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島。
倭人田中慶太剝開一個青皮香蕉,吃了兩口,隨手丟開,對一旁圍坐的高橋真治、山本大翔等人道:“安南給了我們庇護,我們為他們做點事也是應該的,搶完這一次,咱們後半輩子就無憂無慮了。”
高橋真治站起身來,木屐呱嗒響了響:“在大明搶來的女人可都玩膩了,也沒幾個活的了,這次搶完東西,能不能順帶登陸,搶一些女人迴來快活?”
山本大翔鼻子有些不通,嗡聲道:“總不能隻搶一些男人吧,兄弟們也想解解饞。”
田中慶太嘴角動了動,吐了一口痰在樹上:“等搶完迴來之後,還怕沒女人嗎?這次咱們要對付的可是明軍,不是百姓,都給我打起精神來。看,船來了,叫上兄弟們,我們出海!”
漫長的沙灘之上,滿是白色柔軟的細沙,身後是密林。
這裏是一處絕佳的藏身之地,因為周圍是一串串的小島,附近還有不少暗礁,明軍水師的船根本進不來,商船輕易也不會往這裏來。
躲在這裏,沒有任何風雨。
聽說明軍水師一直在找尋我們,嗬,一群白癡,我們都不在大海上,你們往哪裏找?
現在我們要出手了,還是和陳祖義海賊團一起,雙方加起來,怎麽說也有小一千人手吧,這麽多人,足夠滅了大明沿海一個所。遇到陳祖義之後,多勾搭勾搭,最好兵合一處,一起搶劫,幹一票大的。
船頭犁開海麵,緩緩靠向岸邊。
班正常信爬出船艙到甲板上,吐了一口濁氣,看著不遠處的河流入海口,言道:“又要上岸了嗎?”
李子發放下了望遠鏡,凝眸道:“這裏的河道可不少,這是第四條河道了吧,若是還找不到煤礦,咱們估計還要在大海上飄一陣子。”
旗艦之上。
李景隆站在船舷側,揮舞著旗幟,指揮著船隊減速。
顧正臣將書本合上,對趙海樓、朱棣、高令時等人道:“還是老樣子,一千六百人登岸,向西搜尋一百裏,南北各三十裏。時間還是七日,找不到便撤迴來,這次誰去?”
高令時走出:“我去!”
徐允恭、朱棣、沐春等人紛紛請命。
趙海樓嗬嗬一笑,言道:“這次讓我帶人去吧。”
顧正臣看了看眾人,微微點頭:“那就由你帶隊吧,高令時跟著一起去,其他人在船上候命。”
朱棣有些鬱悶:“先生,我們也想上岸走一走。”
顧正臣搖了搖頭,臉色變得凝重起來:“就在船上!沒有我的命令,誰都不能擅自下船!”
朱棣低頭,卻也不敢反駁。
沐春看著離開,去了舵樓的顧正臣,對朱棣道:“先生也是為了我們的安全著想,這裏的森林,可比大凹港那裏的樹林危險多了。”
馬三寶連連點頭。
前麵三次登陸找尋煤礦,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傷亡。
第一次登陸,被蛇咬死三十二名軍士,被蜘蛛毒死七名軍士。
第二次登陸,穿厚了,大小腿還特意綁紮了一些木板作為防護,可因為一張臉在外麵,被樹上的毒蛇、蜘蛛給傷到,根本來不及救治,死了十四個。
第三次登陸稍微好點,也折損了八人。
這裏和凹港那裏不同,那裏是一片樹林一片草原,毒物是有,但相對偏少。可這裏,沒有草原,隻有森林與山,似乎成了毒物的天堂,稍有不慎,就可能死去。
說是一千六百餘軍士,出發的實則近一千七百人,除了軍士外,還有八十餘富有找煤礦經驗之人。
八百四十餘人河流左岸,趙海樓、瞿煥帶隊。
八百四十餘人河流右岸,高令時、張滿帶隊。
各自背上背包,拿上鐵鍬,隨後消失在密林之中。
不久之後,四艘大福船開入河道,沿河而行,探尋河道深淺、水文、水量。
顧正臣站在舵樓的輿圖前看著,很是後悔後世怎麽就沒多研究研究土澳,以至於現在根本拿不準哪一條河是亨特河,也不清楚最初的殖民者是從哪裏挖出來的煤礦。
不過,他們既然通過亨特河河運出去煤炭,那煤炭之地必然距離河流不會太遠,太遠的話,直接修路了,還弄什麽河運。
可問題是,這個時期的澳洲和四百年後殖民開發澳洲的情況似乎還不太一樣,至少後世地圖上澳洲東南方向,入海的河道沒這麽多……
找不到,那也得找下去。
犧牲難免,這是沒辦法的事。
不過這倒是給自己提了個醒,日後要搞澳洲開發,至少需要弄個玻璃頭盔出來。
雖然一些軍士有麵甲,但這東西在軍中還沒普及,最主要是,好的麵甲尋常軍士置辦不起,朝廷也不給發,差的麵甲,說白了就是一層棉布,這玩意啥東西也擋不住,還容易礙事,許多軍士基本不用那玩意。
麵甲不好用,玻璃頭盔總好用吧,反正透明玻璃的問題早就解決了,這事迴去需要找人辦了,免得被蛇爬到臉上去,太恐怖了。
趙海樓帶了二十個軍士、兩個找礦匠人,在密林中緩慢前行,手持鐵鍬小心地撥開前麵的雜草與矮小灌木開路。
見匠人張二桌、方垛兩人緊繃著,趙海樓笑道:“你們放心,每次找礦雖然會有些人運氣不好沒了,但至今還沒折損一個找礦匠人,對了,你們似乎有一個稱唿,叫什麽號脈……”
方垛咳了聲,言道:“是脈炭者。”
趙海樓點頭:“能不能教下我如何找煤礦?”
