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還生深悉講故事的方法,先用金色流星勾起眾人注意,接下來卻不再提,反而從容道起一個月之前的事情。
“‘盧公’在尚未起事之前,確切地說,是在‘知世郎’王薄剛剛向盧公發出響應義軍,在北海郡起事的邀請之後,一位奇人忽然找上沂山。”
他既然說起舊事,便無法避免提及真實姓名,否則反而顯得愚蠢。
眾人聽到“知世郎”王薄之名,都是一驚,皆感莫還生所言非虛,此事確實事關重大。
王薄此人,是名震天下的宗師級高手,素有“天下第一鞭”、“鞭王”的美譽,論聲望武功,無不遠在“盧公”之上。
在張須陀橫空出世之前,“知世郎”王薄乃是名副其實的山東第一高手,什麽泰山派“齊雲劍”鍾道人、長河劍派“大河劍仙”李清白、嶗山派“劍膽琴心”水月真人等,都要甘拜下風。
王薄出身的山東長白派,是遼東長白派在山東的分支,前任掌門“浪裏鞭”胡淼武功雖說不錯,但也不過是山東武林中的二流人物,比莫還生也未必能強出多少。
可是王薄竟然在這樣的師父教導之下,將長白派的功夫練得出神入化。而後,更觀滄海波濤起伏之勢,悟通天人合一之道,自創了一套“滄浪訣”,功力突飛猛進,達到先天之境。
他又觀浪花席卷之勢,創了一門名為“虛浪八擊”的鞭法,仗之擊敗橫行東北的黑水道總瓢把子“邪龍”端木焚,自此成名天下知,一躍而成為新的“天下第一鞭”。
但真正讓眾人敬佩的,是他在三年前反抗隋朝的橫征暴斂,率先扛起了起義的大旗。
在隋文帝楊堅借助外戚身份,篡奪北周天下之後,隋朝在楊堅治下,原本國力強盛,百姓安居樂業。
可是暴君楊廣即位之後,便驕奢淫逸,窮兵黷武,不但出兵高麗,使兵民死傷嚴重,更大興土木,徭役日重,加之連年旱澇災害,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各地官吏,還以為楊廣選拔美女的名義,搜羅民間美女,不知害得多少人妻離子散。
為了防止百姓反抗,大業五年,楊廣下令禁絕民間擁有鐵叉、搭鉤、柔刃等兵器,可這依然無法阻止人們對暴政的痛恨。
大業七年,王薄於長白山雕窩峪聚眾起義,作歌曰:“要抗兵,要抗選,家家要把鐵器斂,斂起鐵來做成槍,昏君髒官殺個光。”
歌謠迅速傳遍長白山區,參加起義的人數增至萬餘。
他趁熱打鐵,又作《無向遼東浪死歌》:“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長矛肖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歌曲朗朗上口,極易複誦,歌詞更觸及百姓的靈魂,附近貧苦農民,多往歸之。
可以說,是王薄開創了反隋的先河,在場眾人,許多是在他的激勵之下,才下定決心,反抗楊廣這昏庸無道的暴君。
雖然不知為何莫還生要提起王薄,但眾人此時,已知輕重。
方別鶴最是好奇,也忘了剛在莫還生手底下吃了大虧,催促道:“請莫老大繼續。”
他又忘了稱“四當家”,不過這次莫還生卻無暇理會,繼續道:
“當時正是深夜,明月高懸,疏星朗照。‘盧公’伴著一盞清茶,獨自坐在‘鎮東堂’上首,思量王薄的提議。”
“正在猶豫之際,‘盧公’忽然發現月光之下,一道纖長的黑影悄無聲息地出現在門口。‘盧公’駭然之下,抬頭看去,隻見那人高鼻深目,發色深褐,雖作儒生打扮,但明顯不是漢人。‘盧公’心知,自己雖在思索,但直到對方進門方始察覺,顯然功夫殊不簡單,深夜造訪,隻怕來意不善。”
眾人皆點了點頭,他們自然知道以“盧公”的修為,便是並未刻意去聽,也能輕易發現方圓二十丈之內有人前來。此人單憑能夠繞過“盧公”耳目這一點,已足可列入準一流高手的行列。
“當時,‘盧公’正要詢問他是誰,所來何意?那人卻似乎料到‘盧公’會開口,搶先一步道:你應該答應王薄的邀請,大隋外強中幹,已名存實亡。記住,追隨那顆金色的流星,它會幫你達成最大的願望。”
“他的這番話這話令‘盧公’又驚又懼。而那人說了這一句話,轉身就想離開!他知道王薄的提議,一旦泄露,後患無窮,‘盧公’如何能放他離開?當下跟著竄出‘鎮東堂’,使出‘擒蛟手’中的一招,試圖扣住那人肩膀。”
“‘盧公’知道那人能悄無聲息地接近自己,武功自然了得,是以這一招‘擒蛟手’並未留情,已使出十成功力,料想那人在背對自己的情況下,定然束手成擒。誰料那人頭雖不迴,腦後卻像長了一雙眼睛,身子微微一側,腳下輕輕一滑,竟然將‘盧公’這一招‘擒蛟手’險之又險地避了開去。”
“‘盧公’沒有停手,接連使出十八式‘擒蛟手’,那人竟還是頭也不迴,盡數避開,且每一招都避得險之又險,差一分慢一步,都要落入‘盧公’掌中,竟像是猜知‘盧公’心意一般。外人若是看了,隻怕還會以為是‘盧公’與他串通好了,進行一場表演。”
眾人臉上皆現出驚駭之色。他們都親眼見識過“盧公”的武功,實難想象竟然有人背對著他,還能避開他的所有攻擊。
方別鶴對師尊想來敬若天神,聞言激動地道:“這不可能,師父的‘擒蛟手’威力無窮,變幻莫測,號稱“入山製猛虎,跨海擒蛟龍”,尋常高手一招也抵擋不住,怎麽可能有人頭也不迴就盡數躲過?”
