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草?這百十來畝地可咋拔呀?剛下過雨草根子上裹著大泥團子,一拔一個泥蛋,能把人累死。”
王佩一想要死命幹活還沒有錢賺,就一點動力也沒有。早知道這樣還不如聽小姑子的勸不種地了呢。
可不種地就得搬離這個地方,農村人夏天都忙,兜裏也沒有幾個閑錢,沒錢就沒有購買力,整個夏天就是天天到市場擺攤也掙不下多少錢。
“那咋整?不幹了?今年倒是舒坦了,明年非得把人累死不可。”
“幹,咋能不幹!除非不當農民了,當一天農民就得種一天地,這就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是一個道理。”
“爸、媽,幹啥非得費勁巴力的拔草呀?用刀割了不行嗎?反正你們擔心的是草籽成熟之後落到地裏,那就把草全割了,現在草正是水分大的時候,割起來應該不會費多大勁兒吧?。”
譚笑的話立時提醒了譚守林夫妻倆,都說斬草除根,但其實完全沒有那個必要,隻要趕在草籽落地之前把草割了,地裏剩下的那點草根起不了什麽作用。
被雪凍一個冬天,開春用鐵犁一趟,就全下來了。孩子這個學真沒白上,可解決老鼻子事情了。
第二天一早,老譚家四口人頭戴草帽、帶上水壺、幹糧和鐮刀,開著四輪車就出發了。找到一塊離家近的地,一人把著一條壟,從南到北割大草。
亂草裏找苗不好找,可割的時候稍微注意一點還是容易的,一個來迴,倒下的草鋪了一壟溝,空出來的地上,玉米杆稀稀拉拉地矗立著。隻是單薄的不行,小小的玉米穗隻有黃瓜那麽粗。
雖然這樣的玉米基本等同於瞎了,可還不到9月,再長長,說不定到時候能粉碎了喂豬呢。譚守林和王佩幹勁兒更足了。
今年這天氣也是夠邪乎,下雨就往死了下,恨不得天地汪洋,可一旦停了,大太陽就跟火烤的似的,落在人身上,火辣辣地疼。
譚笑雖然速度趕不上爸媽,可貴在能堅持,一條壟下來,累的全身水人似的,卻一聲不吭。
倒是譚敘,割著割著就不見人影,王佩循過去,總能在草叢裏發現他玩蛐蛐、鬥蟈蟈,什麽也不玩的時候,就藏起來睡覺,等被人找到,再一臉不情願地繼續幹活。
兩口子看看大的又瞅瞅小的,心疼又無奈。這倆孩子,閨女有股子不服輸的勁頭、兒子呢卻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也不知道當初咋生的,要是能對調一下就好了。
“再有幾天倆孩子就開學了,光靠咱倆可不行,要不咱雇人幹吧。”
王佩也是這麽想的,倆孩子在一天也沒多出多少活,還把孩子累夠嗆,還是得找人才行
“行是行,可這錢咋定?割個大草而已,又不是鏟地、割地,可不能給太多了。”
“一天十二咋樣?能有人願意幹。”
鏟地的時候雇人,一天十五塊錢,外加兩頓飯,現在割個大草,不算啥累活,一天十二,不算少了。最關鍵的是今年家家都沒有了指望,能掙一點是一點。
“那就這樣吧,今晚上我就迴去找人,明天笑笑和小敘就不出來了,在家做飯。”
吃完晚飯,譚守林就去屯子裏專門負責替人張羅雇工的人家說這事,一聽說要雇人割大草,人家都有點不信,連著問了兩遍:“守林啊,你這是圖啥呀?這不是白糟蹋錢呢嘛!”
當聽完譚守林說怕草籽落地影響明年糧食的生長,那人也就理解了,這幾天屯子裏也有人上地拔草,十戶人家中有那麽一兩份而已,多數人家是徹底放棄了。
自己幹了十幾年張羅雇工的事兒,像老譚家這種雇人割大草的事還是第一次遇見呢,人家這是有錢啊,折騰的起!
