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心頭一沉,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問道:“先生的意思是,一年之後,再沒有來自朝廷的糧食補給?”
顧正臣敲了敲桌案,嚴肅地說:“不是一年以後,是這次補給之後,你也可以認為,是從今以後,朝廷不會再安排船隊大規模運補澳洲糧食。所以,你要自力更生,這副擔子很重。”
朱樉眉頭緊鎖。
朱棣看出了朱樉的不安,開口道:“不是父皇不想繼續運補糧食,而是我們這次出航帶走了幾乎所有的蒸汽機船,一年之內,朝廷新造蒸汽機船隻都將用於沿海水師,沒有更多船隻能航行到這裏。”
朱棡補充了句:“其他人也沒航行澳洲的經驗,未必能順利抵達此處。”
朱樉將目光投向顧正臣:“先生準備好要去那裏了?”
顧正臣拉過椅子,坐了下來:“是啊,可能要去一年,也可能更久,加上返航的路線並不能完全確定,興許返航會走另外一條路。這樣算下來,航行,返航,返京休整,兩年算是最少了。”
“在這兩年時間裏,我沒辦法帶人給你送補給,其他人也未必能做得到。接下來的重擔就壓在了你身上,一年之後,要麽墾荒的田地足夠所有人填飽肚子,要麽就一起餓肚子。”
朱樉低頭沉思。
不是父皇不想管自己,也不是先生舍了自己,而是他們背負了更為重要的使命,要去美洲找尋高產農作物了。
一年之內,先生迴不來,缺乏蒸汽機船、沒有航行到此經驗的水師隊伍也到不了這裏。
隻能靠自己的本事,靠集體的努力,去養活所有人!
這件事,不容易。
不過!
我是秦王,這裏是秦國,自己手下的人,是大明之下秦國的子民!身為國王,讓他們吃飽飯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朱樉握緊拳頭,對顧正臣認真地迴道:“一年時間,足夠墾出足夠的田地,讓他們吃飽飯了!另外這裏的水產極是豐富,哪怕是打漁,也不會讓他們有一人餓死!大不了,我帶人去獵殺袋鼠!”
梅殷、金鎮等人很是茫然。
怎麽聽不明白,顧正臣要去哪裏,為何要離開一兩年之久?
顧正臣含笑道:“你也不用有太多壓力,這次我給你帶來了一些匠人、儒士、官吏,還有一批農具,治理上不成問題,耕作上勤勉,加上你這裏的人口不是太多,一年之後養活他們,問題不大。”
這起始之城,土著也才六千多,大明將士官吏匠人等加一起,給他算到四千,那也才一萬來人。
這是人口數量,不是戶口數量。
這點人,在澳洲這裏,說實話養活不難,大不了出海撒網捕魚去,反正他有蒸汽機船,不說河裏的水產,就海裏的魚,那種類多了去……
再說了,這裏的土壤肥沃,隻要不遇到大的天災,頭幾年豐收還是可以期待。
暢談到了三更時,眾人終於有了困意。
朱樉原本想安排顧正臣住在布政使司大堂,卻被顧正臣拒絕了,將這空間留給朱棣、沐春等人,自己則帶嚴桑桑住在了軍帳中。
軍帳雖小,可貴在隻有兩個人。
朱樉原本很想聽聽朱棣、朱棡等人講一講金陵的事,可無奈這些家夥太困,加上朱樉的家眷到了,還受了委屈,實在不好一直說下去,隻好讓朱樉去陪下王妃、次妃。
進入偏殿,燭火晃動。
坐在床邊的觀音奴見朱樉來了,起身上前,行禮道:“妾身見過王爺。”
朱樉並不喜歡這個蒙古女人——王保保的妹妹,雖然奉旨成婚,可一直冷落著她,畢竟相對鄧氏而言,觀音奴在容貌上並不算出色,而且性子也強,沒半點低眉順氣嫵媚的樣子。
長期以來,觀音奴都被安置在秦王府偏僻的院子裏,甚至還給她用破碗,讓她吃發黴、餿臭的飯菜,壞掉的果子,對她如同對待囚犯。
可這個女人,硬生生一口求饒的話也沒說過,就那麽認命又頑強地活著。
看之生厭,是以前的情緒。
隻不過現在,朱樉的性情有所改變,加上若不是觀音奴出麵,任由鄧氏在碼頭胡鬧下去,自己的臉麵恐怕就丟光了,說起來還是她幫了自己一把。
看了一眼沒等自己,睡了下去的鄧氏,朱樉更有些不滿,對觀音奴道:“將她給我喊醒!”
