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軌,此番戰事到底是個什麽情況,你給寡人細細道來。”王座上的商王庚倒也拿出了一個王者的氣勢來,朝邊上的內侍官揮了揮手。內侍官會意,朝王廷內兩側的邊上招了招手,文武官員跪坐著的座位後麵,仆人們上前將矮幾上的酒、肉撤走。王廷一角的樂師們和舞者也從王廷的側門退到後宮內。此番戰敗的消息送迴,也確實不適合再歌舞、飲宴。
“稟大王,按我王師大軍統帥崇侯虎之軍令,我們左師作為先鋒,到了與大唐國孟津渡口駐軍還有半日行軍距離之後,便在那處安營紮寨。後大軍陸續抵達,並向大唐國的孟津渡口駐軍送去了《討唐檄文》。並按費仲大夫交代,與大唐國約定了戰陣的時間,便是六日前的正午。”
“當時我們等了兩三日,大唐國在孟津的駐軍並未給出正式的答複說是否在六日前與我王師進行戰陣上的較量。但我王師毫無鬆懈,一切均按費仲大夫交代的,準備戰事。可是,六日前,不等到了正午時分,大唐國還在深夜之時,便對我們的駐地發動了猛烈的夜襲……”陳軌朝王座方向抱拳說道。
“大唐國夜襲我王師大營有多少人馬?”王廷內的一名武官不等陳軌說完,大聲問道。
“不知……”陳軌有些尷尬地答道。
“多少人馬夜襲你們都不知道,你們都是一群……?”惡來終於逮住了陳軌話裏的把柄,連敵人有多少都不知道,就說自己敗了,這樣的軍官肯定是要活到頭了。
“稟大王,我們從頭到尾壓根就沒見到大唐國的兵士入得我們的大營。是……大唐國的武器,叫不上名號的武器,那武器也不知道是從多遠的距離拋進大營裏的。那武器入得大營,便會突然裂開,裂成許多碎片,那些碎片便會將兵士殺死。並且那武器裂開時,會產生很強的氣息,將人擊暈,或者遠遠地將人拋起,最終受到強烈的撞擊而亡。並且不僅如此,還有那武器擊中了軍帳,便會引燃大火。此番我八萬大軍聚在一處,無論是軍帳還是人員,都比較密集,大唐國連續攻擊了兩刻的時間,便有兩萬餘人直接喪命或者被大火燒死,傷者更是不計其數。”陳軌想著幾日前那個夜裏的情形,說著說著竟然渾身抖了起來。
“什麽?”王廷內的眾人紛紛坐不住了。
“兩刻的攻擊,便死了兩萬餘人?”王廷內的武官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還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那武器會發出劇烈的聲響,攻擊發起之時,兵士會不受軍官號令,馬匹會不受人員約束。總之,就是整個大營裏的人、畜,紛紛四散逃開,以期尋找一個能逃命的機會。結果,有許多人、畜夜裏辨別不清方向的,跌到大河裏,順水而下,性命恐怕也是難保。另外,還有幾萬人逃到了一處山坳了,卻發現除了翻越大山,別無逃竄之路。而退路,此刻已經被大唐國的兵士死死封住。”陳軌頭垂在王廷內的石板上,將自己的前幾日的所見繼續朝眾人講述著。
“那你是怎麽逃脫的?”惡來將逃字咬得很重。
“這位大人,小人並不是逃出來的。大唐國發動第一輪攻擊後,我左師中旅尚幸存一半的兵士。卑下率著那些兵士,立刻前往主帳,將大軍的統帥崇侯虎從倒塌的主帳內救了出來。統帥救是救出來了,可是其身上已經中了數片小人剛說的大唐國那種武器裂開後的碎片,眼看著便不久於人世。統帥臨死前,叮囑小人一定要將戰報送迴朝歌城,讓小人對大王言……”陳軌起身又看了看王座上的商王庚,欲言又止道。
“讓你對寡人言什麽?”商王庚剛才聽著陳軌的描述,已經極度驚恐,坐在王座上抖如篩糠。現在聽陳軌提到了自己,頓時如夢初醒,厲聲問道。
“讓小人對大王言,此番戰敗,非戰之罪。而是大唐國的戰法、武器,已經發生極大的變化。希望大王與眾同袍能潛心多研究研究大唐國的戰法和武器,力求縮小與大唐國軍力的差距。”陳軌說著,很是鄭重地朝商王庚拱手行了一禮。
