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拉著王誠談了大半天,尤其關於明心,事無巨細問了個遍。
當他得知李墨待明心,比尋常父子還要寵愛,心裏歡喜的同時,還隱約有點泛酸。
他自己的兒子,眼看著要十歲了,他卻隻在幼時見過一次,如今倒與旁人盡享天倫之樂,蒼天對他何其殘忍!
王誠隻能勸他:“江湖險惡,風高浪急。幸得智玄禪師和靖海侯這樣的貴人護持,皇子方才得脫大厄,否極泰來。官家惦念天倫之樂,隻待皇子歸宗,日子還長著呢。”
趙禎笑的很委曲:“我又何嚐不明白這個道理,隻是父子親情這種東西,在這皇宮內苑,怕是……唉,且等端午法會,先尋迴這血脈情分再說吧。”
王誠隻好轉移話題,向趙禎介紹自己帶迴來的禮物。
幾十口箱子裏,除了各地貢品之外,還有不少從李墨手裏蹭來的稀罕貨。
像什麽小巧的指南針、匕首、水壺之類,隨便拿一個在這年頭都算得上寶物。光是那枚拇指大小的指南針,趙禎覺得要價一千貫肯定很多人搶著買。
可王誠告訴趙禎,這玩意是靖海侯府所有下人的標配!
甚至連吉祥、如意他們幾個,從泉州出發前,每人都領到了一套。
拿進宮來這套,不過是王誠隨便提了一句,人家順手就送他的。
這些貌似很貴重的東西,王誠見的多了,也不覺得珍貴,就更別提能在人家靖海侯眼裏有什麽分量。
不過有件東西,王誠覺得,確實是件寶物。
趙禎滿懷期待,看著王誠從某口箱子裏,小心取出幾根碗口粗的黑管。
他也不喊人幫忙,就自己動手,從黑管子裏取出一堆零碎,拚來拚去,組合成一個看起來極其簡陋的框架。
再把一副軟布按順序扣接在框架上,最後一使勁,一副高達一丈,寬近一丈五的巨幅地圖,就那麽直直的立在了殿中。
身為皇帝,地圖這東西趙禎看過很多。可是像這麽大,這麽細,這麽全的地圖,他是真的頭迴見到。
地圖右側一行大字寫的明白:《大唐坤輿全圖》。
整副地圖,東起倭島,西至波斯,跨度一萬四千裏。北邊最遠是駮馬,南邊最遠到林邑、真臘,跨度將近八千裏。圖中所有區域,山川河流、城池道路,無不俱備。雖然都標著唐時舊稱,但大多地名都一脈相承,都是從小學過的,一看就能認出來。
這種地圖的繪製手法,與他平時所見完全不同。不但內容全麵,而且極易辨識,左下角還很貼心的標示著各種圖例。
趙禎一眼看過去,頓時就被迷了心神,整個人都沉浸在神州大地盡在掌握的快感之中。
不知過了多久,趙禎才從沉迷中迴神。
“國之重寶,國之重寶啊!自石敬塘割讓燕雲以來,朝廷不知北地境況已逾百年了。想不到,今日有幸重見大唐風貌。”
相比之下,此時的大宋全境,連大唐全境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這樣的差距,但凡有點血性的,誰能不向往大唐!
“大伴,我記得凝陽真人曾以唐皇後裔去認親,靖海侯當時推卻了?”
“迴官家,確實推卻了。據靖海侯的說法,他們隻是心懷大唐故土,這才改姓了李。與唐皇之李,並非同宗。”
“你說這樣的坤輿全圖,若非李唐皇室,又從何而來?”
“官家著相了!豈不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連李唐皇室嫡脈,都隻能遁入終南山修道,何況區區一副輿圖!再嚴的規矩,被打破了,可就什麽都管不住了。”
趙禎轉頭,盯著他看了好一陣,長歎一聲:“大伴說的是,朕受教了。”
趙禎為人和氣,日常交談很少用“朕”自稱,一旦使用,就說明事情比較重要。
王誠免不了“惶恐”幾句,對於皇帝能想明白,覺得很欣慰。堂堂一國帝王,如果眼光格局連個海外歸化之人都比不上,還談什麽中興大宋,重現祖宗偉業!
趙禎又問:“靖海侯獻此輿圖,可有所求?”
