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從吳氏麵館出來後,便垂著腦袋,一路上躲著平陽城街麵上的行人,朝著平陽城西快步走去。隨之一起來的孫備和其他三人一直都是以張強為首,見張強的模樣,雖心有不明,但仍緊跟著張強的步伐盡量保持同步。
“師兄,剛才咱們吃完飯,你付賬的時候是怎麽了?為何突然變得心事重重一般?”出得平陽城西,眾人趁著在道邊喘口氣的機會,一個年輕的小夥子朝張強開口問道。
“你猜我剛才結賬的時候看到了誰?”張強朝四下裏看了看,眼見不再有旁人,收迴目光,壓低聲音朝幾名伴當問道。
“誰?”邊上四人的好奇心立刻被張強調動了起來。
“我看到了校長!”張強輕聲朝眾人揭開了謎底。
“校長?校長怎麽會在平陽城?”一個比較年輕的小夥子看了看眾人,一臉不解地反問了句。
“說你傻你還真不聰明。這鐵路,這蒸汽機車是校長一手傳授給我們的技術。現在平安鐵路即將通車,校長自是對這事比較上心,要親自來監督此事才對。再說了,這麽大的事,校長自是要親自出席開通儀式才顯得隆重些。”孫備輕輕地拍了一把提出問題的年輕人的腦袋,朗聲說道。
“嗯。孫備說的有道理,不過我們今日是趁著休息的間隙入的平陽城。虞饕總指揮說了即便是休息,也要求我們不要擅自行動,更是不能走太遠,車間裏有了問題隨時要找我們。我們沒向虞饕總指揮請假,就擅自遠離駐地。今日在大毛家的麵館遇到校長,若是讓校長看到了我們,再攀談半天,等校長再遇到虞饕總指揮……我們可就要挨罰了。所以我沒聲張,拉著你們就趕緊出來了。”張強這才將事情的緣由朝眾人道了出來。
“原來如此,那多謝張強師兄了。我們出來的時間不短了,現在得快點迴去。”幾人終於明白了剛才張強在吳氏麵館裏的變化,不再過多地停留,加速朝著城西機務段機庫走去。
在城西機務段機庫那裏,一輛太行1型蒸汽機車在國立大學機械學院派來的師生、平陽車輛製造廠派來的技術員,共三十餘人的隊伍忙活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後,工程終於接近了尾聲。
……
“壹號,此番來平陽城,你為何不向地方上通報你的行程?而是就這麽悄悄地,像做……那啥一樣?”薑林和孫虎用罷了飯,二人出了吳氏麵館,走在平陽城街麵上閑逛的時候,孫虎朝薑林問了句。
“此次來平陽城,為的就是平安鐵路開通的事。雖然這事之前我已經全盤委托給了黑院長、王副院長和虞饕總指揮,但是事到臨頭,我卻還是有些不放心。畢竟這是我大唐國的第一條要投入到實際應用當中的鐵路,蒸汽機車更是前所未有的大功率,比晉陽鐵廠和平陽鐵廠裏廠礦用的蒸汽機車那可是大了許多。總之很多東西都是第一次,我不來親自看看,這心裏還真是不踏實。”
“這條鐵路的建設,這兩年半來可以說傾注了我大唐國全國民眾的所有心血。雖然勞力主要都是那些戰俘,但不能否認我們在各個方麵的技術人員的工作,那可是比那些戰俘付出的要多的多。所以我希望在這條鐵路成功開通的第一時間,能親自向這些技術人員們道一聲感謝。”薑林垂頭踱著步子,將自己的心思對孫虎道了出來。
“嗯。我明白了。那咱們現在去哪裏?”孫虎望了望漸漸偏西的日頭,朝薑林又問了句。
“去和老包他們匯合,然後去機務段機庫。明日、後日兩日我要現場查看這輛太行1型機車二號車的點火試機試驗。”薑林朝西方指了指,加快了腳下的速度。
……
時間已經是大唐國十四年春季,按節氣來計算的話,剛剛過了清明節。