“大膽陳軌,明明是你等眾將指揮不力,誤了大王的大事,還在此借著死人的話給自己開脫。大王,臣下請殺陳軌,以正視聽。”惡來說著,起身走到王廷正中,朝王座上的商王庚跪地行了一禮,說道。
“不用這位大人費心,我左師中旅全體同袍戰死,我陳軌還有什麽臉麵苟活於世。若不是王師統帥臨終托付我給大王帶信,我早就……大王,此番戰敗確實非戰之罪……呀……”
“咚!”陳軌說著,朝著惡來座位後麵立柱疾馳而去,光電火石之間,頭重重地撞在石柱上,血流如注,紅的白的噴湧而出。
“嗡!”王廷內的眾人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驚得紛紛退避三舍。
“報……”商王庚正欲下令,讓人將陳軌的屍體拖出處理,宮門的衛士又奔了進來。
“這次又是何事?”王座上的商王庚已經有些氣憤不已,將矮幾上的東西全劃拉到地上,朝王廷正中跪著的衛士厲聲喝道。
“稟大王,宮門外西衛斥候求見,說有緊急軍情呈遞。”衛士聽了商王庚的一聲冷喝,脖頸微微有些發涼,忙答道。
“叫進來!”商王庚聽衛士如此一說,還期待著討唐的戰事能出現點轉機,語氣道有些緩和。
“是!”衛士一溜煙奔了出去。
……
“稟大王,我們小隊常年負責監視周國軍隊的動向。結果近日我們發現,周國在前幾日我王師征唐期間,竟然集結了大軍,突襲了大唐國的風陵渡渡口,以風陵渡渡口為基,大舉進攻大唐國。小的返迴時,周國四萬精銳已經全部渡過大河,開始向安邑城進發。按正常的行軍速度,安邑城此刻已經被攻破。”這斥候應當是被宮門前的衛士提醒了幾句,進得宮門離得遠遠地就跪在地上開始朝王座上的商王庚稟報道。
“什麽?周國進攻大唐國的日子是哪天?”商王庚聽罷這個消息,“騰”地站起身,身形晃了晃。身邊的內侍官見狀,忙上前攙扶住了商王庚健碩的身體。
“稟大王,六日前的清晨,周國治下的芮國兩師突襲的風陵渡。”斥候趕忙迴答道。
“六日前,竟然和我們同一天進攻大唐國……”王廷中的眾人臉色變得極其難看。
“大膽費仲,我王師進攻大唐國的時間是你和征唐統帥秘密商定的,屬軍中絕密。為何這樣的機密會泄露出去。”不等惡來開口,惡來的一幫走狗已經開始朝費仲吠了起來。
“對!此番為了打大唐國一個措手不及,先是盡可能地將大唐國的一眾眼線抓捕,戕殺。接著從征召軍隊開始,又進行地很是機密。軍隊都是以小隊規模秘密調動,之後繞道至王畿之地以東,假意進攻東夷諸國,再越過大河從大河以南向西進發。為的就是迷惑漏網的大唐國布在朝歌城的眼線。”
“並且前些日子王師統帥的戰情通報裏也說了,看大唐國的情形,確實是沒有任何的準備,說明我們的謀劃是有效的。但為何周國就有了準備?四萬精銳,那可不是一天兩天、十天八天便能集結起來的。大王,我敢斷言,此番我王師征唐的計劃,早就被人泄露給了周國。否則周國不可能如此巧地……趁著我們和大唐國在東邊打得火熱,他們從西邊卻撿了個大便宜。”
“安邑城一旦失守,大唐國的南邊將無險可守,此番周國可就真的撿了個大大的便宜。對於周國來說,大唐國可就是唾手可得。大王,臣下請大王嚴懲費仲,以慰死去的將士們的英靈。”此番討唐的戰事看來確實是失敗了,這個時候定是要趕緊找一個“背鍋俠”,將其釘死在恥辱柱上,滅了大王的火,然後再慢慢地去琢磨戰敗後的善後工作該怎麽做。否則大王的火氣下不去,眾臣子自是要整天生活在提心吊膽當中。而現在,費仲就是那個最好的“背鍋俠”,這便是王廷內眾人心中共同的想法。
“報……報大王,宮門外有派往安邑城的細作求見,說帶來非常重要的軍情。”這次換了個通稟的衛士,不但換了個衛士,而且顯然這衛士聽說了前麵的事,入得王廷便將事情說了個明明白白。
“唔……”商王庚朝邊上的內侍官擺了擺手,示意將人叫進來。
內侍官看了看商王庚的情形,微微想了想,朝王廷中的衛士喊道:“將人叫進來。”喊罷,勾了勾手指頭,將一名內侍叫了過來。倆人耳語一陣,那內侍轉身出了王廷側門,朝後宮走去。
