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十,夏竦和種世衡結伴抵達興州。
他們在半道上,就遇到了被押解上路的元昊。對這樣一個屠殺平民的劊子手,兩人都表示大帥處置的妥當,對那八千冤魂算是有了交待。
抵達興州的第一件事,不是接手偽夏政權。而是前往皇宮偏殿,吊唁野利仁榮,順便主持葬禮。
都說文人相輕,但文人之間,也會惺惺相惜。這種相敬相重的風氣,在大宋時期最為鼎盛。
大宋的士大夫們,或者說,在這一時期,整個儒家文化圈裏的士人們,都有類似的情結。
官員們在公事上立場分明,吵的紅脖子漲臉。但無論怎麽撕,都不怎麽影響私下交情。
這種風氣,甚至擴散到整個宋、遼、夏三國的政治活動中。
三國官員在政務、國事上,經常吵的不可開交,私下裏卻又互相欣賞,私信往來,乃至交遊唱和,都是很平常的事。
野利仁榮學識過人,又頗具君子氣度。在大宋文人裏,也有頗高文氣名聲。
這樣一位大儒,在元昊已然眾叛親離,西夏國已然亡國的情況下,毅然從容自盡,殉國衛道。這種情操,值得歌頌。
對野利仁榮的追封認可,也代表著大宋朝廷真正的接納了這些偽夏舊人。
夏竦和種世衡的到來,也讓西夏降員們鬆了口氣。
李墨再怎麽平易近人,到底是真仙臨凡。從身份上來講,他們連高攀的勇氣都生不出來。
沒看原本還以為憑著帝王之尊,可以得到一點禮遇的元昊,就那麽被套了個項圈送去汴梁了。要是能和以前被送往勞工營的士兵一樣,至少還能苟活於世。可是聽他們說,大帥嫌棄元昊屠了平民,竟然要讓他去做大體老師!
以前不曉得什麽叫大體老師的人,經過宋軍士兵的普及,現在也明白了。可是他們寧願從來沒聽說過!
在這年頭普素的觀點中,天大的罪過,也無非是一死了帳。就算是被判死刑的大罪,砍了頭還讓家屬收屍呢。
而做大體老師這種事,是比淩遲更加可怕的結局。
淩遲過後,至少還有撮骨灰能下葬。可是大體老師?聽說要一直擺在醫學院裏,給那些學醫的娃娃們練手!
王莽也隻是頭顱被收藏數百年而已,如今這個,顯然要比王莽更慘。
有這個傳言,偽夏朝廷投誠的這些官員,整天戰戰兢兢,唯恐一不小心,做了什麽讓李墨不高興的事,就被扣個項圈送去做大體老師。
麵對夏竦和種世衡這樣的傳統文官,一下就感覺找到了娘家人,那叫一個熱情。
夏、種二人隻以為是亡國降臣,心思過重而已。不過對他們來說,這些人態度恭敬,在日常工作中倒是更加方便,也就樂得如此。
特殊時期,很多事情來不及講究。
野利仁榮雖被追封為一品官儀,畢竟隻是個降員,還是在接收期自盡的,稱得上頂風作案。這個禮葬就是個態度,沒人敢較真。再上天氣也熱,在停靈七日後,就於五月十五日,安葬在偽夏太學附近的山腰。
葬禮前,有偽夏降員來問夏竦,大帥會不會出席。
夏竦都無語了,大帥什麽身份!區區一個降員葬禮,哪裏值當大帥到場?他能給野利仁榮說那句追封的評語,就應該含笑九泉了,還敢奢望讓大帥到場?
幾個菜啊,喝成這樣?!
