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什麽民科


    劉啟光教授是個五十多歲的小老頭,日常裝扮就是白襯衫紮在西裝褲裏,端著個茶杯,已經成為教授的他早就不需要親自做實驗了,因此由於長年伏案辦公而產生的啤酒肚也十分明顯。他的頭頂亮堂堂的,幾縷長長的頭發從左邊的鬢角開始,緊緊貼在頭皮上,一直順到右邊的鬢角,這是最後的倔強了。


    打開電燈,不緊不慢地泡了一壺茶,坐在座位上閉目了十分鍾左右,給自己做起心理建設來。


    看著桌上改的亂七八糟的初稿,署名是崔齊和管兵,劉教授似乎已經開始頭疼了,他先是長歎一口氣,終於下定決心開始讀起了兩人的論文初稿。


    無他,這倆學生,崔齊是博三,管兵是研三,平日裏做實驗又積極又拚命,為了能夠多用一會兒一些公用的儀器,例如氫化斧,核磁共振等等,通常是晝夜顛倒的。


    等大家都吃完飯收收實驗迴宿舍的時候,這倆貨就會出現,像兩隻感受不到疲倦的工蟻一樣,勤勤懇懇做實驗到第二天天亮,甚至中午。


    劉教授本來還挺喜歡這倆貨的,結果等到他倆出了成果開始寫論文的時候,他才深深感受到二人的“魅力”。


    這倆人做起實驗來非常勤奮,也充滿默契,似乎是非常好的一對搭檔,可到了寫論文的時候,這份隻屬於他倆的默契就帶給了劉教授無盡的頭痛。


    他們的邏輯隻對他們自己是自洽的,換做別人看就是“這是什麽?這又是什麽?這些是怎麽連起來的?”


    說白了,這倆貨的腦迴路跟別人都不太一樣。


    劉教授拿著這份大概三四十頁的初稿,上麵不僅字寫得七歪八扭,還充斥著各種塗改的痕跡,他努力看了七八頁,愣是沒整明白他們的主線在哪裏。平時組會的時候他倆口頭報告還挺正常,一旦要整合實驗結果落實在紙麵上就怎麽看怎麽別扭了。


    可又不能不看,研三的管兵需要第二篇論文才能順利畢業,博三的崔齊也馬上就要麵臨博士生資格考試,手裏的論文自然也是越多越好。


    逐漸擺出地鐵老頭表情包的劉教授,又硬著頭皮看了幾頁,終於還是放棄了。反正一會兒這倆貨就要出現了,先問問他倆是打算怎麽把實驗結果串成一篇論文吧還是。


    他這時終於又注意到了剛剛被他從地上撿起來的那個信封,上麵寫著致尊敬的劉啟光教授,和他剛剛放下的充滿了淩亂字跡的論文初稿相比,這幾個字顯得十分流暢瀟灑,讓他心裏頓時舒暢了一些。


    拆開信封,劉教授開始讀起這封文筆邏輯都十分流暢的信件。


    相比於自己那兩個愛徒的“傑作”,信封裏的這篇文章讀起來太舒服了。


    似乎作者還是一個剛成年18歲的大一新生,化學係的。


    順著讀下去,一開始劉啟光還覺得這個年輕人雖然隻有十八歲,但無論是寫作水平還是化學基礎都著實了得,可看著看著,他的眉頭又皺了起來。


    “超分子化學……分子傳感器……這些都是什麽玩意?不會又是民科吧……”


    劉教授心裏犯嘀咕。


    雖然程嶽的信讀起來十分有道理,但劉教授看到自己完全陌生的名次,還是有些抗拒。


    其實也不怪劉教授,從八零年代開始,普羅大眾剛剛接觸到一些新鮮的知識,對科學產生好奇和熱愛也是正常,不過發展到九零年代,一些奇怪的民間科學理論逐漸興起,很多人不遠萬裏趕到知名院校,就是為了讓學院派的教授認同他們的理念。


    首當其衝遭殃的就是物理係教授,物理係主任本來對於民間科學非常感興趣,可自從有一周接待了三批自稱自己發明了永動機的人之後,就不再與民間科學愛好者見麵了。


    化學係的教授們,也經常收到類似“水如何變成油”,還有“如何把熟雞蛋變迴生雞蛋”這種類似的信件,還有各種自己命名的理論希望被實驗室證實。


    曾經有人評論過:“民科聽到了科學史上一些關於科學發現的小故事,以為科學靠靈機一動、—拍腦子就能得到,所以他們就拍腦子,腦子上拍的全是包。”


    劉教授深以為然。


    好好一個年輕人,多讀點書應該自己能明白過來,不要自創什麽名詞和規則了。


    不過如此書寫工整,邏輯自洽的民科類信件,他還是第一次收到。


    劉教授正在感慨,突然瞥到門口溜過去的兩個身影,開口叫住他倆:“崔齊,管兵,你倆進來一下!”