風隨雲的眼神中也露出不信之色,但他沒有反駁,反而揮手製止方別鶴,道:“師弟稍安勿躁,且聽四當家繼續往下說。”
莫還生笑了笑,也不多加解釋,繼續道:“那人在‘鎮東堂’外的演武場上,完全無視背後盧公的‘擒蛟手’,如同閑庭信步,幾個轉折已經邁到演武場的大門邊,眼看就要走出大門。屆時,無遮無攔,更難阻擋。‘盧公’知道,一旦他走出大門,將王薄的提議散播出去,沂山劍派將大難臨頭,一咬牙,也顧不得江湖規矩,長劍出鞘,使出‘斬海劍氣’。”
此話一出,就是風隨雲也心下一震。
“斬海劍氣”是沂山劍派至高絕學,脫胎於泰山派絕學“天劍訣”,乃是以雄渾真氣催動寶劍,發出無堅不摧的銳利劍氣,曆代掌門之中,學成的也不多。
“盧公”天賦異稟,三十歲時便將“百丈神掌”練到極高境界,憑此功夫穩坐北海郡第一高手的寶座。十幾年後,又練成“斬海劍氣”,在青州四郡,幾乎無敵。
至於北海郡中,能夠讓“盧公”用出“斬海劍氣”的,都少之又少。
風、方兩人便從未見“盧公”用“斬海劍氣”對敵過,可是聽莫還生所說,他竟然為了這深夜上山的奇人用了,不知這一戰結果如何?
卻聽莫還生繼續道出驚人之語:“那人依舊頭也不迴,任由盧公劍氣縱橫激射,在堅硬的石壁和地板上留下道道劍痕,卻始終無法傷到他。他隻是幾個奇異的轉身,便已走出演武場的大門,長笑著道了句‘不勞遠送’,便展開身法,飄然下山而去。‘盧公’見他身法,已知不可追及,便是追上了,也拿他沒有辦法,怔怔地站在原地良久。”
這下,連風隨雲也不由得色變,斷然道:“這絕不可能!師尊的‘斬海劍氣’,便是‘鞭王’王薄親來,也不可能頭也不迴盡數躲開。再說,演武場距離我等住處不過二百步,若真有如此交手,我等無論如何也不會全無知覺。”
莫還生正色道:“無論你信或不信,此事是‘盧公’親口所說。那人走後,‘盧公’擔心消息走漏,一樣是滅頂之災,遂隻能選擇接受王薄的提議,連夜趕至龍雲幫,連敗我手下四大護法,並以‘斬海劍氣’斷我一指,逼我同他一起舉事。”
莫還生舉起缺了中指的右手,苦笑道:“‘盧公’‘斬海劍氣’的威力,我是親自領教過的。一招之下,便被‘盧公’砍斷了根手指頭,若不是‘盧公’手下留情,隻怕連手都沒了。在我同意與‘盧公’共同舉事之後,他就將那奇人夜上沂山的事情告知於我,之後,聽說就隻告訴了‘浣劍’齊桓正,就連你們的大師兄‘逍遙郎’嶽無閑,對此也不知情。”
“這不可能!”方別鶴露出不可置信之色,道:“天下間怎可能會有如此人物?除非是四大宗師親至,可他們身份尊貴,怎可能專程夜上沂山,隻是為了跟‘盧公’說這一句話。”
“不!有可能。或許,那前來相見的奇人,是當今天下第一相士章仇太翼。”一直側耳傾聽的“透風耳”劉雄忽然道。
“‘盧公’在尚未起事之前,確切地說,是在‘知世郎’王薄剛剛向盧公發出響應義軍,在北海郡起事的邀請之後,一位奇人忽然找上沂山。”
他既然說起舊事,便無法避免提及真實姓名,否則反而顯得愚蠢。
眾人聽到“知世郎”王薄之名,都是一驚,皆感莫還生所言非虛,此事確實事關重大。
王薄此人,是名震天下的宗師級高手,素有“天下第一鞭”、“鞭王”的美譽,論聲望武功,無不遠在“盧公”之上。
在張須陀橫空出世之前,“知世郎”王薄乃是名副其實的山東第一高手,什麽泰山派“齊雲劍”鍾道人、長河劍派“大河劍仙”李清白、嶗山派“劍膽琴心”水月真人等,都要甘拜下風。
王薄出身的山東長白派,是遼東長白派在山東的分支,前任掌門“浪裏鞭”胡淼武功雖說不錯,但也不過是山東武林中的二流人物,比莫還生也未必能強出多少。
可是王薄竟然在這樣的師父教導之下,將長白派的功夫練得出神入化。而後,更觀滄海波濤起伏之勢,悟通天人合一之道,自創了一套“滄浪訣”,功力突飛猛進,達到先天之境。