前幾日的清明節,薑林在風陵渡渡口那裏祭奠了埋葬在烈士陵園裏的一眾烈士之後,在首領衛隊的護衛下繞開了安邑城和涑陽城,直奔平陽城。按照平安鐵路建設總指揮虞饕提交上來的計劃,大唐國十四年四月十五日,將在平陽站舉行一個小型的、卻不失隆重的“平安鐵路開通儀式”。
對於這幾年國事逐漸繁重的薑林來說,這樣的工作派大唐國政務院院長黑世工、副院長兼建設部部長王洪親臨現場,與平安鐵路建設總指揮虞饕一起主持,已經能足以顯示這項工程的重要性。
但正如薑林剛才在平陽城裏對孫虎所講的那般,這項工程裏的技術含量很高,容不得絲毫的馬虎。而自己作為所有技術的提供者,自是要對所有的技術環節進行一個把關才行,否則將來真的出點什麽意外……丟人那都是其次的,要是因著意外打擊了眾位部屬和學生們的信心,那才是最要命的。
平安鐵路的建設工作於大唐國十一年秋冬之交啟動,截止到目前,堪堪曆時兩年半。在付出了因各種事故、病患……等意外或者人為而損失了兩千三百多名戰俘的代價下,現在終於全線貫通。
當然了,在整個鐵路修建的過程中,大唐國還是有不少的收獲的。
首先便是自薑林往下,上到國府的各個職能部門,下到地方上的行政機關,已經完善了對於這種大型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相互間的配合和協調機製。經過這兩年多的探索和磨合,一些規章製度已經形成了明文的規定、法律法規交付到各個相關部門。
其次,便是與鐵路建設、機車製造等相關的各技術部門、工廠等,在這兩年半裏積累了不少的總結經驗。尤其是大唐國國立大學各個與之相關的學院,幾乎所有的師生都分批投入到了建設、研發、製造的過程當中,邊學習,邊實踐,邊探索,繼而改進。總之,這兩年半裏,機械、工程建設、建築學、通訊、管理,甚至連會計專業的學員,都沒少向大唐國立大學校長辦公室提交論文。
經過薑林和一眾資深教師的審核和討論,兩年半的時間裏,國立大學裏共產生了二十餘篇堪稱精品的論文。尤其是薑林這個從後世來的人,對於論文裏提出的一些好的觀點、一些新技術、一些對於未來的設想等,著實地感到震撼不已。
這些精品論文的出現,讓已經逐漸脫離實際教學工作、隻掛著大唐國立大學校長虛職的薑林明白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大唐國立大學裏這座綜合性研究型的大學,基本上不用薑林再投入過多的精力。這座大學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在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這個世界上最先進技術誕生的搖籃。
另外,在這兩年半的時間裏,大唐國十一年的戰事裏俘獲的六萬餘商國、周國的戰俘……因著薑林當年提出來的條件比較苛刻,薑尚、費仲二人歸國後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沉默,再也沒有下文。薑林想趁機取得土地、想趁機用戰俘換來大量糧食的如意算盤就此落空,萬般無奈之下,隻得將這些戰俘很高效地利用起來。
這第一步就是在戰俘裏挑選在各自國內無家口、無妻兒家小、無牽無掛的戰俘,經過層層篩選,在免除建設工地上的勞作之苦以及允許其加入大唐國的條件誘惑之下,六萬人裏的三千人,百分之五的戰俘成了四團之下的警備隊,協助四團一起對其他的戰俘進行管理。
