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望石錦港,朱棣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這一趟遠航,實在是經曆太多。
雖然很長時間裏都在忙碌,似是熱鬧,可那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依舊存在,山背後是什麽,水盡頭是什麽,森林外的森林有什麽,一無所知。
這種未知,尚未探索過的區域,如同一堵牆,封住了所有人。
馬三寶明明是一個孩子,卻已經成熟到了如同一個久經沙場的軍士,站在那裏,身姿挺拔,一雙眸子很是明亮。
李景隆也沒了往日的躁動、胡鬧,也不再張口閉口“我爹是曹國公”了,正在船舵旁,觀摩如何操縱船舵。
沐春已經完全蛻變了,儼然和當初的沐英一樣,英武不凡,抬手投足之間透著一股子將領之風。
徐允恭更為內斂。
鄧鎮、湯鼎等人因為這次遠航,也成長頗多。
趙海樓走至顧正臣身旁,問道:“可否停泊石錦港?”
顧正臣微微搖頭:“算了吧,從石錦港外經過滿者伯夷的人估計都要不安穩了,若是停泊進去,他們還不得畏怕?直接去舊港吧。”
趙海樓了然,傳令船隊全速前往舊港。
石錦港距離舊港不算遠,半日可達。
舊港,大明衛營。
蕭鉞正拿著望遠鏡,觀望海港,察看入港的商船是否有異常,見一艘艘商船經過盤查,有序入港,便放鬆了下來,看向外海遊弋護衛的三艘大福船,對一旁的百戶蔡恕道:“也不知朝廷什麽時候給南洋水師配備更多蒸汽機船。”
蔡恕頓了頓手中的長槍:“是啊,說好的兩艘蒸汽機寶船,二十艘蒸汽機大福船,可現如今整個南洋之內,加起來也不過八艘蒸汽機大福船,連一艘蒸汽機寶船也沒有。”
蕭鉞放下望遠鏡,有些歎息。
這會的南洋水師相當虛弱,主力還不是蒸汽機船,而是往日的大福船,雖說大福船數量不少,可用慣了蒸汽機船,現如今怎麽看大福船怎麽不順眼。
跑起來不夠快,追個船都費勁。
上半年還不是這樣,但後來朝廷設置水師大都督府,並設五分營,朝廷旨意便送了過來,一幹蒸汽機船被抽調去了太倉。
蔡恕詢問道:“聽說朝廷抽調各方蒸汽機船集結太倉,是為了十月份的大遠航之事?”
蕭鉞甩動著手臂:“是啊。”
蔡恕眼巴巴地問:“我能不能也參加大遠航?”
蕭鉞打量了下蔡恕,哈哈笑道:“怎麽,在舊港守著不挺好嗎?大遠航可不容易,航海侯差人打探過了,有勳貴來信,告知定遠侯曾說過,這是一趟沒有活著迴來保證的遠航。”
蔡恕吃驚不已:“這麽危險?”
蕭鉞再次拿起望遠鏡:“定遠侯是什麽人,他都沒把握活著迴來,足見不隻是危險那麽簡單。”
蔡恕想了想,開口道:“既然這麽危險,我更應該參加不是嗎?”
蕭鉞側頭看了一眼蔡恕:“你倒是有這個覺悟,可問題是,這都八月二十四日了,定遠侯還杳無音信,大遠航還要不要進行下去,誰也說不準。”
蔡恕手搭涼棚,眺望著海麵,突然看到了一個個黑點冒了出來,眼珠子越睜越大,左手指著,右手抓住蕭鉞的肩膀喊道:“那裏是什麽?”
蕭鉞看了一眼,趕忙用望遠鏡觀察。
太遠,看不真切。
不過,蕭鉞、蔡恕都緊張起來,一個個不說話地等著,隨著那些黑點一點點變大,蕭鉞終於看到了寶船,厲聲喊道:“快,快去通報航海侯!”
蔡恕轉身離開。
張赫聽聞竟有大批水師船隊接近,一邊走一邊問:“可是定遠侯的船隊?”
蔡恕急切地迴道:“還不清楚,但有六艘蒸汽機大寶船。”
六艘?
張赫激動起來。
在朝廷改設水師大都督府與五分營之後,能輕易調動六艘蒸汽機大福船的人可不多。
即便是自己被任命為南洋水師都督,那最高的權限,也就是兩艘蒸汽機大寶船,二十艘蒸汽機大福船,這他娘的還被打了欠條,至今沒一艘蒸汽機大寶船給南洋……
除了大都督信國公湯和之外,能調那麽多蒸汽機船的恐怕隻有顧正臣了!
