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些事情,巴倫也有研究過——他所資助的智庫針對英倫的產業結構情況,每年都會為他出具詳細的報告。
而隨著巴倫在英倫身居高位,並且越發了解了英倫的情況之後,才更深刻的明白到,英倫的未來,已經注定難以迴到全球霸主的位置了,甚至就連繼續保持目前的地位,都極為困難。
說起來,巴倫現在不但是英倫的公爵,而且他的產業基礎,也都在英倫,就算是為了自身財富的安全以及傳承,如果有可能的話,他都會嚐試讓英倫強大起來——這樣他才能夠通過掌控一定的英倫力量,來獲取利益。
但現實來說,這太難了,最多隻能夠進行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已。
其實不隻是英倫,包括歐洲和美利堅在內的西方資本,都會在未來麵臨重大挑戰,而且是越來越力不從心的那種。
這是從巴倫以他對這些國家的政治、經濟以及工業生產的狀況,加上他前世的時候未來的一些發展,得出的結論。
可以說自從撒切爾夫人的經濟私有化改革之後,英倫就徹底失去了全球第一集團強國的競爭可能。
為什麽呢?正是因為當時自由市場化的改革,一直到現在,將幾乎所有的英倫國有企業,都變成了私有企業。
私有企業的所有者,怎麽會在意工業是國家的基礎這樣的事情,他們隻追求利益,需要的是獲得更多收入。
如果再將其與英倫等西方國家的選舉製相結合,那麽對於企業來說,能夠獲得極少束縛的發展,但對於國家來說,幾乎是已經失去了所有的未來——這麽說可能過於悲觀,但至少是已經失去了工業強國的可能。
這就要從兩方麵來看,對於私營企業來說,利潤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夠通過金融或者對外投資來更加輕鬆的賺錢,誰又去苦哈哈的做製造業呢?
即便是像汽車、電氣設備、日用品等工業製造,能夠選擇在人力成本更低的亞洲、南美等地區開辦工廠,誰又會在英倫本土這麽一個人力成本如此高的地方辦工廠呢?
最終英倫本土能夠留下的,隻剩下金融業、旅遊業等服務業以及高精尖的高利潤製造業。
至於說政府的引導作用?
這就要說所謂的皿煮選舉製度的最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每五年一次的議會選舉,令他們每一屆的政府,隻能夠看到五年內,甚至是三年內的成績——他們隻會追求短期的利益,而無法去進行更長遠的規劃。
因為許多的長遠規劃,可能在短期內,甚至會造成經濟停滯或下挫,在突破了某個界限之後,才會進入到一段增長的快車道。
但英倫政府每一屆5年的政府,前兩年需要收拾前任政府的爛攤子——畢竟能夠勝利,肯定是之前的政府有許多地方做得不令人滿意,或者造成了危機——然後任期隻剩下3年了,為了下一次選舉,那麽你會選擇短期就能見效的急功急利的政策,還是需要五年或者十年才能夠有所體現,但對國家的長遠發展非常有益的政策呢?
這種為了迎合選民的製度之下,注定無法保證政策的延續性,最終隻能夠急功近利……
如果這樣看來,那麽即便是保持高精尖的製造業和金融業,依然能夠獲得不錯的利潤,能夠保持民眾的福利吧……
是的,但這個前提,就是你需要保持你的技術優勢,始終在高精尖製造業具有壁壘。
但其他的國家可是在飛速發展,攀登一個個工業明珠,並且將其價格打下,壓縮利潤啊!
當初的歐美西方為什麽恐懼蘇聯呢?並不隻是因為社會製度,也不隻因為所謂的“民主”——要知道民主這個詞,本就來源於蘇聯,那時候蘇聯對西方是有製度優勢的。
蘇聯對於西方來說,最可怕的並不是上麵這些,也不是他們的軍隊,而是持續五年十年的長期計劃,能夠確保他們集中力量攻破一個個技術難關,這種不斷的,持續的,被追趕,並且打破他們的技術壁壘成為常態的感覺,怎麽能夠讓人安心呢?
每打破一個技術壁壘,就意味著一個行業的高利潤被埋葬,可能有幾個規模不大的“發達國家”被打落凡塵……
麵對這樣的一個龐然大物,他們隻能寄期望於對方犯錯誤。
幸運的是,蘇聯的確犯了錯誤,最終解體。
但他們還能繼續這麽幸運下去嗎?