他又觀浪花席卷之勢,創了一門名為“虛浪八擊”的鞭法,仗之擊敗橫行東北的黑水道總瓢把子“邪龍”端木焚,自此成名天下知,一躍而成為新的“天下第一鞭”。
但真正讓眾人敬佩的,是他在三年前反抗隋朝的橫征暴斂,率先扛起了起義的大旗。
在隋文帝楊堅借助外戚身份,篡奪北周天下之後,隋朝在楊堅治下,原本國力強盛,百姓安居樂業。
可是暴君楊廣即位之後,便驕奢淫逸,窮兵黷武,不但出兵高麗,使兵民死傷嚴重,更大興土木,徭役日重,加之連年旱澇災害,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各地官吏,還以為楊廣選拔美女的名義,搜羅民間美女,不知害得多少人妻離子散。
為了防止百姓反抗,大業五年,楊廣下令禁絕民間擁有鐵叉、搭鉤、柔刃等兵器,可這依然無法阻止人們對暴政的痛恨。
大業七年,王薄於長白山雕窩峪聚眾起義,作歌曰:“要抗兵,要抗選,家家要把鐵器斂,斂起鐵來做成槍,昏君髒官殺個光。”
歌謠迅速傳遍長白山區,參加起義的人數增至萬餘。
他趁熱打鐵,又作《無向遼東浪死歌》:“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長矛肖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歌曲朗朗上口,極易複誦,歌詞更觸及百姓的靈魂,附近貧苦農民,多往歸之。
可以說,是王薄開創了反隋的先河,在場眾人,許多是在他的激勵之下,才下定決心,反抗楊廣這昏庸無道的暴君。
雖然不知為何莫還生要提起王薄,但眾人此時,已知輕重。
方別鶴最是好奇,也忘了剛在莫還生手底下吃了大虧,催促道:“請莫老大繼續。”
他又忘了稱“四當家”,不過這次莫還生卻無暇理會,繼續道:
“當時正是深夜,明月高懸,疏星朗照。‘盧公’伴著一盞清茶,獨自坐在‘鎮東堂’上首,思量王薄的提議。”
“正在猶豫之際,‘盧公’忽然發現月光之下,一道纖長的黑影悄無聲息地出現在門口。‘盧公’駭然之下,抬頭看去,隻見那人高鼻深目,發色深褐,雖作儒生打扮,但明顯不是漢人。‘盧公’心知,自己雖在思索,但直到對方進門方始察覺,顯然功夫殊不簡單,深夜造訪,隻怕來意不善。”
眾人皆點了點頭,他們自然知道以“盧公”的修為,便是並未刻意去聽,也能輕易發現方圓二十丈之內有人前來。此人單憑能夠繞過“盧公”耳目這一點,已足可列入準一流高手的行列。
“當時,‘盧公’正要詢問他是誰,所來何意?那人卻似乎料到‘盧公’會開口,搶先一步道:你應該答應王薄的邀請,大隋外強中幹,已名存實亡。記住,追隨那顆金色的流星,它會幫你達成最大的願望。”
“他的這番話這話令‘盧公’又驚又懼。而那人說了這一句話,轉身就想離開!他知道王薄的提議,一旦泄露,後患無窮,‘盧公’如何能放他離開?當下跟著竄出‘鎮東堂’,使出‘擒蛟手’中的一招,試圖扣住那人肩膀。”
“‘盧公’知道那人能悄無聲息地接近自己,武功自然了得,是以這一招‘擒蛟手’並未留情,已使出十成功力,料想那人在背對自己的情況下,定然束手成擒。誰料那人頭雖不迴,腦後卻像長了一雙眼睛,身子微微一側,腳下輕輕一滑,竟然將‘盧公’這一招‘擒蛟手’險之又險地避了開去。”
“‘盧公’沒有停手,接連使出十八式‘擒蛟手’,那人竟還是頭也不迴,盡數避開,且每一招都避得險之又險,差一分慢一步,都要落入‘盧公’掌中,竟像是猜知‘盧公’心意一般。外人若是看了,隻怕還會以為是‘盧公’與他串通好了,進行一場表演。”
眾人臉上皆現出驚駭之色。他們都親眼見識過“盧公”的武功,實難想象竟然有人背對著他,還能避開他的所有攻擊。
方別鶴對師尊想來敬若天神,聞言激動地道:“這不可能,師父的‘擒蛟手’威力無窮,變幻莫測,號稱“入山製猛虎,跨海擒蛟龍”,尋常高手一招也抵擋不住,怎麽可能有人頭也不迴就盡數躲過?”
