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和深深看了一眼李文忠,卻沒有開口反駁。


    李文忠是開國公爵,他為大明立下的汗馬功勞之高,也就那麽幾個人能與之匹敵,比如徐達、馮勝、李善長等,所謂開國六公爵。


    湯和並不在開國六公爵之內,所以李文忠既然說出這番話,自然是有他的考量。


    朱元璋沒有立馬開口,而是沉默著走了一段路,才對李文忠笑道:“他的功勞確實不小,可也用不著你放低身段來勸朕重賞。信國公,你認為呢?”


    湯和欠了欠身,認真地說:“臣所得軍功,敵死,朝廷封賞,便結了。可定遠侯的這份功勞,即便是百年,五百年,這功勞依舊還在。臣不敢左右陛下心思,隻是覺得,他兩次削爵,兩次複爵,如今又為大明做成了千秋之事……”


    朱元璋抬頭看了看碧藍的天空。


    確實啊,別人的功勞,封賞下就過去了,一筆賬算清,可顧正臣與遠航水師的功勞,不是那麽容易算清的。


    隻要大明存在,隻要大明還種土豆、番薯、玉米等,那這份功勞,那就一直在。


    “定遠侯且不說了,趙海樓、黃元壽、王良、秦鬆、高令時……這些水師將官,還有那些水師船長,這些人如何封賞,水師的軍士,又如何封賞?”


    朱元璋詢問。


    李文忠、湯和對視了一眼。


    不討論定遠侯,說明皇帝心中有了計較。


    趙海樓、黃元壽他們,這些人確實也不簡單,這些年來為大明立下了許多功勞,沒這些人,顧正臣也無法完成大遠航。


    李文忠進言:“主要將官,其軍功僅次於定遠侯,尤其是為尋找土豆、番薯立下大功勞的,當按水師呈報上來的軍功冊來評判,一階一階向下給。也可先敲定尋常軍士賞賜,一階一階向上加……”


    總之就一個原則,要有區別,但中間的區別不能太大,讓所有人都認為這樣的封賞是相對公平的。


    議了一路,返迴皇宮,對付了幾口飯,朱元璋又召見文官進行商議。


    六部尚書、侍郎,被罰俸三個月的不少,這個時候朱元璋問話,著實有些膽戰心驚,生怕朱元璋動怒,新賬舊賬一起算。


    戶部尚書曾泰很是直接:“陛下,戶部錢糧有限,能一次拿出來支給的賞賜並不甚多。臣不反對重賞水師將士,隻是這賞賜,可否減少錢糧支給?”


    刑部尚書開濟皺了下眉頭,反對道:“錢糧不多給,那算什麽賞賜?現如今土豆高產的消息已經震動金陵,用不了多久便會震動天下,所有人都在看著,若是朝廷在這件事上封賞不力,冷了人心,日後誰還敢為朝廷賣力?”


    “故此,臣以為當對水師上下,自定遠侯至尋常軍士、隨從人員,一律重賞。”


    曾泰苦著臉看向開濟:“那可是兩萬六千多人啊,這就是一人賞出五十兩銀鈔,那可就是百萬之巨。刑部不管家,這是不知柴米貴啊。”


    工部尚書薛祥走了出來,調和道:“陛下,土豆產量已定,水師功勞無論如何封賞都不為過,隻是戶部有戶部的苦衷,眼下應該先看戶部,到底可以拿出多少錢糧。”


    朱元璋看向曾泰。


    曾泰哀歎一聲:“陛下,戶部年初時劃出去一筆錢購置糧草,修繕府州縣學,疏浚河道,衛所邊鎮也要去了一筆,還有一筆被指定用於山西等地——這,戶部可以拿出來封賞的,隻有一百二十萬兩。”


    一百二十萬兩,平攤下來,這還不到五十兩銀鈔。


    另外,顧正臣、趙海樓、黃元壽這些人,朝廷總不可能隻給個幾十兩的賞賜吧,你就是給個二百兩,寒酸的也是朝廷的臉麵,世人聽聞之後怎麽說,那麽大的功勞,才給那麽一點,賞罰不公啊。


    掐去將校與軍功出眾的那一批賞賜,這一百二十萬兩還能剩下多少,平攤到尋常軍士手中,那還有二三十兩嗎?


    兵部尚書趙仁猶豫了下,開口道:“臣以為一百二十萬兩著實不夠,至少應拿出二百萬兩用於賞賜,也好安軍心,順民意,彰陛下之隆恩。”


    開濟手指掐了掐:“二百萬兩應該差不多了。”


    曾泰苦巴巴著臉,直言道:“這一百二十萬兩已是極限。缺口的八十萬兩,從何處彌補?薛尚書,你來補如何?”


    薛祥眉頭微動:“工部哪裏有錢。”


    曾泰、開濟、趙仁等人鄙視地看向薛祥。


    賣黃金礦的消息已經傳開幾天了,金陵議論紛紛,不少商人想要找你們工部來買采礦權,錢都拉來了你們都不要,還有商人托官員彈劾工部的,憑啥隻賣給別人采礦權,不賣給他們。


    聽說工部一次入賬幾百萬兩,拿出來個百八十萬,那還不容易?


    薛祥還沒開口,朱元璋先說了:“工部收到的那筆錢另有用處,不能動用。戶部想想辦法,湊足二百萬兩,說起來,二百萬兩也是不太夠啊。”


    曾泰渾身發冷。


    自己哪弄八十萬兩去?


    總不能找人借錢吧,我可是戶部,代表的是朝廷,朝廷借錢,那像話嗎?


    曾泰說委屈。


    沉默良久的督察院左都禦史詹徽走了出來,沉聲道:“陛下,臣有一策,既可解戶部銀兩之缺,又能將封賞水師之事辦得風光。”


    “哦,講!”


    朱元璋眼神一亮,抬手道。


    詹徽態度恭敬地迴道:“眼下已是五月,夏稅在即,戶部雖有缺口,但很快便可彌補。臣以為,戶部可以自大明錢莊裏借用八十萬兩,待夏稅至金陵,填進去便可。”


    曾泰瞪了一眼詹徽。


    你他娘的讓戶部去借錢,這像話嗎?


    再說了,這無異於拆東牆補西牆,夏稅收上來之後還有夏稅的用處,到時候再缺錢,那該怎麽辦?


    詹徽觀察了下朱元璋的神情,見沒有慍怒之色,還有幾分高興,便繼續說:“至於水師封賞,不如以封為主,以賞為輔。封,天下喜聞樂見。賞,多點少點,不過錦上添花。”


    曾泰聽聞之後,臉色更難看了。


    娘的,你還不如不說話!


    封那可就是封官封爵,賞就是直接給錢給東西。


    詹徽提出以封為主,以賞為輔,戶部的壓力是減輕了不少,畢竟封官封爵之後,折算為月俸給,不需要一次性支給太多。


    可問題是,封的多了,以後戶部支出的月俸也多啊,而且是年年如此,這是長期賬,不是一筆賬……


    「明天開始調整為上午11點定時更新,暫時多休息下,大家能支持的支持下月票,可以點催更的點下催更,這段時間爆更不了,不好意思天天求票了……


    你們的支持是驚喜寫作最大的動力,感謝你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寒門輔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梅驚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梅驚雪並收藏大明:寒門輔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