盡管實話有點傷人,但是夏竦是個實誠君子,還是決定實話實說。
告訴那些降員,大帥此時已在海外某處,忙著研究如何給殘疾之人重續斷肢的方法。就河煌一帶這點事,他隻是抽空過來走了一趟而已,平常壓根就不會理會這些瑣事。
眾降員聞言,沒有感覺自己被輕視,反而鬆了口氣。
他們想和夏竦商量的,是如何處置偽朝中那些叛宋赴夏的官員。其中最重要的兩個,一個叫張元,另一個叫吳昊。
光從名字就能看出來,這兩個家夥,為了拍元昊馬屁,是無所不用其極,毫無節操的貨色。
這兩人原本都是大宋落第士子,因數舉不中,久而生怨,叛宋投夏。
投夏數年,這兩人在西夏朝廷裏,很是出了一些狠點子,頗得元昊賞識。
尤其是“擒生軍”的創意,就是出自這兩人之手。
因為“擒生軍”這個事情,這兩人早早就進了宋軍視線,底子也被摸的清清楚楚。隻是他們比較狡猾,早知自己幹的這些事情傷天害理,一旦被朝廷發覺,必然會連累家人。因此早早就把家人一起,接到了興州安置。
夏、宋在邊境曾經數次交手,大小談判也經曆了幾十遭。
夏人曾要求大宋遣返逃入宋境的夏人,同樣,大宋這邊,也曾經把這兩人當成籌碼,要求夏人遣返。隻是那時,雙方尚在敵對狀態,這種事,大家說說就算了,也沒人認真。
現在情況不同,西夏全境重歸大宋,滿朝文武都是降員,這事就變的有些微妙了。
夏竦以為這些降員是想給這兩人說情,畢竟他們是大宋的通緝犯,可對夏國而言,卻是忠臣。做為同僚,落難之時拉一把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事情恰恰相反,這些降員求到夏竦麵前,意見出奇的一致:希望夏竦能把這兩人繩之於法!
好奇之下,夏竦追問了幾句。夏相公到底是讀書人出身,心裏還有君子氣度。並不願意為兩個已經翻不起浪的人物,壞了名聲。
夏人解釋,這兩人確實是元昊麵前的紅人。他們獻了不少計策,也確實在短期內,讓大白高國實力大增。
但這兩人仗著元昊的寵信,不但對漢人狠,對黨項和雜胡也一樣的狠。動不動為了立威,就滅人全族,掠人妻女。
而類似的事情,他們可不隻是幹了一迴兩迴。
甚至據元昊身邊的親隨透露,就連那個血祭八千人的事情,也有他們兩人的身影在內。
隻是元昊在得知李大帥不但沒有被阻止,反因此怒而興兵,便把惡名扣在了護國寺的和尚頭上。將整個護國寺上下,殺了個幹幹淨淨,這事也就死無對證了。
夏竦聽的毛骨悚然,世間竟有如此惡毒之人!
果然,叛賊之惡更毒於宿敵。
既然如此,這兩人就名正典刑吧,正好拿來給新收之地立個規矩。
用這兩顆人頭,告訴大家一個道理: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漢奸沒有好下場!
他們在半道上,就遇到了被押解上路的元昊。對這樣一個屠殺平民的劊子手,兩人都表示大帥處置的妥當,對那八千冤魂算是有了交待。
抵達興州的第一件事,不是接手偽夏政權。而是前往皇宮偏殿,吊唁野利仁榮,順便主持葬禮。
都說文人相輕,但文人之間,也會惺惺相惜。這種相敬相重的風氣,在大宋時期最為鼎盛。
大宋的士大夫們,或者說,在這一時期,整個儒家文化圈裏的士人們,都有類似的情結。
官員們在公事上立場分明,吵的紅脖子漲臉。但無論怎麽撕,都不怎麽影響私下交情。
這種風氣,甚至擴散到整個宋、遼、夏三國的政治活動中。
三國官員在政務、國事上,經常吵的不可開交,私下裏卻又互相欣賞,私信往來,乃至交遊唱和,都是很平常的事。
野利仁榮學識過人,又頗具君子氣度。在大宋文人裏,也有頗高文氣名聲。
這樣一位大儒,在元昊已然眾叛親離,西夏國已然亡國的情況下,毅然從容自盡,殉國衛道。這種情操,值得歌頌。
對野利仁榮的追封認可,也代表著大宋朝廷真正的接納了這些偽夏舊人。
夏竦和種世衡的到來,也讓西夏降員們鬆了口氣。
李墨再怎麽平易近人,到底是真仙臨凡。從身份上來講,他們連高攀的勇氣都生不出來。
沒看原本還以為憑著帝王之尊,可以得到一點禮遇的元昊,就那麽被套了個項圈送去汴梁了。要是能和以前被送往勞工營的士兵一樣,至少還能苟活於世。可是聽他們說,大帥嫌棄元昊屠了平民,竟然要讓他去做大體老師!
以前不曉得什麽叫大體老師的人,經過宋軍士兵的普及,現在也明白了。可是他們寧願從來沒聽說過!
在這年頭普素的觀點中,天大的罪過,也無非是一死了帳。就算是被判死刑的大罪,砍了頭還讓家屬收屍呢。
而做大體老師這種事,是比淩遲更加可怕的結局。
淩遲過後,至少還有撮骨灰能下葬。可是大體老師?聽說要一直擺在醫學院裏,給那些學醫的娃娃們練手!