“稟大王,小的是常年在大唐國南部打探消息的細作。前幾日,周國進攻大唐國安邑城,被大唐國在安邑城西一日行軍距離處擊敗。周國四萬餘精銳,一萬餘戰死,近萬被俘虜,兩萬餘人被大唐國的軍隊堵在了風陵渡渡口,投降隻是早晚的事。”這細作肯定在宮門口得到了衛士的提醒,今日這王廷之上不好的消息太多了。進來後不要故弄玄虛,盡快將事情講明。
“這是幾日前的事?”王廷內一個官階比較高的武官忙替眾人問了一句。
“三日前的清晨,大唐國發動的進攻。至傍晚,周國兩萬人被堵在風陵渡。”細作忙朝武官答道。
“大王,大王……快,傳醫官。”王廷內眾人的注意力此刻都集中在安邑城迴來的細作身上,現在內侍官這一嗓子,眾人才紛紛朝王座方向望去。王座上的商王庚翻著眼,頭歪眼斜,已經失去了活力。
剛才接見西衛迴來的斥候的時候,商王庚已經開始有些不適。常年伴其左右的內侍官自是將一切都看在眼裏,早就讓內侍將醫官喚來,候在王廷一角以備不測。現在內侍官的這一番準備終於派上了用場。
“大王,大王……嗚嗚嗚……大王……”已經為商王庚誕下一子的寵姬、因著先王新喪,尚未正式冊封的李萬姬方才見醫官慌裏慌張地朝王廷奔來之時,隻是覺得好奇。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也跟著躲在了側門偷聽王廷內發生的事情。這一偷聽,便在商王庚昏厥的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
“你們一幫亂臣賊子,到底做了什麽,將大王氣成如此模樣?”李萬姬先是奔到王座前查看了一番丈夫的情形,見丈夫還有氣息,微微放下心來。這才轉身看到一群文武官員圍在王廷內,這氣可就不打一處來。
“稟……娘娘!”官階最高、老成的費仲拱手朝李萬姬行了一禮,正欲開口,這才發現李萬姬的身份著實有些尷尬。
因著一幫老臣和王室宗族的強烈反對,有虎方血統的李萬姬一直不被臣子們所接受。但不管老臣們和王室宗族怎麽反對,行事一向乖張、完全聽不進任何人諫言的商王庚依舊我行我素,早早地與李萬姬生下一子不說,這麽多年竟然也不再接近別的女色。導致現在整個後宮異常空虛,且再也沒有別的子嗣誕生。
如此,對商朝社稷依然忠心耿耿的老臣和王室宗族隻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隻要商王庚不鬧騰地將李萬姬扶為王後之位,其所誕下的一子克,勉強也就為人接受。李萬姬自是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尷尬,每每總是要在眾臣子麵前強調自己的是大王唯一的女眷的事,言外之意便是不管眾人怎麽反對,自己的王後之位是坐定了。
而商王庚自是要維護自己的女人,往日和臣子們爭論起來之時,亦是毫不讓步。若不是因著先王喪期之內不得大肆封賞,商王庚早就在其繼任王位之後,將李萬姬正式冊封為王後。
現在李萬姬突然出現在王廷裏,尤其是這個時候大王的情形難以預料,一直未正式冊封的李萬姬的名號該怎麽稱唿,可就難到費仲了。萬一自己張嘴就稱王後娘娘,大王事後再不幸……沒人撐腰,自己更加成了眾人眼中釘、肉中刺。
“大王到底怎麽了?你們這些狗奴才!”雖然此時尚未有“君主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之思想,但一幫常年輔佐君王的重臣,便是連商紂在位時亦是不敢輕易地得罪,除非是臣子忤逆君主的意願有些狠了的,才會讓君主心生不滿甚至殺意。但這李萬姬不等將事情前因後果弄個明白,現在對著王廷中一眾人如此喝罵,便是連費仲、惡來這樣的往日商王庚的忠實走狗、亦是在強力爭取將李萬姬立為王後的臣子們也不滿地蹙了蹙眉頭,大有不滿之意。
“王廷之上,如此叫罵,成何體統?”側門處,又傳來了太後蘇妲己的聲音。
“拜見太後娘娘?”眾人忙跪地行起大禮。
蘇妲己一聲不吭地走到了王座旁邊,看了看王座上的兒子的情形,重重地歎了口氣,轉身朝王廷中環視一圈,朗聲問道:“費仲大夫,大王緣何如此模樣?”