一定是他!
消失了快九個月了,終於現身了嗎?
張赫至瞭望地,對張望的蕭鉞問道:“怎麽樣,確定了嗎?”
蕭鉞將望遠鏡交給張赫,心情沉重:“確定了,掛的是趙海樓的牙旗,是定遠侯他們迴來了!”
張赫哈哈大笑著:“好事,好事啊。”
蕭鉞補充了句:“可是,大福船的數量,較之正月出航時少了十艘。”
張赫臉色的笑意頓時冰封。
望遠鏡裏,一艘艘船映入老眼之中,六艘寶船,十艘大福船,再數一遍,還是十艘大福船!
怎麽隻是十艘?
他出航的時候,分明帶了二十艘啊!
難不成這一次出航,折損竟是如此嚴重?
“去港口!”
張赫放下望遠鏡,當即帶人出了衛營。
港口水師活動起來,騰出碼頭位置,張赫、茅鼎、蕭鉞等將官肅然而立,等待船隊入港。
隨著一陣汽笛聲,兩艘大福船率先入港,隨後旗艦跟了進去。
待船停靠好之後,顧正臣站在了船舷側,看向迎接的張赫等人,抬了抬手:“航海侯,好久不見。”
張赫眼眶濕潤。
顧正臣等人下船。
眾將官給張赫行禮,張赫見朱棣走了過來,行禮問好,轉而看了看,問道:“秦王呢?”
朱棣歎了一口氣:“二哥他,留在了那裏。”
張赫心頭一顫,嗓子動了動,便喊了起來:“秦王啊,為何如此不幸,這讓我們如何與陛下交代——”
朱棣打了個哆嗦,趕忙拉住張赫:“二哥還沒薨。”
“啊?”
張赫愣了下,你妹的朱棣,沒薨你說留在了那裏,還一臉死人的樣子?
“安排軍士抓緊補充物資,我們在這裏停不多久便要北上。航海侯啊,”顧正臣趙海樓吩咐之後,便拉著張赫朝著岸邊走去:“我們離開了這麽久,南洋一定發生了很多事吧?”
這一趟遠航,實在是經曆太多。
雖然很長時間裏都在忙碌,似是熱鬧,可那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依舊存在,山背後是什麽,水盡頭是什麽,森林外的森林有什麽,一無所知。
這種未知,尚未探索過的區域,如同一堵牆,封住了所有人。
馬三寶明明是一個孩子,卻已經成熟到了如同一個久經沙場的軍士,站在那裏,身姿挺拔,一雙眸子很是明亮。
李景隆也沒了往日的躁動、胡鬧,也不再張口閉口“我爹是曹國公”了,正在船舵旁,觀摩如何操縱船舵。
沐春已經完全蛻變了,儼然和當初的沐英一樣,英武不凡,抬手投足之間透著一股子將領之風。
徐允恭更為內斂。
鄧鎮、湯鼎等人因為這次遠航,也成長頗多。
趙海樓走至顧正臣身旁,問道:“可否停泊石錦港?”
顧正臣微微搖頭:“算了吧,從石錦港外經過滿者伯夷的人估計都要不安穩了,若是停泊進去,他們還不得畏怕?直接去舊港吧。”
趙海樓了然,傳令船隊全速前往舊港。
石錦港距離舊港不算遠,半日可達。
舊港,大明衛營。
蕭鉞正拿著望遠鏡,觀望海港,察看入港的商船是否有異常,見一艘艘商船經過盤查,有序入港,便放鬆了下來,看向外海遊弋護衛的三艘大福船,對一旁的百戶蔡恕道:“也不知朝廷什麽時候給南洋水師配備更多蒸汽機船。”
蔡恕頓了頓手中的長槍:“是啊,說好的兩艘蒸汽機寶船,二十艘蒸汽機大福船,可現如今整個南洋之內,加起來也不過八艘蒸汽機大福船,連一艘蒸汽機寶船也沒有。”
蕭鉞放下望遠鏡,有些歎息。
這會的南洋水師相當虛弱,主力還不是蒸汽機船,而是往日的大福船,雖說大福船數量不少,可用慣了蒸汽機船,現如今怎麽看大福船怎麽不順眼。
跑起來不夠快,追個船都費勁。
上半年還不是這樣,但後來朝廷設置水師大都督府,並設五分營,朝廷旨意便送了過來,一幹蒸汽機船被抽調去了太倉。
蔡恕詢問道:“聽說朝廷抽調各方蒸汽機船集結太倉,是為了十月份的大遠航之事?”
