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遠將軍?
這可不是一個名譽武職,而是真正意義上的高級武將職。
邊關總兵之下是正三品參將,參將之下就是從三品的懷遠將軍、定遠將軍,再之下還有四品的明威將軍、廣威將軍、宣武將軍等。
定遠將軍屬於從三品!
要知道顧治平今年才六歲,如此小的娃娃外列三品,簡直是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無上殊榮!
徐達、李文忠、沐英等是勳貴,外列公侯,可徐允恭、李景隆、沐春這些勳貴之子並沒有真正的官職在身,他們的顯貴隻是依靠父輩,單拎出來啥身份也不是……
無疑,這次封官是一個大手筆。
不明真相的群臣錯愕,就連一些勳貴也頗感震驚,因此而起的議論隨之增多。
畢竟官職乃是國之大器,隨便授予給一個娃娃實在令人不安,此例一開,日後勳貴子弟是不是六七歲、十幾歲就能掌控軍隊,胡來亂來了?
但對於知曉內情的朱橚、趙臻、唐大帆等人而言,這次封賞名副其實。
說到底,獲封官職的是顧治平,但皇室真正的封賞對象是定遠侯府,是顧正臣。隻不過此時顧正臣不在金陵,定遠侯府中可以受這份賞的隻有顧正臣的長子顧治平。
沒有青黴素,馬皇後恐已大行。
朱元璋清楚這一點,所以“破例”將定遠將軍給了六歲的顧治平。
定遠侯府再添榮耀,卻沒有添熱鬧。
張希婉沒有大肆宣揚,大門緊閉,謝絕了各路官員的登門送禮,低調地在家裏指著顧治平的鼻子就是一頓訓斥,這家夥身體剛好沒幾天就想跑迴格物學院,也不想在家裏多陪陪老娘。
顧治平拿母親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委屈地用眼神央求姥爺說情。
張和抓著胡須,嗬嗬含笑:“想去格物學院的又不是他一個,皇長孫不也如此?不如放他去——”
“不準!”
張希婉絲毫沒給老爹情麵,直言拒絕。
顧家可以低調,可以關著門來過日子,但基本的禮儀還是需要盡到。
皇後待顧正臣如兒子,顧家蒙皇室恩情,現如今皇後大病初愈,這小孩子不知道人情世故,走動走動,大人怎麽能不懂。
明天帶上顧治平,帶上禮物,入宮拜見馬皇後去。
全家人都去。
於是乎,低調冷清到門可羅雀的定遠侯府,幹出來的卻是不低調的事。畢竟沒哪個誥命夫人敢拖家帶口,連繈褓裏的孩子都敢帶去後宮蹭飯的……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既讓皇室看清了定遠侯府的安分守己,沒有結黨營私,也讓外麵的勳貴、官員看清了定遠侯府與皇室的關係何等緊密,別以為顧正臣人不在金陵,就敢隨便叨叨。
馬皇後給顧家的殊榮可比朱元璋重多了,當著太子妃、朱元璋一幹妃嬪的麵,拉著顧治平道:“這是我的幹孫子,誰欺負他爹,我不管,但若是誰欺負了他,那我可是要說幾句話的。”
“尤其是一些皇子,論身份可是這孩子的叔叔,若是當叔叔的沒叔叔的樣子,惹這晚輩受了委屈,醜話說在前頭,我年紀雖然大了,可抽藤條的力氣還是有的,諸位最好是多叮囑叮囑下麵的人……”
郭寧妃、韓妃等聽聞後,內心頗是震驚。
要知道馬皇後這些年來,從來沒如此公開寵溺過一個孩子。
魯王朱檀的生母郭寧妃眼見馬皇後心情不錯,打趣道:“這孩子是皇後姐姐的幹孫子,那便也是我們的晚輩,誰敢欺負他,不勞姐姐揮藤條,我們也是可以代勞的……”
後宮女人雖然久居深宮,但也不全然對外界之事一無所知,顧正臣的身份、地位、功勞都在那擺著,尤其是這次青黴素救了馬皇後的命,顧正臣這會不在金陵,馬皇後出麵為定遠侯府遮風擋雨合情合理。
倘若當真有皇子欺負了顧治平,這事很可能很大,大到了朱元璋都難維護的地步。
顧治平一口一個皇奶奶叫得親切,馬皇後樂在其中。
武英殿。
錦衣衛指揮使沈勉將一份密奏交給朱元璋,道:“五個罪囚,死了兩個。”
朱元璋拿起密奏看了看,難免後怕:“看來想要駕馭這青黴素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倒是上天保佑了。”
待沈勉離開之後,朱元璋召來格物學院代堂長唐大帆、醫學院院長趙臻、女醫學院院長孫五娘,沉聲道:“這次皇後痊愈,格物學院功勞甚大,朕已下旨,嘉獎格物學院五千兩錢鈔並五千石糧。另外,專門負責青黴素的弟子每人額外嘉獎百兩錢鈔。”
“朕現在是看清楚了,新醫學這條路走下去能在關鍵時候救人性命。既是如此,那就沒道理將研究停下來,後續醫學院的研究,需要多少錢糧,朕會照批下去,你們可還有需要補充的?”