方垛看著即便是冬日,也十分茂密的樹林,不由得暗暗心驚。
哪怕是這裏秋日了,依舊沒完全落葉,樹冠支撐著,沒有多少陽光進來,若是沒有羅盤,人根本就分不清楚方向。
日常的法子,在這裏沒任何用,什麽陽坡在南,陰坡在北,或者這裏正好相反,按這法子根本沒用,樹林太茂密了,哪個坡都沒啥區別。
至於看太陽,看星辰?
開什麽玩笑。
這裏樹冠那麽多,大白天到處都是陰森森的,你連太陽在哪個位置都看不到好不好,更不要說去看星星。以前在大明,那也不是沒走過山,穿過林,可沒見過如此繁茂,如此密集的樹林啊……
方垛與張二桌不是一次進入森林了,可每次來,都有些膽戰心驚,生怕走不出去了。
方垛看了看趙海樓,言道:“找礦的法子自然其實還是在細微處,總結下來就七個字:視石、視土、視草木……”
倭人田中慶太剝開一個青皮香蕉,吃了兩口,隨手丟開,對一旁圍坐的高橋真治、山本大翔等人道:“安南給了我們庇護,我們為他們做點事也是應該的,搶完這一次,咱們後半輩子就無憂無慮了。”
高橋真治站起身來,木屐呱嗒響了響:“在大明搶來的女人可都玩膩了,也沒幾個活的了,這次搶完東西,能不能順帶登陸,搶一些女人迴來快活?”
山本大翔鼻子有些不通,嗡聲道:“總不能隻搶一些男人吧,兄弟們也想解解饞。”
田中慶太嘴角動了動,吐了一口痰在樹上:“等搶完迴來之後,還怕沒女人嗎?這次咱們要對付的可是明軍,不是百姓,都給我打起精神來。看,船來了,叫上兄弟們,我們出海!”
漫長的沙灘之上,滿是白色柔軟的細沙,身後是密林。
這裏是一處絕佳的藏身之地,因為周圍是一串串的小島,附近還有不少暗礁,明軍水師的船根本進不來,商船輕易也不會往這裏來。
躲在這裏,沒有任何風雨。
聽說明軍水師一直在找尋我們,嗬,一群白癡,我們都不在大海上,你們往哪裏找?
現在我們要出手了,還是和陳祖義海賊團一起,雙方加起來,怎麽說也有小一千人手吧,這麽多人,足夠滅了大明沿海一個所。遇到陳祖義之後,多勾搭勾搭,最好兵合一處,一起搶劫,幹一票大的。
船頭犁開海麵,緩緩靠向岸邊。
班正常信爬出船艙到甲板上,吐了一口濁氣,看著不遠處的河流入海口,言道:“又要上岸了嗎?”
李子發放下了望遠鏡,凝眸道:“這裏的河道可不少,這是第四條河道了吧,若是還找不到煤礦,咱們估計還要在大海上飄一陣子。”
旗艦之上。
李景隆站在船舷側,揮舞著旗幟,指揮著船隊減速。
顧正臣將書本合上,對趙海樓、朱棣、高令時等人道:“還是老樣子,一千六百人登岸,向西搜尋一百裏,南北各三十裏。時間還是七日,找不到便撤迴來,這次誰去?”
高令時走出:“我去!”