蕭鉞甩動著手臂:“是啊。”
蔡恕眼巴巴地問:“我能不能也參加大遠航?”
蕭鉞打量了下蔡恕,哈哈笑道:“怎麽,在舊港守著不挺好嗎?大遠航可不容易,航海侯差人打探過了,有勳貴來信,告知定遠侯曾說過,這是一趟沒有活著迴來保證的遠航。”
蔡恕吃驚不已:“這麽危險?”
蕭鉞再次拿起望遠鏡:“定遠侯是什麽人,他都沒把握活著迴來,足見不隻是危險那麽簡單。”
蔡恕想了想,開口道:“既然這麽危險,我更應該參加不是嗎?”
蕭鉞側頭看了一眼蔡恕:“你倒是有這個覺悟,可問題是,這都八月二十四日了,定遠侯還杳無音信,大遠航還要不要進行下去,誰也說不準。”
蔡恕手搭涼棚,眺望著海麵,突然看到了一個個黑點冒了出來,眼珠子越睜越大,左手指著,右手抓住蕭鉞的肩膀喊道:“那裏是什麽?”
蕭鉞看了一眼,趕忙用望遠鏡觀察。
太遠,看不真切。
不過,蕭鉞、蔡恕都緊張起來,一個個不說話地等著,隨著那些黑點一點點變大,蕭鉞終於看到了寶船,厲聲喊道:“快,快去通報航海侯!”
蔡恕轉身離開。
張赫聽聞竟有大批水師船隊接近,一邊走一邊問:“可是定遠侯的船隊?”
蔡恕急切地迴道:“還不清楚,但有六艘蒸汽機大寶船。”
六艘?
張赫激動起來。
在朝廷改設水師大都督府與五分營之後,能輕易調動六艘蒸汽機大福船的人可不多。
即便是自己被任命為南洋水師都督,那最高的權限,也就是兩艘蒸汽機大寶船,二十艘蒸汽機大福船,這他娘的還被打了欠條,至今沒一艘蒸汽機大寶船給南洋……
除了大都督信國公湯和之外,能調那麽多蒸汽機船的恐怕隻有顧正臣了!
一定是他!
消失了快九個月了,終於現身了嗎?
張赫至瞭望地,對張望的蕭鉞問道:“怎麽樣,確定了嗎?”
蕭鉞將望遠鏡交給張赫,心情沉重:“確定了,掛的是趙海樓的牙旗,是定遠侯他們迴來了!”
張赫哈哈大笑著:“好事,好事啊。”
蕭鉞補充了句:“可是,大福船的數量,較之正月出航時少了十艘。”
張赫臉色的笑意頓時冰封。
望遠鏡裏,一艘艘船映入老眼之中,六艘寶船,十艘大福船,再數一遍,還是十艘大福船!
怎麽隻是十艘?
他出航的時候,分明帶了二十艘啊!
難不成這一次出航,折損竟是如此嚴重?
“去港口!”
張赫放下望遠鏡,當即帶人出了衛營。
港口水師活動起來,騰出碼頭位置,張赫、茅鼎、蕭鉞等將官肅然而立,等待船隊入港。
隨著一陣汽笛聲,兩艘大福船率先入港,隨後旗艦跟了進去。
待船停靠好之後,顧正臣站在了船舷側,看向迎接的張赫等人,抬了抬手:“航海侯,好久不見。”
張赫眼眶濕潤。
顧正臣等人下船。
眾將官給張赫行禮,張赫見朱棣走了過來,行禮問好,轉而看了看,問道:“秦王呢?”
朱棣歎了一口氣:“二哥他,留在了那裏。”
張赫心頭一顫,嗓子動了動,便喊了起來:“秦王啊,為何如此不幸,這讓我們如何與陛下交代——”
朱棣打了個哆嗦,趕忙拉住張赫:“二哥還沒薨。”
“啊?”
張赫愣了下,你妹的朱棣,沒薨你說留在了那裏,還一臉死人的樣子?
“安排軍士抓緊補充物資,我們在這裏停不多久便要北上。航海侯啊,”顧正臣趙海樓吩咐之後,便拉著張赫朝著岸邊走去:“我們離開了這麽久,南洋一定發生了很多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