“稟太後娘娘,今日陸續有北方草原上十八部族進攻大唐國失利;我王師八萬進攻大唐國不敵,潰敗;周國趁我王師和大唐國在東部發生戰事之際、突襲大唐國風陵渡,大軍渡過大河進攻安邑城;又有大唐國大敗周國大軍等四份戰報傳迴,大王對此番戰事太過重視,一時無法接受如此打擊,所以……”費仲腦袋垂得很低,將事情簡單對蘇妲己道了出來。
“嘶……這大唐國,竟然如此兇殘……”蘇妲己聽罷費仲的講述,自言自語道。
“太後娘娘,大王這是中風之兆……”王座邊一直忙碌的醫官終於確定了商王庚的病情,走到蘇妲己身邊,彎腰對蘇妲己輕聲說道。
“大王近些時日煩勞國事,身體有些困倦。現在聞四條軍情,一時有些承受不住,需要歇息些時日。即日起,所有國事由哀家接手處置,費仲大夫、惡來大夫,著你二人兩日內拿出一個方略來,收拾此次討唐戰敗的局麵,其他眾文武需緊密配合,違者定是不饒。”蘇妲己聽罷醫官的話,心中自是一陣抽抽。雖然也很擔心兒子的身體情況,但當著眾文武官員的麵,自己這做太後的必須撐住。
“將大王和克兒送至我的寢宮,由我親自照料大王和克兒的飲食起居,其他人無故不得攪擾大王的休養。”蘇妲己轉身朝著幾名醫官和內侍官吩咐了句,瞪了一眼李萬姬,朝著側門緩緩走去。
“我等恭送太後娘娘!”王廷裏,眾人紛紛鬆了口氣,朝著蘇妲己的背影又行了一個大禮。
“稟大王,按我王師大軍統帥崇侯虎之軍令,我們左師作為先鋒,到了與大唐國孟津渡口駐軍還有半日行軍距離之後,便在那處安營紮寨。後大軍陸續抵達,並向大唐國的孟津渡口駐軍送去了《討唐檄文》。並按費仲大夫交代,與大唐國約定了戰陣的時間,便是六日前的正午。”
“當時我們等了兩三日,大唐國在孟津的駐軍並未給出正式的答複說是否在六日前與我王師進行戰陣上的較量。但我王師毫無鬆懈,一切均按費仲大夫交代的,準備戰事。可是,六日前,不等到了正午時分,大唐國還在深夜之時,便對我們的駐地發動了猛烈的夜襲……”陳軌朝王座方向抱拳說道。
“大唐國夜襲我王師大營有多少人馬?”王廷內的一名武官不等陳軌說完,大聲問道。
“不知……”陳軌有些尷尬地答道。
“多少人馬夜襲你們都不知道,你們都是一群……?”惡來終於逮住了陳軌話裏的把柄,連敵人有多少都不知道,就說自己敗了,這樣的軍官肯定是要活到頭了。
“稟大王,我們從頭到尾壓根就沒見到大唐國的兵士入得我們的大營。是……大唐國的武器,叫不上名號的武器,那武器也不知道是從多遠的距離拋進大營裏的。那武器入得大營,便會突然裂開,裂成許多碎片,那些碎片便會將兵士殺死。並且那武器裂開時,會產生很強的氣息,將人擊暈,或者遠遠地將人拋起,最終受到強烈的撞擊而亡。並且不僅如此,還有那武器擊中了軍帳,便會引燃大火。此番我八萬大軍聚在一處,無論是軍帳還是人員,都比較密集,大唐國連續攻擊了兩刻的時間,便有兩萬餘人直接喪命或者被大火燒死,傷者更是不計其數。”陳軌想著幾日前那個夜裏的情形,說著說著竟然渾身抖了起來。
“什麽?”王廷內的眾人紛紛坐不住了。
“兩刻的攻擊,便死了兩萬餘人?”王廷內的武官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還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那武器會發出劇烈的聲響,攻擊發起之時,兵士會不受軍官號令,馬匹會不受人員約束。總之,就是整個大營裏的人、畜,紛紛四散逃開,以期尋找一個能逃命的機會。結果,有許多人、畜夜裏辨別不清方向的,跌到大河裏,順水而下,性命恐怕也是難保。另外,還有幾萬人逃到了一處山坳了,卻發現除了翻越大山,別無逃竄之路。而退路,此刻已經被大唐國的兵士死死封住。”陳軌頭垂在王廷內的石板上,將自己的前幾日的所見繼續朝眾人講述著。