王誠搖頭:“那倒沒有。靖海侯此人,並不熱衷名利。據奴婢與他相處數日所見,絕非沽名釣譽刻意做作,是真的不在乎這些身外之物。
至於這副大唐坤輿圖,他是覺得自己拿著無用,又擔心外流被有心人利用,這才托奴婢轉交官家。於他而言,反倒是處理了塊燙手山芋。”
“據你所言,他對皇兒極好,甚至遠超尋常父子。你說,端午法會上,若是皇兒認親歸宗時,他不願意放手卻當如何?”
“官家且放寬了心,靖海侯著實愛護皇子,卻斷然不會阻撓皇子歸宗。否則他都無須費這心思,隻需假裝不知端午法會之事,將皇子拘在泉州豈不更容易?”
“大伴說的極是,是我想岔了。”
“官家舐犢情深,難免思慮過甚,此乃人之常情。”
“大伴你說,要如何封賞靖海侯,才能報答他對我如此恩情?帝王所重,無非江山與子嗣。自他歸化以來,良種、鹽鐵、輿圖,都是有利江山穩固的大功。如今又護送皇兒歸來,使我不至於絕嗣……”
王誠連忙打斷:“官家春秋正盛,必然多子多孫、瓜瓞綿綿。”
趙禎神情多了幾分蕭瑟:“我原也以為青春正盛,子嗣之事不必著急。可是這麽多年下來,宮裏接連得了三子六女,竟沒一個活過百日!我有時也在想,是不是當年事太傷天和,乃至蒼天不佑,得此報應。”
“陛下慎言!”王誠臉色肅穆:“宮內子嗣不昌,非自陛下起。可見報應一說,純屬子虛烏有。如今皇子歸宗在即,就算真有所謂不詳,龍子喜歸也當掃蕩一空!”
趙禎再次受教,情緒也好轉很多,一想到封賞靖海侯的事,就免不了又想到早上車隊進城時,被宗室子弟甩了臉色的事。
“封賞之事先不忙,可待端午法會後再做計較。可這當眾折損靖海侯顏麵的事,不能拖。他們竟敢散播謠言,說朕不喜靖海侯,特意扣押封賞。這等行徑,簡直是向朕臉上吐口水,若是輕輕放過,此後必然沒完沒了。”
王誠暗自歎息,那位被哄著當槍的宗室員外郎,隻能自求多福了。
當他得知李墨待明心,比尋常父子還要寵愛,心裏歡喜的同時,還隱約有點泛酸。
他自己的兒子,眼看著要十歲了,他卻隻在幼時見過一次,如今倒與旁人盡享天倫之樂,蒼天對他何其殘忍!
王誠隻能勸他:“江湖險惡,風高浪急。幸得智玄禪師和靖海侯這樣的貴人護持,皇子方才得脫大厄,否極泰來。官家惦念天倫之樂,隻待皇子歸宗,日子還長著呢。”
趙禎笑的很委曲:“我又何嚐不明白這個道理,隻是父子親情這種東西,在這皇宮內苑,怕是……唉,且等端午法會,先尋迴這血脈情分再說吧。”
王誠隻好轉移話題,向趙禎介紹自己帶迴來的禮物。
幾十口箱子裏,除了各地貢品之外,還有不少從李墨手裏蹭來的稀罕貨。
像什麽小巧的指南針、匕首、水壺之類,隨便拿一個在這年頭都算得上寶物。光是那枚拇指大小的指南針,趙禎覺得要價一千貫肯定很多人搶著買。
可王誠告訴趙禎,這玩意是靖海侯府所有下人的標配!