徐允恭、朱棣、沐春等人紛紛請命。
趙海樓嗬嗬一笑,言道:“這次讓我帶人去吧。”
顧正臣看了看眾人,微微點頭:“那就由你帶隊吧,高令時跟著一起去,其他人在船上候命。”
朱棣有些鬱悶:“先生,我們也想上岸走一走。”
顧正臣搖了搖頭,臉色變得凝重起來:“就在船上!沒有我的命令,誰都不能擅自下船!”
朱棣低頭,卻也不敢反駁。
沐春看著離開,去了舵樓的顧正臣,對朱棣道:“先生也是為了我們的安全著想,這裏的森林,可比大凹港那裏的樹林危險多了。”
馬三寶連連點頭。
前麵三次登陸找尋煤礦,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傷亡。
第一次登陸,被蛇咬死三十二名軍士,被蜘蛛毒死七名軍士。
第二次登陸,穿厚了,大小腿還特意綁紮了一些木板作為防護,可因為一張臉在外麵,被樹上的毒蛇、蜘蛛給傷到,根本來不及救治,死了十四個。
第三次登陸稍微好點,也折損了八人。
這裏和凹港那裏不同,那裏是一片樹林一片草原,毒物是有,但相對偏少。可這裏,沒有草原,隻有森林與山,似乎成了毒物的天堂,稍有不慎,就可能死去。
說是一千六百餘軍士,出發的實則近一千七百人,除了軍士外,還有八十餘富有找煤礦經驗之人。
八百四十餘人河流左岸,趙海樓、瞿煥帶隊。
八百四十餘人河流右岸,高令時、張滿帶隊。
各自背上背包,拿上鐵鍬,隨後消失在密林之中。
不久之後,四艘大福船開入河道,沿河而行,探尋河道深淺、水文、水量。
顧正臣站在舵樓的輿圖前看著,很是後悔後世怎麽就沒多研究研究土澳,以至於現在根本拿不準哪一條河是亨特河,也不清楚最初的殖民者是從哪裏挖出來的煤礦。
不過,他們既然通過亨特河河運出去煤炭,那煤炭之地必然距離河流不會太遠,太遠的話,直接修路了,還弄什麽河運。
可問題是,這個時期的澳洲和四百年後殖民開發澳洲的情況似乎還不太一樣,至少後世地圖上澳洲東南方向,入海的河道沒這麽多……
找不到,那也得找下去。
犧牲難免,這是沒辦法的事。
不過這倒是給自己提了個醒,日後要搞澳洲開發,至少需要弄個玻璃頭盔出來。
雖然一些軍士有麵甲,但這東西在軍中還沒普及,最主要是,好的麵甲尋常軍士置辦不起,朝廷也不給發,差的麵甲,說白了就是一層棉布,這玩意啥東西也擋不住,還容易礙事,許多軍士基本不用那玩意。
麵甲不好用,玻璃頭盔總好用吧,反正透明玻璃的問題早就解決了,這事迴去需要找人辦了,免得被蛇爬到臉上去,太恐怖了。
趙海樓帶了二十個軍士、兩個找礦匠人,在密林中緩慢前行,手持鐵鍬小心地撥開前麵的雜草與矮小灌木開路。
見匠人張二桌、方垛兩人緊繃著,趙海樓笑道:“你們放心,每次找礦雖然會有些人運氣不好沒了,但至今還沒折損一個找礦匠人,對了,你們似乎有一個稱唿,叫什麽號脈……”
方垛咳了聲,言道:“是脈炭者。”
趙海樓點頭:“能不能教下我如何找煤礦?”
方垛看著即便是冬日,也十分茂密的樹林,不由得暗暗心驚。
哪怕是這裏秋日了,依舊沒完全落葉,樹冠支撐著,沒有多少陽光進來,若是沒有羅盤,人根本就分不清楚方向。
日常的法子,在這裏沒任何用,什麽陽坡在南,陰坡在北,或者這裏正好相反,按這法子根本沒用,樹林太茂密了,哪個坡都沒啥區別。
至於看太陽,看星辰?
開什麽玩笑。
這裏樹冠那麽多,大白天到處都是陰森森的,你連太陽在哪個位置都看不到好不好,更不要說去看星星。以前在大明,那也不是沒走過山,穿過林,可沒見過如此繁茂,如此密集的樹林啊……
方垛與張二桌不是一次進入森林了,可每次來,都有些膽戰心驚,生怕走不出去了。
方垛看了看趙海樓,言道:“找礦的法子自然其實還是在細微處,總結下來就七個字:視石、視土、視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