經過第一個季度的嚴格挑選,整個戰俘團裏共挑選出了一千八百餘此前各自軍中的各級軍官、刺頭、有暴力傾向以及煽動鬧事兩次以上的危險分子,送到了勞作強度最大的采石場。采石場相對封閉、偏僻的工作環境便於四團的一個營對這些危險分子進行管理,而剔除了這些危險分子的戰俘營,在四團其他兩個營和三千人的警備隊的管理之下,則幾乎沒再生過事。
倒也不是這些戰俘不想抵抗,而是剔除了那些危險分子之後,大唐國政務院和平安鐵路指揮部又很快出台了一係列的穩定這些戰俘的政策。用薑林的話來說,就是給這些戰俘以希望:
一、平安鐵路開通後且順利運行一個月,無任何因工程建設不當引起的事故,所有戰俘無條件釋放;
二、所有戰俘還家時,大唐國國府許每人五元鑄幣的路費,每人三斤大唐國產精鹽;不要小看這三斤精鹽,因周唐、商唐之間一直沒有就戰後之事交涉出一個釋放戰俘的條件,大唐國已經關閉邊境上的榷場,斷掉和周、商之間貿易。周、商域內恐再無一粒大唐國所產的精鹽。有了返家時的這三斤精鹽,迴到家中自是會給家人帶來極大的歡喜;
三、所有參與大唐國鐵路建設的戰俘,釋放時將授予平安鐵路建設特別版勳章,以示紀念。得此勳章者本人,日後可自由出入大唐國國境,不受邦國之間關係之影響。得此勳章者本人,可攜帶家人來大唐國定居,可入大唐國務工,甚至在本國遭到壓迫、追捕時,可憑此勳章來大唐國尋求庇護(除殺人、放火、強x、拐賣婦人兒童等罪行外)。
四、得此勳章者本人,在大唐國域內犯除殺人、放火、強x、拐賣婦人兒童、從事間諜活動等罪行外,可免除一次刑事處罰,勳章沒收注銷,本人及家人驅逐出境。
試想一下,有活的機會、有返家的機會,甚至還有再迴到大唐國的機會……要知道即便是在大唐國從事繁重的建設工作,可能比以前都要安全些……除了剛開始四團那些負責看守的瘋子每日像要完成任務一般地要挑選出一隊倒黴蛋槍斃外,後來……大家可是過了兩年多的平安日子的。
到了最後,那些負責看守的四團兵士以及那些警備隊,都不帶兵器了,隻是手上拎著一個木棒子意思意思而已。而以前在各自軍中、在各自的國中,但有犯錯,無不是被上官或者貴族實施一頓殘酷的刑罰甚至丟掉性命,整日過的提心吊膽不說,而且還吃不飽……
這兩年在大唐國從事建設的這些時日,每日吃的那可是……粟米飯管飽,每五日還能見到一些葷腥,若是有表現好的小隊被選出,甚至能吃上一頓相當不錯的飯食。大唐國飯食的美味已經是傳遍了天下的眾所周知的事情。
當然了,這些戰俘不知道的是,大唐國用來供給他們的糧食,有很大一部分是大唐國商務部的商人團用食鹽這個戰略物資在商王王畿之地和周國渭水平原腹地的黑市上,利用商唐、周唐斷掉貿易、得不到食鹽來源的契機,肆意提高食鹽價格、幾乎隻能用糧食來交換的辦法得到的。他們在大唐國每日吃得飽飽的,肚皮圓滾滾的時候,他們的家人,幾乎為了能吃上一口鹽,都是忍受著饑餓的。
現在平安鐵路全線貫通,這些戰俘得以釋放,三千多人的警備隊將另有他用。按薑林的計劃,將再新編兩個團,這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收獲。
而且按平日裏不定期的摸底,這五萬多的戰俘,以後有心來大唐國謀生的人至少有一半。若是這一半人真的能如期而至,平安鐵路之後的平(平陽)晉(晉陽)鐵路的建設,將仍以這些已經有了兩年多建設經驗的人為主,不過到了那時候,可是要付出勞動報酬的。不過這是後話,現在還是要先將最重要、最關鍵的第一步邁出去。
總之,因著平安鐵路建設帶來的有形的、無形的收獲很大,有了這麽多的收獲,隻待幾日後順利通車,提振了國人的信心,以後大唐國的發展將會進入一個新的征程。
