇位呢?張皇後年紀尚輕,沒有為惠帝生下太子。太後呂雉便想了一條計策,從後宮的美人所生的嬰兒中領養了一個孩子,取名劉恭,將之立為太子。但是,這位後宮美人,也就是劉恭的親生母親去被呂雉派人暗殺了。


    劉恭即位後,由於年紀尚幼,朝政便由呂雉主持。從此,呂雉臨朝稱製。


    惠帝去世的時候,在葬禮上,呂雉扯著嗓子幹嚎了半天,眼中卻沒有一滴淚。此情此景,別人不曾察覺,單有一人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此人便是張良的兒子,侍中張辟疆。這一年,張辟疆年僅十五歲,但聰慧過人,頗有其父張良之風。


    當時,右丞相陳平就站在張辟疆旁邊,他聽到張辟疆問:“惠帝乃太後的獨生子,如今駕崩了,太後雖然哭了,可哭泣中毫無悲傷之意,這是為何?”


    陳平聽到這個疑問句,吃驚不小,連忙一個勁搖頭。


    張辟疆見陳平不答,又自顧自地說:“看來,太後是怕你們這些元老重臣給她製造惹麻煩。我想,丞相如果百呂台、呂產、呂祿為將,接管禁衛軍南北軍的防務,並且,讓呂氏的族人都入宮做事,太後便會心安,你們這些元老重臣也沒有危險和禍患了。”


    陳平聽罷,暗暗欽佩,他在心裏感慨道:這孩子,才十五啊!


    轉臉,陳平就依照張辟疆的計策,跑去與左丞相王陵商議。王陵雖貴為左丞相,行事卻沒有多少主見。陳平說怎麽做,他便怎麽做。


    果然,不出張辟疆所料,陳平照其所言安排妥當後,呂雉便聲淚俱下地哭泣兒子來。


    此時的呂雉,也許是真的傷心了。丈夫死了,兒子也死了,作為一個女人,她畢竟會有一種孤獨的感覺。可是,過了不久,她的女兒,年僅二十六雖的魯元公主也病逝了。


    兒子去了,女兒也去了,這更加深了呂雉的孤獨感。這種孤獨感是雙重的,家庭中,她失去了至親;朝廷中,已分崩離析,分為兩派。一派便是自己這一黨,要奪權;另一派便是要保權。


    眼下,漢朝的政局形同一個巨大的漩渦,有多少人會在這漩渦中被吞噬,又有多少人能夠幸存下來呢?


    呂雉想,必須拉攏更多能為自己所用的人。這樣的人,最好的自己的娘家人。但要分封諸個呂氏,總要有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吧。


    就在魯元公主死後,她的兒子張偃被為封為魯王。這個事給了呂雉啟發,既然張偃可以封為王,呂氏之人又為何不能呢。


    於是,呂雉先召集幾位重臣,來商議封王之事。


    王陵首先提出異議,理由是,先帝劉邦早就與諸位大臣定下盟誓,非劉氏而未王,天下共擊之。


    意思很明確,如果封呂氏之人為王,天下都要共同討伐。


    這可把呂雉氣壞了,但她隻能強忍怒火不發作。


    片刻,呂雉又征求陳平和周勃的看法。


    這倆人就比王陵機靈多了,他們說,非劉氏而未王,天下共擊之的盟誓,確乃先帝所定,因為天下是先帝平定的。如今可不一樣了,太後您稱製,晉封呂氏子弟是情理之中的事。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


    這個迴答,呂雉當然很滿意。可王陵很氣憤,退朝後,他怒斥陳平和周勃,指責二人為了討好呂後,竟然違背當初的盟約,這就是不仁不義,先帝在九泉之下豈能瞑目。


    陳平和周勃受了指責,都不說話,隻是淡淡地露出一絲苦笑。


    其實,陳平和周勃一直有矛盾,相互戒備又相互提防,可是在分封諸呂的問題,卻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默契。


    原因其實很簡單,周勃雖然心性耿直的大臣,可是經過多年的磨礪,他的棱角已被磨平了,如果說,他以前是一塊嶙峋鋒利的怪石,那麽現在,他幾乎接近一塊圓滑的鵝卵石。


    他很清楚,陳平已經義無反顧的投靠了呂後。當然,義無反顧這個詞,從另一個角度講,就是恬不知恥。


    可無恥歸無恥,識時務者為俊傑。周勃很清楚眼下的形勢——呂雉身邊多了一個陳平這般詭計多端的厲害角色,有什麽事做不成的呢?提出分封諸呂,小範圍征詢意見,隻不過是做做姿態罷了。他即便反對也沒用,而且即便他、王陵、陳平一起反對,亦是徒勞無功。因此,他索性和陳平站在一起,附和呂雉的提議。