“那你是怎麽逃脫的?”惡來將逃字咬得很重。
“這位大人,小人並不是逃出來的。大唐國發動第一輪攻擊後,我左師中旅尚幸存一半的兵士。卑下率著那些兵士,立刻前往主帳,將大軍的統帥崇侯虎從倒塌的主帳內救了出來。統帥救是救出來了,可是其身上已經中了數片小人剛說的大唐國那種武器裂開後的碎片,眼看著便不久於人世。統帥臨死前,叮囑小人一定要將戰報送迴朝歌城,讓小人對大王言……”陳軌起身又看了看王座上的商王庚,欲言又止道。
“讓你對寡人言什麽?”商王庚剛才聽著陳軌的描述,已經極度驚恐,坐在王座上抖如篩糠。現在聽陳軌提到了自己,頓時如夢初醒,厲聲問道。
“讓小人對大王言,此番戰敗,非戰之罪。而是大唐國的戰法、武器,已經發生極大的變化。希望大王與眾同袍能潛心多研究研究大唐國的戰法和武器,力求縮小與大唐國軍力的差距。”陳軌說著,很是鄭重地朝商王庚拱手行了一禮。
“大膽陳軌,明明是你等眾將指揮不力,誤了大王的大事,還在此借著死人的話給自己開脫。大王,臣下請殺陳軌,以正視聽。”惡來說著,起身走到王廷正中,朝王座上的商王庚跪地行了一禮,說道。
“不用這位大人費心,我左師中旅全體同袍戰死,我陳軌還有什麽臉麵苟活於世。若不是王師統帥臨終托付我給大王帶信,我早就……大王,此番戰敗確實非戰之罪……呀……”
“咚!”陳軌說著,朝著惡來座位後麵立柱疾馳而去,光電火石之間,頭重重地撞在石柱上,血流如注,紅的白的噴湧而出。
“嗡!”王廷內的眾人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驚得紛紛退避三舍。
“報……”商王庚正欲下令,讓人將陳軌的屍體拖出處理,宮門的衛士又奔了進來。
“這次又是何事?”王座上的商王庚已經有些氣憤不已,將矮幾上的東西全劃拉到地上,朝王廷正中跪著的衛士厲聲喝道。
“稟大王,宮門外西衛斥候求見,說有緊急軍情呈遞。”衛士聽了商王庚的一聲冷喝,脖頸微微有些發涼,忙答道。
“叫進來!”商王庚聽衛士如此一說,還期待著討唐的戰事能出現點轉機,語氣道有些緩和。
“是!”衛士一溜煙奔了出去。
……
“稟大王,我們小隊常年負責監視周國軍隊的動向。結果近日我們發現,周國在前幾日我王師征唐期間,竟然集結了大軍,突襲了大唐國的風陵渡渡口,以風陵渡渡口為基,大舉進攻大唐國。小的返迴時,周國四萬精銳已經全部渡過大河,開始向安邑城進發。按正常的行軍速度,安邑城此刻已經被攻破。”這斥候應當是被宮門前的衛士提醒了幾句,進得宮門離得遠遠地就跪在地上開始朝王座上的商王庚稟報道。
“什麽?周國進攻大唐國的日子是哪天?”商王庚聽罷這個消息,“騰”地站起身,身形晃了晃。身邊的內侍官見狀,忙上前攙扶住了商王庚健碩的身體。
“稟大王,六日前的清晨,周國治下的芮國兩師突襲的風陵渡。”斥候趕忙迴答道。
“六日前,竟然和我們同一天進攻大唐國……”王廷中的眾人臉色變得極其難看。
“大膽費仲,我王師進攻大唐國的時間是你和征唐統帥秘密商定的,屬軍中絕密。為何這樣的機密會泄露出去。”不等惡來開口,惡來的一幫走狗已經開始朝費仲吠了起來。
“對!此番為了打大唐國一個措手不及,先是盡可能地將大唐國的一眾眼線抓捕,戕殺。接著從征召軍隊開始,又進行地很是機密。軍隊都是以小隊規模秘密調動,之後繞道至王畿之地以東,假意進攻東夷諸國,再越過大河從大河以南向西進發。為的就是迷惑漏網的大唐國布在朝歌城的眼線。”