薑林如此想著,朝前走的步伐更加地堅定,也更加地有力。
“師兄,剛才咱們吃完飯,你付賬的時候是怎麽了?為何突然變得心事重重一般?”出得平陽城西,眾人趁著在道邊喘口氣的機會,一個年輕的小夥子朝張強開口問道。
“你猜我剛才結賬的時候看到了誰?”張強朝四下裏看了看,眼見不再有旁人,收迴目光,壓低聲音朝幾名伴當問道。
“誰?”邊上四人的好奇心立刻被張強調動了起來。
“我看到了校長!”張強輕聲朝眾人揭開了謎底。
“校長?校長怎麽會在平陽城?”一個比較年輕的小夥子看了看眾人,一臉不解地反問了句。
“說你傻你還真不聰明。這鐵路,這蒸汽機車是校長一手傳授給我們的技術。現在平安鐵路即將通車,校長自是對這事比較上心,要親自來監督此事才對。再說了,這麽大的事,校長自是要親自出席開通儀式才顯得隆重些。”孫備輕輕地拍了一把提出問題的年輕人的腦袋,朗聲說道。
“嗯。孫備說的有道理,不過我們今日是趁著休息的間隙入的平陽城。虞饕總指揮說了即便是休息,也要求我們不要擅自行動,更是不能走太遠,車間裏有了問題隨時要找我們。我們沒向虞饕總指揮請假,就擅自遠離駐地。今日在大毛家的麵館遇到校長,若是讓校長看到了我們,再攀談半天,等校長再遇到虞饕總指揮……我們可就要挨罰了。所以我沒聲張,拉著你們就趕緊出來了。”張強這才將事情的緣由朝眾人道了出來。
“原來如此,那多謝張強師兄了。我們出來的時間不短了,現在得快點迴去。”幾人終於明白了剛才張強在吳氏麵館裏的變化,不再過多地停留,加速朝著城西機務段機庫走去。
在城西機務段機庫那裏,一輛太行1型蒸汽機車在國立大學機械學院派來的師生、平陽車輛製造廠派來的技術員,共三十餘人的隊伍忙活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後,工程終於接近了尾聲。
……
“壹號,此番來平陽城,你為何不向地方上通報你的行程?而是就這麽悄悄地,像做……那啥一樣?”薑林和孫虎用罷了飯,二人出了吳氏麵館,走在平陽城街麵上閑逛的時候,孫虎朝薑林問了句。
“此次來平陽城,為的就是平安鐵路開通的事。雖然這事之前我已經全盤委托給了黑院長、王副院長和虞饕總指揮,但是事到臨頭,我卻還是有些不放心。畢竟這是我大唐國的第一條要投入到實際應用當中的鐵路,蒸汽機車更是前所未有的大功率,比晉陽鐵廠和平陽鐵廠裏廠礦用的蒸汽機車那可是大了許多。總之很多東西都是第一次,我不來親自看看,這心裏還真是不踏實。”
“這條鐵路的建設,這兩年半來可以說傾注了我大唐國全國民眾的所有心血。雖然勞力主要都是那些戰俘,但不能否認我們在各個方麵的技術人員的工作,那可是比那些戰俘付出的要多的多。所以我希望在這條鐵路成功開通的第一時間,能親自向這些技術人員們道一聲感謝。”薑林垂頭踱著步子,將自己的心思對孫虎道了出來。
“嗯。我明白了。那咱們現在去哪裏?”孫虎望了望漸漸偏西的日頭,朝薑林又問了句。
“去和老包他們匯合,然後去機務段機庫。明日、後日兩日我要現場查看這輛太行1型機車二號車的點火試機試驗。”薑林朝西方指了指,加快了腳下的速度。
……
時間已經是大唐國十四年春季,按節氣來計算的話,剛剛過了清明節。
前幾日的清明節,薑林在風陵渡渡口那裏祭奠了埋葬在烈士陵園裏的一眾烈士之後,在首領衛隊的護衛下繞開了安邑城和涑陽城,直奔平陽城。按照平安鐵路建設總指揮虞饕提交上來的計劃,大唐國十四年四月十五日,將在平陽站舉行一個小型的、卻不失隆重的“平安鐵路開通儀式”。