十二塊錢一天,還管兩頓飯,一大早,老譚家門口就聚了好些人。王佩一過數,差不多二十個,有的人家是兩口子齊上陣。一天二十多還管飯,待著不也是待著。
人多力量大,隻是一天時間,就割了四十多畝地,連著雇了兩天,把工錢給人一結,剩下幾畝,譚守林兩口子自己就幹了。
在家做了兩天飯又歇了一天,學校開學的日子到了。
每年的9月1號開學,譚笑都是自己去上學,或者帶上弟弟譚敘一起,但是這一次,譚守林親自開著三輪車,把閨女送到了鄉中學的大門口。
“爸,待會兒放學我咋迴去呀?”
中學離家遠,但凡有條件家長都給孩子配一輛自行車,譚笑前幾天跟他爸開車去哈爾濱換眼鏡的時候買了一輛粉紅色的女士自行車,不是說大話,整個拜泉縣,估計也找不出來幾輛一樣的。
可今天一早,譚守林說什麽也不讓她騎,非要開車送她不可。
“爸今天在鄉裏辦事,你放學在校門口等我就行。”
“你辦事辦到啥時候呀?我也不知道我什麽時候放學啊。”
“你這孩子,到時候再說唄,反正你放學的時候爸等你就是了。”
三輪車“突突突”地開走,留下尹娟和譚笑站在長安中學的大門口兩兩相望。
早上七點二十分,一小波一小波的學生向這裏走來。
停在大門口,跟尹尹娟一樣張望、彷徨的是初一新生,那些穿著藍白校服、慢悠悠走進校門的是準初二、初三生。
“咱要不要等等她們啊?”
二十個人小學畢業,但最後能來上初中的有多少人誰也不知道。初到一個地方,尹娟心裏有點慌。
“不等了,咱先進去吧,誰知道她們啥時候來,先進去看看情況,我聽人說班都是提前分好的,咱倆去看看大家夥兒都分到哪個班了,等她們來了省點時間。”
“那好吧。”
王佩一想要死命幹活還沒有錢賺,就一點動力也沒有。早知道這樣還不如聽小姑子的勸不種地了呢。
可不種地就得搬離這個地方,農村人夏天都忙,兜裏也沒有幾個閑錢,沒錢就沒有購買力,整個夏天就是天天到市場擺攤也掙不下多少錢。
“那咋整?不幹了?今年倒是舒坦了,明年非得把人累死不可。”
“幹,咋能不幹!除非不當農民了,當一天農民就得種一天地,這就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是一個道理。”
“爸、媽,幹啥非得費勁巴力的拔草呀?用刀割了不行嗎?反正你們擔心的是草籽成熟之後落到地裏,那就把草全割了,現在草正是水分大的時候,割起來應該不會費多大勁兒吧?。”
譚笑的話立時提醒了譚守林夫妻倆,都說斬草除根,但其實完全沒有那個必要,隻要趕在草籽落地之前把草割了,地裏剩下的那點草根起不了什麽作用。
被雪凍一個冬天,開春用鐵犁一趟,就全下來了。孩子這個學真沒白上,可解決老鼻子事情了。
第二天一早,老譚家四口人頭戴草帽、帶上水壺、幹糧和鐮刀,開著四輪車就出發了。找到一塊離家近的地,一人把著一條壟,從南到北割大草。
亂草裏找苗不好找,可割的時候稍微注意一點還是容易的,一個來迴,倒下的草鋪了一壟溝,空出來的地上,玉米杆稀稀拉拉地矗立著。隻是單薄的不行,小小的玉米穗隻有黃瓜那麽粗。
雖然這樣的玉米基本等同於瞎了,可還不到9月,再長長,說不定到時候能粉碎了喂豬呢。譚守林和王佩幹勁兒更足了。
今年這天氣也是夠邪乎,下雨就往死了下,恨不得天地汪洋,可一旦停了,大太陽就跟火烤的似的,落在人身上,火辣辣地疼。