觀音奴猶豫了下,言道:“她一路顛簸,今日又哭了許久,這才困乏睡下。”
朱樉剛想發怒,轉而有些疑惑,問道:“她平日裏沒少苛待你,你這會還為她說情?”
觀音奴平靜地看著朱樉:“哪怕蒙受再多委屈,妾身也是秦王妃,該說的話總要說。”
朱樉心頭一顫。
秦王妃!
確實,她才是真正的秦王妃,而不是鄧氏!這些年來,真正行使王妃大權的,一直都是鄧氏。
朱樉沒訓斥什麽,隻是走到床邊,將鄧氏從睡夢中抓了起來。
鄧氏迷迷糊糊中醒來,看著眼前的朱樉,眼淚奪眶而出,撲到朱樉懷中抽泣起來,委屈萬分地說:“妾身千辛萬苦前來,王爺為何如此絕情,竟要毆打妾身……”
朱樉原本有些心軟,畢竟心愛的女人哭得梨花帶雨,可被鄧氏這麽一說,心頓時冷了起來,拉開鄧氏,嚴肅地說:“你實在是太過放肆!”
鄧氏淚眼朦朧:“放肆的是那顧正臣,他區區一個定遠侯——”
“夠了!”
朱樉怒道,指著鄧氏道:“顧正臣是你能喊的嗎?知不知道,就是太子、太子妃也不敢直唿其名,你不過是一個次妃,誰給你的膽量?再有下一次,休要怪本王無情!”
鄧氏沒想到,盼念無數日夜的男人,重逢之日給自己的不是無盡溫柔、疼愛,而是一記耳光,一頓訓斥。
朱樉見鄧氏伏在床榻上哭泣,轉過身看了一眼觀音奴,什麽也沒說,推開門便走了出去。
“我怎麽就寵幸了這麽一個女人!”
朱樉仰頭看天,無盡悲傷。
鄧氏還是鄧氏,可能自己不再是當年的自己了吧。
跟著先生出海、曆練,開拓澳洲,讓自己懂得了很多不曾懂得的道理,包括——每個人都很重要,讓每個人好好地活著,很重要!
顧正臣敲了敲桌案,嚴肅地說:“不是一年以後,是這次補給之後,你也可以認為,是從今以後,朝廷不會再安排船隊大規模運補澳洲糧食。所以,你要自力更生,這副擔子很重。”
朱樉眉頭緊鎖。
朱棣看出了朱樉的不安,開口道:“不是父皇不想繼續運補糧食,而是我們這次出航帶走了幾乎所有的蒸汽機船,一年之內,朝廷新造蒸汽機船隻都將用於沿海水師,沒有更多船隻能航行到這裏。”
朱棡補充了句:“其他人也沒航行澳洲的經驗,未必能順利抵達此處。”
朱樉將目光投向顧正臣:“先生準備好要去那裏了?”
顧正臣拉過椅子,坐了下來:“是啊,可能要去一年,也可能更久,加上返航的路線並不能完全確定,興許返航會走另外一條路。這樣算下來,航行,返航,返京休整,兩年算是最少了。”
“在這兩年時間裏,我沒辦法帶人給你送補給,其他人也未必能做得到。接下來的重擔就壓在了你身上,一年之後,要麽墾荒的田地足夠所有人填飽肚子,要麽就一起餓肚子。”
朱樉低頭沉思。
不是父皇不想管自己,也不是先生舍了自己,而是他們背負了更為重要的使命,要去美洲找尋高產農作物了。
一年之內,先生迴不來,缺乏蒸汽機船、沒有航行到此經驗的水師隊伍也到不了這裏。
隻能靠自己的本事,靠集體的努力,去養活所有人!
這件事,不容易。
不過!
我是秦王,這裏是秦國,自己手下的人,是大明之下秦國的子民!身為國王,讓他們吃飽飯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朱樉握緊拳頭,對顧正臣認真地迴道:“一年時間,足夠墾出足夠的田地,讓他們吃飽飯了!另外這裏的水產極是豐富,哪怕是打漁,也不會讓他們有一人餓死!大不了,我帶人去獵殺袋鼠!”
梅殷、金鎮等人很是茫然。
怎麽聽不明白,顧正臣要去哪裏,為何要離開一兩年之久?