對於這幾年國事逐漸繁重的薑林來說,這樣的工作派大唐國政務院院長黑世工、副院長兼建設部部長王洪親臨現場,與平安鐵路建設總指揮虞饕一起主持,已經能足以顯示這項工程的重要性。
但正如薑林剛才在平陽城裏對孫虎所講的那般,這項工程裏的技術含量很高,容不得絲毫的馬虎。而自己作為所有技術的提供者,自是要對所有的技術環節進行一個把關才行,否則將來真的出點什麽意外……丟人那都是其次的,要是因著意外打擊了眾位部屬和學生們的信心,那才是最要命的。
平安鐵路的建設工作於大唐國十一年秋冬之交啟動,截止到目前,堪堪曆時兩年半。在付出了因各種事故、病患……等意外或者人為而損失了兩千三百多名戰俘的代價下,現在終於全線貫通。
當然了,在整個鐵路修建的過程中,大唐國還是有不少的收獲的。
首先便是自薑林往下,上到國府的各個職能部門,下到地方上的行政機關,已經完善了對於這種大型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相互間的配合和協調機製。經過這兩年多的探索和磨合,一些規章製度已經形成了明文的規定、法律法規交付到各個相關部門。
其次,便是與鐵路建設、機車製造等相關的各技術部門、工廠等,在這兩年半裏積累了不少的總結經驗。尤其是大唐國國立大學各個與之相關的學院,幾乎所有的師生都分批投入到了建設、研發、製造的過程當中,邊學習,邊實踐,邊探索,繼而改進。總之,這兩年半裏,機械、工程建設、建築學、通訊、管理,甚至連會計專業的學員,都沒少向大唐國立大學校長辦公室提交論文。
經過薑林和一眾資深教師的審核和討論,兩年半的時間裏,國立大學裏共產生了二十餘篇堪稱精品的論文。尤其是薑林這個從後世來的人,對於論文裏提出的一些好的觀點、一些新技術、一些對於未來的設想等,著實地感到震撼不已。
這些精品論文的出現,讓已經逐漸脫離實際教學工作、隻掛著大唐國立大學校長虛職的薑林明白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大唐國立大學裏這座綜合性研究型的大學,基本上不用薑林再投入過多的精力。這座大學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在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這個世界上最先進技術誕生的搖籃。
另外,在這兩年半的時間裏,大唐國十一年的戰事裏俘獲的六萬餘商國、周國的戰俘……因著薑林當年提出來的條件比較苛刻,薑尚、費仲二人歸國後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沉默,再也沒有下文。薑林想趁機取得土地、想趁機用戰俘換來大量糧食的如意算盤就此落空,萬般無奈之下,隻得將這些戰俘很高效地利用起來。
這第一步就是在戰俘裏挑選在各自國內無家口、無妻兒家小、無牽無掛的戰俘,經過層層篩選,在免除建設工地上的勞作之苦以及允許其加入大唐國的條件誘惑之下,六萬人裏的三千人,百分之五的戰俘成了四團之下的警備隊,協助四團一起對其他的戰俘進行管理。
經過第一個季度的嚴格挑選,整個戰俘團裏共挑選出了一千八百餘此前各自軍中的各級軍官、刺頭、有暴力傾向以及煽動鬧事兩次以上的危險分子,送到了勞作強度最大的采石場。采石場相對封閉、偏僻的工作環境便於四團的一個營對這些危險分子進行管理,而剔除了這些危險分子的戰俘營,在四團其他兩個營和三千人的警備隊的管理之下,則幾乎沒再生過事。