風隨雲的眼神中也露出不信之色,但他沒有反駁,反而揮手製止方別鶴,道:“師弟稍安勿躁,且聽四當家繼續往下說。”
莫還生笑了笑,也不多加解釋,繼續道:“那人在‘鎮東堂’外的演武場上,完全無視背後盧公的‘擒蛟手’,如同閑庭信步,幾個轉折已經邁到演武場的大門邊,眼看就要走出大門。屆時,無遮無攔,更難阻擋。‘盧公’知道,一旦他走出大門,將王薄的提議散播出去,沂山劍派將大難臨頭,一咬牙,也顧不得江湖規矩,長劍出鞘,使出‘斬海劍氣’。”
此話一出,就是風隨雲也心下一震。
“斬海劍氣”是沂山劍派至高絕學,脫胎於泰山派絕學“天劍訣”,乃是以雄渾真氣催動寶劍,發出無堅不摧的銳利劍氣,曆代掌門之中,學成的也不多。
“盧公”天賦異稟,三十歲時便將“百丈神掌”練到極高境界,憑此功夫穩坐北海郡第一高手的寶座。十幾年後,又練成“斬海劍氣”,在青州四郡,幾乎無敵。
至於北海郡中,能夠讓“盧公”用出“斬海劍氣”的,都少之又少。
風、方兩人便從未見“盧公”用“斬海劍氣”對敵過,可是聽莫還生所說,他竟然為了這深夜上山的奇人用了,不知這一戰結果如何?
卻聽莫還生繼續道出驚人之語:“那人依舊頭也不迴,任由盧公劍氣縱橫激射,在堅硬的石壁和地板上留下道道劍痕,卻始終無法傷到他。他隻是幾個奇異的轉身,便已走出演武場的大門,長笑著道了句‘不勞遠送’,便展開身法,飄然下山而去。‘盧公’見他身法,已知不可追及,便是追上了,也拿他沒有辦法,怔怔地站在原地良久。”
這下,連風隨雲也不由得色變,斷然道:“這絕不可能!師尊的‘斬海劍氣’,便是‘鞭王’王薄親來,也不可能頭也不迴盡數躲開。再說,演武場距離我等住處不過二百步,若真有如此交手,我等無論如何也不會全無知覺。”
莫還生正色道:“無論你信或不信,此事是‘盧公’親口所說。那人走後,‘盧公’擔心消息走漏,一樣是滅頂之災,遂隻能選擇接受王薄的提議,連夜趕至龍雲幫,連敗我手下四大護法,並以‘斬海劍氣’斷我一指,逼我同他一起舉事。”
莫還生舉起缺了中指的右手,苦笑道:“‘盧公’‘斬海劍氣’的威力,我是親自領教過的。一招之下,便被‘盧公’砍斷了根手指頭,若不是‘盧公’手下留情,隻怕連手都沒了。在我同意與‘盧公’共同舉事之後,他就將那奇人夜上沂山的事情告知於我,之後,聽說就隻告訴了‘浣劍’齊桓正,就連你們的大師兄‘逍遙郎’嶽無閑,對此也不知情。”
“這不可能!”方別鶴露出不可置信之色,道:“天下間怎可能會有如此人物?除非是四大宗師親至,可他們身份尊貴,怎可能專程夜上沂山,隻是為了跟‘盧公’說這一句話。”
“不!有可能。或許,那前來相見的奇人,是當今天下第一相士章仇太翼。”一直側耳傾聽的“透風耳”劉雄忽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