    事實證明,無論是生意場上,還是官場之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


    【二、關鍵人物】


    呂雉提出分封諸呂的意向,左丞相王陵堅決反對。可他沒想到右丞相陳平和太傅周勃站在了一條戰線上。


    官場之上,是容不得王陵這般剛直正義,卻沒有多少頭腦的人的。還好,王陵自己看清了這一點,換句話說,他看明白了這場政治鬥爭的風險,為了規避風險,他毅然決然辭去官職,迴家養老去了。


    他一走,呂雉很欣慰,立刻提拔自己多年的貼心人審食其為左丞相,負責宮中的監管事務。右丞相陳平則負責處理政事。


    然而,陳平雖然名義上負責政事,但實際上很多事情不由他說了算。原因是審食其和太後呂雉的關係非同一般。陳平亟需處理的政事,要等到上朝時,才能向呂雉匯報,審食其就不同了,他時常都在呂雉身邊,有什麽事當即就可以談了,效率自然很高。


    陳平深知審食其與呂雉的關係,因此他絕不與其爭權。他決定以大局為重,不陷入朝廷中的內爭。


    左、右丞相定了,還有禦史大夫一職,呂雉也打算找個可靠的人。遴選一番,她選定了上黨太守任敖。此人想必你並不陌生,最早是沛縣的獄吏,當初呂雉被關進縣牢時,險些被強暴,是任敖危難之際顯身手,援救了呂雉。


    既感恩又信任,呂雉破格擢升任敖為禦史大夫。


    如此這般,朝廷中的首席領導隊伍建立了——位列三公的丞相、太尉和禦史大夫,其中兩個人,審食其和任敖,都是呂雉自己親手提拔起來的,而陳平和周勃也明顯表示支持太後,永遠和太後並肩戰鬥。這樣的情形,讓呂雉十分滿意。


    有了這個首席領導團隊做基礎,趁此機會可以建立起更加牢實的呂氏政權,尤其是在各個封國,都要有自己的人。


    呂雉是個謹慎的人,她不會因為開了個好頭,而貿然行事。她先采取投石問路的方式,從追封死人做起。她首先追封自己的父親呂公為呂宣王,追封自己的大哥呂澤為悼武王。


    呂雉這個大哥呂澤也稱得上是大漢朝的一員名將。早年,他起兵輔佐劉邦定天下。劉、項聯合時期,他帶來的隊伍實際上是獨立於劉、項之外的。項羽率軍北上,呂澤率部策應,過河擊秦。在後來的楚漢戰爭中,呂澤又參加了還定三秦的戰役。


    分封了這兩位已不在人世的呂氏親屬,呂雉發現,群臣並沒有任何過激的反應。於是,她進行了第二部,對皇族派進行分封,先是立惠帝劉盈的養子劉強為淮陽王,原來的淮陽王劉友則遷徙到趙國,封為趙王,並且將趙國的恆山郡獨立出來,封為恆山國,將劉盈的另外一位養子劉不疑封為恆山王。


    前兩步完成以後,呂雉開始了第三步——安撫元功重臣。曹參的兒子曹窋,張良的兒子張辟疆,攀噲的兒子樊伉等,都相繼得到了提拔和重用,連蕭何的遺孀也被封為酂侯。


    如此分封,各方各派的利益都得到平衡。朝廷上下,一派和諧。可即便如此,呂雉仍然不敢立刻實施她晉封諸呂的計劃。因為“非劉氏而未王,天下共擊之。”盟誓的影響,實在是太深刻了。


    就在此時,出現了一個關鍵性的人物,此人名喚田生,乃是齊國的一位遊士。


    田生早年窮困潦倒,幸運的是因為一次意外,被營陵侯劉澤看上了,便在劉澤帳下當了一個幕僚,給劉澤出了不少有用的點子,得到了劉澤的重用。


    劉澤過生日的時候,田生精心給他的這位上司寫了一首賀壽詞,詞中極盡吹捧,捧得劉澤飄飄然如升天一般。劉澤一高興,就賞賜了田生二百斤黃金。


    田生拿了這一大把金子,便不在為劉澤效力,獨自迴迴齊國去了。


    兩年之後,劉澤要用人,想起田生這個人,便派使者去找迴了田生。


    田生再次來到長安,卻沒有去見劉澤,而是自己租一個大宅子安頓下來。然後,他指派自己的兒子去結交大謁者張釋。


    張釋就是曾經幫呂雉給冒頓單於迴信的那位,他雖是一個宦官,卻深得呂雉的寵信。


    田生的兒子與張釋交往了幾個月,還真把張釋請到了家裏。


    張釋到田生家裏一看,大為驚歎,因為田家富麗堂皇。張釋未及細問,田生便對張釋說:“呂後輔助先帝成就帝業,功勞顯著,可如今天後的年紀也大了,呂氏的勢力卻很弱,太後想立呂氏的一些人為王,卻怕群臣反對,因此不好開口。但是,您在朝廷中威望極高,倘若您去勸說眾臣,這事就好辦了。到時候,太後歡喜,封您一個萬戶侯也是很自然的事。”