照批?
唐大帆眉頭微動。
上一次享受這個待遇的還是蒸汽機,當下蒸汽機優化、迭代雖然還在進行,但朝廷對此已沒往日那麽急切,隻是強調增加產量,以壯實水師。
事實上,在顧正臣帶大規模水師船隊離開之後,朝廷集中在蒸汽機領域的資源就開始一點點分散,財力、人力的支持力度明顯下降。看朱元璋的意思,現在是準備大力發展新醫學了。
這樣,也不是不可。
唐大帆看了一眼趙臻,不著痕跡地點了下頭。
趙臻走出,行禮道:“陛下,醫學院希望可以籌建一座大型醫院,為新醫學取得更多臨床結果做準備,尤其是輸血、手術、青黴素、牛痘疫苗、輸液等,一些醫術上相對安全的,民間缺乏對策的病症,可以由醫院嚐試使用新醫術。”
朱元璋想了想也是。
這死囚雖然好用,死了也不可惜,可問題是死囚他娘的身體好的太多了,臨死之前還能扒拉四菜一湯的也不是沒有,拿去解剖、抽血、輸血可以,但青黴素這不好實驗,沒病硬輸,五個死了兩個……
皇後的丹痧病症讓太醫院沒法子,那百姓之中也有患丹痧的,他們的孩子,他們得病之後如何活命?確實需要打造一個醫學院完全主導的大型醫院,專門受理疑難雜症……
這可不是一個名譽武職,而是真正意義上的高級武將職。
邊關總兵之下是正三品參將,參將之下就是從三品的懷遠將軍、定遠將軍,再之下還有四品的明威將軍、廣威將軍、宣武將軍等。
定遠將軍屬於從三品!
要知道顧治平今年才六歲,如此小的娃娃外列三品,簡直是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無上殊榮!
徐達、李文忠、沐英等是勳貴,外列公侯,可徐允恭、李景隆、沐春這些勳貴之子並沒有真正的官職在身,他們的顯貴隻是依靠父輩,單拎出來啥身份也不是……
無疑,這次封官是一個大手筆。
不明真相的群臣錯愕,就連一些勳貴也頗感震驚,因此而起的議論隨之增多。
畢竟官職乃是國之大器,隨便授予給一個娃娃實在令人不安,此例一開,日後勳貴子弟是不是六七歲、十幾歲就能掌控軍隊,胡來亂來了?
但對於知曉內情的朱橚、趙臻、唐大帆等人而言,這次封賞名副其實。
說到底,獲封官職的是顧治平,但皇室真正的封賞對象是定遠侯府,是顧正臣。隻不過此時顧正臣不在金陵,定遠侯府中可以受這份賞的隻有顧正臣的長子顧治平。
沒有青黴素,馬皇後恐已大行。
朱元璋清楚這一點,所以“破例”將定遠將軍給了六歲的顧治平。
定遠侯府再添榮耀,卻沒有添熱鬧。
張希婉沒有大肆宣揚,大門緊閉,謝絕了各路官員的登門送禮,低調地在家裏指著顧治平的鼻子就是一頓訓斥,這家夥身體剛好沒幾天就想跑迴格物學院,也不想在家裏多陪陪老娘。
顧治平拿母親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委屈地用眼神央求姥爺說情。
張和抓著胡須,嗬嗬含笑:“想去格物學院的又不是他一個,皇長孫不也如此?不如放他去——”
“不準!”
