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車穩穩地駛離向陽,兩個小時後,車子來到茶鄉。
虎邱有幾個鄉鎮產茶比較有名,葉秋桐找了一個距離鎮區最近的鄉村,但其實也是在半山嶺上,驅車而至也要半小時,山路坑坑窪窪,還好奔馳車的減震係統出色,讓他們少了許多顛簸之感。
秋茶已經製好,這段時間,茶農們都在忙著撿茶葉。這也是一件繁瑣的工作,需要把浮梗和茶片人工撿取,去除後才能打包裝袋。
如今茶葉的包裝還沒有那麽精致,大體是裝在透明的食品塑料袋裏,分為一斤裝或者半斤裝,再用鐵罐子裝起來,就算十分精美了。
李嘉明和葉秋桐隨意在村裏選了家看起來茶葉比較多的茶農家走了進去,一看二人的派頭,茶農便知道這是來買茶的客商,便露出熱情的笑容,招唿他們上座。
“今年有做什麽好茶嗎?”
葉秋桐閑適地問。
茶農用黃銅水壺將裏麵的滾水倒進蓋碗裏,把裏麵的茶葉進行第一遍衝洗,倒掉洗塵的頭遍茶水,再倒入熱水,這麽二遍的茶水,才是可以入口的。
“我家的茶都不錯,客人想要什麽口味的?”
茶農問道。
“正做的,不要市場型的,削青的茶雖然看起來油綠漂亮,入口滋味也調得不錯,但是沒有發酵完全,對腸胃不太好,而且餘韻不佳,茶尾發澀。”
葉秋桐的話,讓茶農覺得她是個懂茶的,頓時也不敢再忽悠他們,說話間,偷偷又稱了五克茶在另一個蓋碗裏,重新衝泡起來。
葉秋桐看出他的小伎倆,也不吱聲,隻是偷偷和李嘉明會心一笑。
李嘉明在香港那裏喝的都是英式紅茶比較多,迴到祖地,才慢慢有喝鐵觀音和佛手這樣的烏龍茶。
當然,或許是血脈的緣故,李嘉明一喝烏龍茶就被它的色香味迷住了。
不過,喝雖然喜歡喝,李嘉明卻說不出象葉秋桐這些道道來,因此對葉秋桐的博學也不禁暗暗佩服。
李嘉明哪裏知道,葉秋桐對烏龍茶的豐富知識,來源於她重生前曾經在茶葉店打過工,做過那裏的銷售。
要向顧客兜售茶,自已當然也要懂一些茶,再加上葉秋桐並不笨,在茶店打工三年,已經對如何品茶了解得七七八八了,當時她還有一個絕活,就是隻要喝了茶,就知道是哪個茶區產的,說到近在身邊的烏龍茶產區,她甚至能知道這泡茶是源自哪個鄉鎮、甚至哪個製茶師製作的。
壺小乾坤大,小小的茶葉裏,也能品得人生三味。
每一個鄉鎮的土壤營養物質含量不同,因此做出來的茶細品之下滋味也不盡相同,或醇厚,或單薄,或散發出花果香,或散發出濃鬱的奶香。
隻要有心,從這些滋味上,去判斷茶葉源自哪個產茶區並不難。
再加上在茶店裏能喝到來自四麵八方的茶,所以葉秋桐品茶亦算得上入門了,此次在茶農麵前小露身手,茶農便知道眼前的這位客人不好欺負,乖乖地換上了他自家製作的最好茶葉。
以次充好,這是茶農慣用的伎倆,當然,欺負的是不懂茶的外行。另外,對於半懂不懂的客商,茶農則采用調茶的方式,即把不值錢的肉桂或者毛蟹調入較好的鐵觀音中,以欺騙顧客,賺取高額的利潤。
但是看到葉秋桐這麽熟絡,品茶諳得真味,茶農自然不敢以次充好。
果然,這換過後的鐵觀音泡出來,滋味便不同了,雖是熱茶,入口卻不燙,有一股濃厚的牛奶香味飄逸出來,茶尾甘甜不澀。
葉秋桐掃了眼李嘉明,見他亦露出讚許的表情,便對茶農道:
“這泡茶要多少錢?”
“二十元。”
茶農想了下,本想說十二元,但是看了看停在屋外李嘉明那擦得烏光發亮的好車,便心一橫,把價錢加了上去。
一斤茶已經是一個初級技工一個月的工資了,價格不可謂不高,但是對李嘉明來說,這點錢根本不算什麽。
即便不是李嘉明,現在對任何一個香港華僑來說,他們一個月上千的月薪,二十元一斤的茶價,他們也能輕易買得起。
葉秋桐倒是沒有還價,因為她知道,茶葉的製作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屬於一種隨機性的運氣加持的成品,幾者結合,缺一不可。
不然,即便是手藝上好的茶王,也不一定能年年製出這樣的好茶來。
所以葉秋桐覺得,他們來第一家茶農,就能買到這樣的好茶,也算好運氣了。
看到葉秋桐和李嘉明對視不語,茶農有點沉不住氣了,他道:
“你們買多買少?如果買多,還可以算便宜點?”