    張釋聽完田生見解,既欽佩又讚同,便真的去遊說群臣了。


    呂雉後來分封諸呂一路順利,可以說田生立了一大功。這之中,田生是關鍵人物,張釋也是關鍵人物,朝廷中首席領導團隊的四個成員,也是關鍵人物。


    可見,在官場上混,讓自己的權利更牢固,更堅實,並不一定要獲得太多的支持,隻要擁有幾個關鍵的人物,把握住關鍵的機會,便可立於不敗之地。


    【三、政治聯姻】


    話說張釋聽取了田生的建議,跑去做群臣的思想工作。工作還做得挺到位,於是,由他提議陳平、周勃、酈商、灌嬰等一班元功老臣聯合簽名,請求封悼武王呂澤的長子呂台為呂王,並割齊全國的濟南郡為呂國,作為呂台的封地。


    這個事自然讓呂雉格外高興,她獎勵了張釋一千斤黃金。


    張釋喝水不忘挖井人,他很感激田生給出了好點子,於是想把千斤黃金分一半個田生。


    田生連連推辭,又給張釋出主意說:“呂台被封了王,一些朝臣肯定不服氣。如今的營陵侯劉澤,在諸劉中輩分最長,先生如果能遊說太後,分出十幾個縣來,讓他也封王,大臣們怒氣就可以平息。劉澤也會感激您,可謂一舉兩得。”


    張釋上次嚐到了甜頭,這次想也沒想就去和呂雉談了。劉澤的妻子是樊噲和呂媭的女兒,分封劉澤實際上也等於分封諸呂。呂雉當即就答應,封劉澤為琅琊王。


    這天上掉下來餡兒餅,可把劉澤高興壞了,馬不停蹄去琅琊上任。


    他這邊剛一出關,呂雉就後悔了,急令使者去追迴劉澤。


    當時,呂雉封劉澤琅琊王,純屬一時頭腦發熱,冷靜下來仔細一想,無論怎麽說,劉澤也屬於劉家的人,琅琊王這個位置應該給呂家的人才對。


    可是,呂雉派出的使者還是晚了一步,這時候,劉澤已經到了自己的封國。呂雉隻好作罷,而她的妹妹呂媭也不是省油的燈,她的兒子樊伉是舞陽侯,現在她的女婿劉澤當上了琅琊王,加之她本人,一門三王侯,朝臣都懼她三分。


    自封了劉澤為琅琊王後,呂氏的大批族人被封侯。


    皇族派與外戚派便產生了矛盾,而且這種矛盾日益深刻,為了緩和這種矛盾,呂雉想出了一招:政治聯姻。


    要說在官場中,采用政治聯姻的方式,達到個人的目的也不是個稀奇的事,在呂雉之間早有人這麽幹過,且收效不凡。但是,政治聯姻並非是一味萬能藥。譬如呂雉下了這道藥,並沒有見到奇效。


    她本想通過政治大聯姻,一方麵穩定諸劉,一方麵改變劉氏皇族的血統結構。如此一來,便可以逐漸擴張和鞏固呂氏政權。但是,這個如意算盤,卻沒有讓她如意。


    首先,政治聯係是一種“拉郎配”式的婚姻,男女雙方自然無真情可言,婚姻自然沒有幸福。再則,呂家女兒脾氣都挺大,嫁了皇族,脾氣就更大了。另外,劉家諸侯王娶了呂家女兒,便會有多雙眼睛監視他們,心裏自然極不痛快。


    就拿趙王劉友來說,他娶了呂氏族女為王後,但一點不喜歡自己的這位妻子。因為此女性情太烈,又仗著又娘家人撐腰,根本不把劉友放在眼裏。


    當年,趙王如意被呂雉謀害後,劉友便接替如意當了趙王,到現在已經有十幾年了。劉友本人的脾氣也不好,為人剛直,對於嬌蠻的妻子他自然毫無感情,他與妻子隻不過有一個夫妻的名分,他寵愛的是自己身邊幾個溫順可人的妃子。