甚至連吉祥、如意他們幾個,從泉州出發前,每人都領到了一套。
拿進宮來這套,不過是王誠隨便提了一句,人家順手就送他的。
這些貌似很貴重的東西,王誠見的多了,也不覺得珍貴,就更別提能在人家靖海侯眼裏有什麽分量。
不過有件東西,王誠覺得,確實是件寶物。
趙禎滿懷期待,看著王誠從某口箱子裏,小心取出幾根碗口粗的黑管。
他也不喊人幫忙,就自己動手,從黑管子裏取出一堆零碎,拚來拚去,組合成一個看起來極其簡陋的框架。
再把一副軟布按順序扣接在框架上,最後一使勁,一副高達一丈,寬近一丈五的巨幅地圖,就那麽直直的立在了殿中。
身為皇帝,地圖這東西趙禎看過很多。可是像這麽大,這麽細,這麽全的地圖,他是真的頭迴見到。
地圖右側一行大字寫的明白:《大唐坤輿全圖》。
整副地圖,東起倭島,西至波斯,跨度一萬四千裏。北邊最遠是駮馬,南邊最遠到林邑、真臘,跨度將近八千裏。圖中所有區域,山川河流、城池道路,無不俱備。雖然都標著唐時舊稱,但大多地名都一脈相承,都是從小學過的,一看就能認出來。
這種地圖的繪製手法,與他平時所見完全不同。不但內容全麵,而且極易辨識,左下角還很貼心的標示著各種圖例。
趙禎一眼看過去,頓時就被迷了心神,整個人都沉浸在神州大地盡在掌握的快感之中。
不知過了多久,趙禎才從沉迷中迴神。
“國之重寶,國之重寶啊!自石敬塘割讓燕雲以來,朝廷不知北地境況已逾百年了。想不到,今日有幸重見大唐風貌。”
相比之下,此時的大宋全境,連大唐全境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這樣的差距,但凡有點血性的,誰能不向往大唐!
“大伴,我記得凝陽真人曾以唐皇後裔去認親,靖海侯當時推卻了?”
“迴官家,確實推卻了。據靖海侯的說法,他們隻是心懷大唐故土,這才改姓了李。與唐皇之李,並非同宗。”
“你說這樣的坤輿全圖,若非李唐皇室,又從何而來?”
“官家著相了!豈不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連李唐皇室嫡脈,都隻能遁入終南山修道,何況區區一副輿圖!再嚴的規矩,被打破了,可就什麽都管不住了。”
趙禎轉頭,盯著他看了好一陣,長歎一聲:“大伴說的是,朕受教了。”
趙禎為人和氣,日常交談很少用“朕”自稱,一旦使用,就說明事情比較重要。
王誠免不了“惶恐”幾句,對於皇帝能想明白,覺得很欣慰。堂堂一國帝王,如果眼光格局連個海外歸化之人都比不上,還談什麽中興大宋,重現祖宗偉業!
趙禎又問:“靖海侯獻此輿圖,可有所求?”
王誠搖頭:“那倒沒有。靖海侯此人,並不熱衷名利。據奴婢與他相處數日所見,絕非沽名釣譽刻意做作,是真的不在乎這些身外之物。
至於這副大唐坤輿圖,他是覺得自己拿著無用,又擔心外流被有心人利用,這才托奴婢轉交官家。於他而言,反倒是處理了塊燙手山芋。”
“據你所言,他對皇兒極好,甚至遠超尋常父子。你說,端午法會上,若是皇兒認親歸宗時,他不願意放手卻當如何?”
“官家且放寬了心,靖海侯著實愛護皇子,卻斷然不會阻撓皇子歸宗。否則他都無須費這心思,隻需假裝不知端午法會之事,將皇子拘在泉州豈不更容易?”
“大伴說的極是,是我想岔了。”
“官家舐犢情深,難免思慮過甚,此乃人之常情。”
“大伴你說,要如何封賞靖海侯,才能報答他對我如此恩情?帝王所重,無非江山與子嗣。自他歸化以來,良種、鹽鐵、輿圖,都是有利江山穩固的大功。如今又護送皇兒歸來,使我不至於絕嗣……”
王誠連忙打斷:“官家春秋正盛,必然多子多孫、瓜瓞綿綿。”
趙禎神情多了幾分蕭瑟:“我原也以為青春正盛,子嗣之事不必著急。可是這麽多年下來,宮裏接連得了三子六女,竟沒一個活過百日!我有時也在想,是不是當年事太傷天和,乃至蒼天不佑,得此報應。”
“陛下慎言!”王誠臉色肅穆:“宮內子嗣不昌,非自陛下起。可見報應一說,純屬子虛烏有。如今皇子歸宗在即,就算真有所謂不詳,龍子喜歸也當掃蕩一空!”
趙禎再次受教,情緒也好轉很多,一想到封賞靖海侯的事,就免不了又想到早上車隊進城時,被宗室子弟甩了臉色的事。
“封賞之事先不忙,可待端午法會後再做計較。可這當眾折損靖海侯顏麵的事,不能拖。他們竟敢散播謠言,說朕不喜靖海侯,特意扣押封賞。這等行徑,簡直是向朕臉上吐口水,若是輕輕放過,此後必然沒完沒了。”
王誠暗自歎息,那位被哄著當槍的宗室員外郎,隻能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