“我們不能隻是將希望放在對方犯錯誤這上麵,即便是無論是在媒體還是綜合實力上,我們仍然占優勢……”
巴倫對王儲和布朗就曾經如此說道:
“任何國家都有可能犯錯誤,包括美利堅,所以我們還需要保證在需要的時候,能夠站到對方那邊——我們需要保持任何可能性。”
沒有誰比巴倫更了解他曾經的祖國,它並不像西方那麽具有侵略性,希望的隻是做生意而已——事實上,他們的願望早就寫在天安門城樓上了“全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至於說英倫的工業製造……
巴倫也隻能夠保證在利潤足夠的高端製造業方麵,於英倫本土進行更多的投資。
另一方麵,就是他所推動的倫敦科技城了,巴倫希望在互聯網領域,至少英倫能夠跟得上美利堅和華夏的步伐。
不說是能夠相提並論,但至少在一些未來的方向上,比如雲計算以及ai這些,能夠帶動歐洲不至於落後太多。
當然,這的確會有些困難,因為互聯網產品不像是其他的產業,像是製造業,是你想要有多少客戶,至少需要製造相應數量的產品——但互聯網產品不同,比如你開發一個遊戲,或者是一個軟件之後,你的用戶多少,在於你能夠將這些遊戲和軟件營銷到多大範圍的用戶群體……
之所以未來在互聯網行業上美利堅和華夏這兩個國家最為強大,主要還是他們擁有最大規模的市場——美利堅擁有以英文為主的全球市場,而華夏則擁有足夠廣闊的華語市場……
至於說歐洲,說白了,互聯網產品占據歐洲市場,甚至不如去往美利堅市場更具發展空間——畢竟雖然歐洲用戶的價值也比較高,但在這個一塊麵積同華夏和美利堅相差不多的大陸上,除了英文之外,還有法語、德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這非常繁多種語言的市場。
但問題在於,在美利堅的市場中,同矽穀競爭,真的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現在的倫敦科技城,隻能是做到首先在英倫市場能夠具有優勢,再去謀求歐洲市場了。
(本章完)
而隨著巴倫在英倫身居高位,並且越發了解了英倫的情況之後,才更深刻的明白到,英倫的未來,已經注定難以迴到全球霸主的位置了,甚至就連繼續保持目前的地位,都極為困難。
說起來,巴倫現在不但是英倫的公爵,而且他的產業基礎,也都在英倫,就算是為了自身財富的安全以及傳承,如果有可能的話,他都會嚐試讓英倫強大起來——這樣他才能夠通過掌控一定的英倫力量,來獲取利益。
但現實來說,這太難了,最多隻能夠進行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已。
其實不隻是英倫,包括歐洲和美利堅在內的西方資本,都會在未來麵臨重大挑戰,而且是越來越力不從心的那種。
這是從巴倫以他對這些國家的政治、經濟以及工業生產的狀況,加上他前世的時候未來的一些發展,得出的結論。
可以說自從撒切爾夫人的經濟私有化改革之後,英倫就徹底失去了全球第一集團強國的競爭可能。
為什麽呢?正是因為當時自由市場化的改革,一直到現在,將幾乎所有的英倫國有企業,都變成了私有企業。
私有企業的所有者,怎麽會在意工業是國家的基礎這樣的事情,他們隻追求利益,需要的是獲得更多收入。
如果再將其與英倫等西方國家的選舉製相結合,那麽對於企業來說,能夠獲得極少束縛的發展,但對於國家來說,幾乎是已經失去了所有的未來——這麽說可能過於悲觀,但至少是已經失去了工業強國的可能。
這就要從兩方麵來看,對於私營企業來說,利潤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夠通過金融或者對外投資來更加輕鬆的賺錢,誰又去苦哈哈的做製造業呢?
即便是像汽車、電氣設備、日用品等工業製造,能夠選擇在人力成本更低的亞洲、南美等地區開辦工廠,誰又會在英倫本土這麽一個人力成本如此高的地方辦工廠呢?
最終英倫本土能夠留下的,隻剩下金融業、旅遊業等服務業以及高精尖的高利潤製造業。
至於說政府的引導作用?