    這麽一來,夫妻沒法和睦,趙王後對那些妃子十分嫉妒,時常與劉友打鬧。劉友卻依然不管不顧,該享樂就享樂。


    趙王後無計可施,就跑到太後呂雉那裏去訴苦。


    她對呂雉說,劉友對呂雉封王一直心懷不滿,並常常說,太後百年之後,定要把呂氏王侯全部殺光,一個不留。


    呂雉一聽這話,立刻就坐不住了。這樣大逆不道的話,是她心中最大的一個忌諱。於是,他立刻派遣使者前往趙國,召趙王來長安。


    劉友到了長安,呂雉卻不與他見麵,隻派武士把他送到行館,並不準任何人來送飯。下了死命令:凡有膽敢給趙王送飲食者,一律治罪。


    有些大膽的老臣,與劉友有些舊交情,不忍心看劉友挨餓,便偷偷派人送些食物去。呂雉得知以後,把送飯之人也一並打入牢獄。


    劉友既饑餓,又悲哀,更憤慨,想自己堂堂一個皇子,居然落到連口飯都吃不上的地步。父親劉邦打下的江山,如今全成了呂家人的天下。


    越想越悲痛,到後來似乎也感覺不到餓了,劉友寫了一首詩歌:


    〖諸呂用事兮,劉氏微,


    迫脅王侯兮,強授我妃。


    我妃既妒兮,誣我以惡;


    讒女亂國兮,上曾不寤。


    我無忠臣兮,何故棄國?


    快中野兮,蒼天與直。


    於嗟不可悔兮,寧早自賊!


    為王餓死兮,誰者憐之?


    呂氏絕理兮,托天報仇。〗


    這首詩歌的大意是:劉家江山已經式微。呂後脅迫王侯,強授王後與我。這個王後又兇又妒,她用惡毒的語言誣陷於我,可是這個女人以讒言亂國,太後竟然執迷不悟,聽之任之。我的冤屈向誰去訴說呢?呂家人做事太絕了,我死了做鬼也會找他們算賬。


    寫完這首詩歌的幾天後,劉友餓死了。守衛的士卒打開房門時,趙王劉友已經是一具僵屍。


    但是,呂雉還不解恨,她下令不準以諸侯王的規格為劉友發喪,隻將他像平民一樣草草埋葬了事。


    【四、勇氣鬥不過權勢】


    劉友死了之後,趙王的位置空缺,由誰來繼任這個位置呢?呂雉思量了很久,最終決定讓梁王劉恢去趙國做趙王。


    劉恢聽到這個消息,心裏很樂意去趙國。但不樂意歸不樂意,呂雉的詔令不能不從。


    劉恢到了趙國,呂雉就把女兒呂產嫁給劉恢。呂產帶來的隨從官員也個個都是姓呂。


    這些官員到了趙國,飛揚跋扈,目總無人,想怎麽擅權就怎麽擅權,劉恢這個趙王隻不過是個傀儡而已。


    可想而知,劉恢與呂產關係是相當惡劣的。而他的這個妻子與劉友的妻子一個德行,同樣刁蠻心兇,而且更愛吃醋,她讓自己的侍女時刻監視劉恢,不許其與別的女人有任何親密的接觸。


    劉恢曾經非常寵愛一個妃子,劉恢妻派人用毒酒鴆殺的這個寵妃。


    寵妃之死對劉恢的打擊非常大,他不分晝夜守護在寵妃的屍首旁,水米不進。


    守護幾日之後,劉恢感到無比絕望,想用一條白綾自縊身亡了。


    呂後聽到劉恢自縊的消息,非常憤怒。


    堂堂一個趙王,居然為了一個妃子而自殺,有何資格配奉宗廟!


    於是,呂雉下令,劉恢的嗣不得為趙王。


    這樣一來,趙王的位置又空缺了。


    呂雉又思量了很久,想讓代王劉恆去趙國做趙王。


    劉恆眼見三位趙王都不得好死——如意被勒死,劉友被餓死,劉情迷被逼自殺——哪裏還敢去這是非之地?他給呂後寫了一份“報告”,表示願意為國長守邊疆,這正是呂後所希望的。