“你手頭這款茶有多少斤?”
李嘉明開腔道。
“有二十斤,你要全買走,我算你十八塊。”
茶農一臉肉痛的表情。
“好吧,都打包好了嗎?”
李嘉明懶得為這點小錢討價還價,便直言問道。
“全部打包好了,每個茶罐都是一斤裝的。”
茶農喜出望外,沒想到這個客人這麽爽快。
“好,那就二十斤都給我吧。”
李嘉明痛快地道。
一個茶農家的好茶,一般也不超過二三十斤,因此,李嘉明等於把他的好茶全收攏來了。
茶農賣了個好價錢,亦是喜不自勝,邊叫家人把茶葉裝罐,邊熱情地又泡了杯別款的茶請他們喝,希望他們能再看上這泡茶。
但是李嘉明喝過之後,覺得比剛才那款茶差多了,便不表明態度,葉秋桐明白他的意思,隻當閑散地喝茶,也不說話。
茶農無奈,自家隻有方才賣出去的茶最好,這款現泡的要次一等,看來,這二位客商要求很高。奈何自家沒有更多的好茶。
就在他們閑坐喝茶,等著茶葉裝罐的時候,一個背上背著孩子的女人走了進來,看到葉秋桐和李嘉明,開口用外地腔的普通話道:
“你們是來買茶的客商嗎?”
“是。”
葉秋桐看她一臉菜色,背上還背著個七八個月大的小嬰兒,便點了下頭。
“我們家有一款水蜜桃香的鐵觀音,你們要不要喝一下試試?”
女人還算比較大方得體地問道。
“去,去,這是我們家的客商,秀姑,你倒好,追到我們家來搶客人了。你這個阿北仔真是太狂妄了,再不滾出去,我叫你家新枝打你。”
茶農揮手驅趕。阿北仔是本地人對外地人的蔑稱,看來這個女人在這裏沒什麽地位。
倒是葉秋桐製止道:
“大哥,你們家的茶我們已經買了一款了,就算這位秀姑不來推銷茶,我們也會去別家買茶的,你們別傷了和氣。”
虎邱有幾個鄉鎮產茶比較有名,葉秋桐找了一個距離鎮區最近的鄉村,但其實也是在半山嶺上,驅車而至也要半小時,山路坑坑窪窪,還好奔馳車的減震係統出色,讓他們少了許多顛簸之感。
秋茶已經製好,這段時間,茶農們都在忙著撿茶葉。這也是一件繁瑣的工作,需要把浮梗和茶片人工撿取,去除後才能打包裝袋。
如今茶葉的包裝還沒有那麽精致,大體是裝在透明的食品塑料袋裏,分為一斤裝或者半斤裝,再用鐵罐子裝起來,就算十分精美了。
李嘉明和葉秋桐隨意在村裏選了家看起來茶葉比較多的茶農家走了進去,一看二人的派頭,茶農便知道這是來買茶的客商,便露出熱情的笑容,招唿他們上座。
“今年有做什麽好茶嗎?”
葉秋桐閑適地問。
茶農用黃銅水壺將裏麵的滾水倒進蓋碗裏,把裏麵的茶葉進行第一遍衝洗,倒掉洗塵的頭遍茶水,再倒入熱水,這麽二遍的茶水,才是可以入口的。
“我家的茶都不錯,客人想要什麽口味的?”