這就要說所謂的皿煮選舉製度的最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每五年一次的議會選舉,令他們每一屆的政府,隻能夠看到五年內,甚至是三年內的成績——他們隻會追求短期的利益,而無法去進行更長遠的規劃。
因為許多的長遠規劃,可能在短期內,甚至會造成經濟停滯或下挫,在突破了某個界限之後,才會進入到一段增長的快車道。
但英倫政府每一屆5年的政府,前兩年需要收拾前任政府的爛攤子——畢竟能夠勝利,肯定是之前的政府有許多地方做得不令人滿意,或者造成了危機——然後任期隻剩下3年了,為了下一次選舉,那麽你會選擇短期就能見效的急功急利的政策,還是需要五年或者十年才能夠有所體現,但對國家的長遠發展非常有益的政策呢?
這種為了迎合選民的製度之下,注定無法保證政策的延續性,最終隻能夠急功近利……
如果這樣看來,那麽即便是保持高精尖的製造業和金融業,依然能夠獲得不錯的利潤,能夠保持民眾的福利吧……
是的,但這個前提,就是你需要保持你的技術優勢,始終在高精尖製造業具有壁壘。
但其他的國家可是在飛速發展,攀登一個個工業明珠,並且將其價格打下,壓縮利潤啊!
當初的歐美西方為什麽恐懼蘇聯呢?並不隻是因為社會製度,也不隻因為所謂的“民主”——要知道民主這個詞,本就來源於蘇聯,那時候蘇聯對西方是有製度優勢的。
蘇聯對於西方來說,最可怕的並不是上麵這些,也不是他們的軍隊,而是持續五年十年的長期計劃,能夠確保他們集中力量攻破一個個技術難關,這種不斷的,持續的,被追趕,並且打破他們的技術壁壘成為常態的感覺,怎麽能夠讓人安心呢?
每打破一個技術壁壘,就意味著一個行業的高利潤被埋葬,可能有幾個規模不大的“發達國家”被打落凡塵……
麵對這樣的一個龐然大物,他們隻能寄期望於對方犯錯誤。
幸運的是,蘇聯的確犯了錯誤,最終解體。
但他們還能繼續這麽幸運下去嗎?
“我們不能隻是將希望放在對方犯錯誤這上麵,即便是無論是在媒體還是綜合實力上,我們仍然占優勢……”
巴倫對王儲和布朗就曾經如此說道:
“任何國家都有可能犯錯誤,包括美利堅,所以我們還需要保證在需要的時候,能夠站到對方那邊——我們需要保持任何可能性。”
沒有誰比巴倫更了解他曾經的祖國,它並不像西方那麽具有侵略性,希望的隻是做生意而已——事實上,他們的願望早就寫在天安門城樓上了“全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至於說英倫的工業製造……
巴倫也隻能夠保證在利潤足夠的高端製造業方麵,於英倫本土進行更多的投資。
另一方麵,就是他所推動的倫敦科技城了,巴倫希望在互聯網領域,至少英倫能夠跟得上美利堅和華夏的步伐。
不說是能夠相提並論,但至少在一些未來的方向上,比如雲計算以及ai這些,能夠帶動歐洲不至於落後太多。
當然,這的確會有些困難,因為互聯網產品不像是其他的產業,像是製造業,是你想要有多少客戶,至少需要製造相應數量的產品——但互聯網產品不同,比如你開發一個遊戲,或者是一個軟件之後,你的用戶多少,在於你能夠將這些遊戲和軟件營銷到多大範圍的用戶群體……
之所以未來在互聯網行業上美利堅和華夏這兩個國家最為強大,主要還是他們擁有最大規模的市場——美利堅擁有以英文為主的全球市場,而華夏則擁有足夠廣闊的華語市場……
至於說歐洲,說白了,互聯網產品占據歐洲市場,甚至不如去往美利堅市場更具發展空間——畢竟雖然歐洲用戶的價值也比較高,但在這個一塊麵積同華夏和美利堅相差不多的大陸上,除了英文之外,還有法語、德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這非常繁多種語言的市場。
但問題在於,在美利堅的市場中,同矽穀競爭,真的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現在的倫敦科技城,隻能是做到首先在英倫市場能夠具有優勢,再去謀求歐洲市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