    呂雉趁機把她的侄子呂祿封為趙王。


    呂雉忙著把呂氏家族的人封王,不知不覺中,一轉眼,少帝劉恭已經8歲了。


    8歲得劉恭,一天比一天懂事,小小少年,已經有了一些心事。他已經知道,自己並非張皇後親生,他的親生母親已被太後呂雉給殺害了。


    這個事情,讓他失去了童年的歡樂。年少的他,對天發誓:長大以後,定要為母親報仇。


    如果這誓言隻在心裏打轉便也罷了,要命的是,劉恭把這誓言變成口號,喊了出來,又被人聽見,傳到了呂雉的耳朵裏。


    雖是一句頑童不知天高地厚的憤憤之言,在呂雉聽來,卻是毛骨悚然,她感到一種危險在向她逼近。此時,呂雉動了廢除少帝劉恭的念頭。


    此念一起,立刻行動。呂雉下令把劉恭監禁在永巷,限製他的行動。對外,則宣稱皇帝重病在身,任何大臣都不許覲見。


    接著,呂雉又宣布,皇帝重病,神智不清,恐怕已無法治理天下,祭嗣宗廟,為了國家著想,當從惠帝的兒子中找出一人來繼任。


    群臣沒有一個敢提出反對意見。


    於是,呂雉正式宣布廢除劉恭的封號。之後,她又派人暗殺了劉恭,以絕後患。


    再之後,呂雉又立恆山王劉朝為帝,更名為劉弘。


    此時,呂雉已翻手是雲,覆手是雨,廢帝立帝輕鬆自如,更別說把呂氏之人封為諸侯王了。


    呂雉大規模的分封諸呂,劉家的後人基本都很懦弱,無人敢跳出來反抗。這讓呂雉很舒坦。


    然而,荷花出水高低,十根手指有長短,劉家人並不是都是軟骨頭,還有一個骨頭硬的人,此人便是劉章。


    劉章是齊王劉肥的兒子。起初,呂雉還挺欣賞他,認為這個孩子有膽識,就安排他在當了宮中宿衛,又把呂祿之女許配與他為妻。


    可是,劉章並不領情,因為呂氏一黨的所作所為和目中無人,讓他十分憤慨。


    這一日,宮中舉辦酒會,呂雉命劉章作監酒官。這個職務就是負責維持宴會秩序。


    劉章領命後,對呂雉說:“臣是武將之後,太後讓做監酒官,請讓我以軍法維持宴會的禮儀和秩序。”


    呂雉還挺高興,當即應允。


    宴會開場,酒過三巡,呂氏中有個人喝得醉暈暈的,忽然想起家中有事,便趁眾人不備,悄然離席而去。可是,他的行動,卻被劉章看在眼裏。


    劉章也不動聲色,隻是提劍追去,疾步追上,砍掉其頭顱。


    須臾,劉章拎著血琳琳的人頭迴到席間,當眾高聲宣布:“太後恩準,以軍法性酒,此人擅自逃席,臣以軍法將其斬首。”


    眾人驚懼,呂雉氣得臉煞白,卻說不出一句話來。她感到自己被劉章算計,這小子既有心計,又有勇氣。把你氣得牙疼,你還沒法與他計較。


    劉章演的這出好戲,給呂氏家族的人敲了一記警鍾。讓呂氏弄權者知道,劉氏之人並不全是孬種。


    劉章的勇氣讓劉氏皇族和大臣們都很振奮,但勇氣歸勇氣,振奮歸振奮,如今的漢朝天下,全國三十八個郡,一大半被呂氏王侯占去。短短幾年時間,劉邦的八個兒子,隻剩下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兩人。而惠帝的遺孤們,也隻能苟延殘喘的活著。


    勇氣是鬥不過權勢的,要壓倒諸呂,除非呂雉先死去。


    【五、先下手為強】


    就在很多劉家人希望呂雉早死的時候,呂雉病倒了。她病倒的這一天是上已節。


    這個節日,在先秦時期就有了。在這一天,人們要到有水的地方祈福,免除災禍。在民間,這一天又是男女自由相會的節日。因而,這是一個隆重而喜慶的節日。民間和宮廷都很重視。


    呂雉在這一天去往長安郊外的水濱祈福。在迴宮的途中,身體感到不適,她的腋下像火燒一般的疼,伸手一摸,有一個腫塊。叫禦醫來看,禦醫煎了些藥,讓她喝下,過了幾天,沒見一點起色。


    旁人怎麽也不想不通,上已節本是去招福的,哪知福未招來,卻招了來禍。


    呂雉自己也感覺病情日益加重,適量也一天天銳減,人消瘦得不成形。


    眼看病情惡化,呂雉的妹妹呂媭時刻守護在她身旁。另外還有一個守護者,就是大謁者張釋。除這二人之外,無人能接近呂雉寢宮。


    作為女流之輩,呂媭也不是一盞省油的燈,趁呂雉病危之際,她索性包攬了內宮的一切事宜。而張釋此時也耀武揚威起來,自呂雉病重,他已被封為建陵侯。他本是宦官,卻被封為侯,這是漢代曆史上的一個開端。