    兩人探頭探腦進門後,程嶽寫的這封信便被劉教授隨手擱在了辦公桌上,沒再繼續讀下去。


    崔齊管兵這倆貨的勤奮曾經讓劉教授十分滿意,但這會兒聊起論文來,他倆的軸勁兒讓劉教授有些煩躁。


    風扇開到最大,也沒法吹走劉教授光溜溜一腦門子的汗。


    “你倆到底想寫啥!本來顧忌著你倆英語不好又想發英文期刊,先用中文寫好了再改,結果怎麽中文也寫不明白?”


    劉教授脾氣算是不錯,這倆貨平時也算是內向,可三人硬是生生地辯論了一晚上,個頂個的臉紅脖子粗,勉強算是把論文的邏輯主線順了下來。


    崔齊和管兵捧著滿是紅字批注的初稿,蔫頭耷拉腦的去重寫了。


    劉教授又喝了兩杯茶,這才平靜下來,一看時間也不早了,就迴到自己的教師宿舍休息了。


    九月初的晚上還是有些悶熱,劉教授大概是睡前思維太過活躍,做了一晚上夢,一會兒夢見崔齊管兵又改了個亂七八糟的二稿,一會兒又夢見分子傳感器似乎真的可以實現。


    第二天一早,劉教授頭昏腦漲地來到了化學係的大樓,辦公室門口是早早等著他的係主任錢子娟教授。


    錢子娟教授的年紀看起來比劉教授小一些,約莫四十歲左右。她是兆大從國外名校花大價錢挖迴來的,是著名化學期刊的常客。她穿著十分幹練,雖然是素顏但氣色十分不錯,一頭齊耳短發。


    她對劉教授十分客氣,沒有擺係主任的架子:“劉教授早啊,去我辦公室坐會兒?”


    “早啊錢教授,一起聊聊吧。”劉教授大概也知道錢教授要跟他聊什麽。


    兩人前後腳進了辦公室,錢教授給劉教授泡了杯茶,開啟了話題:“劉教授,最近怎麽樣啊?我看新招進來的二十多個博士生裏好像,意向進你組的不太多啊,不過碩士生想進你組的還蠻多的。”


    劉教授打著哈哈:“你也知道,我們組出文章還是快的嘛。”


    劉啟光教授的研究方向就是在合成各種各樣的熒光劑,合成之後就可以賣專利了,賣不出去的就發表成文章,一年倒也能水個幾篇,隻是影響因子都不高。


    影響因子是評估科研期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一篇論文的水平高,方向好,創新度也強,自然會被其他科研人員引用進自己的文章裏。一本科研期刊如果被引用的多了,影響因子也就會上漲。


    劉教授的研究說起來,創新度其實不夠,雖然他的合成功底紮實,可也沒有想過如何把這些熒光劑合理應用起來,所以發表的文章內容也十分單一,近幾年來發表的期刊水平也有所下滑。


    對於碩士生來說,大部分隻在意文章數目能不能夠達到畢業水平,所以很喜歡劉教授這樣的組,而對於博士生來說,就會希望去一些能發高水平期刊文章的科研組。


    錢教授作為一個科研人員,也不想再過多的客套,她單刀直入:“劉教授,你也知道,咱們兆大的化學係,排全國前三可能還有些爭議,但全國前五是一定的。有許多年輕的,富有競爭力的教授也非常希望能進入咱們學校。”


    “雖然你現在已經是教授級別,但我們簽的都不是終身合同,每三年評審中,在化學係的四十多名教授裏麵,排位最後兩名的教授會降級為副教授,目前還剩一年多的時間,你現在的排名差不多也就是倒數第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九零從諾貝爾獎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哥布林饅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哥布林饅頭並收藏重生九零從諾貝爾獎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