顧正臣含笑道:“你也不用有太多壓力,這次我給你帶來了一些匠人、儒士、官吏,還有一批農具,治理上不成問題,耕作上勤勉,加上你這裏的人口不是太多,一年之後養活他們,問題不大。”
這起始之城,土著也才六千多,大明將士官吏匠人等加一起,給他算到四千,那也才一萬來人。
這是人口數量,不是戶口數量。
這點人,在澳洲這裏,說實話養活不難,大不了出海撒網捕魚去,反正他有蒸汽機船,不說河裏的水產,就海裏的魚,那種類多了去……
再說了,這裏的土壤肥沃,隻要不遇到大的天災,頭幾年豐收還是可以期待。
暢談到了三更時,眾人終於有了困意。
朱樉原本想安排顧正臣住在布政使司大堂,卻被顧正臣拒絕了,將這空間留給朱棣、沐春等人,自己則帶嚴桑桑住在了軍帳中。
軍帳雖小,可貴在隻有兩個人。
朱樉原本很想聽聽朱棣、朱棡等人講一講金陵的事,可無奈這些家夥太困,加上朱樉的家眷到了,還受了委屈,實在不好一直說下去,隻好讓朱樉去陪下王妃、次妃。
進入偏殿,燭火晃動。
坐在床邊的觀音奴見朱樉來了,起身上前,行禮道:“妾身見過王爺。”
朱樉並不喜歡這個蒙古女人——王保保的妹妹,雖然奉旨成婚,可一直冷落著她,畢竟相對鄧氏而言,觀音奴在容貌上並不算出色,而且性子也強,沒半點低眉順氣嫵媚的樣子。
長期以來,觀音奴都被安置在秦王府偏僻的院子裏,甚至還給她用破碗,讓她吃發黴、餿臭的飯菜,壞掉的果子,對她如同對待囚犯。
可這個女人,硬生生一口求饒的話也沒說過,就那麽認命又頑強地活著。
看之生厭,是以前的情緒。
隻不過現在,朱樉的性情有所改變,加上若不是觀音奴出麵,任由鄧氏在碼頭胡鬧下去,自己的臉麵恐怕就丟光了,說起來還是她幫了自己一把。
看了一眼沒等自己,睡了下去的鄧氏,朱樉更有些不滿,對觀音奴道:“將她給我喊醒!”
觀音奴猶豫了下,言道:“她一路顛簸,今日又哭了許久,這才困乏睡下。”
朱樉剛想發怒,轉而有些疑惑,問道:“她平日裏沒少苛待你,你這會還為她說情?”
觀音奴平靜地看著朱樉:“哪怕蒙受再多委屈,妾身也是秦王妃,該說的話總要說。”
朱樉心頭一顫。
秦王妃!
確實,她才是真正的秦王妃,而不是鄧氏!這些年來,真正行使王妃大權的,一直都是鄧氏。
朱樉沒訓斥什麽,隻是走到床邊,將鄧氏從睡夢中抓了起來。
鄧氏迷迷糊糊中醒來,看著眼前的朱樉,眼淚奪眶而出,撲到朱樉懷中抽泣起來,委屈萬分地說:“妾身千辛萬苦前來,王爺為何如此絕情,竟要毆打妾身……”
朱樉原本有些心軟,畢竟心愛的女人哭得梨花帶雨,可被鄧氏這麽一說,心頓時冷了起來,拉開鄧氏,嚴肅地說:“你實在是太過放肆!”
鄧氏淚眼朦朧:“放肆的是那顧正臣,他區區一個定遠侯——”
“夠了!”
朱樉怒道,指著鄧氏道:“顧正臣是你能喊的嗎?知不知道,就是太子、太子妃也不敢直唿其名,你不過是一個次妃,誰給你的膽量?再有下一次,休要怪本王無情!”
鄧氏沒想到,盼念無數日夜的男人,重逢之日給自己的不是無盡溫柔、疼愛,而是一記耳光,一頓訓斥。
朱樉見鄧氏伏在床榻上哭泣,轉過身看了一眼觀音奴,什麽也沒說,推開門便走了出去。
“我怎麽就寵幸了這麽一個女人!”
朱樉仰頭看天,無盡悲傷。
鄧氏還是鄧氏,可能自己不再是當年的自己了吧。
跟著先生出海、曆練,開拓澳洲,讓自己懂得了很多不曾懂得的道理,包括——每個人都很重要,讓每個人好好地活著,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