    一般來說,人禍在前,天災必然在後。就在呂雉病重的這一年夏天,長江和漢水洪水泛濫,兩河流域的村莊、良田被淹成了一片澤國,百姓淹死無數。


    沒有人把這個消息上報給呂雉,因為疾病上報了也無濟於事,呂雉已沒有心力卻關心任何國家大事了,她已經一步步走向了生命的盡頭。


    與呂家最親近的是女婿張敖一族,魯元公主病逝後,她的兒子張偃被封為魯王,第四個年頭上張敖死了,追諡為魯元王,張敖在娶魯元公主之前,與姬妾生過兩個兒子,一個名張侈,一個名張壽,都已經十五六歲了,對魯王張偃很友好,呂後也很喜歡這兩個孩子,想到魯王日後也需要這兩個異母兄長的扶助,趁自己還有口氣,不能留下任何遺憾。於是下詔封張侈為新都侯,封張壽為樂昌侯。


    又強撐了幾個月,呂雉在彌留之際,發出她最後的一道詔令:任命呂產為相國,任呂祿之女為少帝皇後,任審食其為少帝太傅。


    這道詔令,呂雉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她死之後,朝廷的大權必須在第一時間移交給自己人,而這個人非呂產莫屬。至於審食其,此刻在相位上幹得不錯,而一旦呂雉死後,他必然為成為眾矢之的,如改任太傅,或許可以得以保全。


    交代完後事,呂雉閉上眼,當晚駕崩於未央宮。


    呂雉的喪事,由陳平、周勃、審食其等三人操辦。呂產和呂祿則遵照呂雉的遺囑,把南北禁衛軍團牢牢掌握在手中。


    此時此刻,呂產和呂祿來不及悲傷,他們更多的是緊張,一旦有什麽風吹草動,他們會當即舉兵自保。這一點,也是呂雉交代給他們的。


    宮裏的氣氛異常緊張,就像開弓的弦一樣蹦著,仿佛隨時會斷裂。


    南北禁衛軍團雖被呂產和呂祿掌握在手中,但是劉氏方麵也組合了一支強大的軍事武裝力量,這就是以劉姓諸侯王為首的郡國軍隊。這支軍隊由楚王劉交、齊王劉襄、淮陽王劉強等人掌握。


    這支郡國軍隊,兵種很齊全,有步兵、騎士、輕車、樓船等多個兵種。其中,步兵的裝備是最為精良和完善的,人數也是最多的。


    呂產和呂祿雖然掌握了南北禁衛軍團,但是這兩個人根本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而郡國軍隊中,有周勃、灌嬰等名將,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老手。呂產和呂祿完全不是對手。


    關於這一點,皇族派是很清楚的。因此,他們決定先下手為強!