倒也不是這些戰俘不想抵抗,而是剔除了那些危險分子之後,大唐國政務院和平安鐵路指揮部又很快出台了一係列的穩定這些戰俘的政策。用薑林的話來說,就是給這些戰俘以希望:
一、平安鐵路開通後且順利運行一個月,無任何因工程建設不當引起的事故,所有戰俘無條件釋放;
二、所有戰俘還家時,大唐國國府許每人五元鑄幣的路費,每人三斤大唐國產精鹽;不要小看這三斤精鹽,因周唐、商唐之間一直沒有就戰後之事交涉出一個釋放戰俘的條件,大唐國已經關閉邊境上的榷場,斷掉和周、商之間貿易。周、商域內恐再無一粒大唐國所產的精鹽。有了返家時的這三斤精鹽,迴到家中自是會給家人帶來極大的歡喜;
三、所有參與大唐國鐵路建設的戰俘,釋放時將授予平安鐵路建設特別版勳章,以示紀念。得此勳章者本人,日後可自由出入大唐國國境,不受邦國之間關係之影響。得此勳章者本人,可攜帶家人來大唐國定居,可入大唐國務工,甚至在本國遭到壓迫、追捕時,可憑此勳章來大唐國尋求庇護(除殺人、放火、強x、拐賣婦人兒童等罪行外)。
四、得此勳章者本人,在大唐國域內犯除殺人、放火、強x、拐賣婦人兒童、從事間諜活動等罪行外,可免除一次刑事處罰,勳章沒收注銷,本人及家人驅逐出境。
試想一下,有活的機會、有返家的機會,甚至還有再迴到大唐國的機會……要知道即便是在大唐國從事繁重的建設工作,可能比以前都要安全些……除了剛開始四團那些負責看守的瘋子每日像要完成任務一般地要挑選出一隊倒黴蛋槍斃外,後來……大家可是過了兩年多的平安日子的。
到了最後,那些負責看守的四團兵士以及那些警備隊,都不帶兵器了,隻是手上拎著一個木棒子意思意思而已。而以前在各自軍中、在各自的國中,但有犯錯,無不是被上官或者貴族實施一頓殘酷的刑罰甚至丟掉性命,整日過的提心吊膽不說,而且還吃不飽……
這兩年在大唐國從事建設的這些時日,每日吃的那可是……粟米飯管飽,每五日還能見到一些葷腥,若是有表現好的小隊被選出,甚至能吃上一頓相當不錯的飯食。大唐國飯食的美味已經是傳遍了天下的眾所周知的事情。
當然了,這些戰俘不知道的是,大唐國用來供給他們的糧食,有很大一部分是大唐國商務部的商人團用食鹽這個戰略物資在商王王畿之地和周國渭水平原腹地的黑市上,利用商唐、周唐斷掉貿易、得不到食鹽來源的契機,肆意提高食鹽價格、幾乎隻能用糧食來交換的辦法得到的。他們在大唐國每日吃得飽飽的,肚皮圓滾滾的時候,他們的家人,幾乎為了能吃上一口鹽,都是忍受著饑餓的。
現在平安鐵路全線貫通,這些戰俘得以釋放,三千多人的警備隊將另有他用。按薑林的計劃,將再新編兩個團,這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收獲。
而且按平日裏不定期的摸底,這五萬多的戰俘,以後有心來大唐國謀生的人至少有一半。若是這一半人真的能如期而至,平安鐵路之後的平(平陽)晉(晉陽)鐵路的建設,將仍以這些已經有了兩年多建設經驗的人為主,不過到了那時候,可是要付出勞動報酬的。不過這是後話,現在還是要先將最重要、最關鍵的第一步邁出去。
總之,因著平安鐵路建設帶來的有形的、無形的收獲很大,有了這麽多的收獲,隻待幾日後順利通車,提振了國人的信心,以後大唐國的發展將會進入一個新的征程。
薑林如此想著,朝前走的步伐更加地堅定,也更加地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