張希婉絲毫沒給老爹情麵,直言拒絕。
顧家可以低調,可以關著門來過日子,但基本的禮儀還是需要盡到。
皇後待顧正臣如兒子,顧家蒙皇室恩情,現如今皇後大病初愈,這小孩子不知道人情世故,走動走動,大人怎麽能不懂。
明天帶上顧治平,帶上禮物,入宮拜見馬皇後去。
全家人都去。
於是乎,低調冷清到門可羅雀的定遠侯府,幹出來的卻是不低調的事。畢竟沒哪個誥命夫人敢拖家帶口,連繈褓裏的孩子都敢帶去後宮蹭飯的……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既讓皇室看清了定遠侯府的安分守己,沒有結黨營私,也讓外麵的勳貴、官員看清了定遠侯府與皇室的關係何等緊密,別以為顧正臣人不在金陵,就敢隨便叨叨。
馬皇後給顧家的殊榮可比朱元璋重多了,當著太子妃、朱元璋一幹妃嬪的麵,拉著顧治平道:“這是我的幹孫子,誰欺負他爹,我不管,但若是誰欺負了他,那我可是要說幾句話的。”
“尤其是一些皇子,論身份可是這孩子的叔叔,若是當叔叔的沒叔叔的樣子,惹這晚輩受了委屈,醜話說在前頭,我年紀雖然大了,可抽藤條的力氣還是有的,諸位最好是多叮囑叮囑下麵的人……”
郭寧妃、韓妃等聽聞後,內心頗是震驚。
要知道馬皇後這些年來,從來沒如此公開寵溺過一個孩子。
魯王朱檀的生母郭寧妃眼見馬皇後心情不錯,打趣道:“這孩子是皇後姐姐的幹孫子,那便也是我們的晚輩,誰敢欺負他,不勞姐姐揮藤條,我們也是可以代勞的……”
後宮女人雖然久居深宮,但也不全然對外界之事一無所知,顧正臣的身份、地位、功勞都在那擺著,尤其是這次青黴素救了馬皇後的命,顧正臣這會不在金陵,馬皇後出麵為定遠侯府遮風擋雨合情合理。
倘若當真有皇子欺負了顧治平,這事很可能很大,大到了朱元璋都難維護的地步。
顧治平一口一個皇奶奶叫得親切,馬皇後樂在其中。
武英殿。
錦衣衛指揮使沈勉將一份密奏交給朱元璋,道:“五個罪囚,死了兩個。”
朱元璋拿起密奏看了看,難免後怕:“看來想要駕馭這青黴素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倒是上天保佑了。”
待沈勉離開之後,朱元璋召來格物學院代堂長唐大帆、醫學院院長趙臻、女醫學院院長孫五娘,沉聲道:“這次皇後痊愈,格物學院功勞甚大,朕已下旨,嘉獎格物學院五千兩錢鈔並五千石糧。另外,專門負責青黴素的弟子每人額外嘉獎百兩錢鈔。”
“朕現在是看清楚了,新醫學這條路走下去能在關鍵時候救人性命。既是如此,那就沒道理將研究停下來,後續醫學院的研究,需要多少錢糧,朕會照批下去,你們可還有需要補充的?”
照批?
唐大帆眉頭微動。
上一次享受這個待遇的還是蒸汽機,當下蒸汽機優化、迭代雖然還在進行,但朝廷對此已沒往日那麽急切,隻是強調增加產量,以壯實水師。
事實上,在顧正臣帶大規模水師船隊離開之後,朝廷集中在蒸汽機領域的資源就開始一點點分散,財力、人力的支持力度明顯下降。看朱元璋的意思,現在是準備大力發展新醫學了。
這樣,也不是不可。
唐大帆看了一眼趙臻,不著痕跡地點了下頭。
趙臻走出,行禮道:“陛下,醫學院希望可以籌建一座大型醫院,為新醫學取得更多臨床結果做準備,尤其是輸血、手術、青黴素、牛痘疫苗、輸液等,一些醫術上相對安全的,民間缺乏對策的病症,可以由醫院嚐試使用新醫術。”
朱元璋想了想也是。
這死囚雖然好用,死了也不可惜,可問題是死囚他娘的身體好的太多了,臨死之前還能扒拉四菜一湯的也不是沒有,拿去解剖、抽血、輸血可以,但青黴素這不好實驗,沒病硬輸,五個死了兩個……
皇後的丹痧病症讓太醫院沒法子,那百姓之中也有患丹痧的,他們的孩子,他們得病之後如何活命?確實需要打造一個醫學院完全主導的大型醫院,專門受理疑難雜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