王莽也隻是頭顱被收藏數百年而已,如今這個,顯然要比王莽更慘。
有這個傳言,偽夏朝廷投誠的這些官員,整天戰戰兢兢,唯恐一不小心,做了什麽讓李墨不高興的事,就被扣個項圈送去做大體老師。
麵對夏竦和種世衡這樣的傳統文官,一下就感覺找到了娘家人,那叫一個熱情。
夏、種二人隻以為是亡國降臣,心思過重而已。不過對他們來說,這些人態度恭敬,在日常工作中倒是更加方便,也就樂得如此。
特殊時期,很多事情來不及講究。
野利仁榮雖被追封為一品官儀,畢竟隻是個降員,還是在接收期自盡的,稱得上頂風作案。這個禮葬就是個態度,沒人敢較真。再上天氣也熱,在停靈七日後,就於五月十五日,安葬在偽夏太學附近的山腰。
葬禮前,有偽夏降員來問夏竦,大帥會不會出席。
夏竦都無語了,大帥什麽身份!區區一個降員葬禮,哪裏值當大帥到場?他能給野利仁榮說那句追封的評語,就應該含笑九泉了,還敢奢望讓大帥到場?
幾個菜啊,喝成這樣?!
盡管實話有點傷人,但是夏竦是個實誠君子,還是決定實話實說。
告訴那些降員,大帥此時已在海外某處,忙著研究如何給殘疾之人重續斷肢的方法。就河煌一帶這點事,他隻是抽空過來走了一趟而已,平常壓根就不會理會這些瑣事。
眾降員聞言,沒有感覺自己被輕視,反而鬆了口氣。
他們想和夏竦商量的,是如何處置偽朝中那些叛宋赴夏的官員。其中最重要的兩個,一個叫張元,另一個叫吳昊。
光從名字就能看出來,這兩個家夥,為了拍元昊馬屁,是無所不用其極,毫無節操的貨色。
這兩人原本都是大宋落第士子,因數舉不中,久而生怨,叛宋投夏。
投夏數年,這兩人在西夏朝廷裏,很是出了一些狠點子,頗得元昊賞識。
尤其是“擒生軍”的創意,就是出自這兩人之手。
因為“擒生軍”這個事情,這兩人早早就進了宋軍視線,底子也被摸的清清楚楚。隻是他們比較狡猾,早知自己幹的這些事情傷天害理,一旦被朝廷發覺,必然會連累家人。因此早早就把家人一起,接到了興州安置。
夏、宋在邊境曾經數次交手,大小談判也經曆了幾十遭。
夏人曾要求大宋遣返逃入宋境的夏人,同樣,大宋這邊,也曾經把這兩人當成籌碼,要求夏人遣返。隻是那時,雙方尚在敵對狀態,這種事,大家說說就算了,也沒人認真。
現在情況不同,西夏全境重歸大宋,滿朝文武都是降員,這事就變的有些微妙了。
夏竦以為這些降員是想給這兩人說情,畢竟他們是大宋的通緝犯,可對夏國而言,卻是忠臣。做為同僚,落難之時拉一把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事情恰恰相反,這些降員求到夏竦麵前,意見出奇的一致:希望夏竦能把這兩人繩之於法!
好奇之下,夏竦追問了幾句。夏相公到底是讀書人出身,心裏還有君子氣度。並不願意為兩個已經翻不起浪的人物,壞了名聲。
夏人解釋,這兩人確實是元昊麵前的紅人。他們獻了不少計策,也確實在短期內,讓大白高國實力大增。
但這兩人仗著元昊的寵信,不但對漢人狠,對黨項和雜胡也一樣的狠。動不動為了立威,就滅人全族,掠人妻女。
而類似的事情,他們可不隻是幹了一迴兩迴。
甚至據元昊身邊的親隨透露,就連那個血祭八千人的事情,也有他們兩人的身影在內。
隻是元昊在得知李大帥不但沒有被阻止,反因此怒而興兵,便把惡名扣在了護國寺的和尚頭上。將整個護國寺上下,殺了個幹幹淨淨,這事也就死無對證了。
夏竦聽的毛骨悚然,世間竟有如此惡毒之人!
果然,叛賊之惡更毒於宿敵。
既然如此,這兩人就名正典刑吧,正好拿來給新收之地立個規矩。
用這兩顆人頭,告訴大家一個道理: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漢奸沒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