“並且前些日子王師統帥的戰情通報裏也說了,看大唐國的情形,確實是沒有任何的準備,說明我們的謀劃是有效的。但為何周國就有了準備?四萬精銳,那可不是一天兩天、十天八天便能集結起來的。大王,我敢斷言,此番我王師征唐的計劃,早就被人泄露給了周國。否則周國不可能如此巧地……趁著我們和大唐國在東邊打得火熱,他們從西邊卻撿了個大便宜。”
“安邑城一旦失守,大唐國的南邊將無險可守,此番周國可就真的撿了個大大的便宜。對於周國來說,大唐國可就是唾手可得。大王,臣下請大王嚴懲費仲,以慰死去的將士們的英靈。”此番討唐的戰事看來確實是失敗了,這個時候定是要趕緊找一個“背鍋俠”,將其釘死在恥辱柱上,滅了大王的火,然後再慢慢地去琢磨戰敗後的善後工作該怎麽做。否則大王的火氣下不去,眾臣子自是要整天生活在提心吊膽當中。而現在,費仲就是那個最好的“背鍋俠”,這便是王廷內眾人心中共同的想法。
“報……報大王,宮門外有派往安邑城的細作求見,說帶來非常重要的軍情。”這次換了個通稟的衛士,不但換了個衛士,而且顯然這衛士聽說了前麵的事,入得王廷便將事情說了個明明白白。
“唔……”商王庚朝邊上的內侍官擺了擺手,示意將人叫進來。
內侍官看了看商王庚的情形,微微想了想,朝王廷中的衛士喊道:“將人叫進來。”喊罷,勾了勾手指頭,將一名內侍叫了過來。倆人耳語一陣,那內侍轉身出了王廷側門,朝後宮走去。
“稟大王,小的是常年在大唐國南部打探消息的細作。前幾日,周國進攻大唐國安邑城,被大唐國在安邑城西一日行軍距離處擊敗。周國四萬餘精銳,一萬餘戰死,近萬被俘虜,兩萬餘人被大唐國的軍隊堵在了風陵渡渡口,投降隻是早晚的事。”這細作肯定在宮門口得到了衛士的提醒,今日這王廷之上不好的消息太多了。進來後不要故弄玄虛,盡快將事情講明。
“這是幾日前的事?”王廷內一個官階比較高的武官忙替眾人問了一句。
“三日前的清晨,大唐國發動的進攻。至傍晚,周國兩萬人被堵在風陵渡。”細作忙朝武官答道。
“大王,大王……快,傳醫官。”王廷內眾人的注意力此刻都集中在安邑城迴來的細作身上,現在內侍官這一嗓子,眾人才紛紛朝王座方向望去。王座上的商王庚翻著眼,頭歪眼斜,已經失去了活力。
剛才接見西衛迴來的斥候的時候,商王庚已經開始有些不適。常年伴其左右的內侍官自是將一切都看在眼裏,早就讓內侍將醫官喚來,候在王廷一角以備不測。現在內侍官的這一番準備終於派上了用場。
“大王,大王……嗚嗚嗚……大王……”已經為商王庚誕下一子的寵姬、因著先王新喪,尚未正式冊封的李萬姬方才見醫官慌裏慌張地朝王廷奔來之時,隻是覺得好奇。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也跟著躲在了側門偷聽王廷內發生的事情。這一偷聽,便在商王庚昏厥的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
“你們一幫亂臣賊子,到底做了什麽,將大王氣成如此模樣?”李萬姬先是奔到王座前查看了一番丈夫的情形,見丈夫還有氣息,微微放下心來。這才轉身看到一群文武官員圍在王廷內,這氣可就不打一處來。
“稟……娘娘!”官階最高、老成的費仲拱手朝李萬姬行了一禮,正欲開口,這才發現李萬姬的身份著實有些尷尬。