譚笑雖然速度趕不上爸媽,可貴在能堅持,一條壟下來,累的全身水人似的,卻一聲不吭。
倒是譚敘,割著割著就不見人影,王佩循過去,總能在草叢裏發現他玩蛐蛐、鬥蟈蟈,什麽也不玩的時候,就藏起來睡覺,等被人找到,再一臉不情願地繼續幹活。
兩口子看看大的又瞅瞅小的,心疼又無奈。這倆孩子,閨女有股子不服輸的勁頭、兒子呢卻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也不知道當初咋生的,要是能對調一下就好了。
“再有幾天倆孩子就開學了,光靠咱倆可不行,要不咱雇人幹吧。”
王佩也是這麽想的,倆孩子在一天也沒多出多少活,還把孩子累夠嗆,還是得找人才行
“行是行,可這錢咋定?割個大草而已,又不是鏟地、割地,可不能給太多了。”
“一天十二咋樣?能有人願意幹。”
鏟地的時候雇人,一天十五塊錢,外加兩頓飯,現在割個大草,不算啥累活,一天十二,不算少了。最關鍵的是今年家家都沒有了指望,能掙一點是一點。
“那就這樣吧,今晚上我就迴去找人,明天笑笑和小敘就不出來了,在家做飯。”
吃完晚飯,譚守林就去屯子裏專門負責替人張羅雇工的人家說這事,一聽說要雇人割大草,人家都有點不信,連著問了兩遍:“守林啊,你這是圖啥呀?這不是白糟蹋錢呢嘛!”
當聽完譚守林說怕草籽落地影響明年糧食的生長,那人也就理解了,這幾天屯子裏也有人上地拔草,十戶人家中有那麽一兩份而已,多數人家是徹底放棄了。
自己幹了十幾年張羅雇工的事兒,像老譚家這種雇人割大草的事還是第一次遇見呢,人家這是有錢啊,折騰的起!
十二塊錢一天,還管兩頓飯,一大早,老譚家門口就聚了好些人。王佩一過數,差不多二十個,有的人家是兩口子齊上陣。一天二十多還管飯,待著不也是待著。
人多力量大,隻是一天時間,就割了四十多畝地,連著雇了兩天,把工錢給人一結,剩下幾畝,譚守林兩口子自己就幹了。
在家做了兩天飯又歇了一天,學校開學的日子到了。
每年的9月1號開學,譚笑都是自己去上學,或者帶上弟弟譚敘一起,但是這一次,譚守林親自開著三輪車,把閨女送到了鄉中學的大門口。
“爸,待會兒放學我咋迴去呀?”
中學離家遠,但凡有條件家長都給孩子配一輛自行車,譚笑前幾天跟他爸開車去哈爾濱換眼鏡的時候買了一輛粉紅色的女士自行車,不是說大話,整個拜泉縣,估計也找不出來幾輛一樣的。
可今天一早,譚守林說什麽也不讓她騎,非要開車送她不可。
“爸今天在鄉裏辦事,你放學在校門口等我就行。”
“你辦事辦到啥時候呀?我也不知道我什麽時候放學啊。”
“你這孩子,到時候再說唄,反正你放學的時候爸等你就是了。”
三輪車“突突突”地開走,留下尹娟和譚笑站在長安中學的大門口兩兩相望。
早上七點二十分,一小波一小波的學生向這裏走來。
停在大門口,跟尹尹娟一樣張望、彷徨的是初一新生,那些穿著藍白校服、慢悠悠走進校門的是準初二、初三生。
“咱要不要等等她們啊?”
二十個人小學畢業,但最後能來上初中的有多少人誰也不知道。初到一個地方,尹娟心裏有點慌。
“不等了,咱先進去吧,誰知道她們啥時候來,先進去看看情況,我聽人說班都是提前分好的,咱倆去看看大家夥兒都分到哪個班了,等她們來了省點時間。”
“那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