    首先發難的是朱虛侯劉章。劉章的妻子呂祿的女兒,當他識破呂祿、呂產伺機舉兵的陰謀,便立刻派人同自己的哥哥齊王劉襄聯係,發兵西征。


    劉襄本人並不聰明,但他有一個足智多謀的舅舅,名喚駟鈞。


    出兵之前,駟鈞給外甥劉襄分析天下大勢,並向劉襄建議,以維護當年劉邦與眾諸侯提出的“白馬之盟”為旗號,號召天下,共同討伐諸呂。


    與此同時,劉章與東牟侯劉興居,在京城聯絡宗室和權臣,他們打的主意是,讓太尉周勃、丞相陳平做為內應,共同誅滅諸呂。事成之後,他們想擁戴劉襄為帝。


    這樣一來,齊王劉襄的信心更足了,勁頭也更足了。他決定立即起兵。然而,就在他即將起兵的時候,卻遭到了一個人阻攔。


    【六、爾虞我詐】


    阻攔劉襄起兵的人,是齊國的丞相召平。


    召平得知劉襄欲劉襄出兵討伐諸呂後,認為不可行,便率先下手,派軍隊包圍了齊王宮。


    中尉魏勃力挺召平的行為,他對召平說,齊王發兵,卻沒有調兵的虎符。丞相包圍王宮,是正義之為。


    說完,魏勃又信誓旦旦地請求,願意做為先鋒,率軍在前線監督齊王。


    召平自然很高興,對魏勃充滿的感激和信任。於是,便將包圍王宮的部隊統帥權交給了魏勃。


    哪知道,這是魏勃設的一個圈套。他掌握了統帥權後,立刻就把包圍王宮的軍隊調走,調到了丞相府,反把丞相府死死圍住。


    召平這才知道上當,他派兵圍困王宮,是大逆不道之舉,此刻自己被圍,必死無疑。於是,召平含恨自殺。


    召平死後,劉襄委任駟鈞為丞相,魏勃為將軍,集結了國內的全部軍隊,發兵西征,討伐諸呂。


    在諸侯王中,齊國的軍隊原本是最強悍的。但是,由於呂雉生前割去齊國的四個郡後,齊國的軍事實力被削弱了不少。


    因此,劉襄在出兵的時候,有一個很大的擔心。因為在齊國的西麵,是琅琊王劉澤的封國。劉澤是呂家的女婿,也是劉氏宗親中,非常親近呂氏的一派。


    劉襄擔心,他傾其全國軍隊出兵,劉澤會從西麵襲擊齊國。


    駟鈞看出外甥劉襄的擔心,便想出一個主意,他讓劉襄派內史祝午前去忽悠劉澤,就說齊王想發兵討伐諸呂,但經驗缺乏,年紀又輕,願意將軍權交給劉澤,隻有劉澤在高祖皇帝時期就任將軍,作戰經驗極豐富,懇請劉澤到齊國的都城臨淄共商討伐之事。


    這話一聽就是圈套,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輕易將自己軍權交給別國的大王。盡管劉襄年紀輕,頭腦不夠用,但他手下有駟鈞和祝午這樣智謀之士。然而,劉澤卻當即就相信了,他答應與祝午一起去往臨淄。


    劉澤自以為自己在劉氏一黨中,年齡最大,輩分最高,劉襄把齊國的軍隊交給他,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不得不說,單純的劉澤,盡管年紀一大把了,心智卻還很傻很天真。


    話說劉澤隨祝午到了臨淄。他剛一下車駕,就被一群軍士抓了起來,軟禁在臨淄。無奈之下,劉澤隻好將自己本國的兵權交給祝午,編入齊軍。


    即便如此,劉襄也沒有放他迴國的意思。


    劉澤十分惶恐,他擔心劉襄會殺了他。於是討饒說:“大王是高皇帝的嫡係長孫,確實應該繼立為皇帝。但現在京師的大臣公卿們想法不統一。我在劉氏宗室中輩分最高,不如由我出麵去勸說、調和合或許可幫大王成就一番偉業。”


    聽了劉澤這一番話,劉襄覺得有些道理,於是就給劉澤備了馬車,讓其趕赴關中。


    劉澤前腳走,劉襄緊跟著就發兵西征。並向各路諸侯發了討伐諸呂罪行的檄文。在檄文中,劉襄自稱“寡人”。


    很明顯,此時劉襄擺出了急欲稱帝的架勢。


    楚王劉交首先響應了劉襄。劉交在劉氏諸王中是很有實力,他一響應,其他的劉氏諸王便紛紛跳了出來。


    呂產和呂祿得知此消息後,十分驚慌。呂產立即派遣灌嬰前往赴滎陽,組織部隊對抗擊郡國軍隊。


    可是,灌嬰打了滎陽後,並沒有一味遵從呂產的號令,而是先與眾將商議,聽取大家的意見後,才做決斷。


    大多將領都認為,如果幫助呂產和呂祿去打擊郡國兵團,實際的結果使助長了呂氏一族的聲勢,這樣的話,劉氏朝廷就會有更大的壓力。


    灌嬰聽從了眾將的意見,並不發兵去抗擊郡國兵團,而是派遣使者去找齊王劉襄,讓其靜觀其變,在最合適時機出擊,一同剿滅呂氏一黨。


    劉襄很高興,遵照灌嬰的安排,下令部隊駐守在齊國邊界,既不進攻,也不收兵。


    相持不戰的局麵讓呂產和呂祿不知如何是好,他們手裏的重兵就像超級富豪在銀行裏的存款,隻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並沒有什麽實際的意義。而且,更囧的是,他們還沒有指揮權,真正的指揮權在老將酈商手裏。


    酈商究竟是什麽樣的人呢?呂產和呂祿一直沒看透。


    【七、綁架平亂】


    酈商,原是高陽人。陳勝起義時,他率領數千人歸附劉邦,在後來的戰爭中屢建奇功。劉邦建國後,封賞元老功臣十八人,酈商位居第六,其地位在韓信、王陵、灌嬰之上。


    可是,誰也沒想到,建國後,酈商和呂雉走得很近,他幫助呂雉做不了少事,化解不少危機。他的兒子酈寄與呂祿甚至以兄弟相稱。


    現在,酈商在家養病,但身體虛弱的他,仍然掌控著南北軍的指揮權。


    陳平和周勃知道了這個情況後,決定綁架酈商。一旦困住了酈商,南北禁軍便群龍無首了。


    酈寄聽說父親被綁架後,就跑去找呂祿和呂產,遊說他交出兵權,以救其父的性命。


    呂祿和呂產是兩個個窩囊廢。麵對目前這外有重兵壓境、內有皇族派和功臣派聯合的局麵,他們是六神無主,被酈寄一番勸說後,想來想去,覺得不如交出兵權,做個無事一身輕的自在王算了。


    呂媭得知呂祿和呂產交出了兵權,又氣有悲哀:“呂家的氣數盡了!”