因著一幫老臣和王室宗族的強烈反對,有虎方血統的李萬姬一直不被臣子們所接受。但不管老臣們和王室宗族怎麽反對,行事一向乖張、完全聽不進任何人諫言的商王庚依舊我行我素,早早地與李萬姬生下一子不說,這麽多年竟然也不再接近別的女色。導致現在整個後宮異常空虛,且再也沒有別的子嗣誕生。
如此,對商朝社稷依然忠心耿耿的老臣和王室宗族隻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隻要商王庚不鬧騰地將李萬姬扶為王後之位,其所誕下的一子克,勉強也就為人接受。李萬姬自是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尷尬,每每總是要在眾臣子麵前強調自己的是大王唯一的女眷的事,言外之意便是不管眾人怎麽反對,自己的王後之位是坐定了。
而商王庚自是要維護自己的女人,往日和臣子們爭論起來之時,亦是毫不讓步。若不是因著先王喪期之內不得大肆封賞,商王庚早就在其繼任王位之後,將李萬姬正式冊封為王後。
現在李萬姬突然出現在王廷裏,尤其是這個時候大王的情形難以預料,一直未正式冊封的李萬姬的名號該怎麽稱唿,可就難到費仲了。萬一自己張嘴就稱王後娘娘,大王事後再不幸……沒人撐腰,自己更加成了眾人眼中釘、肉中刺。
“大王到底怎麽了?你們這些狗奴才!”雖然此時尚未有“君主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之思想,但一幫常年輔佐君王的重臣,便是連商紂在位時亦是不敢輕易地得罪,除非是臣子忤逆君主的意願有些狠了的,才會讓君主心生不滿甚至殺意。但這李萬姬不等將事情前因後果弄個明白,現在對著王廷中一眾人如此喝罵,便是連費仲、惡來這樣的往日商王庚的忠實走狗、亦是在強力爭取將李萬姬立為王後的臣子們也不滿地蹙了蹙眉頭,大有不滿之意。
“王廷之上,如此叫罵,成何體統?”側門處,又傳來了太後蘇妲己的聲音。
“拜見太後娘娘?”眾人忙跪地行起大禮。
蘇妲己一聲不吭地走到了王座旁邊,看了看王座上的兒子的情形,重重地歎了口氣,轉身朝王廷中環視一圈,朗聲問道:“費仲大夫,大王緣何如此模樣?”
“稟太後娘娘,今日陸續有北方草原上十八部族進攻大唐國失利;我王師八萬進攻大唐國不敵,潰敗;周國趁我王師和大唐國在東部發生戰事之際、突襲大唐國風陵渡,大軍渡過大河進攻安邑城;又有大唐國大敗周國大軍等四份戰報傳迴,大王對此番戰事太過重視,一時無法接受如此打擊,所以……”費仲腦袋垂得很低,將事情簡單對蘇妲己道了出來。
“嘶……這大唐國,竟然如此兇殘……”蘇妲己聽罷費仲的講述,自言自語道。
“太後娘娘,大王這是中風之兆……”王座邊一直忙碌的醫官終於確定了商王庚的病情,走到蘇妲己身邊,彎腰對蘇妲己輕聲說道。
“大王近些時日煩勞國事,身體有些困倦。現在聞四條軍情,一時有些承受不住,需要歇息些時日。即日起,所有國事由哀家接手處置,費仲大夫、惡來大夫,著你二人兩日內拿出一個方略來,收拾此次討唐戰敗的局麵,其他眾文武需緊密配合,違者定是不饒。”蘇妲己聽罷醫官的話,心中自是一陣抽抽。雖然也很擔心兒子的身體情況,但當著眾文武官員的麵,自己這做太後的必須撐住。
“將大王和克兒送至我的寢宮,由我親自照料大王和克兒的飲食起居,其他人無故不得攪擾大王的休養。”蘇妲己轉身朝著幾名醫官和內侍官吩咐了句,瞪了一眼李萬姬,朝著側門緩緩走去。
“我等恭送太後娘娘!”王廷裏,眾人紛紛鬆了口氣,朝著蘇妲己的背影又行了一個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