茶農問道。
“正做的,不要市場型的,削青的茶雖然看起來油綠漂亮,入口滋味也調得不錯,但是沒有發酵完全,對腸胃不太好,而且餘韻不佳,茶尾發澀。”
葉秋桐的話,讓茶農覺得她是個懂茶的,頓時也不敢再忽悠他們,說話間,偷偷又稱了五克茶在另一個蓋碗裏,重新衝泡起來。
葉秋桐看出他的小伎倆,也不吱聲,隻是偷偷和李嘉明會心一笑。
李嘉明在香港那裏喝的都是英式紅茶比較多,迴到祖地,才慢慢有喝鐵觀音和佛手這樣的烏龍茶。
當然,或許是血脈的緣故,李嘉明一喝烏龍茶就被它的色香味迷住了。
不過,喝雖然喜歡喝,李嘉明卻說不出象葉秋桐這些道道來,因此對葉秋桐的博學也不禁暗暗佩服。
李嘉明哪裏知道,葉秋桐對烏龍茶的豐富知識,來源於她重生前曾經在茶葉店打過工,做過那裏的銷售。
要向顧客兜售茶,自已當然也要懂一些茶,再加上葉秋桐並不笨,在茶店打工三年,已經對如何品茶了解得七七八八了,當時她還有一個絕活,就是隻要喝了茶,就知道是哪個茶區產的,說到近在身邊的烏龍茶產區,她甚至能知道這泡茶是源自哪個鄉鎮、甚至哪個製茶師製作的。
壺小乾坤大,小小的茶葉裏,也能品得人生三味。
每一個鄉鎮的土壤營養物質含量不同,因此做出來的茶細品之下滋味也不盡相同,或醇厚,或單薄,或散發出花果香,或散發出濃鬱的奶香。
隻要有心,從這些滋味上,去判斷茶葉源自哪個產茶區並不難。
再加上在茶店裏能喝到來自四麵八方的茶,所以葉秋桐品茶亦算得上入門了,此次在茶農麵前小露身手,茶農便知道眼前的這位客人不好欺負,乖乖地換上了他自家製作的最好茶葉。
以次充好,這是茶農慣用的伎倆,當然,欺負的是不懂茶的外行。另外,對於半懂不懂的客商,茶農則采用調茶的方式,即把不值錢的肉桂或者毛蟹調入較好的鐵觀音中,以欺騙顧客,賺取高額的利潤。
但是看到葉秋桐這麽熟絡,品茶諳得真味,茶農自然不敢以次充好。
果然,這換過後的鐵觀音泡出來,滋味便不同了,雖是熱茶,入口卻不燙,有一股濃厚的牛奶香味飄逸出來,茶尾甘甜不澀。
葉秋桐掃了眼李嘉明,見他亦露出讚許的表情,便對茶農道:
“這泡茶要多少錢?”
“二十元。”
茶農想了下,本想說十二元,但是看了看停在屋外李嘉明那擦得烏光發亮的好車,便心一橫,把價錢加了上去。
一斤茶已經是一個初級技工一個月的工資了,價格不可謂不高,但是對李嘉明來說,這點錢根本不算什麽。
即便不是李嘉明,現在對任何一個香港華僑來說,他們一個月上千的月薪,二十元一斤的茶價,他們也能輕易買得起。
葉秋桐倒是沒有還價,因為她知道,茶葉的製作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屬於一種隨機性的運氣加持的成品,幾者結合,缺一不可。
不然,即便是手藝上好的茶王,也不一定能年年製出這樣的好茶來。
所以葉秋桐覺得,他們來第一家茶農,就能買到這樣的好茶,也算好運氣了。
看到葉秋桐和李嘉明對視不語,茶農有點沉不住氣了,他道:
“你們買多買少?如果買多,還可以算便宜點?”
“你手頭這款茶有多少斤?”
李嘉明開腔道。
“有二十斤,你要全買走,我算你十八塊。”
茶農一臉肉痛的表情。
“好吧,都打包好了嗎?”
李嘉明懶得為這點小錢討價還價,便直言問道。
“全部打包好了,每個茶罐都是一斤裝的。”
茶農喜出望外,沒想到這個客人這麽爽快。
“好,那就二十斤都給我吧。”
李嘉明痛快地道。
一個茶農家的好茶,一般也不超過二三十斤,因此,李嘉明等於把他的好茶全收攏來了。
茶農賣了個好價錢,亦是喜不自勝,邊叫家人把茶葉裝罐,邊熱情地又泡了杯別款的茶請他們喝,希望他們能再看上這泡茶。
但是李嘉明喝過之後,覺得比剛才那款茶差多了,便不表明態度,葉秋桐明白他的意思,隻當閑散地喝茶,也不說話。
茶農無奈,自家隻有方才賣出去的茶最好,這款現泡的要次一等,看來,這二位客商要求很高。奈何自家沒有更多的好茶。
就在他們閑坐喝茶,等著茶葉裝罐的時候,一個背上背著孩子的女人走了進來,看到葉秋桐和李嘉明,開口用外地腔的普通話道:
“你們是來買茶的客商嗎?”
“是。”
葉秋桐看她一臉菜色,背上還背著個七八個月大的小嬰兒,便點了下頭。
“我們家有一款水蜜桃香的鐵觀音,你們要不要喝一下試試?”
女人還算比較大方得體地問道。
“去,去,這是我們家的客商,秀姑,你倒好,追到我們家來搶客人了。你這個阿北仔真是太狂妄了,再不滾出去,我叫你家新枝打你。”
茶農揮手驅趕。阿北仔是本地人對外地人的蔑稱,看來這個女人在這裏沒什麽地位。
倒是葉秋桐製止道:
“大哥,你們家的茶我們已經買了一款了,就算這位秀姑不來推銷茶,我們也會去別家買茶的,你們別傷了和氣。”