    呂產交出兵權後,約禦史大夫曹窋到自己的府邸來商議,問問自自棄軍權後是否可以迴梁國就國。


    倆人剛一坐下,朗中令賈壽來了。賈壽是呂產的親信,剛剛出使齊國迴來。


    於是,呂產拉他一塊兒討論。


    賈壽說:“現在赴梁就國,為時已晚了。”


    呂產吃了一驚,又問:“為何晚了?”


    賈壽就,灌嬰已聯合齊、楚兩國的郡國集團軍,很快就要反攻長安,你想走是走不成了呂產不知如何是好。


    賈壽便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呂產趕快去未央宮,把皇帝綁架了,挾天子以令諸侯。


    呂產立即依計行事。哪知道,他和賈壽一出門,禦史大夫曹窋就把這一情況報告給了陳平和周勃。


    陳平和周勃認為,呂產離開了南軍,呂祿卻不知道賈壽帶迴的情報,此刻恰好可以鑽個空子,把北禁衛軍控製起來。


    可是,周勃雖官居太尉,卻無兵權,若有去北軍,必須要有皇帝簽發的印信。


    此時,得有掌握皇帝印信的機要員是襄平侯紀通。此人的父親是紀信,在楚漢戰爭時為掩護劉邦而犧牲。因此,紀通是值得信任的。


    於是,周勃讓紀通簽發了一道假符節,讓酈寄去遊說呂祿。


    呂祿自然很相信酈寄,馬上就交出了兵權,離開了北軍。


    周勃得以進入北軍,掌握了北軍的指揮權。


    而對付呂產的事,就由陳平去安排。陳平召見朱虛侯劉章,讓他協助周勃,監守軍門。


    同時,陳平又讓禦史大夫曹窋。搶在呂產之前在宮門布防,不讓呂產進宮。


    果不其然,呂產、賈壽來到未央宮大門口,便被宿衛攔住,雙方形成了僵持狀態。


    此時,劉章著一千餘騎兵殺到,一到未央宮門口,劉章便下令捉拿呂產。


    軍士們蜂擁而上,賈壽拉起呂產就往郎中府裏跑,卻沒有逃脫追擊。最後,呂產藏到了郎中府廁所裏,被軍士逮住,當場殺死。


    少帝劉弘在宮裏被困許久,侍奉他的審食其得知呂產已死,知道呂氏大勢已去,就乖乖拿了皇帝的符節出宮來慰問劉章。


    劉章幹脆綁架了使者,奪了符節,直入長樂宮。


    長樂宮的警衛總長,名喚呂更始,是呂黨中一個元老級的人物。劉章自然不會放過他,下令將其誅殺。


    翌日,呂祿也被斬殺,呂媭則被人用亂棍活活打死的,她的兒子舞陽侯攀伉和一家老少男女,全被殺光。


    自此,諸呂之亂平定。


    諸呂之亂平定後,周勃、陳平、灌嬰商議重建漢朝政權之事。


    眾所周知,劉弘並非是惠帝的兒子,是呂雉弄來頂替的,他的身份顯然不合法。可是,廢掉了劉弘,劉氏諸王中誰能可以繼承皇位呢?


    第一人選,自然是齊王劉襄。理由很充足:劉襄是齊悼王劉肥的嫡子,而劉肥是劉邦的庶長子。其身份是合法的。


    然而,此時劉澤卻跳出來反對,他的理由是,齊王劉襄的舅舅駟鈞,也是一個惡人,比呂黨更可怕,若立齊王為帝,呂黨禍國的慘劇必會重演。


    劉澤為什麽要反對立劉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讓劉襄給騙去了軍隊和封疆,心裏正窩著火呢。他在劉錯宗室是輩分高,說話占位置。他這一反對,別的大臣也不好再堅持了。


    就這樣,劉襄否決了。


    接著,有人提議立淮南王劉長為帝。


    可是,又有反對者提出,劉長尚未成年。於是,劉長也被否決了。


    最後,有人提議了代王劉恆。


    劉恆乃劉邦的第四個兒子,他的母親便是薄姬。


    薄氏一族在外戚中最守本分,這一點,讓老臣們很看重。


    於是,擁立劉恆的提議終於一直通過了。


    劉恆即漢文帝,漢朝曆史中,最為明朗、輝煌的一幕——“文景之治”即將上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其實很瘋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傑並收藏漢朝其實很瘋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